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0524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1概况

顺堤河作业区铁路专用线顺堤河站工程为徐州港顺区顺堤河作业区项目的铁路配套工程。

位于徐州市西北部,铁路专用线贯通线线路从既有杨屯站东端机务折返段的115#道岔岔心引出,向东沿夹孟线北侧和华润铁路专用线西侧并行向北,于吴屯村折向东北,至大杨场南端靠近华润铁路专用线并与之并行,平交润新路、下穿京福高速公路,穿丁楼村东北角后,在DK5+200~DK7+400段,沿徐沛快速通道东侧并行跨范山、桃园河、苏北堤河等河流后,折向东北至顺堤河工业站止,线路长度11.543km。

新建顺堤河站含到发场和装卸场,施工范围:

从DK8+150起至DK11+433.13止,含路基、桥涵、轨道等工程项目。

主要工程数量:

土石方总量为668711m3,基床处理和边坡防护圬工约18063m3;

中桥1座,小桥5座;

铺轨线路长约16.85km,铺设单开道岔20组,交叉渡线4组。

3.2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条件

表层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Q2al+pl)粉质黏土、黏土,棕红色、褐黄色、浅黄色,局部夹砾石,硬塑,厚度0.8~5.0m,局部夹(Q4al+pl)粉质黏土,流塑,层厚0.8~3.0,鱼塘、水塘及部分水田表层分布有(Q4al+pl)淤泥,棕褐色,有腥臭味,层厚0.5~0.8m;

下伏基岩为中生界白垩系上统塘边组K2t粉砂岩,棕红色,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全风化层厚1~10m,强风化层厚1~7m。

(2)1-1粉质黏土,流塑,Ⅱ级,γ=18.0kN/m3,Cu=5.0kPa,Φu=8.0°

,Ps=0.51MPa,Es=2.54MPa,σ0=60kPa。

(4)1-1粉质黏土,硬塑,Ⅱ级,W=25.09%,γ=18.6kN/m3,e=0.94,Cu=23.55kPa,Φu=33.52°

,Ps=2.25MPa,平均标贯击数N=9.81击,Es=5.72MPa,σ0=180kPa。

(7)2-1K2t粉砂岩,全风化,Ⅲ级,W=25.09%,γ=19.7kN/m3,e=0.83,Cu=24.69kPa,Φu=28.55°

,Ps=2.55MPa,平均标贯击数N=15.03击,Es=8MPa,σ0=180kPa。

第四章试验段目的和范围

4.1试验段试验的目的

(1)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定地基处理工艺;

(2)总结技术参数,工艺标准。

根据填料种类确定路基填筑机械配置和压实工艺,包括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最佳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等;

(3)熟悉和掌握客运专线路基施工质量的检测项目、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

(4)确定A、B组填料的最优配合比、最优含水量和填筑施工工艺。

4.2试验范围

①基床表层(A、B组填料)

②基床底层填筑的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

③基床以下部分路堤本体填筑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

④路基基底沉降观测和路基面沉降观测。

⑤试验DK10+575~DK10+675段。

第五章施工部署

5.1参加施工人员进场情况

①管理、技术、质检、检测人员已全部到位,人员名单及相关资料见主要管理人员表。

②参加试验段施工的路基专业施工队伍共36人,具体详见劳动力配备表。

主要管理人员

序号

姓名

职务

从事专业时间

备注

1

汪伟

常务副经理

15

2

王文亮

副经理

8

3

汪威

总工

10

4

陈浩

安质部长

6

5

张辉

质检员

高立洋

技术员

7

周嘉琪

材料员

劳动力配备表

施工队伍

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技术工人

普通工人

路基施工队

20

5.2投入试验段施工的机械设备

试验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土方,自卸车装运土方,推土机初步平整,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推土机修整填筑表面。

所需机械设备见下表。

投入试验段施工机械表

设备名称

规格

台数

承担施工任务

液压挖机

320C

开挖土方

履带式推土机

ZD160-3

摊铺整平

轮式装载机

GLG855N

装运土方

振动压路机

XS222J-I

碾压

5.3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

测量/检测仪器设备表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检定状态

全站仪

拓普康GPT-3102N

合格

水准仪

苏一光DSZ2

水准尺

5m铝合金尺

K30平板载荷仪

K-30,Ф300mm

灌砂筒

Ф150mm

案秤

AGT-10

第六章路基试验段的施工准备

6.1测量工作

根据设计院的交桩资料进行施工复测,恢复线路中间桩位,加密水准点,测量路基横断面,放出征地红线桩。

6.2开挖排水沟

沿着地界线挖出排水沟,排出原地面积水,沟深50cm,并每隔100m在路基两侧对称的开挖集水坑,用水泵抽出积水。

6.3地基处理

路基施工前清除表层种植土,地表松土厚≤0.3m时,原地采用压实技术进行填前压实;

