数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7876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docx

《数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docx

数字

数字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一幅"校园"的情境图,提供给学生可以直观数1-10各数的人和物的信息资源。

同时出示了1-10各数及对应的代表性人或物。

有利于学生认读1-10的数。

教材内容较开放(各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

可让学生从不同的类别去数数。

渗透了分类,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

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感知1-10各个数。

2、使学生体验数学就在我们熟悉的生活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建议】

1、口头数1-10,先个别数(了解学情),再集体数(使少数不会数数的同学跟着数)。

2、看图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地观察教材上的图画。

师问:

你发现了什么?

有多少?

教师可以把图中的人和物按同一类依次出现,便于学生观察数数,同时教师板书如P4-5的数和物的对应集合图。

3、合作交流充分地数。

观察全幅图,同桌同学合作讨论:

"1"还可以表示什么……。

从第一节课就开始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充分地发言,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4、认读1-10的数。

5、数数教室周围的人和物。

6、走出教室,数自己校园中的人和物,增加对自己校园的了解。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有"同样多"、"多"、"少"、"长"、"短"、"高"、"矮",把比"大小"安排在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中,教学内容较开放。

教材在学生已经积累的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提供学生观察合作操作的机会,有利学生体验"同样多"、"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

同时安排了做一做和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探究观察事物和体验比较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并不是纯碎的知识性学习,更注重一种体验性的活动,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的学习目标。

下面分节来谈。

一、比多少

教材P6-7设计了一个"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

可比的对象较多。

如小兔与砖、小猪与木头、苹果与红萝卜、凳子与桌子、蝴蝶与小鱼、一条小河与一座桥、房子中的门与窗等等,还可以交错地比。

教材的做一做中的第1个内容是摆铅笔和笔记本、梨和苹果,用对应的方法比同样多。

第二个是摆圆片和三角形、摆小花的活动。

让学生体会"多"、"少"的含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操作探究活动,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渗透互相帮助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建议】

1、可用1课时完成P6-8的内容以及P11的练习一中的第1-4题。

2、同桌同学合作交流,观察P6-7的主题图,互相讲故事,发现哪些东西?

数一数有多少这样的东西?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说一说:

每只小兔搬1块砖,刚好没有多余,也就是说:

1对1,我们就说4只小兔和4块砖"同样多",教师可以借以图片和文字"同样多"进行对应板书。

一头小猪搬一根木头,木头多一根没有小猪搬,也就是说小猪头数比木头少、木头根数比小猪只数多,同样板书。

让学生较直观地感悟用对应的方法比较两样东西的"同样多"、"谁多"、"谁少",初步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3、让同学通过摆学具来对小兔与萝卜,小猪与苹果进行比较,说一说什么与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说说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

再小组合作,找出主题图中的其他物品的比较结果。

4、做一做中两题都是通过摆学具来比较多少的,方法可以是一一对应,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凭直觉比较。

两个同学互相说说你的比我"多"也就是我的比你"少"。

5、练习一中第1题是直观的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第2题排列不是一一对应,头尾对齐,让学生说出疏密不同,排得疏的公鸡少,排得密的鸭子多。

可以用多种方法比较。

第3题不对应比较,可以从第2排的2个蛋糕比1个蛋糕多的方法。

第4题比较方法也是多种的,让学生反馈多种思考方法。

6、让学生会用今天学到的比较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比比身边的实物。

二、比长短、高矮

【教材分析】

"远近"、"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问题。

只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习惯把水平放置的物体的长度叫"长短",把竖着放的物体叫"高矮"。

因此教材把这部分内容排在一起教学。

教材呈现的情境是两个小朋友比纸条的长短,用一端对齐比较另一端的长短。

还有把铅笔底端戳在桌面上进行比较。

做一做中有两人比手臂的长短,比手指、比绳子的长短。

引导学生自由选取物品进行比较,比高矮的内容都是通过比身高的活动让学生感知"高矮"的含义。

做一做的排队渗透了相对性的数学思想。

教材为这部分内容配置了练习一中的第5-9题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之间有长短的关系,通过观察、操作,学会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

2、通过比较身边实物的实践活动,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建议】

1、本节P9-10的内容和练习一的5道题可以分2课时完成。

2、首先感知物体有长短之分。

学生分小组,教师提供各种学具(如尺子、铅笔、纸条、小棒等),让学生观察两件或多件同类长短明显的学具,说出哪个"长"哪个"短"。

3、通过合作操作的数学活动,体验比较方法。

先看一看情境图怎样比,自己用学具做一做,利用教室里的实物进行较多的比较活动。

体会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的方法。

4、感知高矮。

教师可以制作高楼与低层平房和高树与矮树的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发现房子有高矮、树有高矮。

由学生举出平时见过的高矮实例,问:

什么与什么比?

谁高?

谁矮?

你怎么知道?

