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4730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国内军工MLCC企业,自产军品高毛利、稳格局、民品存短板。

国内军用MLCC基本为国内企业自制,三大厂商鸿远电子、火炬电子、成都宏明占主要份额。

军品的高资质壁垒、军方低需求弹性及多品种小批量特征决定其具有显著高于普通民品的毛利率(军品一般可达70%~80%),竞争格局亦有望长期保持稳定。

但在全球MLCC市场,2018年以村田为首的厂商CR6接近80%,掌握核心陶瓷制备工艺、快速供货响应等是其优势,国内军工MLCC企业在相关民品领域的竞争力仍相对较弱。

海外巨头启示:

坚持军品发展,把握需求变化实现品类扩张。

短中期内,公司确实应聚焦军品主业发展。

当前国防信息化建设仍处初期,前期军工类客户需求放缓影响已渐消退,军用MLCC需求正处加速释放期,后续市场空间仍然可观。

中长期看,公司则应发挥壁垒优势,重研发、结合智能制造扩大利润空间;

应积极把握元器件市场需求变化,对外发挥并购优势、对内加强研发以实现品类扩张及集成化拓展;

长期看军用市场规模相对有限,应考虑“转民换道超车”进一步提升企业价值。

一、MLCC:

当前产量最大、发展最快的片式元器件之一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由内电极、陶瓷层和端电极三部分组成,其介质材料与内电极以错位的方式堆叠,然后经过高温烧结烧制成形,再在芯片的两端封上金属层,得到了一个类似于独石的结构体,故MLCC也常被称为“独石电容器”。

1、MLCC小型化、大容量、高压化及高频化是大趋势

MLCC作为新兴电容器,诞生于1960s的美国,但当其流传到日本,才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近年,随着市场中电子整机不断地向小型化、大容量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MLCC轻薄短小系列的产品已经渐渐趋向于标准化和通用化,诸多领先厂商争先研发大容量MLCC,特别是容量在10μF~100μF这一段,具有较好的利润空间。

一些电子整机、电子设备往大功率耐压方向的发展,也不断推动中高压MLCC的高耐压设计技术、高压可靠性试验技术及耐热设计技术的发展。

电子移动通讯设备如手机、电脑等对片式电容器的高频特性亦有较高要求,推动其在高频化方面的发展。

2、MLCC产业链涵盖自上游陶瓷介电粉末、电极金属至下游消费电子、工业等诸多领域

产业的上游主要涵盖陶瓷粉末、电极金属等,其中陶瓷粉末因其制备难度大,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被日韩供应商占有,银、镍等电极金属则主要由国内厂商供应。

多层陶瓷片式电容器的革命性改变就是将钯等昂贵的贵金属换为更稳定的镍等非贵金属。

传统的MLCC一半采用Ag/Pd电极和Pd电极,这些金属具有耐高温共烧、电阻率低及熔点高等特点,适用于MLCC的生产。

然而近年来贵金属价格不断攀升,而大容量化要求不断地提升高叠层的层数,随之而来的是内电极层数的增加,内电极成本成为制约MLCC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镍作为贱金属之一,不仅具有成本优势,其原子或原子团的电迁移速率较贵金属电极小,工艺稳定性高,且电阻率相对较低,阻抗频率特性好。

MLCC产业的下游几乎涵盖了电子工业全领域,如消费电子、工业、通信、汽车及军工等。

3、MLCC是当前产量最大、发展最快的片式元器件之一

陶瓷电容器的应用电压和电容值范围较大,同时兼有工作稳定范围宽、介质损耗小、体积小及价格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消费电子等领域。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5月报道,陶瓷电容器在包括铝电解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及薄膜电容器在内的四类主要电容器中市场份额最高,达到约43%,是当前生产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片式元器件之一。

二、军工MLCC上市企业多自产+代理商业模式,市场空间广

1、自产自销+代理销售为国内军工MLCC上市企业主要商业模式

目前国内MLCC行业主要存在三种商业模式自产自销、代理销售及两种兼有。

其中,自产自销,指在生产加工和工艺控制上形成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工艺技术流程,代表企业为中国台湾的国巨、华新科,大陆企业地区风华高科、三环集团。

代理销售,指公司利用自身的管理、营销、技术服务等优势,取得前端厂商的代理授权后,提供销售和其他服务,代为处理行业终端较为庞杂的用户群,代表企业为厦门信和达、湘海电子、创意电子等。

当前,国内军工MLCC上市企业多自产自销及代理销售两种商业模式兼有。

本报告所描述国内军工MLCC上市企业,均指的是在国内A股上市且其军用MLCC业务构成其主要营收及利润来源的企业,主要企业为火炬电子、鸿远电子。

自产自销业务毛利率相对较高,一般是具有自产自销业务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

自产自销模式中,在军用领域,MLCC因主要采用定制供应商目录的管理模式,且需要获得一系列严格的资质审查,且军用高可靠MLCC对产品性能、可靠性及供货稳定性有着更高或更特殊的要求等,具有较高的市场壁垒,毛利率水平一般可以达到70%~80%,代表厂商有鸿远电子、火炬电子等,显著高于民品。

但自产自销模式在民品领域的毛利率水平分化较大,在20%~55%的较大毛利率分布区间内浮动。

拥有相对核心陶瓷技术的三环集团的毛利率水平明显高于风华高科,两者均受益于2018年的MLCC涨价潮,但风华高科的毛利率水平的波动显著高于三环集团。

当前大部分自产自销的高端市场被国际知名厂商的国内生产基地所占据,国内厂商的产品处于中低档次的较多,但相关业务仍是公司的主要毛利来源。

例如火炬电子的2018年陶瓷电容器自产自销业务(不含单层)的营收占比仅为23.25%,但毛利占比却达到了48.11%,没有MLCC涨价潮影响的2016-2017年毛利贡献占比可以达到60%附近。