松土厚>0.3m时,采用翻挖、分层回填压实,采用重型机械振动碾压技术压实至路堤本体压实标准。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本段试验段路基在填筑前需进行地基处理。

地基需采取回填碎石土处理。

地基处理完后,采用重型机械振动碾压技术压实至压实标准。

6.4填料选择和运输

6.4.1填料的选择

路基土方填料来源天齐北路万科城取土场,预计可用土方储量为10万方,运距约23公里。

首先对路基填筑材料即取土场土壤应按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取样进行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含水量、重型击实、土的强度(CBR)试验,确定所取土压实时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分别为13.8%、1.84g/m3。

6.4.2填料的运输

A、填料采用15t以上大型自卸车运输,运输过程中注意安全,不符合规格要求的严禁进入场地。

第七章试验段施工方法

7.1基床以下路基填筑

7.1.1工艺概述

(1)基底换填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送至弃土场,推土机整平。

(2)路基填筑

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首次虚铺厚度为35cm,铺设宽度经测量人员放样,用白灰线画出铺设边线。

碾压前先检查含水量,等含水量适宜时推土机摊铺整平,松铺厚度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压路机碾压。

第一次试压采用以往施工经验,碾压三遍后开始检查压实度,之后每增加碾压一遍即检查一次压实度,直至达到要求的压实度标准,记录碾压遍数及方法。

(3)卸土控制

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10m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用于最后刷坡。

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10延长米范围内的卸土车数,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地。

(4)埋设沉降桩

①沉降元件布置

开挖基底经碾压检测合格后,监测断面的设置根据路基工点的特点、长度、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数量,原则上每个工点应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监测断面间距不大于50m;

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及路堑可放宽到100m;

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

路基面沉降监测:

路堤地段分别于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各一个监测点。

每个监测断面共3个点。

采用监测桩(包桩),路基成形后设置。

基底沉降监测:

路堤填筑前,分别于路堤基底地面的线路中心(或当地表横坡大于20%时,于中心及较高侧左(或右)线外侧3.1m处)除预埋高精度智能型单点沉降计(或面沉降管)进行监测外,每隔一监测断面增设沉降板进行校核监测,各断面设1~2个测点。

路基填筑前埋设。

软土地基水平位移监测:

软土、松软土路基地段,沿线路纵向每隔30~50m在距坡脚外2m处设置边桩进行水平沉降监测,以控制软土地段的填土速率。

各监测断面设2个测点。

②沉降元件规格尺寸

沉降观测桩由沉降底板、测杆、套管、套管接头、套管盖板、测杆头组成。

沉降板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尺寸为500mm×

500mm×

30mm,用C15混凝土预制。

测杆采用Ф40mm钢管制成,一端为外丝,另一端为内丝,每根长为50cm,套管采用塑料管。

工作原理:

埋在地表的沉降底板随地基沉降而下沉,通过连接在上面的测杆的传递测量其高程,测杆高程减去杆长即为沉降板高程,每次沉降差就是地表沉降值。

(5)摊铺整平

首先检查填料的含水量,当填料含水量与其最佳含水量之差不超过2%时立即予以摊铺整平,本次试验段按松铺厚度28cm、30cm、35cm分别进行试验。

填料的摊铺采用推土机,整平采用平地机,保证每一填层的平整度及层厚的均匀,摊平过程中不断用铁锹挖洞检查松铺厚度。

每一层填筑时,平地机必须找出4%的人字形横坡,横向找坡从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开始。

在相邻两区段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须错开不小于3m的距离。

在沉降观测桩周围1m范围内的路基采用人工填筑整平。

(6)碾压

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开始碾压。

本试验段采用25T振动压路机两台,两台压路机以中线为界,各压半辐路基宽度,分别记录各自的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

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行与行轮迹重叠

0.2~0.3c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0.4~0.5m,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碾压方法为:

静压一遍,弱振碾压一遍,强振碾压2~6遍(同步检测结果定),弱振碾压一遍,最后再静压一遍消除轮迹。

即:

静压弱振强振弱振静压。

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

(7)压实检测

在每一填层碾压完成后即用K30平板载荷仪试验,检测频率为每层每遍(自碾压三遍后开始)4个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地基系数。

试验过程中安排技术人员、检测人员记录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及压实度检测等情况,以便整理出指导大面积路基填筑施工的总结报告。

基床以下部分填料的压实标准

填筑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