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50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0901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5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5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5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5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5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50Word文件下载.docx

《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50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50Word文件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50Word文件下载.docx

公司现拥有两条1575纸机、一条涂布纸机和一条2640纸机生产线,年生产能力2万吨。

现有员工18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8人,组织机构设置为一室、七部、一站,即办公室、生产部、计财部、营销部、技质部、技修部、环保部、后勤部、收购站。

主要产品有:

纱管纸、高强瓦楞纸、木浆挂面纸等。

1.2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1.2.1项目建设背景

xxx有限公司自1993年投产以来,先后有过几次技改,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加,环保节能理念深入人心,国家现已出台的《造纸产业发展政策》(草案)和《造纸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要求造纸行业产生的废水不能外排。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坚持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之路,决定对生产中的废水进行治理,提高废水循环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

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xxx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公司现行的废水治理设施不能达标,随着产业政策的变更,所有造纸企业必须安装污水流量计和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装置,规范企业的排水去向。

所以,该废水综合治理项目势在必行。

1.2.3主要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

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二级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参见表1-1。

表1-1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

标准单位

适用标准

标准限值

废水

mg/L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二级标准

BOD5最高允许排放浓度30mg/L,COD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50mg/L,SS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50mg/L。

1.2.4 小结

xxx有限公司再生纸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为废水,对环境危害较严重,同时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现有处理装置不能满足环保要求。

该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国家标准的强制要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项目实施后不仅可以实现废水的循环再利用,且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措施。

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3.1编制依据

⑴xxx有限公司《xxx纸业有限公司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⑵《xxx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内容》xxx省环保局2006年;

⑶《一九九七年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汇编》1997年;

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3月版;

⑸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2可行性研究范围

受项目承办单位委托,我单位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在承办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对本项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可行性研究。

项目主要研究范围包括:

⑴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分析和论证;

⑵根据承办单位的污染状况和现有环保设施及资金等基础状况,制定出技术可行,设备可行,经济合理,操作方便,运行成本合理的工程技术方案;

⑶根据可行性研究提出的土建及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投资估算与技术经济分析;

⑷论述项目建成后的环境保护状况及运行管理;

⑸工程实施计划等。

1.4 主要指导思想和技术原则

1.4.1 主要指导思想

在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xxx纸业有限公司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的生产工艺条件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依据相关的设计标准,针对废水的不同情况,结合企业的可用资金情况,做出合理、经济、效果突出的技术和投资方案,以满足环境保护和资金投入的双重标准。

1.4.2 主要技术原则

全程控制原则:

严格按照国家排放标准和相关技术规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加以控制,实现达标排放;

减量化原则:

对生产全过程的生产设备、环保设备进行检查,杜绝不必要的跑、冒、滴、漏现象,减少废水排放的数量。

先进技术优先采用原则:

充分利用建设场地的设计基础条件进行技术方案的优化研究、设计中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可靠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

1.5可行性研究结论

xxx有限公司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按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的方案,该项目从工艺上和设备上都较为先进、可靠。

生产中排放的废水经治理后实现循环再利用,既解决了废水排放问题,又节约了资源,实现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综合技术效益指标见表1-2。

1-2 综合技术效益指标

类别

排放源

污染名称

处理前

处理后

执行

标准

治理前后消减量

排放浓度

排放量

浓度

生产过程

水量

5

-5

BOD5

600

30

25

-575

-30

COD

1000

50

100

150

-900

-50

SS

1500

75

-1400

-75

备注

水量单位万m3/a;

排放浓度单位:

mg/L;

排放量单位:

t/a;

第二章 项目目标及效果分析

 

2.1国家发展规划以及有关政策法规

根据全国“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2003-2005年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以及《xxx省重点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实施方案》要求,辖区内重点工业污染源,必须在2005年底前实现全面达标排放。

2.2污染现状及存在的环保问题

xxx纸业有限公司再生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属技改项目,目前的废水采用絮凝+沉淀的治理方式。

该方法不能满足环保要求,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对环境污染严重,废水治理改造势在必行。

2.2.1工艺流程分析

2.2.1.1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中共有两条生产线,分别为面浆生产线、芯、底浆生产线。

处理工艺流程包括碎浆、除渣过滤、浓缩、磨浆、调浆、抄纸、烘干、卷取入库等。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碎浆

