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大纲参考模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6282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大纲参考模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大纲参考模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大纲参考模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大纲参考模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大纲参考模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大纲参考模板Word格式.docx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大纲参考模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大纲参考模板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大纲参考模板Word格式.docx

√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课程群□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课程群

授课语言

√中文□中文+英文(英文授课>

50%)

□英文□其他外语

教学策略

与方法

√讲授为主□实验/实践为主□专题讨论为主

□案例教学为主□自学为主□其它

教学目标

知识:

通过课堂讲授,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等知识信息。

技能: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医药学思维能力及课后进行拓展的自学能力。

态度: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加深他们对祖国传统医药知识的热爱,激发和提高学生对中医药宝库探索、求知的学习积极性。

其他:

尊重学生,关心差生,促进转化。

考核方式

考试

成绩评定标准(百分制)

一、形成性考核

1.过程一:

出勤10%

2.过程二:

平时作业10%

3.过程三:

课堂提问、讨论20%

二、期末考试

理论考试网络机考60%

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配伍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眼视光学、藏医学、医学信息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

使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版次、出版时间)

《中医药学概论》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6月第8版

参考书目(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中医学基础》张家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药学》张廷模,高等教育出版社;

《方剂学》邓中甲,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邓铁涛,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课程网站及学习资源(教师个人网址请列入)

二、课程内容简介

《中医药学概论》是概要介绍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方剂学基本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重点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病因、发病与病机等基本概念;

中药学基础理论和200种常用中药的功效与应用;

方剂学基础理论及临床常用代表方剂的功效与主治等相关内容。

本课程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基本思想,旨在为药学类或非医学类的学生传递中医药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等知识信息。

三、课程讲授内容汇总

章节

课程内容

讲授学时

第一章

绪论

1.5

第二章

阴阳五行

2.5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四章

脏腑经络

9

第五章

病因与病机

7

第六章

诊法

第七章

辨证

第八章

防治与养生保健

1

第九章

中药学基础理论

第十章

常用中药

25

第十一章

方剂学基础理论

2

第十二章

常用方剂

6

复习,机动

合计

四、课堂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课时:

第1周,1.5课时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了解中医药发展简史、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

一、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药专著

二、整体观念的含义;

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三、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思考题: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实质是什么?

第二章阴阳五行

第1周,2.5课时

1.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2.熟悉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了解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运用。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的概念。

三、五行的基本概念

四、五行的特性及归类

五、五行生克乘侮的概念

1.何为阴阳?

阴阳属性的划分标准?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何谓五行?

五行的特性是什么?

4.何谓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

第三章气血津液

第2周,共4课时

1.掌握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及气与血、津液间的生理关系。

2.熟悉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

气血津液的生成;

气的分类。

3.了解气的运行;

血液的生成与运行;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一、气的含义、运行、生理功能及分类

二、血的含义、生成运行及生理功能

三、精的含义、生成及生理功能

四、津液的含义、生成与输布排泄及生理功能

五、气与血的关系、气与津液关系、血与津液关系

1.气、血、津液有哪些生理功能?

2.人体根本之气指什么气,有何功能?

3.气与血、与津液;

血与津液的生理关系?

第四章脏腑经络

第3-5周,共9课时

1.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与体液志华窍的关系。

2.熟悉脏腑经络的概念;

脏腑的分类;

六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3.了解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

脏腑之间的关系;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脏腑的概念及分类

二、五脏的生理功能、与体液志华窍的关系

三、六腑的生理功能

四、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

五、脏腑之间的关系

六、经络的概念及生理功能;

1.五脏的生理功能及与与体液志窍的关系是什么?

2.怎样理解“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

3.五脏与哪五腑是表里关系?

4.何谓经络、有何生理功能?

第五章病因病机

第5-6周,共4课时

1.掌握六淫的概念、致病的共同特点及每一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2.熟悉疫疠、七情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痰饮、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发病的基本原理。

3.了解饮食、劳逸及外伤等病因致病的特点,阴阳失调、邪正盛衰的基本概念

一、六淫的概念、致病的共同特点及每一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二、疫疠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三、七情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四、饮食、劳逸及外伤等病因致病的特点

五、痰饮、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六、发病的基本原理

七、阴阳失调、邪正盛衰的基本概念

1.何谓六淫?

