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D版13 标准工艺应用与施工工艺创新监理控制措施样本lzm.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27242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212 大小:6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D版13 标准工艺应用与施工工艺创新监理控制措施样本lzm.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2页
10D版13 标准工艺应用与施工工艺创新监理控制措施样本lzm.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2页
10D版13 标准工艺应用与施工工艺创新监理控制措施样本lzm.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2页
10D版13 标准工艺应用与施工工艺创新监理控制措施样本lzm.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2页
10D版13 标准工艺应用与施工工艺创新监理控制措施样本lzm.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D版13 标准工艺应用与施工工艺创新监理控制措施样本lzm.docx

《10D版13 标准工艺应用与施工工艺创新监理控制措施样本lzm.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D版13 标准工艺应用与施工工艺创新监理控制措施样本lzm.docx(2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D版13 标准工艺应用与施工工艺创新监理控制措施样本lzm.docx

10D版13标准工艺应用与施工工艺创新监理控制措施样本lzm

 

捞刀河--城北双回220kV输电线路工程

“标准工艺”应用与施工工艺创新监理控制措施

(220-110kV样本)

 

湖南电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长沙线路工程监理项目部

2011年12月

 

批准: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编写:

年月日

 

目次

1工程概况及特点4

1.1工程规模4

1.2工程特点4

1.3参建单位4

2编制依据4

3工程有关控制目标5

3.1安全目标5

3.2质量目标5

3.3工期目标5

4组织机构和管理目标5

4.1组织机构5

4.2管理目标5

5控制措施5

6“标准工艺”应用范围、控制要点、检查方法和标准工艺应用率6

6.1“标准工艺”应用范围、控制要点、检查方法6

6.2“标准工艺”应用率6

7施工工艺创新67

8附表67-77

 

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工程规模

本线路工程起自220kV捞刀河变出线龙门架,止于220kV城北变进线龙门架。

位于长沙县境内。

线路全长10.452km,双回路架设,全线共26个耐张段。

本工程共有杆塔58基,自立式铁塔7基,窄基钢管塔51基。

杆塔基础有三种型式:

其中大板式基础3基,占基础总数的5.2%;挖孔桩基础7基,占基础总数的12%;灌注桩基础48基,占基础总数的82.8%。

导线采用JL\G1A—630/45型钢芯铝绞线。

地线一根为OPGW复合光缆(计入通信工程)另一根采用JLB40—150型铝包钢绞线。

地线全线逐基接地。

绝缘子型式均采用120kN复合绝缘子。

地形地貌:

本工程为城区线路。

线路地形平坦,地形以泥沼为主,丘陵约占5.2%、平地(含泥沼)占94.8%。

基础地质:

风化岩28%、硬塑粘性土、软塑粘性土、流砂72%。

1.2工程特点

(1)本工程设计采用窄基钢管塔,占地够少。

(2)线路走白向基本上沿已建中青公路,交通运输较方便。

(3)线路沿线为城郊区,加上施工工期较紧,地方协调工作难度大。

(4)本工程的灌注桩基础较多,对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前期施工监理的重点,建议施工单位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以利工程质量、环保、进度控制。

1.3 参建单位

项目法人:

湖南省电力公司

建设管理单位:

湖南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运行分公司

设计单位:

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监理单位:

湖南电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

湖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

运行单位:

长沙电业局

质监单位:

湖南省电力公司质量监督站

2编制依据

主要编制依据:

(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2号)。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中电联标准[2012]16号)。

(5)建设管理单位《建设管理纲要》和《工程建设创优规划》、《“标准工艺”应用目标及要求》等建设管理单位有关文件。

(6)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应明确“标准工艺”应用范围和要求)。

(7)本工程的“建设监理合同”和“监理规划”。

3工程有关控制目标

3.1安全目标

(1)不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

(2)不发生因工程建设引起人员责任的电网、设备一类障碍;

(3)不发生一般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4)不发生一般火灾事故。

(5)不发生一般环境污染事件。

(6)不发生负同责任及以上的一般交通事故;

