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课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0109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压课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冲压课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冲压课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冲压课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冲压课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压课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Word格式.docx

《冲压课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课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冲压课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Word格式.docx

序号

工艺名称

存在地点

存在的主要有害因素

预防措施

1

上下模

冲压课车间

机械,模具压伤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穿戴防护用品。

2

送料机

机械伤害

3

收料机

机械伤害、割手

4

模具维修

冲压模房

模具压伤

5

外检

噪声

6

冲床开关机

机械伤害、触电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危险部位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用电设备金属外壳设置保护接地,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定期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检验。

7

其他设备

触电,噪声,

高处坠落

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定期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检验。

8

化学品使用

化学品柜

爆炸、中毒、泄漏

穿戴防护用品;

场所整体防爆;

严禁烟火,定期监测温湿度;

设置防泄漏装置。

9

车间

火灾

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保持安全出口和通道畅通,保证消防器材有效。

、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生产、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明确了安全责任制并规定了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施行,目的保障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明确了从业人员享有的劳动权利和应履行的劳动义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施行,目的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明确规定了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

的义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施行,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5、其他相关的行业安全标准

四、公司基础安全管理

(一)、“四全”安全管理

1、全员一一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有义务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投诉、举报。

2、全面一一公司各部门都要抓安全生产管理。

3、全过程一一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自始至终贯穿安全。

4、全天候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

总之,人人、事事、处处、时时都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二八危险源控制

不合格、有遗漏

(三八健康安全培训

1、三级安全培训,指厂级、部门级、班组级培训,主要培训对象是:

新聘员工,未经过三级安全培训或未通过考核的员工不得上岗。

2、全员安全培训,指有组织的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如:

安全生产月,公司统一组织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旨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事故防范技

3、危险岗位的安全培训,指对危险岗位的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对操作者本人或他人及其周围环境安全有较大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如:

危化品使用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通过考核后持证上岗,公司要求危险岗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四)、安全生产检查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内容分为设备安全检查、作业现场安全检查、消防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目的为了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各项检查又分为日常性检查和定期检查,在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必须进行检查:

1节假日前;

2发现重大隐患和安全事件时;

3政府机关组织的检查前;

4总经理决定进行检查。

(五)、工伤事故调查

1、重伤事故,由公司总经理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参加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重伤3人以上(包括3人)或死亡1人以上(包括1人)的伤亡事故,公司须立即向安监部门报告,同时会同劳动部门、公安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还可邀请检查院和有关专家参加。

3、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的条件①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②与所发生事故没有利害关系。

(六)、公司确定事故责任者的原则

1、因设计上的错误和缺陷而发生的事故,由设计者负责;

2、因施工、制造、安装、检修上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事故,由施工、制造、安装、检修者负责;

3、因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的确定上的缺陷或错误而发生的事故,由确定者负责;

4、因错误决定、指挥而造成的事故,由生产组织者负责;

5、已发生过的事故,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致使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由所属部门领导负责;

6、因缺乏安全规章制度而发生事故,由生产组织者负责;

因违反规定或操作错误而造成的事故,由操作者负责;

未经学习,不懂安全操作知识而发生的事故,由本部门主管领导负责;

7、因缺乏安全防护装置而发生的事故,由生产组织者负责;

因随便拆除安全防护装置而造成事故,由拆除者或决定拆除者负责;

8、对已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各部门能够自行解决而未及时解决造成的事故,由各部门主管领导负责;

各部门无能力解决,但已呈报相关部门,仍未解决而造成的事故,由殆误部门主管领导负责。

9、凡有下列情况发生工伤事故,首先追究部门主管领导责任,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缺乏安全操作技术规程或规程不健全;

2安全设施、信号、标志、用具不健全;

3设备严重失修,严重超负荷;

4对事故熟视无睹,不认真采取措施,重复发生同类事故;

5违章指挥,强令或亲自冒险作业;

6由于挪用安措费用,而拖延上安技措施造成伤亡事故;

7员工未经安全和技术培训,上岗操作而造成事故。

10、处理事故时,凡有下列情况发生之一者,对责任人从严处理,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隐瞒真相、弄虚作假、破坏现场、嫁祸他人;

2事故发生后在本人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不积极组织抢救或抢救不力造成更大伤亡或损失;

3不认真吸取教训,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发生;

4滥用职权,擅自处理和袒护、包癖事故责任者;

5发生事故,报告不及时或隐瞒不报。

(七)、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原则

公司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总经理是负责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

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和督促责任,当第一责任人不在岗位时(如出差)由安

全总监履行责任,发生安全事故时,根据事故责任大小,依照:

当事人一班组长一

部门负责人—防火、生产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进行逐级责任追究。

(八)、工伤事故医疗费用支出及伤残鉴定

1、员工治疗事故伤害所需费用,先由公司或所在部门垫付,经劳动保障行政部

门认定工伤后,由管理部向市经办机构申请结算。

2、员工发生工伤事故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

受伤害者本人、直系亲属或事

故部门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7日内,向管理部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超过时效管理部将不予受理)

1工伤认定申请表(事故部门、工伤职工本人或直系亲属填写);

2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3医疗诊断证明(出院小结、X光片、病历)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

病诊断鉴定书);

4其他相关的证明材料。

(九)、员工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一一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操作,险情无法控制时,有权停止作业,采取紧

急防范措施并撤离岗位;

对漠视员工健康安全的领导,有权批评、检举、控告。

义务——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公司的纪律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隐患的义务五、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1、安全色:

红、蓝、黄、绿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

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

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2、安全事故分类

事故发生后,按照员工所受伤害程度和伤亡人数分类:

•轻伤事故:

造成员工肢体伤残,或者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

•重伤事故:

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者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

按照事故的等级划分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

3、管理上的缺陷。

(结合生产看安全,安全事故查原因)

3.1人的不安全行为:

1)麻痹侥幸心理,工作蛮干,在“不可能意识”的行为中,发生了安全事故。

2)不正确佩戴或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机器在运转时进行检修、调整,清扫等作业。

4)在有可能发生坠落物、吊装物的地方下冒险通过、停留。

5)在作业和危险场所随意走、攀、坐、靠的不规范行为。

6)操作和作业,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动用明火、进入有限空间、上锁挂牌、化学品使用等。

7)违规擅自进入消防重地等。

8)违规使用非专用工具、设备或用手代替工具作业。

9)精神疲惫、酒后上班、睡岗、擅自离岗、干与本质工作无关的事,以及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

10)管理者思想上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法律责任观念不强;

在行动上不学习、不贯彻落实公司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制度,这是最大的不安全行为。

3.2物的不安全状态:

1)机械、电气设备带“病”作业。

2)机械、电气等设备在设计上不科学,形成安全隐患。

3)防护、保险、警示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4)物体的固有性质和建造设计使其存在不安全状态。

5)设备安装不规范、维修保养不标准、使用超期、老化。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