其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六淫各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什么?

3.瘀血病证临床表现的特点是什么?

4.正气与邪气与发病的关系?

5.何为阴阳失调、邪正盛衰?

第六章诊法

第7周,共1.5课时

了解四诊的基本知识

一、望诊的的基本知识

二、问诊的的基本知识

三、闻诊的的基本知识

四、切诊的的基本知识

1.何谓望诊?

2.切诊包括哪些内容?

第七章辨证

了解八纲及脏腑辩证的基本知识

一、八纲的基本知识

二、脏腑辩证的基本知识

1.何谓八纲辨证?

2.脏腑辩证包括哪些内容?

第八章防治与养生保健

第7周,共1课时

了解中医学预防疾病的措施及基本治则,养生保健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一、中医学预防疾病的措施及基本治则

二、中医学养生保健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1.中医学预防疾病的措施和基本治则有哪些?

2.中医学养生保健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第九章中药学基础理论

第8-9周,共7课时

1.掌握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的含义;

影响升降浮沉和毒性的主要因素;

五味各自代表的药物作用。

炮制的目的;

七情配伍关系内容、各情含义及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的原则;

十八反与十九畏的内容;

妊娠用药禁忌的原则;

影响中药用量的因素。

2.熟悉中药性能包括的内容;

四气、归经、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

道地药材的含义、确定依据及各地代表性道地药材名称;

炮制方法中水飞的含义、炒与炙的区别;

妊娠用药禁忌的内容;

服药食忌的基本原则。

3.了解四气、归经、升降浮沉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中药功效的含义与分类。

中药的品种、采集、贮存、炮制和用法的基本常识。

一、中药性能的含义以及包含的内容

二、四气的含义以及确定依据,四气的临床意义。

三、五味的含义,各味代表的药物作用。

四、升降浮沉的含义及临床意义;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五、归经的含义,确定依据,以及临床意义。

六、毒性的含义,影响毒性的因素以及对待中药毒性的正确态度。

七、中药功效的含义与分类。

八、中药的品种、采集和贮存的基本常识。

九、道地药材的含义、确定依据及各地代表性道地药材。

十、炮制目的和常用炮制方法。

十一、中药配伍的含义、目的,七情配伍关系内容、各情含义及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的原则。

十二、配伍禁忌,病证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主要内容。

十三、中药剂量的含义、计量单位及主要影响因素。

十四、中药的用法包括给药途径、应用形式、汤剂的煎煮服药方法等基本常识。

1.炮制的目的有哪些?

2.中药的性能包括哪些内容?

3.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归经确定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5.中药七情包括哪些内容?

6.十八反的具体内容?

7.中药的具体用量确定时,应注意哪些因素?

第十章常用中药

第9-15周,共25课时

第一节解表药

第9-10周,共2.5课时

1.掌握麻黄、桂枝、防风、荆芥、薄荷、桑叶、菊花、柴胡、葛根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2.熟悉解表药的含义、分类、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

羌活、紫苏、生姜、白芷、牛蒡子、升麻、蝉蜕的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3.了解解表药的配伍应用;

细辛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一、解表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及分类。

二、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紫苏、生姜、白芷、细辛)

三、发散风热药(薄荷、桑叶、菊花、牛蒡子、蝉蜕、柴胡、升麻、葛根)

1.试比较桑叶与菊花功效的异同。

2.试比较麻黄和桂枝功效的异同。

第二节清热药

第10-11周,共3.5课时

1.掌握石膏、知母、栀子、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白头翁、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青蒿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2.熟悉清热药的含义、分类、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

芦根、夏枯草、龙胆、大青叶、鱼腥草、蒲公英、大血藤、水牛角的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3.了解清热药的配伍应用;

苦参、马齿苋、重楼、地骨皮、银柴胡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一、清热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及分类。

二、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芦根、夏枯草)

三、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

四、清热凉血药(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