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word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2388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word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word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word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word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word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word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word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word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word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

少机警,任侠放荡,二十岁举孝廉而入仕途,因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

十数年间,他实行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进步措施,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桓,统一北方。

建安二十一年封魏王,谥号魏武帝。

建安文学公元196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重建统一大业。

他招纳才士,在北方形成一个文学中心。

建安年代及其相前后的文学创作,习惯上称为“建安文学”。

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是建安时代文坛领袖,他们以特殊的身份,吸引文人,开创一代文学风气。

作品把忧伤时乱、感叹人生、渴望功业的情感糅合在一起,使得建安文学具有异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悲凉慷慨的时代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

诗人风格曹操是一位杰出的军政领袖,还是一位慷慨的诗人和忧患的哲人,其诗均为乐府歌辞,却不受古诗题旨的束缚,继承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直接“叙汉末时事”。

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原题是感叹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曲调,他用以抒写自己统一天下的抱负、自强不息的斗志等,富有创新精神。

在形式上,曹操将日趋衰落的四言诗体又“自开奇响”,气韵沉雄,文辞简朴,诗风悲凉慷慨。

写作背景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汉末建安13年征孙权前夕。

一方面,汉末战乱频仍,士阶层人生无常等忧患意识在作人的作品颇有余波震荡;

另一方面,诗人抱负远大,在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故忧思频生,念念不忘一统天下。

3.关于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

出生没落仕宦家庭,早孤。

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

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曾时官时隐,举棋不定。

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腐败,41岁时毅然辞官归隐。

时,檀道济作江州刺史,亲至其家: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檀道济馈以粱肉,被拒。

元嘉四年冬,在贫病交攻之下去世。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诗人,为田园诗鼻祖。

现存诗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田园诗。

归田后20多年,是陶渊明创作最丰时期。

主要作品有桃花源诗并记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读山海经十三首咏荆轲等。

他的诗自然真朴,言近旨遥,平淡而有思致。

朱自清说:

“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甚解:

过于深刻的理解。

会意:

指读书的体会。

造:

来到。

环堵:

房屋四壁。

短褐(h):

粗布短衣。

箪:

盛饭的圆形竹器。

晏(yn)如:

安然自得。

赞:

传记体例,结尾处的议论语。

黔娄:

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独善其身。

死后,曾子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

“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

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无怀氏、葛天氏: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涉江采芙蓉1、字词积累涉sh江:

渡江。

兰泽:

生有兰草的沼泽。

遗wi:

给予,馈赠。

同心:

指两情相爱。

终老:

指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二、古诗今译度过江水采摘芙蓉,兰草水泽开满花朵。

采来荷花要送给谁?

想着的是远方人儿。

回头眺望我的故乡,长路漫漫无边无际。

两情相爱却各一方,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三、阅读探究1.采芙蓉为什么要涉江,而不就近采摘呢?

(参考理解)涉江,有经历险途之意。

为所爱的人而涉险,可见其情意深重。

故乡的爱人在心中的份量如此之重,使爱情超越了时空的阻隔而愈见真挚美好。

兰泽,是采摘芙蓉之地。

诗歌凸出兰泽的芬芳,也就暗示了其他地方的芙蓉颇有不如,从中,似可感受到主人公在爱情上的专一和执着。

2.为什么要采芙蓉以赠所思之人?

(参考理解)芙蓉,多指荷花。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的高洁品质,历来为人所称道。

屈原离骚中就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香草”情结。

本诗触物生情,见荷花美好,便想起了远方的爱人。

古人重离别,每每在分手之际以花草赠人,如折柳、寄梅、赠荷等,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爱之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祝愿之意。

以“涉江采芙蓉”起兴,还为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坚守,营造了芬芳高洁的氛围。

3.诗中主人公的性别重要吗?

(参考理解)谁在“还顾望旧乡”?

古代远行人多是男人,或为士子奔走于乱世仕途;

或为征夫戍守在塞外边关。

诗作所唱大约是涉江士子征夫忧患离乱的情感。

或者,居家女人想念远方的夫君,她推己及人,想象夫君正在“还顾旧乡”,这样,忧伤的就不仅是一个人了。

古人多用这种移情手法,杜甫月夜是其代表。

本来是身处乱世的我想念妻子,落笔却想象妻子在远方思念着我。

如此,采芙蓉的就是女子,诗所表达的是闺怨的情感。

4、拓展阅读

(一)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把妻儿安置在鄜州,次年八月太子在灵武即位,消息传来,杜甫只身从鄜州奔灵武,投奔新帝而望有所作为,途中为安史叛军所虏,陷身长安。

诗人身陷长安,心中牵挂鄜州妻子。

秋天月夜,杜甫写下这首思亲力作。

诗人本意是要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却用曲笔从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上来写,让思念从远方飞来。