(7)不发生对公司造成影响的安全事件。

3.2质量目标

(1)、工程“零”缺陷移交,质量总评为优良,并满足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100%。

(2)、实现工程达标投产及创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目标(达到规模的500kV新建输变电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3)、“标准工艺”应用率≥80%。

(4)、不发生下列及以上质量事件:

1)设备在安装、调试期间,由于保管、操作不当,造成设备严重损坏需返厂进行返修处理,但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工程寿命;2)由于工艺差错、构件规格和加工问题,造成批量返工。

3.3工期目标

确保工程2011年12月25日开工。

2012年6月20日前完成竣工验收,确保2012年6月30日具备受电条件。

4组织机构和管理目标

4.1组织机构

本工程非创优工程,由监理部总监代表负责“标准工艺”应用的组织实施工作,不另设组织机构。

本工程要创省优质工程,由“创优质工程工作小组”负责“标准工艺”应用的组织工作,由总监代表负责实施。

4.1管理目标

(1)认真执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2号),按该办法的要求及时编制好相关监理文件,确保监理文件的合格率100%。

(2)认真履行监理职责,督促施工方严格落实建设管理单位对“标准工艺”应用的目标和要求,确保“标准工艺”应用率>85%,应用评价等级为“好”。

(3)不发生因监理管控措施不到位,造成成品工艺应用效果未到达策划效果的事件。

5控制措施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2号)明示:

公司对“标准工艺”实行统一制定、强制应用。

所谓“标准工艺”包括下发的“施工工艺示范手册、施工工艺示范光盘、工艺标准库、典型施工方法”四项内容。

(1)根据业主项目部“工程创优规划”中明确的“标准工艺”应用目标和要求,编制《“标准工艺”应用与施工工艺创新监理控制措施》,明确“标准工艺”在本工程的应用范围、关健环节,并制定工艺控制措施和检查方法(详见《“标准工艺”应用范围、控制要点、检查方法表》)。

(2)在监理交底、培训时,结合本工程的“标准工艺”应用范围和要求对监理人员进行交底和培训。

(3)在施工图会检时,检查施工图卷册说明书中有无对标准工艺应用情况列表汇总,内容包括名称、编号、使用部位、采用数量及应用率,并形成书面意见和闭环。

(4)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施工措施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工艺控制要求”和“工器具与人员配置”是否满足“标准工艺”应用的要求,其控制措施和检查方法是否得当。

必要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修改,要求施工方尽可能使用典型施工方法。

(5)对施工中拟采用的创新工艺和施工方法组织专题评审,并形成评审报告。

(6)督促施工单位通过“首基施工”试点,验证施工控测措施的可行性、适用性,提出监理意见,进一步规范后续施工操作,直至符合要求。

(7)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制作“标准工艺应用样板”;参加业主项目部组织对“标准工艺应用样板”的检查验收,并形成评估记录;针对中的存在的偏差,跟踪整改。

(8)运用方案审查、见证、旁站、巡查、平型检验、监理初检等方式,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业主项目部明确的“标准工艺”应用范围和要求、按设计施工图确定的标准工艺应用名称、部位和数量组织施工。

(9)结合施工质量控制的旁站监理计划,对标准工艺应用的关键环节,重点旁站,填写旁站记录。

(10)结合工程监理数码照片的收集,适当增加“标准工艺”应用所需的内容。

(11)适时组织召开“标准工艺”应用与“创新施工工艺”的分析会,及时纠偏,跟踪整改。

(12)工程竣工后,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填报《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效果自评价表》,督促设计单位及时填报《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效果符合性评价表》。

监理填报《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效果评估表》。

(13)参加业主项目部组织的“标准工艺应用与创新施工工艺的效果验收”,并及时总结,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

6“标准工艺”应用范围、控制要点、检查方法和标准工艺应用率

6.1“标准工艺”应用范围、控制要点、检查方法

详见下表。

 

本工程的《“标准工艺”应用范围、控制要点、检查方法》表

序号

工艺编号

项目/工艺名称

工艺标准

控制要点

检查

验收

应用

范围

/

020*******

 基础工程

/

0201010100 

开挖式基础

1

020*******

阶梯基础施工

(1)水泥:

