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
《战略管理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管理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是指在现有业务领域基础之上增加的产品或业务的经营战略。
7.战略集团:
是指在产业中同样的战略领域,遵循着相同或类似战略的公司群体。
这里的战略领域包括技术领先程度.产品质量.定价策略.销售渠道选择以及对顾客服务的程度和类型。
8.企业愿景:
是企业战略家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一个高度概括的描述,这种描述在情感上能激起员工的热情。
愿景是一个组织的领导用以统一组织成员思想和行动的有力武器。
9.清算战略:
指企业受到全面威胁.濒于破产时,通过将企业的资产转让.出卖或者停止全部经营业务结束企业的生命。
10.人力资源战略:
是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中发现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11.战略制定:
主要包括,公司战略.竞争战略.职能战略以及战略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12.六种力量模型:
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六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潜在竞争对手.现有企业之间的况争.替代品的威胁.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13.转向战略:
指当企业现有经营领域市场吸引力微弱.失去了发展活力而趋向衰退,企业市场占有率受到侵蚀,经营活动发生困难时,或者发现了更好的领域和机会时,为了从原有领域脱身,转移阵地,另辟道路所实行的收缩。
14.集中化战略:
是指企业或事业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者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上的一种战略。
这种战略的核心是瞄准某个特定的用户群体,某种细分的产品线或某个细分市场。
15.财务战略:
就是根据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运用.分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略。
16.纵向一体化:
是指生产或经营过程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企业之间实现一体化,按物质流动的方向又划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一体化。
17.市场发展战略:
是由现有产品和相关市场组合而成的战略。
它是发展现有产品的新顾客群或新的地域市场从而扩大产品销售量的战略。
18.战略实施:
主要是指为具体落实企业选定的战略方案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19.成本领先战略:
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20.紧缩型战略:
是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战略。
21.战略控制:
是指涉及企业同外部环境关系的基本战略方向的控制,它从企业总体考虑,着重于长期(1年以下)业绩;
作业控制则是处理近期活动,考虑近期(近月度.季度)业绩,如日常的产品质量控制。
22.相对市场占有率:
相对市场占有率代表了企业某项业务的实力,是以倍数而不是以百分数表示的。
之所以不用市场占有率来表示,是由于各行业的集中程度不同,直接以市场占有率表示企业某项业务的同行业中的地位是不确切的。
23.进攻型研究与开发战略:
就是以集中进攻方式,努力进行技术革新,追求企业技术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以实现企业市场扩张和多元化经营成长。
24.进入壁垒:
是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如果一个产业的进入壁垒比较高,潜在进入者的加入就比较困难,对产业内现有企业的威胁就越小,反之亦然。
25.竞争优势:
是指在特定的产品与市场领域中,企业与竞争企业相比所具优势的特征和条件。
它常常表现为企业所扔有的资源与竞争企业相比,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形成的有利差别。
26.战略管理:
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控制战略绩效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27.PEST模型:
企业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技术以及社会文化等宏观因素,其分析的意义在于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28.价值链:
是一个企业用来进行设计.营销.供货以及对立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
29.战略目标:
是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为实现其使命所要达到的长期结果。
战略目标分为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战术目标两大类。
二.简答题
1.战略管理有什么特点?
答:
①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高层次性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现在及未来的整体经营活动实行战略性的管理,是一种关系企业长远生存与发展的管理,而非是企业的日常管理,也不是企业的各项职能管理。
它必须由企业的高领导推动方能顺利进行。
②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项整体性管理。
战略管理不单纯是制定企业进攻.防守.成长.紧缩或撤退等大战略,也不单纯是市场营销.研究开发.财务.生产.人力资源等职能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项涉及企业所有部门以及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活动。
③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动态性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是使企业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相适应,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
而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也必须时时随之调整。
2.战略管理与企业战略有哪些不同?
(1)战略管理面临动荡的环境,因而具有外向的特点.经营管理是以稳定的经营环境为前提,将管理重点放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上.
(2)战略管理重视企业整体性综合管理,经验丰富管理重视企业职能性业务管理.
