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2564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谈谈《凤凰涅槃》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分析历史剧《屈原》中的主人公屈原的典型形象。

谈谈历史剧《屈原》的艺术成就。

《繁星》、《春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以《死水》这首诗为例,论述闻一多提倡新格律诗的理论和实践。

全文默写并分析徐志摩的诗歌名篇《再别康桥》。

试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二编“左联”文学时期(1927—1937)

(1)“左联”

(2)“新月派”(3)左联五烈士

(4)“新感觉派”(5)中国诗歌会

“左联”的成立及其重大的贡献。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分析《子夜》主人公吴荪甫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

谈谈《子夜》的艺术成就。

分析巴金《家》中高觉新和高觉慧的典型形象。

分析《寒夜》中汪文宣和曾树生的艺术形象。

谈谈《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的悲剧意义。

分析《雷雨》中主人公周朴园和周蘩漪典型的形象。

简论《雷雨》的艺术特色。

分析《日出》中主人公陈白露的形象及其意义。

分析柔石小说《二月》中肖涧秋的形象及其意义。

全文默写并分析戴望舒的诗歌名篇《雨巷》。

谈谈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第三编抗战和解放战争文学时期(1937—1947)

(1)“文协”

(2)“孤岛文艺”运动(3)“战国策派”(4)第一次文代会

谈谈艾青的诗歌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分析田间抒情长诗《给战斗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分析华威先生的形象,兼论张天翼讽刺小说艺术手法的主要特征。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的创作成就。

试论《围城》中方鸿渐形象的塑造。

夏衍《上海屋檐下》的独特艺术风格。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伟大意义及历史评价。

从《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看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

《暴风骤雨》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发表在我国新文学史上的重大意义。

从《荷花淀》看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艺术成就。

1、文学研究会:

我国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影响最大、成绩最突出的一个文学社团。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后迁上海。

它是由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12人发起组成。

主要成员还有朱自清、谢冰心、俞平伯、黄庐隐、王鲁彦、陈毅等,其成员多达170余人。

他们的文学主张是“为人生的艺术”,倾向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其机关刊物是《小说月报》,还先后编辑了《文学旬刊》和《诗》月刊等,并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25种。

文学研究会的三项宗旨是:

一是联络感情,二是增进知识,三是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

文研会是一个以小资产阶级为主的文学团体,它的组织松散,成员的政治态度和文学主张也不尽一致,但在两个问题上,他们持相同的态度:

第一,在反封建问题上,他们都反对旧礼教、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普通关注社会人生,同情劳动者的疾苦,继承了我国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第二,他们都反对鸳鸯蝴蝶派,反对世纪末的颓废主义和唯美主义,注重对外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作品的翻译和介绍。

到了大革命时期,它的活动减少,成员逐渐分化。

有的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洪流,如茅盾就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

更多的作家仍然带着“人生派”的艺术主张,从事于漫长的文学活动,如王统照、朱自清、谢冰心等;

还有的人则低吟着人生的哀歌,唱着灰色低沉的调子,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如周作人。

1932年“一·

二八”事变的炮火使《小说月报》烧毁,文研会无形之中解散。

2、阿Q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

1921年12月创作的《阿Q正传》是一篇震撼世界的文学名篇,是鲁迅小说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杰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阿Q是一个贫穷落后而又不觉悟的农民,是一个生活在清末民国初年农村、受三座大山压迫极深的流浪雇农。

他的一生,是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思想上受凌辱的一生。

但他仍然具有勤劳、朴实、向往革命等劳动人民的本色。

但阿Q的革命只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渗杂了许多错误的糊涂观念。

即便如此,也使得统治者吓得丧魂落魄。

由于不准阿Q革命和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阿Q最后被当成替罪羊稀里胡涂地送上了刑场。

作为小生产者的贫苦落后的农民,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存在着严重的精神胜利法。

他夸耀过去,幻想将来,忌讳缺点,以“粹”为荣,自高自大,瞧不起人,他被人家打了,认为总算被儿子打了;

赌博赢来的钱被人抢走,他用力打自己两个嘴巴,觉得被打的是别人;

他被假洋鬼子欺侮了,又去欺辱比他更弱小的小D和小尼姑;

“恋爱”悲剧刚刚发生,见吴妈又哭又闹,他居然凑过去看热闹;

偷萝卜被人当场抓住,却死皮赖脸的不认账……这些劣根性概括起来就是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狡猾抵赖等。

这些精神胜利法主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畸形产物,烙上了民族耻辱的深深的印记。

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他长期受封建思想毒害而沾染上的病症,极大的妨碍了他的觉醒和反抗。

阿Q“大团圆”的悲剧,实际上就是辛亥革命的悲剧。

作者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沉痛心情,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启发农民的民主主义觉悟的严重课题。

阿Q形象塑造的成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作为历史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映照出大千世界各类人物的众生相。

《阿Q正传》可以说是以空前的民族自信心执行着民族自我批判的伟大作品。

当鲁迅燃烧着愤怒去批判阿Q主义、去批判农民身上的愚昧落后和麻木时,我们在这些屈辱形象背后看到的是一个不屈的伟大民族的灵魂。

3、谈谈《伤逝》中涓生、子君形象的悲剧意义。

《伤逝》是鲁迅小说唯一的以爱情悲剧为题材的杰作,是一首以男主人公的手记方式写成的悲情缱绻的悼亡散文诗。

涓生和子君是接受了“五四”新思潮影响的青年知识分子。

他们在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个性解放的过程中,是封建礼教和专制家庭的勇敢叛逆者。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就是子君反封建的宣言,体现“五四”新一代知识女性的初步觉醒。

