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性能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5288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性能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塑料性能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塑料性能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塑料性能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塑料性能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塑料性能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

《塑料性能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性能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塑料性能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

利用三轴仪,对材料试件施加轴向应力和静水压力,研究材料的单向或三向压缩蠕变性能;

利用扭转流变仪,对材料试件施加恒定的扭力,研究材料的扭转蠕变性能;

以及在粱形试件上施加恒定的弯矩,研究材料挠度蠕变性能的弯曲法等。

应力松弛实验是将材料试件置于应力松弛试验仪上,使试件产生一恒定的变形,测定试件所受应力随时间的衰减,研究材料的流变性能,也可以计算材料松弛时间的频谱。

这种试验也可在弯曲流变仪、扭转流变仪、压缩流变仪上进行,此法适用于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

除蠕变和应力松弛这类静力试验外,还可进行动力试验,即对材料试件施加一定频谱范围内的正弦振动作用,研究材料的动力效应。

此法特别适用于高分子类线性粘弹性材料。

通过这种试验可以求得两个物理量:

由于材料发生形变而在材料内部积累起来的弹性能量;

每一振动循环的能量耗散。

动力试验可以测量能量耗散和频率的关系,通过这个规律可以与蠕变试验比较分析,建立模型。

在上述的各种试验工作中,还要研究并应用各种现代测量原理和方法,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对流变学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对于非线性材料的大应变、大位移的复杂课题已用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方法进行研究。

随着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流变学将有广阔的发展领域,并已逐步渗透到许多学科而形成相应的分支,例如高分子材料流变学、断裂流变力学、土流变学、岩石流变学以及应用流变学等等。

在理论研究上,已超出均匀连续介质的概念,开始探索离散介质、非均匀介质以及非相容弹性介质的流变特性。

实验原理和测试技术的研究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将在流变学的发展中显示重要的地位和发挥巨大的作用。

任何一位在开始学习有关流变的过程中一定先会问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做黏度的测量呢?

”成千的做相关实验的研究人员告诉我们,它可以提供我们资料,包括流程的影响、公式的改变以及对象对时间的变化状况,以帮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实验系统的行为并且做相当程度的推测。

在流变特性的测量里,常见的是对于其品质的控制,如一批批的原料必须有着一致的流变特性。

也就是为了这个原因,对于产品的一致性与品质的控制上,大家相信流体的行为是一个最直接能够测量的方式。

而研究流体行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个直接可估计获得的性质。

如一个高黏度的液体,在传送上我们知道需要比较高瓦数的泵。

因此了解流变行为对于管线设计与泵的装配设计系统上是非常有用的。

另外在研究上也被提出,物质的特性在流变上的表现是敏感的,如物质分子量的增加或是其分子量分布不一致,亦会直接反映在其流动行为上。

这在高分子的合成上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藉由其流变行为来比较其分子量,而不需大事周章的去测量其真正数值。

流变的测量在接下去的化学反应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应用在生产中的品质控制或是藉由它来控制一个流程,并且无论在化学、机械、热处理、添加物的影响或是热硬化反应的过程。

它也是预测并控制产品特性、最终使用表现与材料行为的一种方法。

流变学研究内容是各种材料的蠕变和应力松弛的现象、屈服值以及材料的流变模型和本构方程。

材料的流变性能主要表现在蠕变和应力松弛两个方面。

蠕变是指材料在恒定载荷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增大的过程。

蠕变是由材料的分子和原子结构的重新调整引起的,这一过程可用延滞时间来表征。

当卸去载荷时,材料的变形部分地回复或完全地回复到起始状态,这就是结构重新调整的另一现象。

材料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减小至某个有限值,这一过程称为应力松弛。

这是材料的结构重新调整的另一种现象。

蠕变和应力松弛是物质内部结构变化的外部显现。

这种可观测的物理性质取决于材料分子(或原子)结构的统计特性。

因此在一定应力范围内,单个分子(或原子)的位置虽会有改变,但材料结构的统计特征却可能不会变化。

当作用在材料上的剪应力小于某一数值时,材料仅产生弹性形变;

而当剪应力大于该数值时,材料将产生部分或完全永久变形。

则此数值就是这种材料的屈服值。

屈服值标志着材料有完全弹性进入具有流动现象的界限值,所以又称弹性极限、屈服极限或流动极限。

同一材料可能会存在几种不同的屈服值,比如蠕变极限、断裂极限等。

在对材料的研究中一般都是先研究材料的各种屈服值。

在不同物理条件下(如温度、压力、湿度、辐射、电磁场等),以应力、应变和时间的物理变量来定量描述材料的状态的方程,叫作流变状态方程或本构方程。

材料的流变特性一般可用两种方法来模拟,即力学模型和物理模型:

在简单情况(单轴压缩或拉伸,单剪或纯剪)下,应力应变特性可用力学流变模型描述。

在评价蠕变或应力松弛试验结果时,利用力学流变模型有助于了解材料的流变性能。

这种模型已用了几十年,它们比较简单,可用来预测在任意应力历史和温度变化下的材料变形。

力学模型的流变模型没有考虑材料的内部物理特性,如分子运动、位错运动、裂纹扩张等。

当前对材料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高强度超韧性的金属、高强度耐高温的陶瓷、高强度聚合物等。

对它们的研究就必须考虑材料的内部物理特性,因此发展了高温蠕变理论。

这个理论通过考虑了固体晶体内部和晶粒颗粒边界存在的缺陷对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表达出材料内部结构的物理常数,亦即材料的物理流变模型。

常用流动特征的剪切率范围

流动特征 

剪切率

沉淀Sedimentation 

10e-6 

to 

10e-4

垂挂/流平 

Sagging/Leveling 

10e-2 

10e-1

倾倒 

Draining,pouring 

1-100

管流 

Pipe 

Flow 

10-1000

混合 

Mixing 

挤出 

Extrusion 

品尝 

Tasting 

1-1000

涂油 

Basting 

1.塑料性能参数含义

拉伸强度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受的最大拉伸应力。

其结果以公斤力 

/厘米2[帕]表示,计算时采用的面积是断裂处试样的原始截面积。

扬氏模量

在拉力作用下的弹性模量,即在比便极限内,拉伸应力与相应的应变之比,用用公斤力/厘米2[帕]比表示。

弹性极限

在应力除遗留任何永久变形的条件下,材料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用公斤/厘米2[帕]表示

注:

在实际测量应变时,往往采用小负荷而不用零负荷作为最终或最初的参考负荷。

弹性模量

在比例极限内,材料所受应力如拉伸,压缩,弯曲,扭曲,剪切等)与材料产生的相应应变之比,用公斤/厘米2[帕]表示

冲击强度 

impact 

strength

(1) 

材料承受冲击负荷的最大能力。

(2) 

在冲击负荷下,材料破坏时所消耗的功与试样的横截面积之比,用公斤力·

厘米/厘米2(牛顿·

米/米2)表示。

弯曲强度

材料在弯曲负荷作用下破裂或达到规定挠度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用公斤/厘米2[帕]表示

维卡软化点试验

评价热塑性塑料高温变形趋势的一种试验方法。

该法是在等速升温条件下,用一根带有规定负荷,截面积为1毫米2的平顶针放在试样上,当平顶针刺入试样1毫米时的温度即为该度样所测的维卡软卡软化温度。

硬度

塑料材料对压印,刮痕的抵抗能力。

根据试验方法不同,有巴氏(Barcol)硬度,布氏(Brinell)硬度,洛氏( 

Rockwell)硬度,邵氏(Shore)硬度,莫氏(Mohs)硬度,刮痕(scratch)硬度和维氏(vickers)硬度等。

屈服应力

在应力-应变曲线上屈服点处的应力。

应力

作用于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

用(公斤力/厘米2[帕]表示。

若单位面积按原始截面积计算,则所得应力为工程应力;

若单位面积按变形瞬间的截面积计算,则所得的应力为真应力。

应力有剪应力,拉伸应力和压应力等区别。

应力开裂

长时间或反复施加低于塑料力学性能的应力而引起塑料外部或内部产生裂纹的现象。

引起开裂的应力可以是内部应力或外部应力,也可以是这些应力的合力,应力开裂的速度随塑料所处的环境而变化。

内应力

在没有外力存在下,材料内部由于加工成型不当,温度变化,溶剂作用等原因所产生的应力。

.应力应变曲线

在材料试验中,以纵坐标表示应力,横坐标表示应变,所作的应力-应变曲线

屈服点

在应力-应变试验中,应力-应变曲线上应力不随应变增加的第一个点。

在屈服点处,受力的试样开始产生永久形变。

试样所受应力可为拉伸,压缩或剪切应力中任何一种。

蠕变

在恒定应力下,材料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不包括瞬间应变。

蠕变复原

试样除去负荷后,其变形随时间而减少的部分。

疲劳极限

在疲劳试验中,应力交变循环大至无限次而试样仍不破损时的最大应力叫疲劳极限。

许多塑料事实上并不存在疲劳极限,为此,特用循环次数达到107至108次而试样尚有50%不破坏情况下的应力表示疲劳极限。

疲劳寿命

试样在交变循环应力或应变作用下直至发生破坏前所经受应力或应变的循环次数。

雾度

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内部或表面由光散射造成的云雾状或混浊的外观。

以向前散射的光通量与透过通量的百分率表示。

透光率

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

透明性

物体透过可见光并散射较少的性质。

耐油性

塑料抵抗油类引起溶解,溶胀,开裂,变形或物理性能降低的能力。

线膨胀系数

温度每变化1度材料长度变化的百分率。

塑料成型工艺的名词解释

1.一步混料法

混料时,将各组分一次加入并混合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