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全套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748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全套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全套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全套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全套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全套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全套资料.docx

《最新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全套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全套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全套资料.docx

最新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全套资料

ThePu嬪彂Xi?

鏂欐收费人员职责

1.在财务部门负责人领导下,应用微机做好门诊及住院收费工作。

2.熟练掌握收费软件程序,严格计算机操作规程,提高工作效率。

3.正确使用和保管好收费票据及收费专用章。

4.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做到收费正确、票据装订整齐。

5.收费现金按医院规定妥善保管,做好防盗工作,所收现金当日及时上交。

负责办理病员住院手续,收取住院预交金,负责处理住院病人费用的记帐、核算、收费等。

做到科目准确,数字清楚,凭证完整,装订整齐,日清月结。

6.正确地编制住院结算报表和预交款报表并及时上报。

7.严格执行结算纪律,经常检查住院病人费用情况,督促清理病人欠款。

8.备足零钱,方便病人。

9.做好计算机维护保养工作。

10.严肃工作纪律,严禁脱岗。

放射科医师职责

1.负责x线诊断和放射线治疗工作,按时完成诊断报告,遇有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2.参加会诊和临床病例讨论会。

3.担负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任务,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4.掌握X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5.加强与临床科室密切联系,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请示报告制度

为了使医院各方面情况迅速汇总给医院领导,以便及时掌握情况,使问题得到处理,加强组织管理和信息反馈,特制定如下制度:

1.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及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病员时,应及时向医务科及主管院长报告;

2.新开展手术、重要脏器切除、截肢、新疗法、新技术和自制药品首次临床应用时,并向医务科主任报告,由医务科转报主管院长批准;

3.发生医疗、护理事故或严重差错,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和贵重药品,发现成批药品变质时,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逐级向主管院长报告;

4.收治涉及法律和政治问题以及有自杀迹象的病员时,应向医务科主任报告;

5.急诊手术而病员家属或单位领导不在,急需手术或住院治疗而无费用时,应向医务科主任或院总值班报告,必要时报告院领导;

6.紧急较重大经济开支报批时应向主管财务院领导及院长报告;

7.重要的外事保健任务应向主管部门报告,并转报主管院领导;

8.制定、修改医院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常规或科室新制定制度时须报院办公室或医务科批准;

9.非工作时间内的紧急行政、医疗等事务均应向院总值班报告。

重大问题及时转报院领导;

10.工作人员因出差、院外会诊、接受院外任务、参加院外进修学习、接受来院进修人员等,应向医院主管部门负责人报告。

科室正副主任、正副科长须报院领导;

11.各部门、科室的负责人均应就重要问题及时向主管院长和主管职能部门报告。

质量管理制度

1.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3.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4.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

5.医院要加强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其参加质量管理活动。

6.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

7.质量的检查结果与评优、奖惩相结合,并纳入医院评审。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

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

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

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医疗文件管理制度

1.由病房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长不在时由主班护士负责管理。

各班护理人员须按照管理要求执行,防止丢失。

2.住院期间的医疗文件要求定点存放,病历中各种表格均应排列整齐,不得撕毁、折散、涂改或丢失,用后必须归回原处。

3.病人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出科室,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许携带病历摘要。

4.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历须按规定排列整齐,由病案室负责保管。

5.病房交班报告须按要求记录,并妥善保存一年以备查阅。

6.病房医嘱的保存期限按有关法规执行。

7.护士排班本保存时间为一年。

病案管理制度

1.医院病案室负责全院住院病案的收集、查核、登记、索引、编目、装订和保管工作。

同时要配合临床、科学、科研有计划地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住院病人应有完整的病案。

病人出院(死亡)时,由医师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后从病区送交结帐处,病案室次日晨到结帐处取回。

病区及结帐及不得丢失、自行借出或存留病案。

3.病案室按时收取出院(死亡)病人的全部病案,注意检查首页各栏是否完整,把好病案书写质量的初查关,促进病案书质量的不断提高。

经过审查后,依序整理,装订成册。

根据病案首页填写姓名索引卡片、疾病分类、编目卡片及各种编目登记卡片,并按号排列,上架存档。

4.本院医师借阅病案要办理借阅手续,阅后按期归还。

对借用的病案,应妥善保管和爱护,不得涂改、转借、拆散和丢失。

院外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外借,必要时须持介绍信,经医务科批准,可以摘录病史。

交接班制度

(一)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1、为确保医疗工作连续有效进行,各科室必须建立和完善值班、交接班制度。

2、各科室值班、排班工作由科室主任负责。

科室排班可以周安排,也可以月安排。

排班表一式两份,一份留科室,一份送医务科。

值班人员一经确认,无特殊情况、未经许可不准个人私自换班。

3、值班医师必须具备注册执业医师条件和独立胜任本职工作能力。

在读研究生、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规范化培训医师、见习医师、实习医师不得独立值班。