她终于和胞叔闹翻,和父亲断绝关系,并敢于直面社会的讥笑、冷遇和轻蔑,大无畏地和涓生相爱。

涓生也不顾子君胞叔的当面辱骂,并和几个不够朋友的人绝了交。

他们终于建立了一个满怀希望的小小幸福的家庭。

然而,他们的反抗和相爱,是建立在个性解放、个人奋斗、爱情至上的思想基础上的,因而是软弱和不堪一击的。

个性解放不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获得。

没有远大的理想,爱情也失去了附丽。

子君只是用爱来维系他们的关系,将全部精力用于做饭、喂鸡、养狗等家务劳作中,把自己囿于小家庭牢笼里。

不久,涓生失业了。

社会的压力,经济的威逼,使他们的爱情很快失去光彩,感情有了隔阂和裂痕。

涓生为开辟生路做了不少徒劳的努力,子君却显得颓唐、凄苦和冷漠。

涓生只得逃避到通俗图书馆度日,而且最终说出了绝情绝义的话。

子君终于被她父亲接走,肩负着虚空的重担,在逆境中凄然死去。

而涓生重回破旧的会馆,长歌当哭,永远悔恨悲哀,不知如何向新生路迈步。

涓生、子君是勇于反对黑暗势力而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投身到社会解放斗争中去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作者对他们反封建精神予以赞扬,对他们的悲剧命运寄予同情,对旧势力给他们的迫害摧残给予愤怒谴责;

对他们的个性解放、爱情至上、个人奋斗的思想弱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彻底的否定。

鲁迅殷切期待着他们能正视现实,树立理想,参加社会革命,从而走上正确的斗争道路。

4、谈谈《凤凰涅槃》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凤凰涅槃》是郭沫若第一个新诗集《女神》中最优秀的抒情长诗,是体现着五四时代精神的代表作,是一首庄严的时代颂歌。

它借古代神话传说作题材,通过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的灭亡和新中国的诞生,象征着旧我的焚毁和新我的再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和对未来世界的光明理想。

诗中的凤凰是叛逆、创造、再生的化身。

它寄托着诗人真挚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面对着如屠场、囚牢、坟墓、地狱般的冷酷世界,诗人借凤鸟的哀鸣,对无比黑暗的旧社会发出了强烈的诅咒,借“凰歌”哀诉着旧社会深重的历史灾难,慨叹着逝去的欢爱年华。

这一切都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期待的是凤凰的更生。

一群凡鸟从天外飞来观葬,自鸣得意,喋喋不休,疯狂争夺统治权,显得那么丑恶猥琐,反衬出凤凰形象的高大美丽。

“凤凰更生歌”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诗人理想的结晶。

凤凰在死灰中复生了,在烈火中更生了,到处都充满了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气氛,到处都是热烈、挚爱、欢乐与和谐的场面。

诗人以汪洋姿肆的笔调和重叠反复的诗句,尽力渲染了凤凰更生后的无限欢乐和谐。

全诗喷发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自我牺牲精神,包含着毁灭一切和创造一切的勇气和毅力,洋溢着浓烈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情调,鲜明地体现着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时代精神。

凤凰,这分明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祖国和中华民族,象征着革命的精神。

全诗充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思想光辉,人们可以从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火凤凰身上,去进行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从而获得祖国的新生。

5、分析历史剧《屈原》的主题思想及主人公屈原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皖南事变”一周年之际。

剧作家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

剧作通过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遭遇,反映在合纵抗秦问题上,以屈原为代表的人民爱国力量,和以郑袖、靳尚为代表的卖国投降势力之间的尖锐激烈斗争,歌颂了屈原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正义、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有力地讽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和反共卖国的丑恶本质。

主人公屈原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畏强暴,刚直不阿,为坚持真理正义而英勇斗争的光辉形象,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的典型。

他忠于祖国人民,为实现联齐抗秦的政治路线而奋斗不息。

但是屈原的政敌强大,斗争环境险恶。

剧作通过诬陷、罢官、羞辱、囚禁、毒害等几个主要情节,将矛盾冲突逐渐引向高潮。

面对着卖国统治集团的阴谋陷害和种种打击,屈原发出了悲愤的控诉和抗议:

“我是问心无愧,我是视死如归,曲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断。

你陷害的不是我,是我们的楚国,是我们整个儿赤县神州呵!

在屈原受到当众羞辱后,他忍无可忍,当面揭穿了张仪的狼子野心和南后暗中勾结张仪的隐秘,使他受到进一步迫害,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里。

南后还下密令要用毒酒杀害他,并烧庙焚尸灭迹。

屈原身陷囹圄,悲愤不已,面对着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他满腔怒火象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他呼唤着咆哮的风、轰隆隆的雷、利剑般的闪电,把这黑暗的宇宙爆炸开来,把比铁还坚固的黑暗世界彻底毁灭,充分表达了他对光明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传达了国统区人民的共同心声。

当然,作为历史人物的屈原,也有他的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性。

他对统治者还抱有一定的幻想。

赶来探望他的侍女婵娟,误饮了毒酒很快死去,卫士杀死太卜郑詹尹,并从他身上搜出南后密令他毒死屈原并放火烧庙焚尸灭迹的密旨时,屈原才真正清醒起来,认清了统治集团的面目。

他下决心与统治集团决裂,跟着卫士(仆夫)在熊熊烈火中冲出牢笼,到汉北去,到人民中间去。

至此,屈原的形象升华到崭新的境界,闪耀着真理和理想的光辉。

6、以《死水》这首诗为例,论述闻一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