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1129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安全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工安全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工安全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工安全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工安全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安全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化工安全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安全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用途较广的化学危险品约有2000种,按主要特性划分10大类,即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自燃物品、遇水燃烧物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剧毒品和毒害品、腐蚀物品以及放射性同位素。

除腐蚀物品和放射性物品各有其特殊要求外,其他一般化学危险品的贮存也都有其要求(表1 

化学危险品分类贮存原则)。

防火、防爆技术 

是化工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应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因素。

火灾和爆炸的基本概念 

对于处理易燃、易爆物质十分重要的概念是爆炸极限、燃烧危险度和爆炸危险度。

①爆炸极限 

当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明火或其他点火源时,就会发生爆炸。

此浓度范围,就是某物质的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最低浓度(通常用体积百分比表示)称作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的爆炸极限是防止爆炸的原始数值,是防爆技术中的重要数据。

爆炸极限不是一个固定值,随温度、压力、惰性气体、容器情况等各种因素而变更。

其中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极限越大,即爆炸下限降低而爆炸上限增高。

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

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缩小;

待压力降至某值时,其下限与上限重合,此时的压力称为爆炸临界压力;

若压力在爆炸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会爆炸。

混合物中惰性气体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缩小;

惰性气体的浓度提高到一定值,可使混合物不爆炸。

充装容器的管子直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当管径(或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其火焰即不能通过。

其他如火花的能量、受热表面的面积、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以及光的照射等,对爆炸极限均有影响。

②燃烧危险度 

从预防火灾的角度将易燃固体和易燃液体进行分级。

易燃固体一般以其燃点作为燃烧危险度的分级依据。

易燃液体则按其闪点(液体的蒸气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分为四级(表2 

液体燃烧危险度分级标准),第一、二级称为易燃液体,第三、四级称为可燃液体。

③爆炸危险度 

易燃气体、易燃蒸气和粉尘的爆炸浓度用下式来计算:

爆炸危险度的数值(表3 

典型易燃气体的爆炸危险度)越大,则表示其危险性越大,反之则其危险性较小。

火灾危险性分类 

对于化工生产过程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在生产或贮存中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以便从开始设计时即作为重点考虑。

中国将化工生产和贮存的火灾危险性分别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①甲类 

使用或产生闪点<28℃的易燃液体;

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在压力容器内超过自燃点的物质。

②乙类 

使用、贮存或生产中产生闪点为28~60℃的易燃、可燃液体;

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助燃气体和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生产、使用中排出浮游状态的可燃纤维或粉尘,并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贮存物质中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危险物品。

③丙类 

使用、贮存或生产中产生闪点≥60℃的可燃液体;

可燃固体。

④丁类 

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和贮存。

⑤戊类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

甲类的危险性为最大,应重点采取措施。

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取决于可燃物的种类、性质及用量,生产装置区域及厂房空间的大小,生产装置的技术状况和先进程度,通风换气条件和设备,以及装置是否可能泄漏和操作是否可能出差错,等等。

因此,通常采取的基本措施有:

①严格控制点火能源,主要是指明火(加热用火、维修用火等)、高热物及高温表面、电火花、静电火花、冲击和摩擦、绝热压缩、自然发热、化学反应热、光线和射线等。

②防止造成危险性较大的物质形成燃烧爆炸的条件。

首先应尽量改进工艺,以危险性较小的物质取代之。

若不可能则采取适当措施,如采取惰性介质保护,密闭或加强通风以降低物质的浓度或在负压下操作,等等。

③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在安全限度以内操作,最好采用自动调节和控制。

提高自动控制与安全保险装置的能力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此外,限制火灾或爆炸后果的蔓延,在开始设计布局时就要考虑,既能预防事故灾害的扩大,又要便于运行管理。

例如,预防爆炸的破坏作用,厂房或装置应有防爆泄压设施,也可采用隔离或露天安装,以及远距离操纵等。

中国对石油化工厂的防火间距做出了规定。

例如,化工厂与居住区、邻近工厂、交通线路等的防火间距规定:

在工厂总平面布局上,工艺生产装置,全厂性重要辅助生产设施,以及机修、仪表与电器修理、汽车库、中心试验室等有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易燃与可燃液体贮罐等,都有防火间距规定;

工艺生产装置内设备、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规定;

以及化工厂建设场所及其他防火间距等共16项规定。

职业性危害的预防:

主要是预防尘(矽)肺、职业中毒、灼伤、噪声、辐射等职业伤害。

预防尘毒危害 

通常采取预防措施的原则是:

①减少有毒、含毒物料的数量;

②减少尘毒散发面积;

③减少尘毒物质的扩散动力;

④通风除尘,净化空气,控制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在最高允许浓度以下;

⑤减少操作人员在有尘毒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和次数;

⑥加强个体防护。

中国对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作了规定(表4车间空气中某些有害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

