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8690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9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

鱼的(鳍)相当于船舵,可以改变它的运动方向。

鱼是用(鳃)呼吸的。

10、鸟类是(卵生)动物,是靠(孵化)来繁殖后代的。

11、鸟都有一个硬硬的(鸟喙),方便它们捕食;

有一双(翅膀),所以多数鸟会飞。

鸟有(两)只脚。

12、鸟的身体表面都有(羽毛)。

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是(正羽),细小而柔软的是(绒羽),所以鸟的体温(相对稳定)。

13、鸵鸟腿部没有毛,脚有两趾,是世界上现有鸟类中唯一的两趾鸟,所以鸵鸟适合生活在(沙漠)。

14、老虎、黄牛、小白兔等都是哺乳动物。

他们的身体表面有(毛),用(肺)呼吸,是(胎)生动物。

15、不管外界环境的温度怎么变化,哺乳动物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所以哺乳动物是一种恒温的脊椎动物。

16、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方式是(胎生)(哺乳),这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特征。

17、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样的。

有会跳的(袋鼠),会飞的(蝙蝠),会奔跑的(猎豹),会游泳的(鲸),可以直立行走的(人类)。

二、判断题

18、鱼是可以呼吸的,所以鱼可以长时间不在水里生活。

(×

19、鱼的身体一般是背部的颜色比较深,腹部的颜色比较浅,这主要是为了使鱼在水中不易被发现,保护自己。

(√)

20、鲸生活在海里,所以它也是鱼类。

21、鸟是会生蛋的,它们是靠孵化来繁殖下一代的。

22、鸟都有翅膀,所有的鸟都会飞。

23、鸭子的脚有大大的脚蹼,所以鸭子能在水中游来游去。

24、老鹰是一种凶猛的鸟类,主要以老鼠、小鸟等小动物作为食物。

25、鸟是人类的伙伴,所以我们要爱护鸟类。

26、鸟和哺乳动物的体温都相对稳定。

27、鲸鱼是生活在水里的,所以它是鱼,不是哺乳动物。

28、蝙蝠有翅膀,会飞翔,是鸟类,不是哺乳动物。

29、人类是直立行走的,和大猩猩的运动方式不一样。

30、哺乳动物身上覆盖的毛,也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31、鸟类是卵生动物。

32、牛和猫的繁殖方式是相同的。

33、我们小时候是吃妈妈乳汁长大的,人也是哺乳动物。

34、会飞的动物是鸟类,不会飞的动物就不是鸟类。

三、选择题

35、下面不是脊椎动物的是(A)A.寄生虫B、蛇C、猴子

36、下面不是哺乳动物的是(B)A.狗B、鹅C、蝙蝠

37、下面一般不是卵生动物的是(C)A.鱼类B、鸟类C、哺乳动物

38、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的作用是(C)

A.保护自己B、防御敌人C、保持体温

39、关于老鹰的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粗壮有力,利于捕获食物,适宜生活在丘陵或山地

B、脚掌有蹼,可以游泳,适宜生活在湿地湖泊C、细长,适宜在浅水行走。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可以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2、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3、判断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择一个(参照物)。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物体就是(运动)的。

4、小明坐在高铁上时,相对于车厢里的座椅来说,他是(静止的);

相对于铁道两旁的树木来说,他是(运动)的。

生活中(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

5、明明家在学校东北方约500米的地方,这里是以(学校)为参照物的。

6、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移动、(摆动)、(振动)、(旋转)、(滚动)、绕圈等。

7、悠悠球、指尖陀螺的运动形式是(旋转),上下往复运动的直尺的运动形式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形式是(摆动)。

8、从运动的路线看,风车的旋转是(曲线)运动,乘自动扶梯上楼是(直线)运动,荡秋千是(曲线)运动。

9、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0、通常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比较两个物体运动快慢需要的条件是(路程)和(时间)。

11、物体运动的路程相同,可以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12、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亿)米/秒。

二、选择题

13、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C)在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运动。

A、大小B、形状C、位置

14、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了,这里是以(A)为参照物的。

A、地球B、太阳C、空气

15、小鸟在空中飞翔。

相对于(C)来说,小鸟是没有运动的。

A、地面上的建筑B、太阳C、它口中叼着的小虫

16、下面的运动,最有可能是直线运动的是(B)

A、蝴蝶在花丛中飞舞B、运动员进行100米赛跑C、抛出去的垒球

17、黄牛拉磨的运动形式(A)