将收购来的废纸箱等原材料与水按一定比例加入到水力碎浆机中搅拌(面浆原料使用新鲜水混合,芯底浆原料使用循环污水),在强力的搅拌下,废纸被搅拌成浆状。

2.除渣过滤

将水力碎浆机搅拌好的浆料依次通过高浓除渣机和纤维分离器,除去浆料里面的杂质,再将浆料通过斜筛过滤,滤掉浆料中的大约50%的水份。

3.浓缩

将过滤后的浆料泵入圆网浓缩机,进一步浓缩浆料,将浆料的含水量控制在40%左右。

4.磨浆、调浆

将浓缩后的浆料泵入双盘磨,进一步将浆料中的纤维磨到生产需要的细度,再根据生产要求调节浆料浓度。

将调好浓度的浆料泵入抄前池待用。

5.抄纸、烘干

抄纸设备为网笼,共分四层进行抄取,最底一层抄取底浆,即1#网笼抄取底浆,接下来2#、3#网笼抄取芯浆,4#网笼抄取面浆,将抄好的纸送入烘干工序通过蒸汽进行烘干。

6.卷取入库

将烘干的纸按规定尺寸裁剪后即可卷取入库。

2.2.1.2废水治理工艺流程

改造前的废水治理工艺流程是将生产中产生的废水集中收集于废水池,经过沉沙、转笼过滤后,加入药品进行絮凝、沉淀,再经5个沉泥池处理,处理完后的污水进入5级沉淀后部分回用,部分外排;

污泥进入污泥池,经过脱水后送入填埋场。

该处理系统不稳定,时有发生废水排放不达标问题。

现行废水治理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环保要求。

改造后的废水治理工艺流程是在原有的治理设施基础上添加了曝气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及气浮设施,具体流程为:

废水经过沉沙、转笼过滤后,加入药品进行絮凝、沉淀,再经5个沉泥池处理,处理完后的污水进入曝气调节池、再经泵打入原先的5级沉淀池进行生物接触氧化(即是将改造前的5级沉淀池改为生物接触氧化池),再经过气浮处理后进入二级砂滤池,达标后的水回用于水力碎浆机和抄纸环节。

在5级沉泥池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池,经过脱水后外运做肥料。

2.2.2污染状况分析

废纸再生造纸工艺可分为制浆和抄纸两大部分。

在制浆部分的过滤、浓缩、磨浆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此水不仅具有SS含量高、色度大,而且有大量成分复杂的COD物质。

这些COD物质由可溶性的浆料、化学添加剂及不溶的纤维等有机物组成。

在二次纤维再生造纸废水中,COD由非溶解性COD和溶解性COD两部分组成,通常非溶解性COD占COD组成总量的大部分,可溶解性的COD基本由分子量低于1000万的低分子量组分(废浆料中的可溶物)和分子量高达10万以上的高分子量(化学药品、树脂等)构成,而分子量居中的组分微量。

当废水中SS被去除时,绝大部分非溶解性COD同时被去除。

因此,废纸造纸废水处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去除SS和COD。

废纸造纸废水中的BOD5值较低,BOD5与COD的比值一般为0.4~0.7,混凝处理方法只能去除部分BOD5,绝大部分BOD5的去除主要应采用生化方法解决。

与通常的抄纸工艺一样,在废纸再生造纸的抄纸部分,也产生含有纤维、填料和化学药品的“白水”。

该项目的废水中污染物成份为:

COD1500mg/L,BOD5600mg/L,SS1500mg/L。

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情况如下:

过滤工序:

斜筛过滤产生的废水。

脱水工序:

圆网浓缩机产生的废水。

磨浆工序:

双盘磨产生的废水。

成型工序:

抄纸机产生的废水。

这四项废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详见水平衡图)。

现存的环保问题为:

现行的废水治理设施不能实现废水达标排放,不仅浪费了水资源,且排放的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

2.2.3流程图

生产工艺产污流程图见图2-1

现行废水治理流程图2-2

水平衡图见图2-3

图2-3水平衡图

2.3本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实现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本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和预期效果列于表2-1。

项目

类型

防治措施

预期效果

通过在原有的治理设施基础上增加曝气调节池、气浮设施,改造原有的5级沉淀池为生物接触氧化池,实现废水达标回用生产车间,实现了废水的综合利用。

可实现年节约淡水24.3万立方米。

废水的BODCODSS实现废水的回收利用,做到废水零排放。

表2-1治理工程防治措施和预期效果

治理工程完成后,拟实现的目标为废水回收利用于生产车间,实现了废水零排放,节能降耗。

2.4从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一步阐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从原料角度分析,项目利用废纸箱(即二次纤维)为原料造纸,相对于原料制浆造纸(麦草等),原料比较清洁,水污染物产生量大大降低,较容易治理,且实现废物利用,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

本项目的生产工艺属国内的通用工艺,在废水治理上采用了混凝气浮沉淀与曝气生化处理结合的方案,利用了两者的优势,即混凝气浮沉淀法易去除废水中的分子量较高的COD组分及SS,生化法易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即BOD)和分子量较低的COD组分,实现了废水的有效治理。

该项目选用的CAFP涡凹气浮沉淀机是新型的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