预防灼伤、噪声、辐射 

主要是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设置可靠的预防或防护设计。

二、工作场所应急处理

(1)、出血时,流出的血液量看起来要比实际多,不要慌张,先确定出血部位,要说些鼓励的话使其镇静,如果惊慌会心跳加快,出血就会更多,如果是小的割伤,用干净的布或洗过的手直接压迫受伤部位,一般就可以止往血。

如果血还止不住时,就要压迫止血点,即压住比伤口距离心脏更近部位的动脉,不许把卫生纸和脱脂棉直接包在伤口上。

(2)、被热水烫伤时,要用凉水彻底冷却,轻度的烫伤,也需冷却几分钟,严重烫伤需冷却30分钟,在充分冷却后,用干净的布包好伤处并接受治疗,为使患部不留下痕迹,不要自己碰破水肿泡等。

(3)、碰撞后最基本的处理是冷却,静养,尽可能使受伤部位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高于心脏的位置。

(4)、刺伤最基本的处理是消毒,伤口内部的伤害比外表的更大,由于细菌感染会引起败血病和破伤风,要充分消毒,使用消毒的工具处置,刺进的东西拔出后,要压迫伤口周围,使血液流出。

(5)、过多使用计算机终端等会造成眼睛疲劳、肩酸、手臂酸、精神疲劳等问题,因此采光、照明、工作时间要符合要求,应在工作场所做眼操。

三、消防器材的使用原理及方法

(1)、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由筒身、瓶胆、筒盖、提环等组成。

筒身由钢板滚压焊接而成。

筒身内悬挂装有硫酸铝水溶液的玻璃瓶或聚乙烯塑料制的瓶胆。

筒身内装有碳酸氢钠与发沫剂的混合溶液。

使用时将筒身颠倒过来,碳酸氢钠与硫酸铝两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泡沫,由喷嘴喷出。

使用时,必须注意不要将筒盖、筒底对着人体,以防万一发生爆炸伤人。

泡沫灭火器只能立着放置。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脂类、石油类产品及一般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

泡沫灭火器一般有手提式、推车式二种。

筒内溶液一般一年更换一次。

(2)、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由筒身(钢瓶)、启闭阀、喷筒及虹吸管组成。

二氧化碳成液态灌入钢瓶内,在20'

C时钢瓶内的压力为6MPa。

使用时液态二氧化碳从灭火器喷出后迅速蒸发,变成固体雪花状的二氧化碳,又称干冰,其温度为一78℃。

固体的二氧化碳在燃烧物体上迅速挥发而变成气体。

当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达到30%~35%时,物质燃烧就会停止。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V以下的电器及油脂等的火灾。

但不适用于扑灭某些化工产品(如金属钾、钠等)的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为手提式,分为手轮式和鸭嘴式两种,大容量的也有推车式的。

使用鸭嘴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一手拿喷筒对准火源,一手握紧鸭舌,气体即可喷出。

使用手轮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一手拿喷筒对准燃烧物,一手拧开梅花轮,气体即可喷出。

二氧化碳是电的不良导体,但超过600V时,必须先停电后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怕高温,存放地点的温度不得超过42℃。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不要用手摸金属导管,也不要把喷筒对着人,以防冻伤。

使用时还应注意风向,逆风喷射会影响灭火效果。

钢瓶内的二氧化碳重量要定期检查,如二氧化碳重量比额定重量减少十分之一时,应进行灌装。

一般规定每季检查一次。

(3)、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主要由盛装粉末的粉桶,贮存二氧化碳的钢瓶、装有进气管和出粉管的器头以及输送粉末的喷管组成。

干粉灭火器是以高压二氧化碳气体作为动力,喷出粉末扑灭火灾的。

干粉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

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先打开保险销,把喷管喷口对准火源,另一手紧握导杆提环,将顶针压下/干粉即喷出。

干粉灭火器应保持干燥、密封,以防止干粉结块。

同时要防止日光曝晒,以防二氧化碳受热膨胀而发生漏气现象。

应定期检查干粉是否结块,二氧化碳气量是否充足。

干粉灭火器的有效期一般为4~5年。

干粉灭火器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两种。

(4)、1211灭火器:

1211灭火器主要由筒身(钢瓶)和简盖两部分组成。

钢瓶内装满1211灭火剂,筒盖上装有压把、压杆、喷嘴、密封阀、虹吸管、保险销等。

1211是卤化物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的代号,是卤代烷灭火剂中使用较广的一种。

1211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油类、精密机械设备、仪表、电子仪器设备及文物、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的初起火灾。

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把开关,压杆就使密封阀开启,1211灭火剂在氮气压力作用下,通过虹吸管由喷嘴喷出。

松开压把开关,喷射即中止。

1211灭火器应放置在不受日照、火烤的地方,但又要注意防潮,防止剧烈震动和碰撞。

要定期检查压力表,发现低于使用压力的十分之九时,应重新充气。

同时要定期检查重量,低于标明重量十分之九时,应重新灌药。

1211灭火器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两种。

(5)、其他消防用具:

①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