A、绕圈B、摆动C、旋转

18、下面的运动形式和荡秋千的运动形式相同的是(C)

A、滚铁环B、玩陀螺C、钟摆的摆动

19、旋转木马上的人的运动形式是(C)

A、上下运动B、旋转运动C、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

20、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B)来描述

A、路程B、速度C、时间

21、姐姐和妹妹一起从家出发,到同一个学校去读书,可以通过比较她们上学花的(C)来比较她们的快慢。

22、王叔叔和李叔叔同时驾车出发。

3小时候王叔叔行驶了270米,李叔叔行驶了300米(他们中途都没有休息),(B)行驶得更快。

A、王叔叔B、李叔叔C、无法比较

23、同一物体运动时,冲击力与速度的关系是(A)

A、速度越大,冲击力越大B、速度越大,冲击力越小C、没有关系

24、动物王国举行100米比赛,斑马、大象、黑熊分别用了8秒、12秒、10秒,运动的最慢的是(B)

A、斑马B、大象C、黑熊

25、下面不是直线运动的是(C)

A、火车前行B、锯木头C、荡秋千

26、以地球为参照物,静止的是(C)

A、太阳B、月亮C、地球同步卫星

27、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A)为参照物时是静止的。

A、车上的乘客B、公路指示牌C、路边的树木

28、骑自行车前行,车轮的运动形式是(B)

A、滑动B、滚动C、旋转

29、运动会上,跑步比赛常用(B)作为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方法。

A、运动时间相同,比较运动的路程

B、运动路程相同,比较运动的时间

C、以上两种都常用

三、判断题

30、判断一个物体有没有运动,主要是看这个物体是否在动。

(×

31、两个物体都没有运动时,用距离就可以描述它们的位置。

32、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

(√)

33、两辆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面一辆小车相对于后面一辆是运动的。

34、物体的运动状态有运动和静止两种。

35、人坐电梯上楼是直线运动。

36、物体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37、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只有一种运动形式。

38、物体摆动时是曲线运动。

39、把钢尺的一端压在桌边,拨动钢尺伸出桌外的另一端,这时钢尺的运动形式是上下往复振动。

40、从不同地点出发,出发的时间也不相同,无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41、猎豹能捕捉到羚羊,是因为它跑的比羚羊快。

42、同学们下课后要到操场参加大课间活动,为了快一些到操场集合,下楼梯时可以快速跑下来。

43、一棵大树一周后什么变化也没有,所以它没有运动。

44、同一种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冲击力越大。

45、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也不同。

46、同一物体的运动可以包含不止一种的运动形式。

47、小明跑了100米,小军跑了150米,所以小军比小明跑得快。

48、只有运动的物体与我们有关,静止的物体与我们无关。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3、一定的拉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4、磁铁具有(磁力),可以使从斜面滚下的钢珠改变运动路径。

5、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

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6、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弹力)。

7、当一根橡皮筋拉长时,他就会产生(弹)力,如果松开手,这个产生的力也会随之(消失)。

8、我们一般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科学上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9、在地面上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地面发生(摩擦)。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1、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12、下雪天,给汽车轮胎加上防滑链,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13、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动物体,使物体在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读数是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4、火箭的顶端制造成尖尖的圆锥体,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15、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垂直向上)托举的力,这种力叫(浮力)。

16、用弹簧测力计勾住一小块石块,把它慢慢放入到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在空气中的读数(小),是因为石块受到了水的(浮力)。

17、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8、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较重的物体在水中容易(下沉),较轻的物体容易(上浮)。

19、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了力的作用,就看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没有改变,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20、生活中利用弹力的例子有(橡皮筋)、(握力器)、(拉力器)。

21、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2、对生活有利的摩擦,我们要想办法(增大)摩擦力,对生活不利的摩擦,我们要想办法(减小)摩擦力。

23、一个物体直接放入水中会沉入水底。

要想改变这个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可以想办法增大它的(体积),让它受到的浮力增大,它就可能浮上来。

24、对于弹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A、只有橡皮筋和弹簧能产生弹力

B、铁棒不能产生弹力

C、橡皮筋、弹簧和铁棒都能产生弹力

25、对于弹簧测力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A、只有弹簧测力计才能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B、不管多大的力都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C、弹簧测力计只能在一定的测量范围内使用

26、拉弓射箭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