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黄圃镇三乡围乌珠水闸重建工程施工阶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5159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25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黄圃镇三乡围乌珠水闸重建工程施工阶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毕业设计黄圃镇三乡围乌珠水闸重建工程施工阶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毕业设计黄圃镇三乡围乌珠水闸重建工程施工阶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毕业设计黄圃镇三乡围乌珠水闸重建工程施工阶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毕业设计黄圃镇三乡围乌珠水闸重建工程施工阶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黄圃镇三乡围乌珠水闸重建工程施工阶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毕业设计黄圃镇三乡围乌珠水闸重建工程施工阶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黄圃镇三乡围乌珠水闸重建工程施工阶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设计黄圃镇三乡围乌珠水闸重建工程施工阶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内涌设计洪水情况下外江遭遇多年平均高潮水位,此水位影响水闸的泄流能力,此时水闸闸室整体承受最大水压力,水闸基础平均基底应力情况。

水闸特征水位表

工程任务

特征指标

水位值(m)

备注

挡水

闸外设计洪潮水位

2.88

此水位向内稳定最不利

闸内水位

0.00

排洪

闸内河涌水位

2.20

此水位消能最不利

闸外低潮平均水位

1.00

外江顶托时最高排洪水位

1.90

此水位平均应力最不利

1.2安全系数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

3级水闸基底面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允许值〔kc〕和基底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η的允许值见下表。

荷载组合

抗滑安全系数〔kc〕

闸室基底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的允许值η

基本

组合

蓄水工况

1.25

1.5

完建工况

1.10

2.0

设计挡潮

特殊

正常挡潮+地震

1.05

1.3计算采用规范、标准

(1)《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2)《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

(3)《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1.4风浪计算要素

计算风速根据广东省水利厅2003年7月编制的《中山市水利工程防洪(潮)标准》中“相应年最高潮位日的最大风速计算成果表”查得为V=21m/s(P=2%)。

吹程在1:

1000实测地形图上量得D=200m;

闸前平均水深Hm=5.80m

1.5地质资料

采用《中山市黄圃镇三乡围乌珠水闸重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因钻孔ZK1和ZK2位于闸室两侧位置,经比较采用ZK1钻孔地质资料。

各层土层的设计参数如下:

桩基设计参数建议表

层序号

岩土层名称

土(岩)层

容许承载力

f(kPa)

钻(冲)孔桩桩周土(岩)极限摩阻力标准值

qsik(kPa)

钻(冲)孔桩极限端阻力

标准值qpk(kPa)

桩入土深度(m)

≤15

>30

〈2-1〉

淤泥质土

70.

8

(2-2)

淤泥

60

4

〈2-3〉

70

〈3〉

粘土

230

26

500

700

〈4-1〉

粗砂

800

80

1000

〈4-2〉

砂质粘性土

1500

130

1200

1600

1.6地震设防烈度

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中山市属7度地震基本烈度地区,故乌珠水闸工程地震烈度为7度。

2基本尺寸的拟定及复核

2.1抗渗计算

2.1.1渗径复核

按图拟定的水闸底板尺寸,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第4.3.2条表4.3.2,水闸闸基为淤泥,渗径系数取C=9则:

设计水位下要求渗径长度:

L=C△H=9×

2.88=25.92m

实际渗径长度:

Ls=0.5+0.6+5.8+0.6+0.5+0.7+0.7+12.2+0.7+0.7+4=27m

∴Ls〉L

∴满足渗透稳定要求。

2.1.2渗流稳定计算

水闸的渗流计算采用改进阻力系数法进行计算。

1.各段的水头损失值

各段的水头损失值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

hi-----各分段水头损失值(m);

ξi-----计算水头

n-----总分段数

x-----计算点与出逸点之间的渗径

分别计算各段的水头损失得结果见渗透压力计算excel表.

2.抗渗稳定性运行验算

渗流坡降值:

J=H/L=2.88/26=0.111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第6.0.4条取地基水平段和出口段允许渗流坡降值分别为0.08和0.26。

∴水闸闸基抗渗稳定满足要求

水闸蓄水后,水流不仅通过地基向下游渗透,而且将绕过两岸的连接建筑物向下游渗透。

因此两岸连接建筑物也必须做相同长度的防渗措施,对两侧的填方土料必须按照防渗土料的要求选择。

2.1.3滤层设计

水闸闸室底板底部设100厚C15砼垫层外,不设专门的滤层。

内涌U型槽设反滤层,从下至上依次为反滤土工布一层、中粗砂150mm和碎石150mm。

2.1.4防渗帷幕及排水孔设计

根据地质资料,该闸址处的地基为淤泥和考虑到水闸闸址处交通条件,闸室基础处理采用Φ400AB型砼预应力管桩,不设专门的防渗措施,两端设齿墙不设排水孔。

内河涌U型槽中设置PVC排水管,按梅花型布置,纵横间距均为1m。

2.1.5永久缝止水设计

根据工程实际,永久缝采用塑料止水接缝板并设止水铜片,塑料止水接缝板满足行业的有关质量要求。

2.2闸顶高程

2.2.1风浪要素

采用《水闸设计规范》推荐的蒲田试验站公式计算风浪要素:

设计工况的设计潮水位为h0=2.88m,相应设计最大风速为V0=21m/s;

风区长度取200m。

风区内的平均水深取Hm=5.8m;

2.2.1闸顶高程确定

闸顶高程按《水闸设计规范》中的有关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

Z—闸顶高程(m);

h0—计算潮水位(m);

A—安全超高(m);

hm—平均波高(m);

v0计算风速(m/s);

D—风区长度(m);

Hm—风区内的平均水深(m);

Tm—平均波周期(s);

Lm—平均波周长(m);

H—闸深水深(m);

hp—相应于波列累积频率p的波高(m);

hz—波浪中心线超出计算水位的高度(m)。

具体计算如表:

闸顶高程计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设计工况

一、

波浪要素计算

 

1

计算风速v0

m/s

21

2

风区长度D

m

200

3

风区平均水深Hm

5.80

闸前水深H

5.28

5

重力加速度g

m/s2

9.81

6

平均波高hm

0.16

7

平均波周期Tm

s

1.76

假定平均波长L

12.55

9

计算平均波长Lm

4.78

二、

波高计算

水闸级别

波列累积频率

5%

hm/Hm

0.03

hp/hm

1.93

累积频率p=5%的波高hp=hp/hm*hm

0.30

波浪中心线超出设计水位的高度hz

0.06

三、

闸顶高程计算

设计洪(潮)水位(P=2%)/历史最高水位

2.88

安全加高A(m)

0.4

计算闸顶超高y=hp+hz+A

0.76

计算闸顶高程

3.64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第4.2.4条规定,挡水时,水闸闸顶高程不应低于正常水位(或最高挡水位)加波浪计算高度与相应安全超高之和;

位于防洪(挡潮)堤上的水闸,其闸顶高程不得低于防洪(挡潮)堤堤顶高程。

另外根据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要求,则本次设计的闸室顶高程取4.40m。

2.2启闭室

初定闸门顶超高为0.37m,则闸门顶高程=2.88+0.37=3.25m,闸门=3.25+1.75=5m,则启闭工作平台顶面高程为11.40m。

2.3闸室稳定计算

闸室稳定计算采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计算。

对于砼预制管桩地基,在各种荷载组合工况下,基底应力稳定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在各种计算情况下:

P≤〔P〕

Pmax≤1.2〔P〕

基本组合η≤1.5

特殊组合η≤2.0

2.4.1完建情况

水闸初建成尚未放水时。

按各部分荷载对闸底板形心轴(垂直水流方向)产生的弯矩计算,详见表,计算结果显示,该荷载组合情况下闸室满足稳定要求。

2.4.2设计洪水位情况

水闸建成放水后,遇设计洪水位2.88相应水位0.00m。

2.4.3正常洪水位+地震情况

水闸建成放水后,遇外江正常水位1.50相应内涌水位0.00m时,遭遇地震情况。

此时地震惯性力代表值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97规定,采用进行拟静力法计算。

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第4.1.1条:

一般情况,水工建筑物可只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

第4.2.1条:

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抗震计算应考虑的地震作用力:

建筑物自重和其上的荷重所产生的地震惯性力、地震动土压力、水平向地震动水压力(考虑到在正常运行期闸门全开,故在计算时不予考虑)

沿建筑物高度作用于各质点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代表值:

F=ahξGEiai/g;

ah——与设计烈度相对应的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取0.1g;

ξ——地震作用效应折减系数,取0.25;

GEi——集中在质点i的重力作用代表值;

ai——质点i的动态分布系数;

g——重力加速度。

按各部分荷载对闸底板形心轴(垂直水流方向)产生的弯矩计算,详见EXCEL计算表格,计算结果显示,该荷载组合情况下闸室满足稳定要求。

2.4.4结论

上述计算结果显示,闸室在各种荷载组合工况下均满足稳定要求,但地基应力均大于淤泥层地基承载力,不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应进行地基处理,详见桩基础计算相关内容。

3.水闸过流能力计算及水闸宽度拟定

3.1内河涌过流能力计算

水闸设计排水标准为1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产生的洪峰流量遇外江平均高潮位可以及时排出。

闸内最高控制水位为2.20m(珠基)。

水闸过流按平底闸,高淹没堰流计算,具体计算见下表:

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及计算过程见表。

内河涌水力计算

项目

计算

设计水深h

2.2

渠底宽

16

边坡系数m

0.5

过水断面面积A=bh+mh2

m2

37.62

湿周X=b+2h(1+m2)0.5

20.92

水力半径R=A/X

1.80

渠道糙率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