(3)战略管理追求企业长期生存.发展以及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经营管理则常常把着眼点放在短期经营成果和利益上.
(4)战略管理是一种"
预应式"
管理.经营管理是一种"
因应式"
管理.
3.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有哪些不同?
①战略管理面临动荡的环境,因而具有外向性的特点,是以不确定.不连续的经营环境为前提,其管理者注重监控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制定有效的战略计划,利用有限的经营资源,保证企业在动荡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经营管理是以稳定的经营环境为前提,将管理重点放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上,很少考虑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
②战略管理重视企业整体性综合管理,经营管理重视企业职能性业务管理。
③战略管理追求企业长期生存.发展以及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它要求企业最高管理层能够有效地实施适应环境的战略,重视企业长期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
经营管理则常常把着眼点放有短期经营成果和利益上,国内外一些企业存在的追求短期盈利,忽视企业发展后劲的倾向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④战略管理是一"
管理,高层管理人员要具有战略的思想和眼光,经常洞察.预测.分析外部环境,对环境变化不仅能够迅速作出反应,甚至能够作出预先反应,来影响环境。
经营管理是一种"
管理,由于缺乏战略思维。
4.战略管理的要素包括哪些?
(1)产品与市场领域
(2)成长方向(3)竞争优势(4)协同效应
5.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哪些?
(论1)
(一)战略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了解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对于战略分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外部环境主要有宏观环境.产业环境.竞争环境.
(2)内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它分为企业资源条件.企业的战略能力.核心能力分析.
(3)战略目标的设定.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合适的战略目标,则势必使企业战略活动陷入盲目的境地.
(二)战略制定
(1)公司战略.公司战略主要解决企业的经营范围或战略经营领域.
(2)竞争战略.其主要解决企业在某一特定经营领域的竞争优势.
(3)职能战略.其重点是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4)战略评价与选择.需要对每种方案进行鉴别和评价,以选择出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适宜方案.
(三)战略实施
(1)战略实施.主要指为具体落实企业选定的战略方案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2)战略控制.为了使实施中的战略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对战略实施控制.
6.简述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
①战略管理研究重新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思想。
②强调"
整体分析"
与"
个案论证"
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③重视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相互作用。
④强调对"
优秀战略"
的研究。
7.简述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①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
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A企业战略的基点是适应环境。
B企业战略的目标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
C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组织结构变化与适应。
②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
竞争战略的选择应基于以下几点:
A选择有吸引力的.高潜在利润的产业。
B在已选择的产业中确定自己优势的竞争地位。
③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能力理论。
8.核心能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该理论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是"
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
.因此,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资源.知识.技术等的积累.整合过程.该理论进一步认为,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同时符合珍贵.异质.不可模仿.难以替代的标准时,它们才成为核心能力,并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9.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有几个层面?
①PEST分析模型。
②政治法律环境。
③经济环境。
④经济环境。
⑤社会文化环境。
10.什么是PEST模型,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
它主要包括:
①政治要素。
②社会会要素。
③经济要素。
④技术要素。
11.六种力量模型与五种力量模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论述题3)
产业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
(1)产业中竞争的性质和该产业中所具有的潜在利润
(2)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在经营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它们战略地位的关系.
分析前者常用工具是波特教授提出的“五种力量模型”,但我们认为该模型忽略了政府.债权人.工会以及其他群体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所以把"
其他利益相关者"
这一力量加入该模型,把该模型发展为"
六种力量模型"
.分析后者的常用工具是战略集团分析.
12.六种力量模型包括哪六种力量?
11.决定进入壁垒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①规模经济。
②产品差异优势。
③资本需求。
④转换成本。
⑤销售渠道⑥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优势。
12.决定产业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1)竞争者的多寡及力量对比
(2)市场增长率(3)固定成本和库存成本(4)产品差异性及转换成本(5)产业生产能力的增加幅度(6)产业内企业采用策略和背景的差异以及竞争中利害关系的大小(7)退出壁垒.
13.决定替代品压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替代品的盈利能力.替代品生产企业经营策略.转换成本。
14.决定供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