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单梁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2866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单梁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动单梁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动单梁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动单梁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动单梁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单梁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电动单梁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单梁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动单梁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2

叉车

3t

3

拖车

4

手拉葫芦

5t、3t

各1台

5

千斤顶

16t、8t

6

水准仪

S3-D

7

接地电阻测试仪

DER2571

8

绝缘电阻测试仪

PC27

9

盘尺

30m

10

游标卡尺

0-125mm

2、吊装方法

①在地面把主梁端梁组装连接;

②在地面把起升电动葫芦组装固定在主梁轨道工字钢上;

③用汽车吊把起重机整机吊致车间行车运行轨道上就位;

④安装司机室;

三、单梁起重机安装施工工艺顺序

四、起重机主体结构安装技术要求

1、主梁腹板的局部平面度:

腹板高度不大于700mm时,以500mm平尺检查,腹板的受压区应不大于3.5mm,腹板的受拉区应不大于5.5mm;

腹板高度大于700mm时,以1000mm平尺检查,腹板的受压区应不大于5.5mm,腹板的受拉区应不大于8mm。

2、主梁上拱度F应为(1/1000-1.4/1000)S,最大上拱度应位于跨度中部S/10范围内(见图1)。

3、主梁的水平弯曲值f≤S/2000,此值在腹板上离主梁顶面100mm处测量。

4、起重机跨度偏差△S:

当S≤10m时,为±

2mm,当S>10m时,△S=±

[2+0.1(S-10)]mm。

其值经圆整和简化可按下表。

Sm

7.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1.5

△Smm

±

2.5

3.5

4.5

5、以装车轮的基准点测得的对角线差│E1-E2│≤5mm(见图1),此值允许在运行机构组装前控制。

五、起重机安装工艺

一)安装前准备工作

1、对运到安装现场的起重机进行开箱检查

1.1、设备技术文件是否齐全,文件中应包括:

产品合格证明书(一份),安装架设、交工验收与使用维护说明书(一本),安装架设用附加图(一份),使用维修用及易损件附加图(一份)。

1.2、按设备装箱单检查设备、材料及附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是否有齐全的出厂合格证书及必要的出厂试验记录。

1.3、检查机电设备在运输的情况下是否有变形损伤和锈蚀,钢丝绳是否有锈蚀损伤、拆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

1.4、检查起重机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1.5、起重机轨道和车档,在安装起重机前先进行详细检查,看是否符合JBJ31-96《起重机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三章的规定。

1.6、清除安装现场有关不利施工的杂物,并在施工周围设明显的施工标识。

1.7、熟悉被安装起重机的有关技术资料,掌握与起重机安装有关技术数据。

1.8、对照安装架设附加图和有关技术文件中的技术要求,认真研究安装和安装架设的具体程序。

1.9、因搬运不当和存放不好造成的缺陷和超过规定误差的部分,均应按技术要求调整修复,对金属结构部分的缺陷,必须在地面设法得到校正,否则不准架设。

二)安装方法

1、主横梁连接

1.1、在现场将起重机运行机构的驱动装置安装在横梁上。

1.2、将主梁和端梁用螺栓连接起来,此螺栓为精制螺栓,其性能可保证主、横梁连接可靠,紧固螺栓时上下、左右对称依次紧固。

为更安全允许将主端梁连接板处稍加间断施焊不宜焊得太满,以防变形。

主、横梁组装后可按标准JB/T1306-94中有关要求进行检验。

主、横梁组装连接面应清理干净。

1.3、将起重机的行程开关及开关箱等电器组装到横梁上,接通电器,调试两个运行电机,使其转向一致。

1.4、电动葫芦可预先装在主梁上,同起重机一起架设到轨道上。

1.5、吊装:

先吊离地面100mm,检查主梁两端是否水平,否则应调整电动葫芦固定位置,悬10分钟后,卸下主梁检查起重机各部位,及葫芦固定情况是否牢固,看是否有松动现象和其它不安全因素,确认无误后,进行正式起吊。

吊起高度超过大车轨道面约300mm时,由专人指挥让吊车开动旋转机构慢慢调整主梁的角度,调到大车轨道上方,使主梁就位放在轨道上,拆除捆绑的吊装钢丝绳。

1.6、参照安装图架设电源滑触线装置。

1.7、按照随机安装图位置尺寸,安装其它附属设施。

1.8、操纵室安装:

将连接座同横梁用螺栓组装好,连接架和操纵室连成一体,最后同连接座相连接,用螺栓固定。

三)电气安装

※电气设备的安装

起重机安装、架设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电线管子的敷设,配线和安全接地等工作。

安装前,应详细熟悉电气原理图、配线图、电气总图和有关技术文件,了解操纵原理和各元件的作用,以便准确安装和迅速处理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由于运输、存放可能使电气设备受到损伤,因此在安装电气设备之前应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

首先进行清扫、检查外观和观察活动部分动作是否灵活,如有损伤、松动或卡住等现象,应予以消除。

检查电动机、电磁铁、接触器、继电器、电阻器等电气元件的绝缘性能,用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如低于0.5MΩ,应进行干燥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安装使用。

