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合设计谈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Word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4438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整合设计谈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整合设计谈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整合设计谈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整合设计谈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整合设计谈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整合设计谈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Word格式.doc

《从整合设计谈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整合设计谈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Word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整合设计谈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Word格式.doc

WangHui

Abstract:

Theindustrialdesignareundergoingthreetimesgreatrevolutions:

theeraofindustrial,electronicsandinformationfromGermanyHochschuleGestaltungatUlmwhichemphasizedclosecombineofartandsciencetilltoday.Uptonow,theindustrialdesignperfectlyhasreflectedatcomprehensivescienceandtechnology,art,structure,craft,material,economy,informationandadministrationetc,toattainthebestandperfectestmaterialtransform.Theindustrialdesignjustisconformityofkindsofsubjects.TheconformitydesignisthereformanddeveloptrendofChineseindustrialdesigneducation.

Keywords:

conformitydesign,theindustrialdesign,informationtechnology,thedesigneducation.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在80年代以前,主要是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

从1902年起,在南京创办的中国第一所高等师范学院就开设了图画手工科,进行有关绘画、透视和手工及材料工艺的课程。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一批学子到西方接受工艺设计教育,学习包括染织、陶瓷、图案等专业课程并回国执教。

他们将30年代西方的设计思想和法国、日本的工艺设计教育体系带回中国,成为以后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发展的基础。

80年代初,包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湖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无锡轻工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纷纷成立了工业设计系,并邀请了吉冈道隆等日本设计教育家来华讲课,在国内开始了工业设计传播的历程。

1982年,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王受之教授开始宣讲西方工业设计史,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在这一时期,少数高校教师被国家派送到德国、北欧和日本等国家学习工业设计,一部分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始在各个高校任教,将西方工业设计的基础教育方法和设计思想引入国内,在国内几乎空白的工业设计教育土地上开始播种和耕耘。

在这个时期中,处于中国北方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地处南方的广州美术学院,成为对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最有影响的两个院校。

而广州美术学院处于经济开放的广东地区,最先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和竞争对设计的需要。

处于北方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则通过引入德国现代设计教育思想和设计基础课程的改变而引起了国内院校的震动。

9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中国经济开始加速发展。

中国工业设计逐步进入了成长阶段,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工业设计教育逐步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教学体系。

如今,随着虚拟技术和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面临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急遽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数字递增。

这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

也使传统的工业设计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诞生了新时期的工业设计理念——整合设计。

 

一、认识整合设计

整合设计强调艺术与理性的结合,遵循“原理-原则-创意”这样一种工作方式,把设计概念从原来狭隘的艺术设计(平面与三维)推广到最宽的范围与视野,这是一个比原来艺术设计宽广得多的联合工作平台。

从德国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强调“艺术与科学结合”至今,工业设计随着人类科学与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

德国斯图加特国立视觉艺术大学(前身可追朔到1761年),作为传统的德国设计学校。

学院由纯粹艺术和应用艺术两部分组成,应用艺术部包括产品造型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及整合设计。

整合设计系原来是面对获得过工科硕士的毕业生而开设的,目的是让他们在设计和艺术方向有所深造,以承担起工业设计这样跨学科和领域的责任。

后在GeorgeTeodorescu教授②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现今的风格和方向——整合设计,成为以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为目的,以科技、人文为设计空间来探讨出全新的解决方案。

可以代表工业设计今后的发展方向。

美国是最早实现工业设计职业化的国家,其工业设计教育也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美国工业设计教育的重点,一开始就放在产品设计上,而且有越来越专业化的趋势,例如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主导专业是汽车设计,克兰布鲁克设计学院的主导专业是家具设计。

这种专业化的趋势是与美国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对设计人材要求的结果。

近十余年来,工业设计的程序、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对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工业设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为了应付时代的挑战,工业设计的教育体制及方法都有了重大的改革。

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的设计教育委员会1998年就工业设计的人才规格问题列举了26个相关的项目,它们的排序如下:

1、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平面概念草图;

3、口头及书面的表达;

4、材料与生产工艺;

5、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6、多学科交流;

7、概念模型制作;

8、企业实习;

9、设计理论;

10、数理知识;

11、平面设计;

12、工程技术;

13、认知与消费心理;

14、研究与信息处理;

15、市场营销实践;

16、艺术与设计史;

17、艺术与人文学;

18、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

19、人体测量及作业分析;

