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1805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A项的范围过大,生产方式还包含了生产力;

C项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D项是经济学的另一个分支——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4.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

【答案】A。

生产的内容、方式、性质,决定了交换、分配、消费的内容、方式、性质。

所以生产是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5.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 )。

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

【答案】D。

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劳动者和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构成。

生产资料具体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6.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性质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

C.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它具体包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建立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

7.生产资料包括( )。

A.资本技术和管理B.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D.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

【答案】C。

生产资料包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包含生产工具和辅助材料。

A项不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它只能够通过劳动者和劳动要素发挥作用;

B项是生产工具的定义;

D项的内容不完整,缺了辅助材料。

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 )。

A.揭示经济规律,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C.揭示如何埋葬资本主义社会D.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项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目的;

C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D项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目的。

9.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 )。

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

生产力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组成;

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

生产资料里面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10.在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劳动者

见上题

11.社会的生产方式是( )。

A.生产关系的总和B.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总和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所谓生产方式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A项是经济基础;

B项是生产力的构成;

C项是杜撰的说法。

1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 )。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经济规律

人类社会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但不是孤立地研究,而是运用联系的眼光,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进行研究。

1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D.物质资料生产

人类有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

文学、艺术、宗教、教育、体育等等。

其中最基本的是物质资料生产。

因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才能提供人类以及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资料,并且物质资料生产对其他的实践活动也具有决定作用。

14.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属于( )。

A.普遍规律B.特殊规律C.共有规律D.客体规律

经济规律按照其发挥作用的范围,分为普遍规律、共有规律和特殊规律。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属于特殊规律。

15.推动社会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方式的变革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

16.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的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

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B.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D.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社会经济形态是指社会经济的活动方式和联结方式,包括联结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方式、联结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方式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

17.价值量的多少是由( )。

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数量。

衡量劳动量的标准是劳动时间,但它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18.价值是商品的( )。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物质属性D.一般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

19.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 )。

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B.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C.商品交换的实现D.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的买卖才能得到解决。

20.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

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或者二因素: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2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抽象劳动B.具体劳动C.脑力劳动D.体力劳动

本题是考查价值和抽象劳动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2.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移动电话的型号和技术水平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

C.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D.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

商品的二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物的有用性。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品;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货币的产生,使一切商品的价值有了一个固定的、相对同一的表现形式,也使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外在地表现为货币(代表价值)和商品(代表使用价值)的矛盾。

在货币形式下,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

一极是各式各样的商品,它们以使用价值的形式存在,在交换中,它们要求转化为价值;

而另一极则是货币。

24.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 )。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与商品的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

所以研究价值之所以要研究使用价值,理由就是二者之间存在联系。

25.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答案】D。

商品交换的本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者之间进行劳动的交换;

同质才能进行量的对比,而抽象劳动就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6.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7.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 )。

A.创立了劳动价值论B.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C.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D.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

劳动创造价值即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马克思在这个领域的贡献,是进一步提出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即劳动二重性原理。

28.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学说D.劳动力商品理论

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

A.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其统一性表现在它们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

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兼有二者。

30.劳动生产率是指( )。

A.具体劳动的生产率B.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生产率D.具体劳动或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

31.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的数量( )。

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减不变

社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的数量不变、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下降。

32.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

A.市场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