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三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6457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三篇.docx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三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三篇.docx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三篇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三篇)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

目录: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一

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与发展二

呋喃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三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一

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化工的发展关系到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而化工生产中的安全和环保又历来在企业经营和政府领导者心中占据第一要务的位置。

随着化工企业发展节奏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安全管理体制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化工行业的安全隐患和压力日益增大。

每次事故发生后,政府部门都能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诸多原因。

重大安全环保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以下几点不可忽视:

1.经济⒄沟难沽?

竞争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生存和发展的常态。

经济发展速度和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实力对比,是政府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

为了加快发展速度,各地往往不惜突破政策、牺牲环境,将一些本来应该在发展的同时解决的问题往后拖延,以致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发生安全事故就成了必然。

2.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大我国曾对经济发展和安全环保的关系有一种误解,即先发展、后治理,由此遗留下许多安全隐患和污染难题。

一些生产工艺技术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技术投入又不足,长期带病坚持工作。

加之在市场引导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生产装置长期满负荷甚至超负荷投运,使安全问题越加突出。

3.政府职能转换我国为了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一些行业主管部门被撤消或合并,将其转为不再具有行政权利的行业协会,再加上企业自身的管理未跟上,企业的安全隐患和违规情况很难被及时发现和纠正。

4.社会对安全的认识和事故应对水平不高企业安全工作的范围往往局限在自己的管理区域内,对周边的安全宣传和知识普及非常有限。

在我国的教育中,很少涉及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我救护能力的锻炼,缺乏相应的民间组织和培训机构,整个社会对突发事故的预防和危机管理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企业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我国化工生产正步入重化工时代。

为此,安全环保不仅应成为企业的首要问题,而且应有更多的投入,大力强化培训教育,认真抓好安全环保工作,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认真探索和研究安全生产的规律,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2.加强政策引导,严肃落实法律法规。

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今年国务院也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3.加大资金投入,尽快扫除安全隐患。

针对国家和企业过去对安全环保投入少,国家应拨出一部分资金作为专项费用。

同时,以优惠政策督促企业自筹资金,加快技术改造和更新步伐。

4.研究实行新的安全监管体制,扩大安全监管的范围。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安全生产的整治力度,坚决关闭取缔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场所;另一方面,要把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稳定、长效的安全监督机制。

5.强化管理,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建立安全生产评价跟踪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

各地方政府和企业都要建立起安全管理体系。

要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参与到安全的监控和管理上来,研究和制订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认证体系。

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生产的预警机制和事故后的处置预案。

总之,我们都应从事故中吸取血的教训,牢固树立起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切实履行安全职责,加强安全管理,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

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与发展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不断增加。

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2万家,生产7700多种危险化学品。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状况虽持续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如200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11.13”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特重大水污染事件;2010年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原油罐区输油管道爆炸事故,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周边海域受到严重污染;2010年“7.28”南京丙烯管道爆燃事故造成22人死亡。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化工事故和化学危害所造成的损失已超过4000亿人民币。

因此,分析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近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

根据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公布的2007-2010年相关事故资料,按照危险化学品类别对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就发生各类事故起数而言,易燃液体事故最多,占事故总起数的36%,其次是气体事故、腐蚀性物质事故、爆炸品事故,分别占到事故总起数的20%、12%、11%,这四类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79%,死亡人数爆炸事故、气体事故和易燃液体事故占总死亡人数的35%、25%和19%。

从事故发生的环节和事故原因分析,据统计生产环节事故最多,死亡人数也最多,分别占到事故总起数和总死亡人数的81%和83%。

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据统计因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造成的事故最多,占事故总起数的35%,同时导致人员伤亡最为严重,占总死亡人数的35%,其次是设备实施工具附件的缺陷,发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事故总量的16%和13%。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致因分析

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之间的关系。

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亦即事故的发生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物理本质是一种意外释放的能量。

但“管理的缺陷”是造成“人的失误”和“物的故障”这一直接的原因的背景因素。

如果管理得当、及时控制,变不安全状态为安全状态,则不会形成隐患。

我国危险化学品企业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作业过程中部分员工缺乏责任心,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同时不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掌握的不牢固,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将安全操作程序和规章制度抛到脑后,投机取巧,盲目改变作业程序,嫌麻烦、怕费劲、图方便,明知故犯,无视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进行冒险作业,这样做能不出事故吗?

