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7479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学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学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大学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大学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

《大学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

大学心理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填空: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和()两个方面。

2、心理过程包括()、()、和()。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和()等。

4、()年()心理学家()在莱比西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开始。

5、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有()、()、()和()。

6、采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变量,第一个是()、第二个是(),第三个()。

其中,对()要严格控制。

7、实验法可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

8、调查法主要有()、()和()等几种具体方式。

二、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心理倾向

3、心理特征。

三、简答: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其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

3、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各有什么优缺点?

4、现代心理学有哪些主要派别?

5、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6、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7、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8、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四、论述:

思考:

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一、名词解释:

1、反映

2、反射

3、意识

4、无意识

5、自我意识。

二、简答:

1、为什么说心理现象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

2、从动物心理发展的历程说明心理、脑、外部环境三者的关系。

3、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

试对意识结构进行分析。

4、什么是自我意识?

阐述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

试论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一、名词解释:

1、反映

2、反射

3、意识

4、无意识

5、自我意识。

二、简答:

1、为什么说心理现象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

2、从动物心理发展的历程说明心理、脑、外部环境三者的关系。

3、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

试对意识结构进行分析。

4、什么是自我意识?

阐述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

试论心理的实质。

第四章注意

一、选择题:

1、教师上课既要注意自己讲的内容,又要注意时间,还要注意学生的听课反应,这说明注意的()。

(1)范围广

(2)稳定性高

(3)分配能力强(4)转移深度快

2、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一种()。

(1)经典性条件反射

(2)工具性条件反射

(3)定向反射(4)泛化反射

3、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分钟以上。

(1)20

(2)30

(3)40(4)50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现象。

(1)同时对比

(2)后像

(3)适应(4)继时对比

二、填空题:

1、注意的功能主要有()、()、和()。

2、鉴别一个人注意品质的主要依据是()、()、()和()。

3、上课时,突然有人在教室外唱歌,你顺声而望,对它产生了()注意。

4、人们知觉当前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去理解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的特征叫知觉的理解性。

三、名词解释: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有意后注意

5、注意的范围

6、注意的稳定性

7、分心

8、注意起伏

9、注意的分配

10、注意的转移。

四、简答题:

2、注意的外部表现。

3、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4、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5、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6、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7、注意分配的条件。

8、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9、概述注意的主要功能和神经机制。

10、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

11、注意的范围、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五、论述题:

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来进行教学?

 

第五章感觉和知觉

一、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1)反映

(2)感觉

(3)知觉(4)直觉

2、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

(1)认识过程

(2)感觉过程

(3)心理过程(4)知觉过程

3、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物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1)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感觉阈限

(3)绝对感受性(4)差别感受性

4、人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来衡量的。

(1)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

(3)绝对感受性(4)差别感觉阈限

5、某一分析器刚刚能够察觉出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称为()。

(1)感觉阈限

(2)绝对感受性

(3)差别感觉阈限(4)差别感受性

6、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1)感觉对比

(2)联觉

(3)同时对比(4)继时对比

7、当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1)感觉对比

(2)感觉能力

(3)感觉适应(4)感觉阈限

8、直接接受刺激作用而产生兴奋的神经装置叫做()

(1)感受器

(2)中枢

(3)分析器(4)传递神经

9、人能够分出事物的不显著的特征,并能从中看出它和其它特征相联系的能力叫做()。

(1)观察

(2)观察力

(3)认识能力(4)知觉理解性

二、填空题

1、从承受的角度来分,感觉可分为()、()和()三种。

2、感觉的对比分为()和()两种。

3、并不是任何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要使感觉产生,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和()。

4、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5、感受阈限和感受性之间存在着()关系。

6、在一系列弱光的持续作用下,致使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叫()。

7、在一系列强光的持续作用下,致使视觉感受性不断下降的过程叫()。

8、当几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所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做()

9、当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做()。

10、一般根据知觉对象的性质,把知觉分为()、()和()。

11、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知觉,它包括()、()、()、()和()。

12、运动知觉是指人脑反映物体()的知觉。

13、时间知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和()的反映。

14、看见花时,认识到这是“红颜色的花”,这是()觉,而不是()觉,因为这是对事物()的认识,而不是对事物()属性的反映。

15、歌德说:

“我们见到的只是我们知道的。

”说明知觉具有()性,它是在过去()与()的基础上产生的。

16、胖人宜穿带竖条的衣服,瘦人宜穿带横条的衣服是为了利用()觉改变他人的印象。

1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三、名词解释

1、感觉

2、感受性

3、绝对感受性

4、绝对感受阈限

5、差别感受性

6、差别感觉阈限

7、感觉的适应

8、知觉

9、真动知觉

10、似动知觉

11、知觉的选择性

12、知觉的理解性

13、知觉的整体性

14、知觉的恒常性

15、观察

16、观察力

26、时间知觉 

四、简答题

1、知觉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

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如何利用感知规律来进行直观教学?