代理业务方面,产品主要面向工业类及消费类民用市场,形式以原厂授权非独家、买断式销售为主。

军用上市MLCC企业受到代理业务本身性质的影响,利润并不高。

例如,2018年度鸿远电子代理业务(含各类电子元器件的代理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78.22%,但只贡献了17.25%的毛利。

不过,由于代理业务客户行业分布更加分散,同时具有高周转率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运营风险;

公司通过代理业务还可以近距离接近市场,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以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2、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看好国防、5G、汽车电子的应用前景

整体来看,MLCC行业的全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规模占比提高。

近年来,随着电子制造业发展迅速,互联网持续深化发展及相关的各种智能硬件不断普及,各类整机产量迅猛增长,MLCC等电子元器件的市场前景广阔。

从市场规模看,2015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约为88.5亿美元;

2016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约为87.2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5%。

2017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约为109.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5.4%。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曾预计,2018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达146.4亿美元,到2022年将达189.4亿美元。

另据鸿远电子公告,由于智能互联网产品及新能源等行业的高速发展,近两年中国MLCC产业依旧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发展。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的数据,2017年中国MLCC产量为24,740亿只,同比增长16.5%,销量为24,840亿只,同比增长16.8%,出口量为13,830亿只,同比增长3.0%;

曾预计2018年中国MLCC销量将达28,570亿只,到2022年将达37,070亿只。

(1)自产军用:

国防信息化加速建设推动市场需求长期稳增长

MLCC性能优异,被广泛地应用于卫星、飞船、火箭、雷达、导弹等武器装备。

军工领域,如航空、航天用的电子系统,常面临高温、高压、严寒、高冲击等恶劣环境,故所使用的电容器不仅要求其电容量大,还需要其性能更稳定、耐环境性更好,即可靠性要求较民品更为严格。

据国科大研究生院《航天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一文,20世纪90年代航天系统曾对20多个航天型号任务在研制试验中暴露出来的3000多个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电子元器件方面的问题占比最高达26%,高于设计方面的25.1%与制造方面的24%,这一层面上看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MLCC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单位体积电容量大及温度等环境对性能影响小等特点,在航空电子设备、装甲车辆电子设备、军用移动通讯设备、武器精确制导及军事信号监控等军用电子设备上的用途越来越广。

我国军用高可靠MLCC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国防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受益于海、陆、空部队装备更新换代和信息化程度提升的需求,我国军用高可靠MLCC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报道,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容器分会数据曾表明,中国军用陶瓷电容器市场规模常年保持10%以上增长,预计中国军用陶瓷电容器市场规模将由2013年的14.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9.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2.7%,高于工业和消费电子领域。

此外,由于国防军工产业的特殊性,它必须保持一定的国有化率,后续军用MLCC仍有进一步国产替代的空间。

(2)自产民用&

代理:

成长性>

周期性,5G、汽车电子未来可期

下游终端应用市场显著引导着MLCC所属的被动元件市场发展。

从被动元件的发展历程来看,近些年来,产业链下游的需求扩大主导着被动元件市场的扩张。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电子元件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网络通信与汽车电子,尤其是智能手机。

而消费类音频与视频影像、计算机部门和工业部门、特殊部门(包括医疗电子、油井电子、采矿电子和国防电子)规模占比呈现下降趋势。

MLCC行业整体成长性大于周期性,行业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产品自身不断推陈出新引领供给升级是关键的驱动力。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带动MLCC行业需求持续较快增长。

供给侧,全球主要MLCC厂商也逐渐调整策略,将产能转移至通信、医疗、汽车等中高端领域。

消费电子的不断升级给上游MLCC市场带来了持续较快增长。

随着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替换时代,市场已经相对饱和,但其功能不断升级,无线充电、进一步智能化等有望给上游MLCC市场带来新的机会。

据小型化MLCC龙头厂商宇阳,普通MLCC缺货潮已经于2018年底缓解,但由于iPhoneX标配无线充电,无线充电用电容中技术水平最高的NPOMLCC目前基本没有替代品,市场空间预期仍十分广阔。

另根据Kemet数据,iPhoneX单部手机对MLCC需求量超过1000只,而iPhone6S对MLCC需求量为500只左右。

随着OPPO、VIVO、小米、华为等逐步专注于生产中高端机型,有望推动上游MLCC需求获得持续较快的增长。

5G将至,MLCC有望迎来新的快速增长期。

随着通信技术从2G到4G、5G,频段在增加、功能在提升,智能终端加载的电容数量也在快速增加。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G时代,MLCC的单机数量仅为160余个,但到了4G时代,单机数量已经迅速攀升到700余个,预计到5G时代,手机单机的MLCC用量有望突破1000个。

与此同时,5G的高密集组网及全频谱接入,需要搭建更多复杂的基站,亦会带来很大的MLCC需求。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5G的毫米波段和sub-6频段,将搭建大量的5G宏基站、毫米波微基站、sub-6微基站,总的基站数将由2017年的375万个增加到2025年的1442万,复合增速18.33%;

更高更多的频段亦会使得MLCC的需求快速增加。

此外,5G网络的建设完成,有望推动物联网直接设备及应用场景设备成为重要的智能硬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