2、物的不安全状态

很多化工企业为降低成本、压缩经费,首先削减的就是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导致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造成设备失修,重大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

据安监部门在近期对全国化工业集中城市的安全检查中发现,大部分被查的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设备和器材存在很多问题,易燃易爆企业自备消防车普遍老化;现场的灭火器有的无压力、有的超过检验期限、消防栓内有的无水枪;消防泵房普遍没有正常维护保养,有的甚至瘫痪;企业生产设备和事故应急防范基础设施的状况令人堪忧。

3、管理缺失

很多化工企业虽然也建立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成立了安全管理机构,但制度根本没有落实,机构也没有很好的发挥职责。

当前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经济效益至上”指导思想,企业领导或管理层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或个人“政绩观”作祟,麻木不仁,将职工生命当儿戏。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冲突时,置安全于不顾,违章指挥、冒险作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现象层出不穷。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对策

1、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

(1)认真学习化工安全知识。

只有掌握了各项安全知识才能更有效的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同时每一位员工都要认真学习本岗位的业务技能,学精、学透,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作业。

因为在化工企业中,很多岗位的技术复杂、原料品种反应工艺流程长、反应介质危险性高等,只有做到人人熟悉业务、个个操作熟练,才能基本保证安全生产。

 

(2)积极配合参加各项安全活动。

企业组织的每次学习、活动和演练都是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特点做出的实践锻炼,是员工个人安全意识增强、应急救援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因此员工要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从而学会使用防护、逃生器具,懂得防、灭火等基本常识并会使有消防器具,从而最大限度地做到“三不伤害”。

2、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根据化工生产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这一特点,企业应主动加强对老化设备的更新,对每个工序的设备都应增加安全防护功能装置、出台应急救援预案,加大安全投入,即便发生意外有职工误操作时,也尽可能不受到伤害或降低伤害的程度。

对于化工危险地区要设立多级防护,建全报警设施,以确保第一时间安全警报。

唯有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发展。

3、加强安全管理

政府部门应加大辖区范围内化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和指导工作,发现隐患立即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坚决依法进行处理。

企业的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把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危及人身安全的状况发生时,无论生产的任务有多重,都应及时撤离员工,同时查找并消除隐患,确保员工处于安全状态下作业。

同时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

只有建立建全安全管理责任制,才能更好的杜绝因管理的欠陷而造成的各类事故的发生。

只有把管理落实到厂级,车间级,班组级,抓住每一个薄弱环节,做到步步到位,不留死角,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根于基层。

另外定期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和各项安全演练活动。

组织职工学习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使广大职工通过安全活动的学习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督促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各项安全知识,提高全员的安全防护能力。

四、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发展策略

1、领导重视是安全管理的前提

“安全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安全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只有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才能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使安全生产方面的决策具有权威性,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搞好安全生产。

杜邦公司210年的历史成为企业界的“老寿星”,其养生之道就是卓越的安全管理。

在杜邦公司,员工在工作场所比在家里安全10倍,其“有感领导”(就是让员工听到领导强调安全,要让员工看到领导实践安全,要让员工感受到领导重视安全)的管理理念时刻影响着员工的安全行为。

                                                                        

二、责任制的落实是核心

我国现阶段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体制。

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强化执行力是确保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得到落实的有力手段,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就是责任制的落实,实行“一岗双责”制不仅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安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责任,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

三、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搞好安全生产的保证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监管部门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

同时建立健全与本单位实际生产特点相符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各项制度建立中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为重中之重,需要我们不断的对所建立的制度进行审查和改进。

目前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制度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制度的建立问题,而是制度的贯彻执行问题。

我们只有严格按照制度要求的步骤去执行,才可以确保安全生产。

                                                                                                                                                                                                                                                                        

四、宣传教育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有效方法

现代化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往往涉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各种特种设备,生产环节存在多样的危害因素,所以对此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