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绝大部分分解反应 2)含碳物质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3)铵盐和碱的反应
四、热化学方程式
1、含义:
能表示化学反应热量变化的式子
2、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1)各物质标注状态,气体:
g,液体:
l,固体:
s
2)一般不标注反应条件
3)标注焓变,且焓变值与方程系数成比例
4)方程系数可以是分数
例如1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g),放出157kJ热量
Cu(s)+O2(g)=CuO(g)△H=-157kJ/mol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一、燃烧热
1、反应热分类
按照反应类型的不同,反应热分为:
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等
2、燃烧热
25℃、101kPa状态下1mol纯物质完全与氧气反应,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燃烧热;
其关键点可总结为:
一、完、稳
3、中和热
25℃、101kPa状态下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稀、强、一
4、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热
例: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1kJ,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l)△H=-890.31kJ/mol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H2(g)+O2(g)=H2O(l)△H=-285.8kJ/mol
二、能源
1、一次能源:
从自然界获得,不需经过改变或转化就可以直接利用的
能源,例如:
原煤、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2、二次能源:
将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化得到的其他种类或形式的能源,例如:
电能、煤气、汽油、柴油、蒸汽、核电等
3、可再生能源:
从自然界可无限制获取,且用之不尽的能源,
如:
太阳能、风能、水能
4、不可再生能源:
人类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的能源,
煤炭、石油、核能、天然气等
5、能量转化
1)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4)重点掌握热电厂能量转化形式: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计算
一、盖斯定律
1、内容: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只与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
与过程无关
由固态碳生成气体二氧化碳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固定,无论由碳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或是先生成一氧化碳再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能量始终一致
2、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
计算整体过程或单步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例如:
C(s)+O2(g)=CO2(g)△H1=-393.5kJ/mol
CO(g)+O2(g)=CO2(g)△H2=-283.0kJ/mol
C(s)+O2(g)=CO(g)△H3=?
由盖斯定律可得:
反应式=+,所以△H3=△H1-△H2
=-110.5kJ/mol
二、反应热其他计算方式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gH2在O2中完全燃烧放出142.9kJ热量,则2H2(g)+O2(g)=2H2O(g)的反应热△H=
2、根据燃烧热计算
已知乙醇的燃烧热为-1366.8kJ/mol,在25℃、101kPa状况下
1kg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的提出
化学反应有快有慢,快如氢氧混合爆炸,几乎转瞬完成;
慢如氯酸钾的受热分解,需要几小时才能分解一定量,因为如此,反应速率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并用来描述反应进行的快慢
2、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
1s内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改变量,或1min内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改变量,表达式为:
,单位:
mol/L‧s或mol/L‧min
微观概念里,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物质的粒子数,或单位时间内断裂或结合成的新化学键的数目
注:
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并非瞬时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不仅仅可以衡量可逆反应,也适用于彻底反应
3、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与反应方程中个物质的系数之比相等
4、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三段式)
N2(g)+3H2(g)⇌2NH3(g)历经时间:
tmin
起始c01c02c03
变化△c1△c2△c3
终态c11c12c13
变化:
△c1=c01-c11,△c2=c02-c12,△c3=c03-c13,
△c1:
△c2:
△c3=1:
3:
2
速率:
二、化学反应速率适用范围
1、有气体反应或生成的情况
2、溶液环境
如某物质在反应中的浓度保持不变,则不能用反应速率衡量其
反应快慢,如:
液态水,纯固体物质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内因):
物质的性质
锌和稀盐酸,镁和稀盐酸反应速率不同,主要原因是镁的还原性比锌强
二、影响反应速率的外在因素(外因)
1、微观
1)活化分子:
吸收足够能量,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改变活化分子数的措施:
改变温度
2)有效碰撞:
活化分子在合适的碰撞方向下才能发生反应,这样的
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改变有效碰撞次数的措施:
改变浓度、可引起浓度改变的压强变化
3)活化能:
从初始态到可自发进行反应状态,分子所需要吸收的能量