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细骨料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便用海水。

(5)外加剂、掺合料:

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6)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8)允许偏差。

1)基础埋深:

+100mm,0mm;2)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

-0.8%;3)钢筋保护层厚度:

-5mm;4)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一般塔±1.6‰,高塔±0.6‰;5)基础顶面高差:

5mm;6)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

8mm;7)整基基础中心位移:

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8)整基基础扭转:

一般塔8‘,高塔4’。

9)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误差:

+10mm,-5mm。

(1)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

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2)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制,否则应留200mm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基础浇筑前开挖。

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垫层处理。

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3)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4)钢筋焊接符合JGJ18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5)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6)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复核地脚螺栓的间距、基础根开、立柱标高正确。

(7)现场浇筑混疑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8)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9)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10)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严禁二次抹面。

(11)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

按照

DL/T5168-2002《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质量及评定规程》(以

下简称

“…质量及评定规

程”)

表5.1.3表5.1.6

表5.2.1表

6.0.1表

6.0.2表

6.0.3中的

检查项目和方法执行。

 

序号

工艺编号

项目/工艺名称

工艺标准

控制要点

检查

验收

应用

范围

2

020*******

直柱大板

基础施工

(1)水泥:

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细骨料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便用海水。

(5)外加剂、掺合料:

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6)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8)偏差控制要求。

1)基础埋深:

+100mm,0mm;2)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

-0.8%;3)钢筋保护层厚度:

-5mm;4)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一般塔±1.6‰,高塔±0.6‰;

5)基础顶面高差:

5mm;6)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

8mm;7)整基基础中心位移:

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8)整基基础扭转:

一般塔8‘,高塔4’。

9)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误差:

+10mm,-5mm。

(1)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

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2)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制,否则应留200mm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基础浇筑前开挖。

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垫层处理。

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3)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4)钢筋焊接符合JGJ18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5)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6)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复核地脚螺栓的间距、基础根开、立柱标高正确。

(7)现场浇筑混疑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8)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9)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10)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严禁二次抹面。

(11)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

按照

DL/T5168-2002“…质量及评定规程”表5.1.3

表5.1.6

表5.2.1

表6.0.1

表6.0.2

表6.0.3

中的检查项目和方法执行。

 

 

P5、

P17、

P18

共3基

序号

工艺编号

项目/工

艺名称

工艺标准

控制要点

检查

验收

应用

范围

3

020*******

角钢插入

基础施工

(1)水泥:

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细骨料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便用海水。

(5)外加剂、掺合料:

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6)插入角钢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8)允许偏差。

1)基础埋深:

+100mm,0mm;2)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

-0.8%;3)钢筋保护层厚度:

-5mm;4)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0.8‰;5)插入角钢顶点面高差:

5mm;6)插入角钢形心对立柱中心偏移:

8mm;7)整基基础中心位移:

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8)整基基础扭转:

一般塔8‘,高塔4’。

(1)基坑开挖需按规定的放坡系数进行放坡。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

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2)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制,否则应留200mm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基础浇筑前开挖。

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垫层处理。

(3)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4)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5)插入角钢底端定位要准确,上端用硬连接可调工具固定。

(6)钢筋焊接符合JGJ18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7)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8)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

(9)现场浇筑混疑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10)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11)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12)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修饰、二次抹面。

(13)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插入角钢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进行保护。

按照

DL/T5168-2002“…质量及评定规程”表5.1.3

表5.1.6

表5.2.1

表6.0.1

表6.0.2

表6.0.3

中的检查项目和方法执行。

 

 

4国网公司标准工艺库中的0201010104号子工艺为“冻土地质锥柱式基础施工”,长江以南无此情况,本措施未列入。

5国网公司标准工艺库中的0201010105号子工艺为“冻土地质装配式基础施工”,长江以南无此情况,本措施未列入。

序号

工艺编号

项目/工

艺名称

工艺标准

控制要点

检查

验收

应用

范围

020*******

原状土基础

6

020*******

岩石锚杆

基础施工

(1)水泥:

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细骨料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便用海水。

(5)外加剂、掺合料:

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6)锚杆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8)允许偏差。

1)锚杆孔深:

100mm,0mm;2)锚杆孔倾斜:

0.8%;3)锚杆孔经:

20mm,0mm;4)立柱及沉台断面尺寸:

-0.8%;5)钢筋保护层厚度:

-5mm;6)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一般塔±1.6‰,高塔±0.6‰;7)基础顶面高差:

5mm;8)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

8mm;9)整基基础中心位移:

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10)整基基础扭转:

一般塔8‘,高塔4’。

11)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误差:

+10mm,-5mm。

(1)岩石基础的开挖或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岩石构造的整体性不受破坏。

2)孔洞中的石粉、浮土及孔壁松散的活石应清除干净。

锚杆孔必须采用压缩气体二次清孔。

3)成孔后应及时安装锚筋或地脚螺栓,并浇灌混凝土,以防孔壁风化。

(2)锚杆的埋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安装后应有临时保护和固定措施。

(3)锚孔内混凝土或砂浆灌注时,应分层捣固。

(4)对浇灌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检验应以试块为依据,试块的制作应每基取一组。

(5)对锚孔内的混凝土或砂浆应采取措施减少收缩量。

(6)承台浇筑应在锚杆验收合格后方可实施。

(7)承台和立柱混凝土浇筑、养护须满足规定要求。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8)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9)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严禁二次抹面。

(10)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

按照

DL/T5168-2002“…质量及评定规程”表5.1.5

表5.1.6

表5.2.5

表6.0.1

表6.0.2

表6.0.3

中的检查项目和方法执行。

 

 

序号

工艺编号

项目/工艺名称

工艺标准

控制要点

检查

验收

应用

范围

7

020*******

岩石嵌固

基础施工

(1)水泥:

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细骨料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便用海水。

(5)外加剂、掺合料:

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6)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护面浇筑必须与基础浇筑同步实施。

如有护面,厚度不得小于100mm。

(8)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9)允许偏差。

1)孔深不应小于设计值;2)成孔尺寸应大于设计值;3)立柱及沉台断面尺寸:

-0.8%;4)钢筋保护层厚度:

-5mm;5)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一般塔±1.6‰,高塔±0.6‰;6)基础顶面高差:

5mm;7)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

8mm;8)整基基础中心位移:

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9)整基基础扭转:

一般塔8‘,高塔4’。

10)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误差:

+10mm,-5mm。

(1)基础放样时应核实边坡稳定控制点在自然地面以下,并保证基础在基岩内的嵌固深度不小于设计值。

(2)岩石基础的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岩岩石构造的整体性不受破坏。

2)孔洞中的石粉、浮土及孔壁松散的活石应清除干净。

3)软质岩成孔后应立即安装锚筋或地脚螺栓,并浇灌混凝土,以防孔壁风化。

(3)地面以上部分基础模板支设要牢固。

(4)钢筋焊接符合JGJ18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5)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6)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

(7)现场浇筑混疑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8)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9)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10)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11)露出地面以上部分基础立柱可采用圆形或外切方形。

(12)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

按照

DL/T5168-2002“…质量及评定规程”表5.1.5

表5.1.6

表5.2.5

表6.0.1

表6.0.2

表6.0.3

中的检查项目和方法执行。

 

 

序号

工艺编号

项目/工

艺名称

工艺标准

控制要点

检查

验收

应用

范围

8

020*******

 

掏挖基础

施工

(1)水泥:

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细骨料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便用海水。

(5)外加剂、掺合料:

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6)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易发生坑壁坍塌的基坑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可靠的护壁措施。

(8)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9)允许偏差。

1)孔深不应小于设计值;2)成孔尺寸不应小于设计值,且底部应保证设计锥度和高度;3)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

-0.8%;4)钢筋保护层厚度:

-5mm;5)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一般塔±1.6‰,高塔±0.6‰;6)基础顶面高差:

5mm;7)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