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法学基础》真题及详解.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220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法学基础》真题及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法学基础》真题及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法学基础》真题及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法学基础》真题及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法学基础》真题及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法学基础》真题及详解.docx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法学基础》真题及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法学基础》真题及详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法学基础》真题及详解.docx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法学基础》真题

(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附条件不起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

B应当征得公安机关、被害人的同意

C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应当起诉D有悔罪表现时,才可以附条件不起诉

答案:

B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71条规定:

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者被害人申诉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

2.下列鉴定所用时间不计入办案期限的是()A对犯罪现场遗留血迹的鉴定

B对被害人死亡原因的鉴定

C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患有精神病的鉴定D对犯罪嫌疑人进行DNA鉴定

答案:

C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122条规定:

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3.美国人汤姆与香港居民张某在内地私藏枪支弹药,公安人员查缉枪支弹药时,张某以暴力方法阻碍公安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全案由犯罪地法院审判

B汤姆由犯罪地的中级法院审判,张某由犯罪地的基层法院审判

C汤姆由犯罪地的中级法院审抖,张某由中级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而决定是否交由基层法院审

D全案由犯罪地的中级法院审判答案:

A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审判管辖解决的是一起

刑事案件应该冉哪一个人民法院进行第一审的问题。

包括级别管辖、地区管辖、专门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

(1)级别管辖《刑诉法》第20条规定: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①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②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高法解释》第12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不需要判处元期徒刑、死刑的,应当依法审判,不再交基层人民法院审判。

(2)地区管辖《刑诉法》第24条规定: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高法解释》第11条规定:

正在服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由原审地人民法院管辖;由罪犯服刑地或者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罪犯服刑地或者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罪犯在脱逃期间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但是,在犯罪地抓获罪犯并发现其在脱逃期间的犯罪的,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4.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如果案情重大、复杂,可以延长的时间是()

A一个月B半个月

C一个半月D两个月答案:

B

解析:

《刑事诉讼法》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5.某法院决定开庭审理张某贪污案,被告人张某在开庭前突发心脏病死亡。

该法院处理正确的是()

A裁定撤销案件

B宣告被告人张某无罪C裁定终止审理

D退回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处理答案:

C

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②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③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④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⑥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根据本条规定,刑事案件只要存在六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就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入的刑事责任。

对于刑事诉讼开始前已经发现的,不应立案受理。

在侦查阶段发现的,应当撤销案件。

在审查起诉阶段发现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在审判阶段发现的,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应当作出判决,宣告无罪。

对于告诉才处理,被害人撤回告诉的,用准许撤诉的裁定结案。

对具有其他情形的案件,一律裁定终止审理。

6.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我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出版自由也被剥夺C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与公开传教的自由

D我国公民有任意休息的权利答案:

B

解析:

A项"遭受自然灾害时"说法不准确,应改为"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C项我国无公开传教的规定。

D项"公民"应改为"劳动者"但根据《宪法》规定,劳动者也没有任意休息的权利。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A根本政治制度

B国体

C国家结构形式D国家根本性质答案:

A

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关于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实行主席负责制

B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相同C对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负责

D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答案:

D

解析:

中央军委副主席是全国人大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的。

9.下列法律中,不属于我国基本法律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答案:

C

解析:

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规定和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基本性和全面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1994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不属于基本法。

10.根据宪法和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我国国家赔偿实行的归责原则是()A过错原则

B无过错原则C违法原则

D违法原则为主,过错原则为辅答案:

D

解析:

2010年修订的《国家赔偿法》,确立了以违法原则为主,过错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

11.下列职权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是()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

C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D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答案:

B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①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②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③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④解释法律;

⑤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12.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A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答案:

C

解析:

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形成渊源。

1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是()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

答案:

D

解析:

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14.罪责刑相适应凉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相适应。

A人身危险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B社会危害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C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D犯罪态度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答案:

C

解析:

《刑法》规定: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15.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适用我国刑法,必须是()A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B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C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D犯罪地国家未对其处罚的答案:

C

解析:

我国《刑法》规定:

①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公民犯罪,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撩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16.甲因与别人勾搭成奸而欲杀夫另嫁。

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人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

奸情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

甲的行为属于()

A故意犯罪

B事实认识错误C不构成犯罪

D意外事件答案:

C

解析:

甲的行为属于封建迷信活动,不具有实际的社会危害性,不是犯罪。

17.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下列(),应当负刑事责任。

A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强奸罪

B贩卖毒品罪、制造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C故意杀人罪、爆炸罪、贩卖毒品罪

D故意伤害罪、绑架罪、抢劫罪、强奸罪答案:

C

解析: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8.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偶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

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成轻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

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

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D对象错误答案:

B

解析: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9.甲出于盗窃枪支、弹药的故意,窃得警察的手枪一支,随后藏于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A结果加重犯B结合犯

C吸收犯

D想象竞合犯答案:

C

解析:

实施数个犯罪行为,依据一般社会观念来看.其中一行为吸收其他行为,仅成立吸收的犯罪行为的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例如,行为人盗窃枪支后,私藏在家里,私藏枪支的行为被盗窃枪支的行为所吸收,仅成立盗窃枪支罪。

20.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处理()A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

B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C挪用公款罪从重蜷罚

D挪用公款罪加重处罚答案:

C

解析:

《刑法》第384条第2款规定: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

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21.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门外即被抓回。

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犯

B甲主观是过失,乙主观是故意C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D乙不构成脱逃罪答案:

B

解析:

共同犯罪需有共同犯罪的故意,故A项错。

甲并无主观故意放走乙,故不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脱逃罪是行为犯,只有实施脱逃行为既遂。

22.甲在乘坐乙的出租车时,将手提包遗忘在车上,包内有现金3万元,乙将该包藏匿。

几天后,甲找到乙,但乙称未见过此包,乙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诈骗罪C侵占罪

D不构成犯罪答案:

C

解析:

合法占有变非法占有为侵占罪

23.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韩家,并给张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

韩某的行为构成()

A非法拘禁罪B绑架罪

C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想象竞合犯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