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8187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文档格式.docx

《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文档格式.docx

二○一一年三月

TOC\o"

1-3"

\h\zHYPERLINK\l"

_Toc298335639"

1概述PAGEREF_Toc298335639\h1

HYPERLINK\l"

_Toc298335640"

2测绘原则PAGEREF_Toc298335640\h1

_Toc298335641"

3测绘技术要求PAGEREF_Toc298335641\h1

_Toc298335642"

3.1采用的技术依据PAGEREF_Toc298335642\h1

_Toc298335643"

3.2综合管线测量的基本精度指标PAGEREF_Toc298335643\h2

_Toc298335644"

3.3测量基准PAGEREF_Toc298335644\h2

_Toc298335645"

3.4综合管线测量的工作内容及基本程序PAGEREF_Toc298335645\h2

_Toc298335646"

3.5控制测量PAGEREF_Toc298335646\h3

_Toc298335647"

3.6仪器检定PAGEREF_Toc298335647\h4

_Toc298335648"

4作业方案PAGEREF_Toc298335648\h4

_Toc298335649"

4.1作业流程PAGEREF_Toc298335649\h4

_Toc298335650"

4.2外业数据的采集PAGEREF_Toc298335650\h4

_Toc298335651"

4.3内业编辑成图PAGEREF_Toc298335651\h6

_Toc298335652"

4.4检查与验收PAGEREF_Toc298335652\h7

_Toc298335653"

4.5成果交接PAGEREF_Toc298335653\h7

_Toc298335654"

5组织措施PAGEREF_Toc298335654\h7

_Toc298335655"

6总结交流PAGEREF_Toc298335655\h8

_Toc298335656"

7服务跟踪PAGEREF_Toc298335656\h8

1概述

顺德区重点建设工程现状地形、综合管线图测绘工作是依据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2010年11月下发的《关于加强建设项目配套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的通知》(顺建发[2010]84号)的文件要求,在地块进行规划报建之前进行的,因此,该工作有时间紧的特性。

该项测绘的成果主要是用于地块前期规划报建时,为设计单位进行项目配套市政管线及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出具市政综合管线图提供依据,因此,重点建设工程现状地形、综合管线图测绘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而且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较强的工作,其技术上要认真细致,要廉洁自律,严禁测绘人员向甲方提出不正当要求。

因现状地形的测量属常规测绘工作,在本作业方案中不再对此部分做详细说明。

2测绘原则

2.1控制网布设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既要满足当前测量需要,又要兼顾今后使用方便,因地制宜地选用布网方法,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

2.2对于地物、地貌及明显管线点均应采用全站仪实测,各类管线的测量定位点均以管(沟)道中心线和附属物的几何中心为准。

隐蔽地下管线应使用地下管线探测仪等专门的设备进行探测。

管线属性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实地调查。

2.3严格按有关国家规范和顺德地方国土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执行。

2.4在满足有关国家规范和顺德地方国土部门规定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测绘高新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测绘效率和产品质量。

2.5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所用的各类仪器应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并提交相应的仪器检定资料。

3测绘技术要求

3.1采用的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4)《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

(5)《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6)《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7)《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

(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7941-2008);

(9)《佛山市国土资源地理信息数据库规范》;

(10)《顺德区1:

500数字化地形测量技术要求》;

(11)《顺德区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成果暂行技术要求》;

(12)《顺德区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

3.2综合管线测量的基本精度指标

重点建设工程综合管线图测量是指对地块及周边相邻道路现有的管线进行普查探测的工作。

3.2.1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

平面位置限差:

0.1H;

埋深限差:

0.15H;

(式中H为地下管线点的中心埋深,单位为cm,当H<

100cm时则以100cm代入计算)。

3.2.2明显管线点的埋深误差不得超过±

5cm;

3.2.3测量精度(相对于临近控制点),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不得大于±

5cm,高程测量中误差不得大于±

3cm.