 

第六章记忆

一、选择题

1、记忆过程包括()几个基本环节。

(1)再认和回忆

(2)保持和遗忘

(3)识记、保持和遗忘(4)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当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我们的感觉映像并不立刻消失,而是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保持着,这种只停留瞬间的记忆,叫做()。

(1)瞬时记忆

(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4)遗忘

3、在头脑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叫做()。

(1)后象

(2)想象

(3)表象(4)保持

4、有预定目的、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叫()。

(1)机械识记

(2)有意识记

(3)意义识记(4)无意识记

5、仅仅依据材料的外部联系,靠简单重复而进行的识记叫()。

(1)机械识记

(2)有意识记

(3)意义识记(4)无意识记

6、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回忆,或错误地再认、回忆,叫做()。

(1)无意识记

(2)不随意识记

(3)无意回忆(4)遗忘

7、曾经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把它们的映象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叫做()。

(1)识记

(2)保持

(3)再认(4)回忆

8、曾经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能够熟悉识别的过程叫做()。

(1)识记

(2)保持

(3)再认(4)回忆

9、没有预定目的,只是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想起过去的某些知识和经验叫()。

(1)有意识记

(2)无意识记

(3)有意回忆(4)无意回忆

10、根据预定目的,自觉地去回想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叫()。

(1)有意识记

(2)无意识记

(3)有意回忆(4)无意回忆

11、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1)前摄抑制

(2)倒摄抑制

(3)干扰(4)抑制

12、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1)前摄抑制

(2)倒摄抑制

(3)干扰(4)抑制

13、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

(1)识记和保持过程

(2)储存和提取

(3)接受和储存(4)编码、储存和检索

14、“触景生情”是一种()。

(1)有意回忆

(2)无意回忆

(3)再认(4)识记

15、学习后立即睡眠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好,这是由于()。

(1)过度学习

(2)记忆的恢复现象

(3)无倒摄抑制的影响(4)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16、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概念是和哪种学说相关联的?

(1)干扰说

(2)反响回路说

(3)衰减说(4)定位说

17、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的一种记忆是()。

(1)形象记忆

(2)语词记忆

(3)情绪记忆(4)动作记忆

18、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境性等特点的一种记忆是()

(1)形象记忆

(2)语词记忆

(3)情绪记忆(4)动作记忆

19、决定材料是否从瞬时记忆阶段转移到短时记忆阶段的重要因素是()。

(1)年龄

(2)材料的难度

(3)对材料的注意(4)材料保持在瞬时记忆中时间的长短

20、学习一种比较复杂的材料,其开头部分往往遗忘较少,这是因为没有受到()的影响。

(1)前摄抑制

(2)倒摄抑制

(3)分化抑制(4)消退抑制

21、一个人虽然有丰富的知识经验,但到用时就是不能及时地从记忆仓库中提取出来,这说明此人的()差。

(1)记忆敏捷性

(2)保持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备性(4)回忆的精确性

22、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记忆。

(1)语词

(2)形象

(3)情绪(4)动作

二、填空题

1、根据内容的不同,记忆可以分为()记忆、()记忆、()记忆和()记忆。

2、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个组快。

3、记忆是人脑对()的反映。

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来看,记忆即指对输入信息通过()、(),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和()的过程。

4、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称为()。

5、表象具有()、()和()的特点。

6、根据信息在记忆中保存的时间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记忆分为()、()和()三种。

7、瞬时记忆又叫做()。

8、记忆包括()、()和()三个基本环节,()。

9、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的目的,我们可以把识记分为()和()两种;根据识记的材料是否有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我们又可以把识记分为()和()两种。

10、第一个对遗忘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11、遗忘的规律是()。

12、联想一般遵从以下几个规律;()、()、()、()、()和()。

13、记忆的品质包括()、()、()、和()

14、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15、()是把某类事物的共同的最有代表性的特征集中于某一具体事物上,从而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

16、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就进入长时记忆。

17、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故复习要(),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8、对材料的识记达到成诵程度后还继续进行的学习叫()。

19、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最为经济且记忆效果较理想的学习程度以()为宜。

三、名词解释

1、记忆表象

2、无意识记

3、有意识记

4、机械识记

5、有意识记

6、前摄抑制

7、倒摄抑制

8、遗忘

四、简答题

1、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2、遗忘的干扰说。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4、过度学习

五、论述题

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

 

第七章想象

一、选择题

1、阅读文学作品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景好象浮现在眼前,这种心理现象是()。

(1)感觉

(2)想象

(3)表象(4)幻想

2、工程师根据图纸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种想象属于()。

(1)创造想象

(2)无意想象

(3)再造想象(4)理想

3、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创造了祥林嫂的艺术形象,他是把旧中国许多妇女的遭遇集中后创造出来的形象,这种形象的构成方式属于()。

(1)综合

(2)夸张

(3)拟人化(4)典型化

4、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

(1)感知

(2)记忆

(3)想象(4)表象

5、幻想是()的一种特殊形式。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无意想象(4)空想

二、填空题

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进行加工而创造出()的过程。

2、想象的心智操作主要有()、()和()。

三、名词解释

1、想象

2、有意想象

3、无意想象

4、再造想象

5、创造想象

 

第八章思维

一、选择题

1、儿童在思维时,常常把思维活动与触摸摆弄具体的物体结合起来,这种思维是()。

(1)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4)分析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分为()。