明人王嗣奭说: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

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

鬓湿臂寒,看月之久也,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

末又想到聚首时,对月舒愁之状,词旨婉切,见此老钟情之至。

”(杜臆)诗以明月兴思情,明月共照而相思两地。

月夜朦胧迷离与思情悠远绵长,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诗歌堪为绝响。

(二)古诗十九首之九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华滋:

枝叶繁茂、润泽的样子。

经时:

经过若干时日。

短歌行1、字词积累衿jn:

青衿,古指读书人。

沉吟:

小声念叨和思慕。

呦呦yu:

拟鹿叫声。

掇du:

拾取。

契阔q:

契,聚合;

阔,离散。

三匝z:

三圈。

吐哺b:

吐出嘴里的食物。

2、古诗今译对着美酒对着欢歌,人生短促能有几何?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过去时日实在太多。

举杯高歌激昂慷慨,人生忧患填满心窝。

凭谁排解心中忧苦?

唯有美酒可以解脱。

青衫士子才华出众,久久盼望慰我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悄吟低唱子衿之歌。

鹿儿呦呦发出欢鸣,悠然自得寻食草坡。

我有美意延揽贤士,我将奏乐宴请嘉宾。

皓月当空高高照耀,什么时候能够揽获。

忧愤久蓄出于内心,绵绵不断汇成长河。

穿越小路宾客远来,屈驾探望慰问多多。

久别重逢谈心宴饮,往日情谊争相诉说。

明月高挂星儿稀少,乌鹊寻巢向南飞度。

绕树三周难以敛翅,哪棵大树成为栖所?

山不辞土才见巍峨,海不弃水终能壮阔。

周公吐哺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倾心归我。

3、整体感知短歌行思想内容丰富,抒情色彩浓烈。

有时光促迫、人生几何的感慨,有大业未成、贤才难得的忧患,有嘉宾在座、志趣相投的欣慰,有山海不厌、一统天下的雄心。

从短歌行中可窥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

全诗32句,每8句一节,分4节。

第1节:

人生苦短。

第2节:

嘉宾堪慰。

第3节:

贤才来聚。

第4节:

天下一统。

四、诗句品读1.(示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将生命比作晨露,借助意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生命的短暂。

如何理解诗人这种人生苦短的忧伤呢?

诗人遭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渴望结束战乱、一统天下而倍感艰难,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喟叹。

诗人的忧愤可从他的蒿里行中得到佐证: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歌引用了诗经郑风子衿开篇的成句。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贤才。

诗意是:

你着装美衣领青青,我久挂念时时在心。

子衿紧接的诗句是: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y贻)音?

即使我不前来找你,你为何不主动寄信?

曹操事实上难以一个一个地去寻访贤才,他用这种含蓄的话来提醒天下士子,希望他们理解自己求贤若渴的的情感,主动来归。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此处引用了诗经小雅鹿鸣开篇的成句。

鹿鸣是一首描写贵族盛宴款待贵客的诗歌。

诗以鹿鸣起兴,诗意是:

野鹿呦呦叫唤同伴,欢快聚餐吃着艾蒿。

我有许多尊贵客人,席间举杯奏瑟吹笙。

诗人引用这几句诗,既有物以类聚而贤才来会的渴求,又有主雅客欢贤才得用的自信。

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月,以喻人才。

贤才有如天上明月,我在何时能够摘取?

这种贤才难得的愁思,溢于言表。

据三国志郭嘉传载,郭嘉,字奉孝,颍川(河南禹州)人,曹操手下著名谋士,世称“奇士”。

曹操初见郭嘉,与共论天下大事,说:

“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郭嘉接着说:

“真吾主也!

”北征途中,郭嘉染病,不久逝世,年仅38岁。

曹操哀痛不已,对荀攸等说:

“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

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后曹操兵败赤壁,慨叹道: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5.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阡陌,指田间小路,南北向叫“阡”,东西向叫“陌”。

客人穿越田野小路,屈驾来访我心欣慰。

主客久别重逢聚首,举杯畅谈不忘旧谊。

这种贤才既得,喜不自胜的描写,多少有些想象的意味,于虚实互见里感受了深长情意。

要指出的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成了汉政治、文化的僵化,曹操在乱世提出“唯才是举”,具有积极的意义。

6.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匝,圈也。

明月朗朗星儿稀少,乌鸦向南高高飞翔。

绕树盘旋圈圈难定,哪根树枝可以栖止。

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贤才徘徊歧路,无以适从,像乌鹊般没有归宿感,是在所难免。

诗人希望贤才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清人陈沆说:

“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

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

”(诗比兴笺)这番话是很精到的。

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前两句借用管子形解篇中的话: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

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后两句援引典故,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诗人自比周公,表明自己礼贤下士,以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愿。

末了这几句卒章显志。

千古诗人中,也只有曹操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才写得出如此抱负。

5、课文探究短歌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