3.3测量基准

依据《顺德区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规定平面坐标采用顺德区地方坐标系,高程暂采用现行顺德区高程系统,并由顺德区地下管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提供控制资料。

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顺德区目前任在使用1954北京坐标系及1956黄海高程系。

因此,现行的管线测绘工作将继续使用1954北京坐标系及1956黄海高程系。

3.4综合管线测量的工作内容及基本程序

管线资料的收集和地下管线现状调绘;

管线实地调查和探查;

管线点属性调查;

管线有关的附属设施以及沿线的地形图测量;

管线成果表编制及管线图编绘;

成果检查验收与归档;

编制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总结报告;

3.5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a)基本平面控制测量:

因为综合管线一般作业区域较小,故首级网只需布设二级GPS网或者二级导线网,其布点方案以能够满足加密图根控制为原则。

个别离已知控制点较近的小型综合管线,可直接布设图根控制。

能够进行GPS观测的地方采用GPS静态测量的方式布设。

二级GPS网的观测方法、限差和技术要求按《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执行。

其主要观测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GPS网的观测技术指标

b)二级导线测量:

不具备GPS观测条件的地方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网布设,其观测方法、精度和技术要求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执行。

二级导线按网状布设。

二级导线点和二级GPS网点相对于起算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为±

5cm。

c)图根控制:

具备GPS观测条件的地方可采用GPSRTK施测,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布设图根导线。

图根导线起闭于一、二级导线点,或一、二级GPS网点,图根导线不能超过12条边。

图根导线技术要求按规范执行,因地形限制可做不超过四条边的支导线,图根导线按一级图根布设,按规范《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的第4.2.10条执行。

图根点相对于起算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

5cm,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

每幅图一般地区不少于5个控制点,复杂地区不少于10个控制点。

(2)高程控制测量

二级导线和二级GPS点的高程用等外水准测定,图根点的高程用图根水准测定。

上述高程测量均布设成网进行平差,平差前首先对已知点标点的稳定性进行检核

等外水准和图根水准分别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对五等水准及图根水准的精度要求,施测等级和精度指标分别如下:

等外水准的高程闭合差限差为±

30mm,图根水准高程闭合差限差为±

40mm,R为水准路线长公里数。

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则分别小于3cm、5cm。

水准测量应进行i角检测,检校记录和仪器检定资料一同提供。

(3)平差计算

基线处理和平差计算采用中海达测绘仪器公司研发的GPS数据处理软件包HDS2003计算。

水准平差计算和导线平差计算采用《控制网观测数据预处理软件系统》和《电磁波测距导线数据预处理与平差处理软件系统》。

原始数据和中间计算数据200%校核,并由不同的技术人员独立完成校核计算。

另外,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规定,平原或丘陵地区的五等及以下等级高程测量可采用GPS拟合高程测量。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此提高作业效率。

具体要求可查阅《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6仪器检定

控制测量所用的各类仪器应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并提交详细的仪器鉴定资料。

4作业方案

4.1作业流程

接受任务(委托),收集资料,现场踏勘,仪器检验,方法试验,编写技术设计书和项目实施作业计划,控制测量,现状地形及综合管线测量,地下管线探测及调查,现状地形及综合管线数据处理,现状地形及综合管线图编绘,公司的三级检查,第三方(顺德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所)检查验收,提交甲方使用。

在进行测量之前,应联系委托方的工作人员,确定进场的时间,并要求委托方现场指界。

对各种测量工具进行校对、检查。

4.2外业数据的采集

1、现状地形测量

现状地形的测量范围为地块周边道路及第一排建(构)筑物;

周围无建筑的,应测量道路边线以外20米范围的地形、地物(相关的地形、地物应测量完整);

地块红线范围内所有地形均要求实地测量。

2、管线测量

各类管线的测量定位点均以管(沟)道中心线和附属物的几何中心为准。

对定位后的管线点,使用全站仪采用坐标法测定其三维坐标,测站至测点距离不大于150米,仪器高和觇标高用铁卷尺准确量至毫米,观测数据采用全站仪记录。

管线点的测量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地上主要以电力、电信为主,并附带有其它类型的管线;

地下主要有给水、排水、燃气、通信等类型的管线。

管线点的测量无论其在地上或地下,均应在地面上设置管线点的标志。

管线点包括管线特征点及附属物点,管线特征点主要有:

弯头、多通、预留口、分支、交叉、转折、变坡(变深、变浅)、进出水口、起始终点、变径、出地、出露、进墙、上墙、进房等。

管线附属物主要有:

各种窨井、阀门、消防栓、放水口、水表、污水蔑、入孔、支架、铁塔等。

3、地下管线探测

对于电力、给水、燃气、通讯等隐蔽地下管线,应使用地下管线探测仪进行管线走向、拐点等的实地探测。

对于不同性质的地下管线,可根据所使用品牌管线探测仪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有源探测、无源探测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