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费孝通将传统中国概念化为“乡土中国”源于他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观察,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讼政治等是他对这一社会形态一般化的主要概念。
经过近百年的结构变迁,中国的城乡关系终于在2003—2010期间出现革命性的跃迁,是进入“城乡中国”阶段。
其依据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从此发生根本变化,而牵引这场转变的是“农二代”——这批继续他们上一代离土、出村的农民,由于其工作和居住方式上的城镇化以及他们出村之前与土地和农业的生疏关系,大多数选择了不回村、不返农,由此带来人地关系、农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村庄的演化与分化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这些新的特征昭示了我们向费孝通意义的“乡土中国”告别。
在城乡中国阶段,公共政策必须以城乡平等发展为基础,而不是以消灭乡村为结果,只有城乡的平等发展才能实现城乡两个文明的共生、共融、共荣。
将城乡中国而非城市中国作为一个阶段,将允许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生产要素在城乡有效配置,这样更有利于抵达城市中国,将城乡中国作为一种范式和结构形态,不是固守和固化城乡二元分割形态。
中国目前的城镇繁荣与乡村破败本身是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果。
城乡规划、土地、融资、产业、公共品提供等方面的二元分割,造成乡村产业窄化、农民发展机会缺失,乡村成为没有希望和生机的地方,更加剧了乡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外流与生产要素的单向配置,把“城市中国”当成公共政策的唯一目标,是导致二元体制形成和长期维持的根源,越是单纯用城镇化来发展城市,就越是带来歧视乡村和城乡不平等发展。
“城乡中国”这个阶段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最关键的是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中国的提出,也是为了避免以乡土中国的公共政策惯性来处理城乡中国阶段的问题。
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乡土中国形态,加上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结构转变更加固化了乡土中国,乡土中国的治理思维和公共政策产生巨大的路径依赖,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乡土中国时期的认识和措施来应对城乡中国阶段的问题,导致决策思维与政策应对滞后于结构变革的需求,影响城乡中国的演化与向城市中国的转变。
中国已经向乡土中国告别,中国已经处于城乡中国阶段,中国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历经结构进一步深化和二元体制的障碍解除,实现中国的结构现代化和伟大转型。
(摘编自刘守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相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基于此,费孝通把传统中国的社会形态概括为“乡土中国”。
B.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的城乡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个变化历近百年才实现。
C.大多数“农二代”之所以选择不回村、不返农,原因之一是他们出村之前与土地及农业的关系就不密切。
D.农民与土地、村庄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带来了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介绍费孝通“乡土中国”概念,引出下面自己关于“城乡中国”的概念。
B.文章接着谈论对于中国社会形态已进入“城乡中国”的判定依据及其重要特点。
C.文章重点探讨了中国社会形态变化转型后公共政策安排出现的变化及其重要性。
D.文章最后展望未来,提出中国将实现社会结构的现代化,但过程可能并不容易。
3.根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等概念是费孝通研究、分析“乡土中国”时使用的重要概念。
B.在乡土中国阶段,大多数农民也离土、出村,但他们大多仍选择了回村、返农。
C.将“城市中国”作为中国社会结构形态的一个阶段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科学的。
D.乡土中国的治理思维和公共政策落后,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所以现阶段需矫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给后花园点灯
董桥
香港阴雨,台北晴朗。
飞到台北,公事包上的水渍还没有全干。
心中有点感伤,也有点文绉绉。
公事包不重,记忆的背囊却越背越重,沉甸甸的;
二十多年前的波罗面包、绿豆汤、西瓜、排骨菜饭、牛肉干、长寿牌香烟、大一国文、英文散文选、三民主义、篮球、乌梅酒、《文星》杂志、《在春风里》、黑领带、咔叽裤原来都给二十多年烈阳风霜又晒又吹又烤的,全成了干巴巴的标本了,现在竟纷纷幻起来,眨眼间复活的复活,还原的还原,再版的再版,把中年风湿的背脊压得隐隐酸痛;
止痛片止不住这样的舒服的酸痛。
感伤的文学,文绉绉的乡愁。
薄暮中漫步敦化的南路附近的长街短巷,深深庭院变成摘星的高楼,但是,琼瑶的窗外依稀辨认出琼瑶的窗里;
于右任的行草舞出“为万世开太平”的线装文化;
金里描红的风铃摇晃出唐诗宋词元曲;
仿古红木书柜上的一盆幽兰错错落落勾出墨色太新的笺谱。
台北是中国文学的后花园:
商业大厦里电脑键盘的噼啪声掩不住中文系荷塘残叶丛中的蛙鸣;
裕隆汽车的废气喷不死满树痴情的知了。
郑愁予诗中的诗人于右任死了,郑愁予却在武昌街化作童话里的老人……就在这样古典的气氛里,林文月的十六岁儿子问妈妈说:
“这个暑假,我想读《唐诗三百首》好不好?
”妈妈打着哈欠说:
“当然好啊,但是千万别存心读完。
”“哦?
”“因为那样子会把兴致变成了负担。
”那个深夜,儿子还问妈妈说:
“你觉得进入理工的世界再检修人文,跟从事人文研究再兼修理工,哪一种可能性较大?
