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646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docx

《最新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docx

最新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

 

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2030年)

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2016-2030年)

二○一六年十一月

10

0

0

1

1

1

2

2

3

3

3

3

4

4

4

4

4

5

5

5

6

6

风电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技术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之一。

积极有序开发风能资源,对于增加我省清洁能源供应、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规划及我省陆上风电发展实际,修编《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年限2016-2030年。

一、发展基础

(一)资源条件

我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冬季(12-2月)受冷高压脊控制,盛行偏北风和东北风,风速较大;春季(3-5月)由冬季风开始转为夏季风,冷暖空气交替,风向多变,盛行风向较乱;夏季(6-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西伸加强,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异常活跃,盛行风向主要以偏南风为主,风速较小;秋季(9-11月)由夏季风转为冬季风,风向逐渐转为以偏北风为主。

夏秋季节沿海地区易受热带气旋影响产生短暂的大风天气。

我省地形地貌复杂,既有沿海地区,又有内陆地区,既有平原、丘陵,又有山区等,因而局地风速差异较大。

总体而言,全省各地平均风速呈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的分布趋势,但北部山区一些海拔较高的地方会出现较大的风速。

我省沿海是平原地区,濒临南海,海岸线长,有上千个岛屿,受海洋动力作用(海洋表面平滑,使气流加速)、海陆热力作用(由于大陆和海洋热力性质的差异而产生海陆风),以及冬夏季风和局部地形等的共同影响,该区具有相对丰富的风能资源。

粤北大部分是山区,受冬季风和海拔、地形等因素影响,处于冷空气南下主要路径上的南岭山脉部分海拔较高的峰、脊区域具有较为丰富的风能资源,其余地区风速则较小。

根据最新的风能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省风能资源(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较大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粤东西北海拔较高的山区。

风资源丰富地区70米高度以上年平均风速达到6.5米/秒以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达到350瓦/平方米以上。

根据省气象局《广东省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报告》,我省年平均风功率密度≥200瓦/平方米具有开发潜力的地区可开发量约为1900万千瓦;其中风功率密度≥250瓦/平方米目前可开发的地区开发量约为1650万千瓦;风功率密度≥300瓦/平方米风资源良好的地区技术开发量约为1400万千瓦。

(二)发展环境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日益成熟,世界各国将发展风电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的重要举措,全球风电发展迅猛,截至2015年底,全球80多个国家已开发风电项目,陆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4.32亿千瓦。

预计今后5-10年,世界风电将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发展,在电力系统中特别是在新增能源供给中的比重将稳步上升,风电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更加显著。

“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快速发展,到2015年底陆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29亿千瓦,在全球排名第一。

风电装机容量占我国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8.5%,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

国家“十三五”规划陆上风电装机容量2020年达到2.4亿千瓦。

国家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制定了鼓励风电发展的分区域电价、配额引导、全额保障收购等政策措施,建立了促进风电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加快发展风电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省陆上风电稳步有序发展,截至到2015年底,累计建成陆上风电场61个、并网装机容量约246万千瓦,在建项目50个、装机容量284万千瓦(不含部分项目中的已并网容量),积累了丰富的陆上风电开发建设经验,为风电的规模化开发打下了基础。

我省电网接入和市场消纳条件好,随着风电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建设成本下降,风能开发利用具有较大潜力。

我省是能源需求大省,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仍将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传统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已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

我省陆上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陆上风能资源,对于满足我省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表1我省已建成陆上风电场项目(截止到2015年底)

序号

所在市

已建成项目装机容量(万千瓦)

在建项目装机容量

(万千瓦)

1

汕头

33.3

2

揭阳

22.5

3.5

3

汕尾

26

5

4

潮州

8.7

5

5

惠州

2.6

12.3

6

珠海

6.3

7

江门

25.1

8

湛江

33

92.8

9

茂名

30.3

9.9

10

阳江

30.9

14.9

11

韶关

31.7

12

河源

5

29.7

13

梅州

10

14

清远

14.9

54.4

15

肇庆

15

16

云浮

7.8

合计

246.4

284.2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按照“统筹协调、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原则,进一步做好风电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保规划、林业规划、旅游规划等规划的衔接,有序开发风电资源,合理布局风电场址,加强项目建设监管,实现风电开发与环境资源保护协调发展,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低碳绿色发展。

(二)发展目标

根据我省陆上风电场风能资源情况和建设条件,有序推进风电项目开发建设。

规划到2020年底建成陆上风电装机容量约600万千瓦;到2030年底建成陆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000万千瓦。

通过陆上风电开发建设,带动我省风电装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三)场址选择原则

根据我省陆上风能资源分布特点,按照《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等要求,我省陆上风电场选址布局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1.风能资源较为丰富。

场址70米高年平均风速原则上大于6米/秒,年平均风功率密度≥220瓦/平方米,主导风向频率在30%以上的地区。

场址主导风向上地形尽可能开阔、宽敞,障碍物尽量少、粗糙度低,对风速影响小。

2.严格遵守生态红线。

场址布局满足生态保护要求,严格按照划定的生态红线避开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严格控制区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等控制区域。