5、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学会比较方法。

教师可在讲台地面上摆一块厚木板,叫两个学生上去演示。

一个站在地面上,一个站在木板上,讲台桌把学生的下身遮住,让学生说出谁高谁矮,再让这两个学生掉换位置,然后说出谁高谁矮(要有明显的相反结果)。

给学生产生悬念,最后二位学生站在同一平面比较,学生说出比较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高矮结果的不同是什么原因。

以此使学生理解比高矮时要站在同一个平面上,身子要直。

6、学生分小组排队活动,感悟高矮的相对性。

7、练习一有关练习题说明。

第5题可以用物品占格子的多少来比较。

第6题,蛇与鳄鱼首尾相对,而蛇是弯曲的(长)。

联系实际问题,两条道路起点和终点相同,领会中间是曲线的道路长的结论。

第8题摸高活动可以是动态跳起来(做记号),也可以是静态的,让学生做一做。

第9题的

(1)纠正不正确的比较方法,

(2)是由尺子或绳子比较不能直接比较的两个物体的长度,(3)先猜一猜,强调比较的方法。

8、做游戏,综合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

分小组自由活动,比较身边的实物。

教师可以提供三个或三个以上同类学具进行小组操作,互相比较,让学生说出谁与谁比,怎样比,结果呢?

再与第三个比,结果呢?

渗透相对性。

师问:

你是高还是矮?

引导学生说与谁比是高,与谁比是矮,你能使自己变高吗?

(站在矮的旁边比就高了,渗透可变性)。

9、教学过程设计可分为"初步感知--直观比较--操作练习--发展新知"几个层次来教学。

【本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学生学习活动的个例材料,需要教师实践,丰富、完善教学内容。

如教材出示的比身高情境图,高矮不明显,不利于学生感知"高矮"。

做一做中的排队,因学生身高差异不大,内容也欠丰富。

需要教师利用这个空间,搜集信息资源来补充。

2、尊重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地探究数学。

在学生对"多少"、"长短"、"高矮"有初步感知后,对比较方法和相对性缺乏认识。

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精心创设有效而有趣的活动情境,促使他们主动地合作操作,探究比较方法,体验过程。

3、在活动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本单元的知识融贯于学生身边的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猜想、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构建数学模型,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可分两大部分:

5以内的数的认识,5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安排是先1-5的加减法,然后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结构表如下: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合感的最基础的知识。

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

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的难点,也有利于掌握5以内的加减计算。

教材适当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知识。

(P14-P15看图数数时,先要对实物进行分类,把每一类看作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分别同自然数一一对应。

又如P17猴子、梨、桃子、香蕉的对应排列成象形条形统计图)。

教材还将数和图形适当联系。

如P15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以及后面的圆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图形的特征。

教学材料的选取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呈现方式是设置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

便于儿童在具体的事物情境中,通过一定的数学活动,体验过程,抽象出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新课标中的对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在本单元已经得以体现。

下面分小节谈。

一、1-5的认识

【教材分析】

主要教学内容有:

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的含义、数的组成。

将一个个知识点以较形象的标题单列出来。

如P15的野生动物园主题图,让学生经历数具体的人和物的过程抽象出数,突出基数含义的领悟,便于认读。

P16在计算器上拨珠和点子图,让学生领会从2开始,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加1得到,理解数的顺序。

P17以"比大小"为标题,先用一一对应排列出猴子和三种水果进行比较,引出关系符合"="">"和"<"。

P18的"第几",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序数含义。

P19以"几和几"为标题教学数的组成。

通过老师和两个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摆小花活动学习4以内各数的组成,再小组合作探索5的组成以及规律。

P21的练习二是配合这部分内容而设计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1-5的各个数,会用1-5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2-5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的符号含义,并知道用关系符号词语来描述1-5以内数相互之间的大小。

4、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安排3课时进行。

P14-P16的1-5基数含义和认、读、写,数的顺序,练习二的第1--第4题为1课时。

P17-P18的"比大小"、"第几",练习二的第6题--第7题为1课时。

P19-P20的"几和几",练习二的第8、9、10题为第三课时。

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区分基数与序数的含义,也可以把基数和序数的内容排在一起,以"几和第几"为标题。

2、基数含义、数的顺序,认、读、写的教学。

①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动物园的主题图。

数图中的人和物,抽象出1-5各数,然后教师为各小组准备数量足够的各类人和物、1-5的数字卡片以及小棒。

小组合作,使数字卡片和事物的卡片对应摆出来,同时摆上对应根数的小棒(引导学生把小棒摆成相应的几何图形)。

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挖掘图中的信息资源,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各个数除了书上代表性事物外还可以表示什么?

如"1"还可以表示1个太阳、一位老师、天空中一只小鸟在飞。

"2"还可以表示2棵大树、2根木桩、2个背书包的小朋友。

"3"还可表示3只长颈鹿。

"4"还可以表示4朵白云、4个小朋友、4只小鸟。

"5"还可以表示5朵花等等。

P16的做一做,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

教师拿出一个数的实物,让学生各自拿出相应的学具和数字长片,加深对基数含义的理解。

同桌同学还可以互相说说自己周围还有什么为1-5数的物体。

做练习二中的第2、3两题。

②利用计数器进行1个1个地拨珠活动,说明2比1多1个,3比2多1个……,利用点子图,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数的顺序,为比数的大小打下基础,做练习二中的第4题。

③写数教学,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

3、比大小的教学。

①比数的大小教学内容是在前面的第二单元"比一比"和数的顺序基础上学习的,也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数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要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