具有注册执业资格的进修医师必须经所在科室试用考核合格后,由科主任审签后报医务科审核,获得阶段性处方权后方可独立值班。

4、临床科室值班原则上应实行三线医师负责制,不具备条件的科室可以实行二线医师负责制。

一线值班医师由住院医师(或总住院医师)或以上资格人员担任,二线值班医师由主治医师或以上资格人员担任,三线值班医师由主任、副主任医师资格人员担任。

一线和二线值班医师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三线医师实行听班制,但必须去向明确、通讯畅通。

5、医技科室要安排具有独立执业资格的医师值班。

人员配备、开展工作应满足临床需要,疑难报告有上级医师审核。

6、值班医(技)师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岗位职责,因手术、急会诊等工作需要离开病区,应向其他值班医师和值班护士交代去向,以保证联络。

三线值班医师实行听班制度,但必须方位明确、通讯畅通、随请随到。

7、值班医师一般不脱离日常工作,可在正常班下班前一小时用膳,但必须在正常班下班前15分钟到达病区,接受各医疗组交办的医疗工作,危重病人、当日术后病人必须进行床边交班。

值班技师应对设备情况与正常班人员进行交接。

接班人员未及时到岗,交班人员不准离开岗位,应将情况报告科主任,等待接班人员到位交班后方可离开病区。

8、值班医师在值班期间进行的医疗处置工作必须及时做好医疗文书记录,值班情况按规定扼要记入交接班本,各级值班人员在当日交班记录上签字确认,次日晨早会上进行集体交班。

值班技师应将设备运行情况记录签字后进行集体交班。

(二)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5-10分钟到病房,清点物品、阅读病室交班报告、护理记录、交班记事本。

在接班者未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3、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写好病室交班报告及各项护理记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

遇到特殊情况应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交接班工作后方可离去。

白班应为夜班做好物品准备,如抢救药品及抢救用物、呼吸机、氧气、吸引器、注射器、消毒敷料、被服等,以便于夜班工作。

4、交班中发现患者病情、治疗及护理器械物品等不符时,应立即查问。

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

接班后因交接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5、交接班内容及要求:

(1)交清住院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手术、生产、病危、病重、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手术前、手术日、分娩、危重、抢救、特殊检查等,患者的诊断、病情、治疗、护理、写出书面病室交班报告、护理记录、留送各种标本完成情况。

(2)床头交班查看危重、抢救、昏迷、大手术、瘫痪患者的病情,如:

生命体征、输液、皮肤、各种引流管、特殊治疗情况及各专科护理执行情况。

(3)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清洁、整齐、安静、安全的情况。

(4)接班者应清点毒麻药、急救药品和其他医疗器械,若数量不符应及时与交班者核对。

术前讨论制度

1.术前讨论是防止疏忽、差错,保证手术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必须认真执行。

手术前讨论在术前准备基本完成时进行,也是对术前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次检查。

2.凡大、中型手术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

急诊手术时间不允许进行术前讨论,中型手术由主治医师以上确定手术方案,大型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或科主任确定手术方案。

3.中型手术术前讨论由医疗组长主持,本医疗组医务人员参加,特殊情况应提交科室讨论。

大型较复杂疑难和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应由科主任或由科主任委托副主任以上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本科室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并根据病情邀请相关专家参加。

特殊病例需有院领导参加讨论。

4.术前讨论应取得麻醉医师会诊意见或邀请麻醉医师参加。

5.术前讨论应在术前一周内组织进行。

经治医师应在讨论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负责在讨论中汇报病情,提供有关资料,做好讨论记录和登记。

参加人员应对手术指征、手术方案、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危险、意外及防范措施、术后观察和护理要求等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充分进行讨论,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并确定手术方案。

6.讨论记录由主管医师审签,一式两份,一份附病历存档,一份存《质量管理手册》备查。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各级医师诊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2.凡入院2周以上诊断不明或者疗效较差的病例;住院期间相关检查有重要发现可能导致诊疗方案的重大改变;病情复杂疑难或者本院本地区首次发现的罕见疾病;病情危重或者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病例以及科室认为必须讨论的其他病例。

3.讨论由各医疗组提出或者科主任指定,科主任或医疗组长主持,本科(组)医师、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参加,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特殊情况也可邀请职能部门、医院领导参加或者由医院组织全院性讨论。

进修、实习的其他医务人员也应参加讨论会。

4.讨论前由经管住院医师将相关医疗资料收集完备,必要时提前将病例资料整理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讨论时由经管医师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治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开展本次讨论的目的及关键的难点疑点等问题;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该案例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并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讨论由经管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

5.讨论记录由主管医师审签,一式两份,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