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教案大纲版高一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6430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6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教案大纲版高一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化学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教案大纲版高一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化学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教案大纲版高一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化学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教案大纲版高一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化学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教案大纲版高一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教案大纲版高一上.docx

《化学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教案大纲版高一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教案大纲版高一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教案大纲版高一上.docx

化学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教案大纲版高一上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案

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

二.教学目标:

1.将基础知识梳理形成网络。

2.介绍一些典型题的解题要点,归纳解题思路。

三.知识分析:

(一)钠及其化合物、碱金属元素知识网络。

(抓典型、找规律、记特性。

1.代表物——

(1)单质

①存在:

化合态,为主,其次有

②保存:

煤油中③制取:

电解熔融态或

④性质

物性:

银白色、质软、比水轻、熔点低。

化性:

与非金属反应:

(爆炸)

与氧反应:

(白色)

(淡黄)

与水反应:

(轻—浮,热—球、氢—游、烈—声)

与酸反应:

(剧烈,发生爆炸)

与盐溶液作用:

先跟水作用,生成和,再跟盐作用生成难溶性碱,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元素。

⑤用途:

做电光源透雾力强,用于航海;做还原剂冶炼金属(K),钠钾合金做导热剂

(2)化合物

①氧化物

白色固体,溶于水生成,不稳定继续跟作用生成(淡黄色)

淡黄色固体(漂白剂)

(供氧剂)

②碱:

白色固体,易潮解,俗名苛性钠、烧碱

③盐类:

(食盐):

存在海水中

俗名苏打、纯碱。

稳定,加热难分解,晶体易风化。

俗名小苏打,不稳定,加热分解,溶解度小于,向饱和溶液中通入可见沉淀析出。

2.碱金属元素,代表物——

(1)原子结构:

同:

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

异:

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2)存在:

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3)元素性质:

同:

均为活泼金属,还原性强,容易失去1个电子成为价阳离子,无负价。

异:

还原性依次增强。

(4)单质性质:

同:

均具有强还原性,能跟非金属、水、酸、盐溶液作用,硬度小,熔点低,只能放入石蜡或煤油中保存。

异:

密度依次增大(K反常比小),熔沸点依次降低,硬度依次减小,还原性依次增强,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与反应:

常温点燃

K:

(其他同K)

(5)化合物性质:

氧化钠为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强碱,单质、化合物均有焰色反应(黄色、K紫色),所生成的盐均溶于水,但酸式盐比正盐溶解度小(的溶解度比小)

(6)特性及用途:

特性:

半径最大是,其次是,为最活泼的金属元素,略带金色,过氧化物是强氧化剂,有漂白性,、有光电效应。

用途:

钠用作电光源穿透云雾能力强,钠钾合金为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K做钾肥,铷铯制光电管,锂做催化剂、合金、高强度玻璃。

(二)及卤族元素知识网络归纳:

卤族元素

1.原子结构:

同:

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

异:

随原子序数递增(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同周期中为最小)

2.元素性质

同异

3.单质性质:

同:

均具氧化性,易获得1个电子

异:

(1)、(气态)、(液态)、(固态)

(2)(淡黄绿)、(黄绿)、(深红棕)、(紫黑)

(3)密度增大,熔沸点升高,在水中溶解性减小,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

(4)和水反应依次变难。

(5)与化合依次变难。

(6)氧化性逐渐减弱。

4.化合物性质:

HX:

稳定性减弱,其水溶液酸性增强,HF为弱酸。

酸性依次减弱(为酸性最强含氧酸)。

还原性依次增强。

5.有关特征:

遇水生成HF放出氯水有漂白性液溴易挥发、少量液溴保存用水封

碘易升华,使淀粉变蓝

难溶,可溶

可溶,难溶,无色,白色,淡黄色,黄色

无感光性,有感光性可用于照相

用于人工降雨,溶于

HF剧毒,与玻璃反应,保存在塑料瓶中

易溶于有机溶剂

用浓加热制取(制HF用铅皿)

只能用浓或的制取

6.代表稀:

氯气,氯气性质:

(1)物性:

黄绿色、刺激性、比空气重、有毒,溶于水

(2)化性:

①与几乎所有金属反应(等)②与非金属反应(等)

③与水反应(新制氯水、久置氯水)④与碱反应[等]

(3)用途:

消毒,制盐酸,漂白粉,农药,氯仿等

(4)制法

①实验室:

原理:

强氧化剂+浓盐酸

[]

装置:

固一液加热制气装置收集:

向上排气法,排饱和食盐水

干燥:

浓、等检验:

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

余氯处理:

用溶液吸收

②工业:

电解食盐水;电解熔融氯化物

【典型例题】

(一)碱金属典型例题析:

1.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

[例1]A、B、C均为同一种碱金属的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呈紫色(隔着钴玻璃观察)A与B作用生成C,对B加热可得C和无色无味气体D,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和C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生成B,当D和A反应时,由于反应物用量不同,既可生成B,也可生成C,由此可判断:

A是,B是,C是,D是。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属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

;;

;。

解析:

根据A、B、C的焰色均为紫色,可知它们为钾的化合物,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D是,B是,A为,C为。

2.碱金属与水(酸)反应的计算:

[例2]质量均为的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各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是()

A.B.