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风电场址和运输道路尽量节约用地,尽量利用现有线路,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和山体破坏。

场址与附近居民居住点保持适当距离,减小光影效应和噪音污染。

4.电网送出条件良好。

场址尽量靠近合适电压等级的的变电站或电网,并网点的短路容量应足够大。

三、场址布局

根据我省风电资源条件和上述原则,全省规划布局建设风电场址147个、总装机容量约870万千瓦(含2015年底前已核准项目50个,装机容量290万千瓦)。

根据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将全省可规划建设风电场的地区划分为3个区域:

东部沿海区域,包括汕头、汕尾、揭阳、潮州、惠州5市;西部沿海区域,包括湛江、茂名、阳江、佛山、广州5市;内陆区域,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肇庆、云浮6市。

深圳、珠海、江门、东莞、中山5市由于受风资源条件、土地利用规划、当地政策等限制,未规划布局新建风电场址。

(一)东部沿海区域

东部沿海区域地处台湾海峡喇叭口西南端,地理位置独特,风力资源丰富,该区域70米高年平均风速在6.0-7.0米/秒,年平均有效风功率密度达250-350瓦/平方米。

该地区规划风电场址15个,装机容量约78万千瓦。

(二)西部沿海区域

西部沿海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濒临南海,受海陆热力作用和地形地势影响较为显著。

该区域70米高年平均风速在5.4-6.5米/秒之间,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00-300瓦/平方米。

该地区规划风电场32个,装机容量约191万千瓦。

(三)内陆区域

内陆区域6市远离海岸线,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夏季受太平洋上形成的台风外围的影响,同时高空槽带来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切变线形成的大风也使本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

该区域70米高年平均风速为5.5-6.5米/秒,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00-300瓦/平方米。

该地区规划风电场址100个,装机容量约601万千瓦。

表2分区域规划风电项目情况表

区域

项目个数

装机容量(万千瓦)

东部沿海区域

15

78

西部沿海区域

32

191

内陆区域

100

601

合计

147

870

四、电网配套

截止2015年底,我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311亿千瓦时;预计到“十三五”末,我省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700亿千瓦时。

我省电力市场需求大,风电消纳潜力大。

“十三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将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和布局,加强跨区域输电通道和城乡输配电网建设,形成以500千伏骨干电网为核心,各电压等级电网相互适应、与电源发展相协调的现代化电网,陆上风电接入电网系统条件良好。

为实现风能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电网系统建设应为陆上风电接入和消纳提供有利条件。

风电接入电网系统原则上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风电开发规划与电网规划相协调。

衔接好风电项目开发与配套电网建设,保障风电项目的顺利并网运行和高效利用,深入研究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和调峰等方面的影响。

(二)风电开发与电网结构合理匹配。

风电分散接入与集中接入电网相结合。

根据风电建设规模、当地电网结构及负荷发展情况研究确定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

规模在5万千瓦以下的风电场原则上以35千伏或10千伏电压等级多回架空线路直接接入地区配电网;规模在5-20万千瓦的陆上风电项目群,根据风电场距离并网点的远近,考虑以110千伏或220千伏电压等级1回架空线路接入系统。

适时建设电源接入点和输电通道,满足风电汇集和送出的需求。

(三)就近消纳与跨区消纳相结合。

风电项目按就地、就近、跨区消纳的先后顺序消纳,小规模风电应尽量接入所在地市中低压配网消纳,集中开发的大规模风电项目,宜优先考虑就近接入,近区难以消纳时再考虑跨区接入。

(四)建设电网友好型风电场。

提高风电机组技术性能,按照有关技术规定和标准开展风电并网工作,建立以风电功率预测为基础的电网调度与风电协调运行机制。

五、环境保护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力发电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废水。

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电磁辐射影响及对周围景观、鸟类飞行等的影响;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也会对水土、林地等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项目实施中,通过科学规划场址、加强施工管理、强化环保措施等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及其他资源的影响。

(一)噪声影响防护

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来自于风轮叶片旋转时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和齿轮箱、发电机等部件发出的机械噪声,其中以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噪声为主。

根据已经建成的风电场实际运作显示,由于存在地面覆盖物及障碍物衰减,卫生防护距离设置在300-350米能满足附近噪声敏感区域的防护要求。

本规划风电场绝大多数位于远离人烟的山脊上,周围1公里甚至数公里范围内没有居民区,营运期间不会产生噪声扰民问题。

通过采取一定降噪措施,可使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对声环境不产生大的影响。

(二)电磁辐射防护

风电工程辐射源包括发电机、输电线路、升压站等。

电磁辐射属物理性污染,已有许多成熟的抑制技术。

发电机和升压站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防磁、防辐射等要求,在选材过程将辐射降至最小,并通过电磁屏蔽技术、线路滤波技术及吸收法控制微波污染等方法,减少电磁辐射。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电磁污染将得到有效控制。

(三)油污染防治

风力发电机在初装、调试及日常检修中要进行拆卸、加油清洗等,废弃含油抹布、废弃油均含机械油成分,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