”妈妈说:
“研究理工而兼及人文的可能性是比较大。
”“那种心情应该是感伤的”,读来“却反而觉得非常非常温暖”,像林文月到温州街巷子里薄暮的书房中看台静农先生那样温馨:
“那里,台先生也刚失去了一位多年知交。
我没有多说话,静静听他回忆他和亡友在大陆及台北的一些琐细往事。
仿佛还记得他把桌面的花生皮拨开,画出北平故居的图形给我看。
冬阳吝啬,天很快就暗下来。
台先生把桌灯点亮,又同我谈了一些话。
后来,我说要回家,他也没有留我,却走下玄关送我到门口,并看我发动引擎开车子走。
我慢速开出温州街巷口,右转弯到和平东路与新生南路的交叉处,正赶上红灯,便煞车等候信号志指示,一时无所事事,泪水竟控制不住地突然沿着双颊流下来。
”
不会怀旧的社会注定沉闷、堕落。
没有文化乡愁的心注定是一口枯井。
经济起飞科技发达纵然不是皇帝的新衣,到底只能御寒。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境界还是应该试试去领会的。
聪明人太多,世间自然没有“信”之可言了。
方瑜说:
“有小偷光顾台大教授宿舍,教授们灯下开会商量对策,议论半天最后达成协议。
不久,宿舍大门口挂起书法秀丽的一块告示:
闲人莫进!
”多么无奈的讽刺!
多么有力的抗议!
经济、科技的大堂固然是中国人必须努力建造的圣殿,可是,在这座大堂的后面,还应该经营出一处后花园;
让台静农先生抽烟、喝酒、写字、著述、聊天的后花园。
鬼节那天,计程车司机说:
“该到基隆去看。
那儿最热闹,善男信女在水上放纸厝①,有好多灯!
”灯是传下来了,暖暖的最相思,最怀旧,像红豆,点在后花园里也好看。
注:
①纸厝,用于寄托哀思或消灾解厄的金银纸屋。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有很多的引用、故事,但并非枯燥的堆砌和“掉书袋”,他们是作者的情感寄托,有着真切的生活内容。
B.作者对于现在被忽略甚至被轻视的民族文化格外怀恋,因此他对当今社会追求经济发展和科技繁荣是持批判态度的。
C.作者的叙述抒情细致风趣,笔端总带情感。
词语的活用、叠用,比喻的巧妙,显示了董桥散文的特殊风韵。
D.本文最为突出的情感内容,就是作者浓厚的“文化感伤”或者说“文化怀旧情绪”。
5.结合全文,分析划线句中“灯”“后花园”分别指什么?
这个结尾有什么好处?
(6分)
6.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材料一
启动、滑行,机头昂起,直插云霄。
2017年5月5日下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我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飞机C919成功首飞。
在欢呼庆祝的人群中,87岁的程不时是特意来见证这一时刻的。
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C919成功首飞,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47个春秋。
作为运十飞机的副总设计师,程不时则亲历了这一梦想步履蹒跚的曲折历程,也因此透彻地理解这一梦想的现实意义。
程不时:
外国人曾经说中国,你中国是一只鹰,但是给你没有翅膀,你没有这种大的民用机。
1951年,程不时从清华大学毕业,从事了他的航天事业。
后来,他成为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总体设计师。
之后,我国的‚初教6‛和‚强5‛等机种,也是在程不时担任总体设计师时完成研制与定型工作的。
1970年8月,国家先后从各地调集了300多名航空技术人员,开始研制运十大飞机,当时只有41岁的程不时担任副总设计师。
在运十之前,中国设计的只是10吨量级乘坐一两个人的小型飞机,而运十设定的技术指标是最大起飞重量110吨,载人100到120名。
摆在程不时和研发团队面前的,不仅有技术难点,还有现代企业管理上的盲区。
当时,甚至连正式办公的地方都没有的艰苦环境中,程不时他们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革新。
1980年9月26日,经过十年的研制,运十开始了首次试飞。
数据记录,运十起飞重量110吨,最大速度超过0.8马赫,实用升限12000米,最大航程超过8000千米。
从1980年9月的首次试飞,到1984年,运十一共飞行130多个起落、170多个飞行小时,先后到达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等国内主要城市,同时运十还是第一架飞抵拉萨的国产飞机,并往返七次向拉萨运送救灾物资。
虽然在飞行中,运十没有发生什么问题,但在七次飞抵拉萨这个短暂的辉煌之后,运十的试飞因后续资金戛然而止。
当时有两条不同的思路,一条就是中国哪怕是简陋的条件,可以慢慢丰富起来,另外一条思路,是中国发展航空必须要有拐杖,拐杖指要外国人来辅佐,没有拐杖不行,这就是他们的话。
2007年3月,中国重启大飞机项目,并在第二年成立专门的商业飞机设计公司,程不时担任专家组成员,与大飞机之缘得以重续。
47年,改变了程不时的容颜,但没改变他那份航空报国的情怀。
这是很大的历史转折,它不是一架飞机的试飞的问题,而是民族转了一个大弯以后,回到康庄大道上来,继续向前走将是一大片新的形势。
材料二
中国商飞美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叶伟在洛杉矶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C919机身线条流畅,机体从设计、计算、试验、制造等均为中国自主进行。
飞机设计研制中有多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