检查电动机碳刷与滑环间的压力,控制器、接触器、继电器触头间的压力,是否符合各自的规定,加压力过大或过小应予以调整。

检查操纵室、电气元件内部接线情况,如有松动或脱落等现象应予以消除。

电阻器叠装时不超过4箱,挂装时应不超过7箱,以免电阻过热。

电阻器应沿着平行主梁的方向放置(电阻元件应平行于起重机运行方向),以减少振动和利于通风。

角钢或圆钢滑线在安装前应校直,安装时应保持水平。

滑线的固定点的距离(即电柱间距)一般应在1.5-2.5m范围内。

滑线端部自支架伸出部分的长度应小于0.8m。

滑线和集电器分别安装后,调整导电架,使集电器处于水平状态,并使集电器中心与滑线中心重合。

在起重机试运转中,不允许集电器有跳动现象。

如有跳动,应检查原因并予以消除。

起重机上带电部分之间、带电部分和金属结构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

起重机运行时,可能产生相对晃动的带电部分与金属结构之间的最小距离应大于40㎜,接线盒内接线端子之间的电气间隙大于12㎜。

起重机所有带电设备的外壳、电线管等均应可靠接地。

小车轨道、操纵室等均应与主梁焊接接地。

降压变压器低压侧的一端应接地。

接地线可用截面不小于75㎜2的扁钢,10㎜2的铜线,或30㎜2的圆钢。

操纵室与起重机本体间的接地用4㎜×

40㎜以上的镀锌扁钢,并且不少于2处。

接地线应用电焊固定,或采用设备上的接地螺钉,固定处应清除锈渍,擦净表面。

不允许用捻结或锡焊等方法来连接接地。

起重机上任何一点到电网中性点间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在主滑线供电端(或起重机受电端)应配备熔断器,它的可熔片额定电流应为起重机或供电滑线的最大计算电流(考虑最大一台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部分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的0.63倍。

※电气设备的调整

1、电气线路的调整:

电气元件按要求整定完毕后,进行电气线路的检查与调整。

首先对线路的结点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接线正确并拧紧所有接线螺栓后,合上起重机的总电源开关,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查与调整。

(1)安全保护线路的检查与调整:

用手扳动各机构限位开关及所有安全开关,观察动作是否灵活,是否能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如有故障应找出原因并予以消除。

(2)电动机运转方向的调整:

合上所有开关,操纵控制器,将各机构电动机点动一下(即短时送电立即断电),观察电动机的转向是否与控制器的操纵方向一致,双电动机拖动机构的两台电动机是否拖动机构向同方向运行,是否与限位开关所保护的方向一致,如有不一致,应将任意两相的定子线颠倒一下,使其转动方向符合要求。

(3)起重电磁铁供电装置的调整:

电磁起重机的起重电磁铁在控制箱主回路不送电的情况下,接通供电装置,观察运行是否正常,调节励磁调整器或电位器,使直流输出电压达到230V,如有问题应找出原因,并以消除。

2、电气设备的试运行:

在对电气线路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整并确认无误后,合上所有的刀开关,使各机构的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全部接上电源。

首先在空载情况下逐个启动各机构,进行试运行,观察各机构工作是否正常。

只有在空载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才允许空载运行。

负载运行时须逐步加载,直至满载为止。

不允许直接进行满载运行。

试运行全部正常之后,起重机电气设备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六、起重机安装合格试验

1、合格试验

1)接通电源,开动各机构,使小车沿主梁全长往返运行一次,应无任何卡阻现象,开动并检查其它机构,均应运转正常,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应灵敏准确。

2)经过2-3次的逐渐加载直至额定起重量,作各方向的动作试验和测试,验证各项目是否符合设计图样及本标准的要求。

测定噪声的方法按GB3768的规定进行。

2、载荷起升能力试验

1)静载试验

试验前,应将空载小车停放在一端端梁下部,在跨中定出测量主梁挠度的基准点。

将小车开至主梁跨中,起升1.25Gn,试验载荷距地面100-200mm高度处,悬空时间不少于10min后卸载。

将小车开至端梁下面后再检查有无永久变形。

如此重复三次,第一、二次允许主梁有少许变形,第三次主梁不应产生永久变形。

然后将小车开至端梁下部,检查主梁实有上拱度应不小于0.8S/1000。

静载试验结束后,起重机各部分均不应有永久变形、裂纹、油漆剥落、连接处松动或损坏等质量问题。

2)动载试验

起重机各机构的动载试验应先分别进行,而后作联合动作的试验,同时开动两个机构。

试验载荷为1.1Gn,按起重机相应的工作级别,对每种动作应在整个运动范围内作反复起动和制动,对悬挂着的试验载荷作空中起动时,试验载荷不应出现反向动作。

按其工作循环,试验时间应该延续1h。

如果各部件能完成其功能试验,并在随后进行的目测检查中没有发现松动和损坏,则认为这项试验合格。

七、起重机安装竣工交验

起重机安装完工自检合格后,向起重机使用单位提交检验报告,由起重机使用单位对起重机的安装质量和安装后的起重机性能质量等进行必要的审查和复查。

工程验收时,应有技术监督局安检部门在场,进行起重机劳动安全许可检查,合格后施工单位向起重机使用单位提交正式验收移交报告和有关资料。

起重机验收后,应有双方代表签字,认可验收及移交的全部技术文件。

八、起重机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施工现场技术交底制度,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从原材料、设备及附材的进厂开始把关,对关键部位和重点工序必须严格把关,严格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2)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工作,认真填写检验记录,并签字确认以备存档,对隐蔽工程必须经设备厂方现场指导人员、监理部门和专检人员共同检验确认合格,并做好记录后方可转入下道施工工序。

4)加强技术档案整理、归档制度,切实做到工程完资料清。

九、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严格遵守系统安装安全施工技术规程和相关劳动安全条例。

2、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施工组织方案》,做到心知肚明。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施工时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严格开好施工班前会,交代安全注意事项,明确任务,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