20、全尺寸模型制作;

21、工作样机制作;

22、展示样机制作;

23、机械制图;

24、计算机生成图像;

25、快速原型;

26、视频/多媒体制作。

上列排序中前九项被认为是非常重要,最后两项为非必要,其余为重要。

其他推荐的项目有:

工作态度、幽默感、多元文化意识、环境意识、色彩理论、雕塑、写生、时间管理、建筑与室内设计基础、信息设计、伦理学、人际交往、外语、表现技法等。

对于整合设计来说,除此而外,特别注重设计师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设计师在为人类设计生存的环境、空间或工具用品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一定的外观特征和技术特征。

表面看设计是通过外观质量和外观形态表现或传达出一定的信息、表情或情感,以引起使用者相应的情感与反映,但它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大于形,整合设计追求的是合理性、先进性、精神性、文化性、有生命力的和有灵魂的设计,这代表着未来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

二、整合设计——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改革方向

当前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知识社会过渡,因此设计的价值也应当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我们引进的教学理念也存在有不适应的一面,必须要随发展而发展。

传统的工业设计,主要涉及工业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单纯地给设计对象赋予造型特性,起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专业性作用;

设计对象限于硬件性、物质性可视产品;

设计内容通常停留于外形和表面。

然而,社会发展到如今的信息社会,工业设计将超越物质性硬件领域的非物质的、软件的、非可视性价值等,将成为社会的主流,设计部门需要具有把上述价值包容入设计领域的积极姿态。

工业设计作为时代先锋,更要重视新技术、未来生活、固有文化、国际化、生态环境等因素,同时应将设计理解为对事物本质性的诠释。

整合随时代变迁所需的有关设计修养,即对未来社会、人类生活、设计经营所必要的认识论、现象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尖端科学、技术、历史、社会、文化、环境的综合理解和应用,确立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转变设计教育方向

整合设计致力于创造多样性、综合性、社会环境价值相互和谐的人类生活价值。

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把设计教育方向转变为以实验、研究、开发为中心,促进教育水平的高级化。

这意味着:

院校同企业之间的壁垒将逐步打破并走向融合;

设计教育方向的很大比重,应置于开拓总体性视野,使研究、知识、创新、经营相互连结起来。

2、整合设计与社会需求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交叉复合型人才,许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同时也是音乐家,画家。

工业设计师更要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善于使用最新的科技所产生的先进的工具(如计算机、网络、快速成型技术等)或先进的材料、工艺、管理方法手段等,注重培养设计的全局意识、竞争意识和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以及系统分析与决策能力,成为新一代整合型艺术设计人才。

3、加强学术交流推广整合设计

整合设计作为设计学科的特殊性,学术的广泛交流,信息的快速流动以及有效的应用十分重要。

所以,应结合国情指定相应的国际交流计划;

加大学术报告和讲座比重,扩大人员的交流数量,普及国际知识、国家理解和中外文化比较;

加强信息交流和情报网络期刊的基础建设。

在我国特有文化与企业环境下,观察我国设计开发的实际运做状况,努力推广整合设计,发掘我国设计人才必需的智能,以获得本土化的设计人才。

同时建立符合我国产业实际需要的设计人才规划与整体训练模式,以设计能力和技术能力来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工业设计是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物质生产水平,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产方式。

工业设计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因为它通过特有的方式传达技术的物化美,也体现商品社会中文化的价值取向。

当代大学应具有教育、研究和服务三项功能,能够提高社会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潜力,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能在社会改革的宏大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

早在30年代,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就开设了综合性的课程——“当代文化课程”,它涵盖了包括社会、科学、历史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

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人员认为,综合性的专业和课程,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以及组织、交际和实际工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我们培养的工业设计人员,只有充分掌握设计元素,洞悉最新的科技成果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的过程当中,敏锐地了解社会环境和人的需求,深刻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并能汲取其中的营养,又能洞察世界发展方向,才会受到足够地重视。

二十一世纪,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再次受到了世界注目。

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应在最古老和最现代的两极间找到艺术和学术上的发展空间,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与新兴交叉学科的探索上找到新的结合点,为艺术设计的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活力。

我们不能祈求拥有一种设计包含一切设计之优点,这不仅不可能,而且无意义。

我们更不能抱残守缺、孤芳自赏,我们应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

只有立足自身放眼世界,才能成为当代设计的巨人。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家具家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