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化学竞赛试题选编 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5632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化学竞赛试题选编 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化学竞赛试题选编 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化学竞赛试题选编 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化学竞赛试题选编 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化学竞赛试题选编 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化学竞赛试题选编 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化学竞赛试题选编 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化学竞赛试题选编 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化学竞赛试题选编 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超临界水不是水D.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4.把t℃时50克20%的KNO3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10克水,有1克KNO3固体析出,则KNO3在t℃时的溶解度为:

A.10克B.22.5C.25克D.30克

5.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四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反应前质量(克)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克)

未测

21

9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系数比为:

A.1∶1B.1∶2C.1∶3D.2∶3

6氯仿(CHCl3)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若保存不当受到光照射时,易被氧化而产生剧毒光气(COCl2),同时生成HCl,下列有关氯仿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石蕊试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B.用硝酸银溶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C.用蒸馏水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D.在教室里倾倒氯仿做检查实验

8.冬天,人们常在树干的外表刷上石灰水,其目的是:

()

A,美观B,防冻C,消毒D.防虫

9.手机使用的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而受到重视。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02=LiMn0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iMn02为新型的氧化物B.LiMn02为锂、锰、氧的合金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该反应中Mn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10.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将一种无机物的水溶液加热得到了尿素(NH2CONH2),开创了有机化学人工合成的新纪元。

维勒使用的无机物是()

A.(NH4)2C18B.NH4N18C.CH3COONH4D.NH4CN

11.据统计,世界上的古建筑在20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遭受的腐

蚀还要严重,其中最可能的原因是()

A.管理部门维修不及时,引起古建筑的腐蚀

B.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形成酸雨,加速了古建筑的腐蚀

C.参观的人数急剧增多,加速了古建筑的磨损

D.温室效应加剧,加速了古建筑的风化

12.为了及时发现煤气泄露,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燃烧,其充分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A.H2SO4B.SO3C.SO2D.CO

13.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分别放有盛有等质量的足量稀盐酸的烧杯,调整天平至平衡。

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0.8g镁条,向右边烧杯中加入10.8g铝条(两金属外形相同,表面均经过砂纸打磨处理)。

反应过程中指针偏转情况正确的是()

A.先偏左,最后偏右B.先偏右,最后偏左

C.先偏左,最后平衡D.先偏右,最后平衡

14.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等体积的塑料瓶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用图示两种方法收集满二氧化碳后,旋紧瓶盖振荡,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甲瓶没有任何变化,乙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甲、乙两瓶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

C.甲、乙两瓶紫色石蕊试掖均变红,甲瓶变瘪,

乙瓶外形不变

D.甲瓶变瘪,乙瓶试液变红

15.将6g不纯锌<

含杂质M)和6g不纯铁(含杂质N),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到不再有氢气放出时,得到氢气的质量都是0.2g。

则M、N可能是()

A,M为Mg,N为Cu,B.M为Fe,N为Al

C.M为Al,N为NeD.N为Cu,N为Zn

16.人体内含有多种元素,其中许多元素都是人体所需的。

但有些元素尚未证实其生理功能,在食品中它们的含量稍高会引起毒性反应。

我国食品卫生法对这些元素在食品中的含量的最高标准有极严格的规定,这些元素是()

①Na;

②Mg;

③As;

④Cd⑤Ca;

⑥Zn;

⑦Hg;

⑧Pb;

⑨Fe;

⑩K

A.⑥⑦⑧⑨B.②④⑥⑧C.③④⑦⑧D.②④⑥⑦⑧

17.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可以制造出一种含四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利用质谱仪探测可以证实它的存在。

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子是一种新的氧化物分子B.该分子构成的物质与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C.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D.该分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18.在探索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S.Millte)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模拟原始大气的成份将甲烷、氨、氢和水蒸气混合,放人真空的玻璃仪器中进行实验。

一个星期后,他惊奇地发现仪器中果然有数种氨基酸生成。

你从米勒的实验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D.一定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19用质量均为2g的薄锌片,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与足量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锌片完全溶解所用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试根据表中数据推测下列各表达式正确的是…()

①50<

t4<

100;

②t6>

200>

t7③单位时间内消耗锌的质量(m):

m7>

m6>

m2

A.①B.②C.①②D.①②③

20.M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各反应:

①M+HCl;

②M(NO3)2+BaCl2;

③MO+HCl;

④M(OH)2+NaCl;

⑤M(OH)2+HCl;

⑥M(NO3)2+HCl;

⑦MCO3+HCl;

⑧MSO4+BaCl2,不能发生的是()

A.①②④⑦B.⑤⑥⑦⑧C.②④⑥D.①③⑤⑧

21.继黄金、白金之后,钯金(Pd)首饰在市场上悄然兴起。

为了获得钯金,取17.7%的PdCl2溶液100g,加入10.0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得到钯金和铁的氯化物。

经分析所得钯金的质量为10.6g,未反应的铁粉质量为4.4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铁的氯化物质量为12.7gB.生成铁的氯化物质量为95.0g

C.生成铁的氯化物为FeCl2D.生成铁的氯化物为FeCl3

22.某同学向右图实验装置中通入气体X。

若关闭活塞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若打开活塞A,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则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分别可能是………………()

23.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燃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况时,体积减少1ml,然后通过NaOH溶液,体积又减少5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可能是……………()

A.1:

3:

5B.5:

1:

3C.3:

5D.2:

4:

3

24.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自来水、酱色、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25.夏日的校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26.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安全的是

A.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B.点燃一氧化碳前先检验其纯度

C.将水直接倒人浓硫酸中稀释浓硫酸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管口对着人

27.2018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

内部的化学反应。

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个数B.原子种类C.分子种类D.元素种类

28.给一无色溶液滴人数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使酚酞变红,这说明该溶液一定是

A.酸性溶液B.酸的水溶液C.碱性溶液D.碱的水溶液

29.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人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30.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

再用镊子夹住两角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手帕上的水和酒精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31.2018年4月22日是第37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启动沿海风力发电,创建绿色能源之都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C.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创建生态安全城市D.化工企业集中选址,尽量减少污染区域

32.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

3CO+4NaxR+C(金刚石).则x、R为

A.1、Na2CO3B.2、Na2CO3C.4、Na2CO3D.2、Na2O

33.根据右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20gNaCl加入到如水中,搅拌后将全部溶解

B.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时,NH4Cl饱和溶液和NaCI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20℃时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了

34.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下图,其中每个●

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分子的分子式为C5H4

B.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3.75%

c.该分子中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是4:

5

D.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

35.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液

pH

7

13

有些人昆虫如蜂、蚂蚁等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发红、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上下列物质中的()

A.牙膏或肥皂水B.食盐水C.火碱液D.食醋

36.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