相同状态下,活化能越低,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改变活化能的措施:
使用催化剂
综述:
发生反应的分子吸收足够能量(活化能)、成为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2、宏观因素
1)温度(改变活化分子数)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
2)浓度(改变有效碰撞次数)
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减小浓度,反应速率降低
3)压强(可改变浓度的压强变化)(可改变有效碰撞次数)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
减小压强,反应速率降低
4)催化剂(改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
整体规律:
增大影响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反之则速率降低
规律适用于彻底反应和可逆反应,在可逆反应中,增大影响速率的因素,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反之都降低
第三节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概念
1、研究对象: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可同时从正逆两方向进行的反应)
2、化学平衡含义:
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的状态
3、平衡转化率:
=
4、化学平衡特征
1)等: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2)动:
达到化学平衡时,可逆反应处于动态平衡,并非反应已停止
3)定:
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保持恒定不变
4)变:
达到化学平衡后,如外界条件改变,化学平衡状态会发生移动
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再次达到平衡后不再移动
5、判断化学平衡
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适用于所有化学平衡)
所用判断平衡的两个速率必须表示正、逆两方向,同时比例
关系要与反应系数比例相等
2)某物质浓度保持恒定不变
如反应体系中有纯液体或固体,其浓度始终为恒定值,不能
用于判断平衡
3)某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恒定不变
当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保持恒定时,
可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
4)反应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当反应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时,
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a、若可逆反应先后气体体积无改变,此规律不适用
b、当反应容器体积可变时,此规律不适用
5)混合气体的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有带颜色的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当混合气体的颜色深浅
不再变化时,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6)反应放出的热量值保持恒定不变
可逆反应放出的热量保持恒定不变时,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7)断裂或形成化学键速率相等
断裂旧化学键或生成新化学键的速率保持不变时,可判断反应
已达到平衡
二、化学平衡移动
1、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针对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外界发生条件改变时,反应会向着减小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如N2(g)+3H2(g)⇌2NH3(g)△H<
0
若增大c(N2),平衡向着减小c(N2)方向移动,即消耗N2的方向(正向);
升高温度,平衡向降低温度的方向移动,即吸热方向(逆向)
2、平衡移动规律(以mA(g)+nB(g)⇌pC(g)+qD(g)△H=Q为例)
1)浓度的影响
a、增大反应物浓度:
正向移动,或向右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增大
b、减小反应物浓度:
逆向移动,或向左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降低
c、增大生成物浓度:
逆向移动,或向左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增大
d、减小生成物浓度:
正向移动,或向右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降低
2)温度的影响
Q>
0,a、升高温度:
正向移动,正逆速率增大
b、降低温度:
逆向移动,正逆速率降低
Q<
0,c、升高温度:
逆向移动,正逆速率增大
d、降低温度:
正向移动,正逆速率降低
3)压强的影响(可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压强变化)
m+n>
p+q,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m+n=p+q,c、压强变化:
平衡不移动,升压速率增大,反之降低
m+n<
p+q,d、增大压强:
e、减小压强:
4)催化剂的影响
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正逆速率增大
三、化学平衡常数:
K
以mA(g)+nB(g)⇌pC(g)+qD(g)△H=Q为例
1、K=,单位:
(mol/L)p+q-m-n
2、K只与温度有关,Q>
0时,温度增大,K增大,反之减小;
0时,温度增大,K减小,反之增大
K的表达式与反应方程的系数有关,系数改变,K的表达式改变,但值不变
3、平衡常数运算规则
1)若反应方程系数都增大一倍,则K取平方;
若都减小一倍,
则K开平方
2)若存在三个反应式、、,其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2、K3
如=+,则
如=-,则
如=×
2+×
3,则
-×
,则
4、平衡常数的应用
1)计算达到平衡时某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转化率
2)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将改变后各物质的新浓度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得到计算值QC,比较QC和该温度下的K值,若:
QC>
K,平衡逆向移动;
Q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