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投资计划书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07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29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投资计划书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投资计划书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投资计划书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投资计划书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投资计划书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投资计划书可研报告.docx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投资计划书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投资计划书可研报告.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投资计划书可研报告.docx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摘要 6

1.1项目名称 7

1.2项目建设地点 7

1.3项目承担单位 7

1.4项目建设性质与建设期 7

1.5建设目标 7

1.6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7

1.7项目建设基础 8

1.8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8

1.9社会效益分析 8

1.10可行性研究结论 9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0

2.1项目背景 10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第三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17

3.1基本情况 17

3.2人员状况 17

3.3业务范围 17

3.4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基础 17

第四章 建设目标及功能定位 19

4.1建设任务 19

4.2建设目标 19

4.3服务范围及方式 20

第五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22

5.1建设地点 22

5.2建设条件 22

第六章 原批复实施情况 25

6.1可研报告的批复 25

6.2环境影响评价 25

6.3初步设计的批复 26

6.4原项目建设情况 26

第七章项目建设方案 28

7.1项目技术构成及总流程 28

7.2续建内容及规模 30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

8.1投资估算依据 41

8.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44

9.1环境影响评价 44

9.2环境保护措施 46

9.3劳动安全 47

第十章消防与节能 48

10.1消防 48

10.2节能 50

第十一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52

11.1项目建设期限 52

11.2实施进度安排 52

第十二章 组织与管理 54

12.1建设期的组织 54

12.2运行期的管理 54

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55

13.1社会效益分析 55

13.2风险预测评价 56

第十四章项目招标管理 57

14.1招标依据 57

14.2招标范围 57

14.3招标程序 57

14.4招标组织 58

14.5招标方式 58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59

附表

附图1 采暖通风系统设计说明

附图2 通风系统原理图

附件1 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附件2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附件3 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复印件)

附件4 建设工程方案设计规划审查意见(复印件)

附件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重庆市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复印件)

1.1项目名称

第一章 项目摘要

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

1.2项目建设地点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开发园区

1.3项目承担单位

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4项目建设性质与建设期

项目建设性质:

续建建设期:

2年

1.5建设目标

为确保重庆市在建的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能达到《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的要求,在已建基础上提出了以建设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为主要内容的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续建项目,以期本项目建设完成后,能拥有功能完备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有效提高重庆市预防、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病的综合能

力,确保重庆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畜禽及其产品的卫生质量、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增、增加农民的收入。

1.6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为实现项目的功能与任务,本次续建项目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

用要求》(GB19489-2008)新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改造BSL-3通风系统;购置设备35台(套)。

1.7项目建设基础

从1999年开始,重庆市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项目对重庆市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进行了建设。

农业部农计函〔2004〕583号文件批复重庆市以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为主要内容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项目,在通过原国家环保总局的环境影响评价后,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项目有资质的单位编制了初步设计并通过原市农业局报送农业部,农业部于2007年9月对初步设计进行了

批复(农办医〔2007〕35号)。

按照初步设计的批复,于2007年11

月和2008年4月分别进行了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安工程和设备的公开招标,项目按初步设计批复有序推进,由于要执行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项目已于2008年11月停工,停工时已完成合同工作量的85%。

1.8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135.64万元,其中:

土建部分191.47万元,设

备购置799.2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0.89万元,预备费54.08

万元。

项目共申请国家资金987.51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48.13万元。

1.9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为动物防疫体系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是为了改善重庆市重大动物疫病诊断的基础条件,提高监测检测动物疫病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本项目无法对其经济效益作出分析,仅探讨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能改善重庆市诊断监测重大动物疫病的基础条件,增强对动物疫病的监控能力,有效预防、控制和扑灭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动物疫病,降低疫病风险,提高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人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10可行性研究结论

该项目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新的生物安全技术规范,投资结构合理,规模适宜,技术方案科学合理,项目管理系统健全,运作方式科学,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可行,建议尽快立项支持。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项目背景

2.1.1项目区基本情况

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东邻湖北、湖南,南连贵州,北连陕西。

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辖40个区县(自治县、市)。

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

2007年,全市总人口达到3235.32万人,其中农业人2358.35万人,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特点十分突出的年轻直辖市。

重庆市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暖春早,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畜牧业饲料资源十分丰富,畜牧业发展有良好的基础,畜禽生产分布全市各地,广大农村几乎家家都有养殖畜禽的传统习惯和经验,具备大力发展养殖业的良好环境条件。

重庆市畜牧业较为发达,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重庆市每年均有30

多万吨猪肉销往全国其他省市,部分还出口到俄罗斯、香港等地。

2008年,全市生猪饲养量3465.04万头,牛饲养量144.63万头,山羊饲养量401.68万只,肉兔饲养量3107.92万只,家禽饲养量

26330.63万只。

2007年。

2008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77.58万吨,

其中猪肉140.65万吨,牛奶总产量7.78万吨,禽蛋总产量

41.29万吨,肉产品自给有余。

2008年,畜牧业产值344.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食品卫生要求提高,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安全日益成为关注焦点,动物疫病特别是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重庆市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从1999年开始,国家陆续投入10271万元,在重庆市进行了无规定疫病区和示范区建设,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提高重庆市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经过前期项目建设,重庆市的动物疫病诊断、监测硬件支撑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离现代社会对动物疫病全程控制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为此,非常有必要在前期项目建设基础上,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完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更好为重庆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服务,巩固提高重庆市无疫区建设成果。

根据国务院2004年424号颁发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完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各项必备的动物疫病检测设备设施,提高重庆市动物疫病监测及预警能力,是加快重庆市畜牧业生产发展、确保人们食肉安全卫生的现实需要。

2.1.2政府对动物疾病预防高度重视

在畜产品国内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动物疫病和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已经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对加强动物防疫和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工作多次予以指示。

党和国家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为重庆市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动物防疫工作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持和不竭动力。

重庆市作为畜牧业生产大市,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保持重庆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把重庆市建成畜牧业出口大市已成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共识,市委提出在3到5年内要做大畜牧产业,使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2005年4月,市政府已批复实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

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

门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出台了相应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落实配套防疫专项资金,进行人员技术培训等,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切实保障。

2008年8月,农业部和重庆市签订了《共建统筹城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合作备忘录》,将建设“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作为合力构建的五大平台之一。

为此,重庆市编制了《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重庆市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续建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建设项目。

2.1.3动物疾病预防工作基础条件较好

通过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前期项目的实施,重庆市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兽医工作水平得到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得到较好控制。

动物免疫工作开展较好,应免畜禽免疫率均达100%,动物产地检疫率98%以上,屠宰检疫率达

100%。

市政府批准建立了101个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在主城区设立了动物检疫监督110联动,并在市级建立了动物疫病快速反应

(110联动)指挥系统,接受群众对动物、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的举报和投诉,动物疫情快速反应发挥了积极作用。

2.1.4具有丰富的动物疫病预防项目建设实施经验

从1999年开始,国家在重庆市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项目;2004年国家投入在重庆建设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项目,在西部地区率先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对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环境影响评

价。

经过项目建设,重庆市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同时,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项目还建设了市动物卫生监督检疫(兽医卫生监督所)、无害化处理场、市兽药监察、市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警示牌、防疫监督检查站、动物疫病控制快速反应指挥系统建设,并对全市27个核心区县、4个缓冲区的县本级和27个核心

区的721个乡镇进行了建设。

通过这些项目建设,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建设功能完备的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需要

2004年,农业部批复重庆市以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2006年通过国家环保总结的环境影响评价后,农业部2007年批复了初步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