C.D.Na放出的一定比、放出的多。

解析:

两种反应物的量均无具体数值,应分析哪种物质过量。

①若酸过量时,三种金属均完全反应,放出质量由金属决定,设与酸反应产生的分别为。

462

562

6.52

放出的质量为,故钠放出量最多。

②若金属过量时,反应不完全,放出质量分别,,但因酸完全反应,放出量由酸决定,酸量相等,则产生量相等,而过量的部分能与水反应放出,反应完放出总量仍为,因此,钠放出的量仍是最多的。

故选答案(D)。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例3]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此过程中,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

你的选择是(填正确选项的标号)。

试用化学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表述其理由。

解析:

因浓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大,滴入盐酸后,与先结合生成离子,故先是离子越来越多。

当离子全部变为离子后,继续滴加盐酸,则与又结合生成,分解为和,使离子又逐渐减少。

故答案为(C)。

理由是:

首先,

,所以溶液中浓度逐渐增大,而后,,,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减小。

[例4]称取一定量的纯碱()溶于水中,与适量盐酸作用,根据下列情况,填写盐酸的用量和气体产量的变化。

①若纯碱中混有,盐酸用量将;产气量将。

②若纯碱中混有,盐酸用量将;产气量将。

③若纯碱中混有,盐酸用量将;产气量将。

④若纯碱中混有,盐酸用量将;产气量将。

解析:

从发生反应可找出它们之间的量的关系:

而与盐酸不起反应。

不难发现,和与盐酸反应能力比弱。

故当纯碱中混有和时,盐酸用量将减少。

而与盐酸反应能力比强,当中混有时,盐酸用量将增加。

故答案为:

①减少,减少;②减少,增加;③减少,减少;④增加,减少。

4.混合物计算:

(1)一种物质参加反应:

解题规律:

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发生分解:

计算时常用差量法或元素守恒法解。

[例5]把和的混合物共5.65g溶于水配成含浓度为的溶液100mL,然后将溶液蒸干至恒重。

求此混合物减少多少g?

解析:

因受热分解得,故溶液蒸干所得固体全部是,根据全过程中的量守恒得:

故混合物物质量减少:

答:

此混合物减少。

(2)两种物质分别反应:

[例6]将70g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混合物跟98g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50%。

试分别写出过氧化钠和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解析:

和溶于水,其水溶液的溶质都是,但跟水反应生成的同时有氧气放出。

所以,计算溶液的总质量时,应注意从过氧化钠、氧化钠、水的质量和中减去氧气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可由化学方程式求得,也可以不用化学方程式,直接由化学式推出:

根据原子守恒原则:

生成,也生成,未知数可设、的物质的量分别为、,也可设的质量为。

则的质量为。

解:

设混合物中含为,为,由方程式知,生成的分别为和,放出的为,则:

解得:

所以:

的质量:

的质量:

(3)两种物质间相互反应:

解题规律:

发生的反应为。

需讨论、的量的多少,根据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减少值,用差量法解。

[例7]18.4g和的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6g。

试计算原混合物的含量。

解析:

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设、的物质的量均为

84g40g106g18g

当混合物中时,

此时固体质量减少:

当时,过量的会分解放出和,此时固体质量减少值应大于2.67g。

当时,过量的不会分解,固体质量减少值应小于2.67g。

现混合物质量减少了,由此可推知原混合物中过量。

设为,则为

固体质量减少

84g18g

1.8g

混合物中含为

答:

原混合物中的含量为。

(二)卤族元素典型题例析:

1.卤素性质的考查:

[例8]向橙色的溴水中撒入足量的锌粉,充分振荡后过滤,溶液呈色,原因是

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氯水后,溶液是色,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若向此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溶液中有生成,原因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溴的有关知识,把知识点分解发散,既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又适当的降低了难度。

答案:

无橙浅黄色沉淀

[例9]化工生产盐酸的主要生产过程是:

其中关键的一步为下图所示的和在燃烧管口燃烧生成。

有毒,因此通入气体的合理方式是:

A处通入,B处通入,同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合成盐酸厂要求合成气中的含量大于97%,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进行分析。

分析:

有毒,为防止大气污染,必须使过量,使反应完全。

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少量未反应完的。

因为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水,即可设计实验分析合成气中的含量。

答案:

A处通,B处通,要使过量。

要测定的含量,可用100mL带刻度的容器收集满该合成气后,倒置于水中,若水沿器壁上升到97mL刻度以上,即符合要求。

2.卤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考查:

[例10]砹(At)是核电荷数最多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砹化氢很稳定B.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砹是有色固体D.不溶于水,的熔点较高

分析:

卤素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随着非金属活泼性增强而递增的,氟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氟化氢最稳定。

砹的活泼性较都差,其氢化物应该比碘化氢还不稳定。

3.检验:

[例11]为鉴定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选用下列试剂和实验手段:

①滴加溶液;②加水溶解;③加热;④过滤后取滤液;⑤加催化剂;⑥加稀,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⑤③⑥①②④B.③⑤②④⑥①

C.①⑤③②④⑥D.⑤③②④⑥①

分析:

中含有元素,是以形式存在,要检验含有元素,要把转化为形式,再加酸化的来检验,转化的方法是将在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生成,然后加水溶解,过滤出残渣,滤液为溶液,即可检验。

答案:

D

4.的实验室制法:

[例12]用8.7g和盐酸120mL反应制取,计算

(1)生成的的体积(标准状况)

(2)若把反应后的剩余溶液加蒸馏水稀释至1L后,取出2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