(1)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

(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3)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4)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3、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的思维过程()。

(1)抽象概括

(2)系统化

(3)比较(4)求异思维

4、在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

(1)形象思维

(2)抽象思维

(3)创造性思维(4)动作思维

 二、填空题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及其()。

2、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可以把思维分为()、()和()。

3、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和()。

4、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把思维分为()和()。

5、思维的基本过程是()与()。

6、分析与综合有三种水平,一是()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二是()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三是()的分析与综合。

7、在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和()三种。

8、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是()、()、()和()。

9、提出问题的主观条件是()和()和()。

10、检验假设的两种途径是:

一是(),二是()。

11、衡量发散思维品质的三个维度是()、()和()。

12、思维的品质有()、()、()

、()和()。

13、()是把抽象概括出来的原理、理论,用来认识新的具体对象的思维过程。

14、发散性思维质量的高低,通常从流畅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加以衡量。

15、人们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推理过程,而对问题的答案突然领悟或迅速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的思维叫()。

16、发散思维质量的高低,通常从流畅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加以衡量。

17、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从()开始的。

 

三、名词解释

9、思维

10、聚合式思维

11、发散式思维

12、分析

13、综合

14、比较

15、分类

16、抽象

17、概括

18、具体化

19、概念

20、定势 

四、简答题

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2、创造思维的特点。

3、创造思维的过程

4、影响推理正确性的心理因素。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条件下影响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因素。

2、结合实际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3、结合实际论述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一、选择题

1、一种较为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是()。

(1)心境

(2)激情

(3)应激(4)热情

2、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是()。

(1)心境

(2)激情

(3)应激(4)热情

3、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1)心境

(2)激情

(3)应激(4)热情

4、情绪的认知——评估说是由()提出的。

(1)詹姆士——郞格

(2)凯农

(3)阿诺德(4)沙赫特

5、某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想去向老师认错,但怕受批评丢脸;又怕被揭发后受更大的处分,这学生此时的动机冲突形式属于()。

(1)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4)分析冲突

6、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是()。

(1)自觉性

(2)果断性

(3)自制性(4)坚韧性

7、沙赫特提出的情绪三因素说中()是主导因素。

(1)刺激因素

(2)情绪经验

(3)生理因素(4)环境因素

8、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1)道德感

(2)美感

(2)理智感(4)认识

9、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称作()。

(1)心境

(2)激情

(3)应激(4)热情

二、填空题

1、()是个人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2、情绪是以()为中介的一种反映形式。

3、马斯洛把需要分为()、()、()

、()和()五个层次。

4、情绪、情感一般是通过外部()来体现。

表情可分为()、()和()。

5、情绪状态可分为()、()和()。

6、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可分为()、()和()。

7、情绪和情感具有()的特点。

8、意志行动中克服的困难有两类,一类是(),一类是()。

9、动机有()、()和()的功能。

10、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和()。

11、意志行动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和()两个阶段。

12、动机冲突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和()三类。

13、意志的品质包括()、()、

()和()。

14、一种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15、()是意志行为的中心环节。

16、表情可以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三种。

17、()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18、人类的原始情绪有()、()、()、和()。

 

三、名词解释

1、情绪

2、心境

3、激情

4、应激

5、道德感

6、美感

7、理智感

8、需要

9、表情

10、意志

11、动机

12、意志的自觉性

13、意志的果断性

14、意志的自制性

15、意志的坚韧性 

四、简答题

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

3、意志行动的特点。

 

五、论述题

1、如何对不良情绪进行调控?

2、结合实际论述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

 

第十章意志

一、解释:

1、意志

2、期望

3、抱负水平。

二、简答题:

1、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怎样?

2、、怎样分析意志过程?

3、抱负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在意志行动中我们应确定怎样的抱负水平?

4、心理冲突有哪些类型?

在心理冲突时怎样衡量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5、失控后会有哪些行为反应?

6、什么是优良的意志品质?

 

第十一章个性——个性倾向性

一、选择题

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1)马斯洛

(2)艾宾浩斯

(3)巴甫洛夫(4)斯皮尔曼

2、()是人的活动、行为的基本动力。

(1)需要

(2)动机

(3)兴趣(4)信念

二、填空题

1、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2、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在一般的情况下,强度最大的需要是()。

3、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活动的结果而引起的兴趣叫()。

4、()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5、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和()。

 

三、名词解释

1、需要

2、兴趣

3、动机

4、直接兴趣

5、间接兴趣

6、兴趣效能 

四、简答题

1、动机的功能

2、何谓叶克斯——道得生定律?

 

五、论述题

论兴趣的作用

 

第十二章个性——个性心理特征

一、选择题

1、体液气质说是()提出来的。

(1)巴甫洛夫

(2)希波克拉特

(3)克瑞其米尔(4)谢尔顿

2、与强、平衡、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4)抑郁质

3、与弱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4)抑郁质

4、与强、不平衡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4)抑郁质

5、与强、平衡、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4)抑郁质

6、个性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

(1)能力

(2)气质

(3)性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