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2323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85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作垂线:

从支点O分别向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引垂线,画出

垂足,并标上垂直符号,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力臂通常用实线两端加箭头来表示,或用大括号表示,

并标上字母l1和l2。

注:

如果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则杠杆的力臂为零。

 

▲知识点2: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时,称为杠杆平衡。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

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即F1l1=F2l2。

若不满足杠杆的平衡条件,则杠杆向“力×

力臂”较大的一边转动。

▲知识点3:

生活中的杠杆

类型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示意图

力臂的大小关系

l1>l2

l1<l2

l1=l2

力的大小关系

F1<F2

F1>F2

F1=F2

力所移动距离

的大小关系

动力移动距离大于

阻力移动距离

动力移动距离小于

动力移动距离等于

特点

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但省距离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应用

剪铁皮用的剪刀、

撬钉子用的羊角锤等

缝纫机踏板、钓鱼竿等

天平

注:

(1)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2)省力杠杆一般在阻力很大的情况下使用;

费力杠杆一般用在阻力不大的情况下,

是为了省距离,使用起来方便。

11.2滑轮

定滑轮和动滑轮

滑轮的定义:

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

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动滑轮:

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见下页)

探究使用滑轮组的特点

定义:

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滑轮组。

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特点: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

分之一,F=;

绳子的自由端通过的距离就是物体上升高度的几倍,s=。

一般情况下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等于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段数,包括连

在动滑轮挂钩(或边框)及从动滑轮引出的拉绳的自由端。

▲知识点4:

轮轴与斜面

由两个半径不同的轮子固定在同一转轴上组成的装置叫做轮轴。

半径较大的叫做轮,半径较小的叫做轴。

实质:

轮轴可以看作是杠杆的变形。

当把动力施加在轮上,阻力施加在轴上,则动力臂l1=R,阻力臂l2=r,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得F1R=F2r,R>r,所以F1<F2,这样,

使用轮轴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

斜面的作用:

使用斜面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定滑轮的特点:

结构

实质

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可以旋转的等臂杠杆,轴心O点固定不动为支点,其动力臂l1=阻力臂l2=圆的半径r。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当匀速提起重物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F1=F2=G。

(不计绳重和摩擦)

(1)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移动的距离s等于重物移动的距离h。

动滑轮的特点:

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动滑轮与固定端绳子的相交点O是能够移动的支点,其动力臂l1=2r,阻力臂l2=r。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F1=F2,当重物竖直向上(向下)匀速运动或静止时,F2=G,则F1=G。

(1)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移动距离s是重物移动距离h的两倍,即s=2h。

(3)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的条件:

①拉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

②滑轮两侧的绳子互相平行;

③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滑轮组绕绳问题的方法:

(1)收尾法:

判断绳子段数时,如果得到的是小数,则将小数进1取整数。

(2)奇动偶定法:

如果绳子的段数是奇数,则绳子起始端应固定在动滑轮上;

如果绳子的段数为偶数,则绳子起始端应固定在定滑轮上。

11.3功

认识斜面

1.=(忽略摩擦阻力)

2.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

功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定义:

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机械功,简称功。

2.公式:

W=F·

s,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是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要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功;

(2)在物体沿着F方向移动s距离的过程中,F始终作用在物体上,注意F与s

的同时性和同向性;

(3)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与F和s两个因素有关,且缺一不可,与物体的运

动状态、物体的质量、支持面是否光滑等无关。

3.单位:

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J=1N·

m。

计算中注意单位的统一。

4.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1)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

(2)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5.功的原理: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虽然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但使用机械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改

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距离,所以我们需要使用机械。

6.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距离但没有力,例如在忽略摩擦的水平面上匀速滚动的小球;

(2)有力但无距离,例如用力搬重物但未搬起;

(3)力的方向与距离的方向垂直,例如起重机将重物平移一段距离。

做功中的距离是指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距离。

11.4功率

▲知识点:

功率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2.物理意义: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P=,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4.单位:

瓦特,简称瓦,符号W,1W=1。

在工程技术中,常用千瓦()、兆瓦()等作为功率的单位,

1=103W,1=106W。

注意:

(1)功率的大小由做功的多少和做功时间的长短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2)注意功和时间的对应关系,W是在对应的时间t内完成的。

P=,所求得的功率P表示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

(3)当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沿力F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有:

P===,F表示物体受到的牵引力,v表示物体的速度。

P=F·

v,所求得的功率P表示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例如:

驾驶功率一定的机车,司机在上坡时总要减速行驶,根据P=F·

v

可知,当功率P一定时,减小车速v,可增大牵引力F,这样更容易上坡。

(4)功与功率的比较,二者是不同的物理概念,不要混淆。

功W

功率P

概念

力与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物理意义

做功的多少

做功的快慢

公式

s

P=,P=F·

单位

11.5机械效率

使用机械不省功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而且使用机械过程中必须克服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或克服

机械自身重力而额外做功。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

对实现目的有用、必须做的功,叫做有用功,记作W有用。

额外功:

人们并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记作W额外。

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叫做总功,记作W总。

W总=W有用+W额外。

机械效率

在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

100%,即η=×

100%。

3.注意:

(1)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它只有大小,没有单位。

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有用功是总功的一部分,而且对于实际机械,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

W有用<W总,因而η<100%。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3)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这个机械的性

能越好。

4.机械效率与功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高;

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有用功占总功比值的多少

机械做功的快慢

η=×

100%

P=

无单位

瓦(W)

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1.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1)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

W总=(其中F为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W有用=(其中G为物体受到的重力,h为物体升高的高度)

100%=×

(2)利用滑轮组在水平面上移动物体

W总=(其中F为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W有用=s物(其中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s物为物体移动的距离)

2.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

用力F将重为G的物体由斜面底端拉至顶端,

则W总=,W有用=,η=×

▲知识点5:

关于机械效率的几点说明

1.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被提升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有用功占的比例大)

2.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动滑轮多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低。

(额外功占的比例大)

3.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不同的工作状态和环境而变化。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如尽量使机械在满载的情况下工作;

(2)减小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如选用轻质材料,定时润滑减少摩擦。

12.1动能势能机械能

能量

能量:

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能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2.功和能的关系

(1)能表示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是一个状态量。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

(3)正在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

(4)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动能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1)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2)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

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运动的物体除了具有动能外,还可能具有其他形式的能。

势能

1.势能包括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

2.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在一定限度内,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3.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1)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其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

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2)考虑物体的重心时要注意: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物体,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