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发言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发言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发言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海省地处内陆、海拔高、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体育基础薄弱,青海的经济发展滞后,但是,青海的山山水水在全球越来越科技化、越来越工业化、越来越城市化的当代有它独特的世界第三级的地理优势。
北京申奥成功后,青海省体育干部职工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坚持“跳出体育看体育、跳出体育干体育”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把体育产业放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去研究、发展和建设,把体育产业作为青海体育发展的重头戏加快发展。
这也是青海这个经济欠发达省份,财政极其匮乏的省情所决定的。
近几年,我们在发展体育事业的主导思想是:
把体育事业放在青海经济和社会的更大环境中去,把体育、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在大文化概念中发展体育。
把体育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体育产业的开发力度,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首先,对青海体育发展战略作出了新的发展思路,把体育事业放在青海经济和社会的更大环境中去,把体育融入到大文化之中,与文化、旅游其它社会发展部门紧密结合,使体育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第二,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创造性的工作,而不是被动的“等、靠、要”。
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不能守旧、守摊子,无所作为、克服懒汉思想。
坚持体育产业是体育工作的生命线、动力线,工作重心放到加大体育产业的开发力度。
只有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才能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才能使体育工作在全局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
其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一切以人为本,把群众体育的重点放到基层、农牧民、社区、弱势群体上,努力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强化体育制度创新。
其四、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优势的根本是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人的潜能发挥最充分,所以调动全局每个单位、每个人的积极性,选好班子,决策民主,以人为本是我们干好工作的根本。
2005年以来,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这一基本思想不动摇:
不断提高“环湖赛”的水平、争取向“环法赛”看齐,深入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市场化运作水平、打造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使这青海三大体育品牌赛事确立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优势,“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规模不断扩大,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整体发展、个别项目有所突破,体育产业初具规模,青海体育事业呈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
这一切和青海省体育局领导班子不断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密不可分。
在这一主导思想下,青海近几年来逐步形成了以“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圈”为主体,以“青海三大国际品牌赛事”为中心,重点打造青海四条体育产业发展链的产业发展格局。
第一条,以玉珠峰国家高山训练基地、金银滩青少年体育训练营地、西宁“宁湖水上基地”、青海湖151房车营地等为主的“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体育产业链;
第二条,以“环湖赛”、“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国际攀岩赛”为主的体育竞赛产业发展链;
第三条,以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青海尖扎国家水上训练基地--青海省全民健身中心为主的体育产业发展链;
第四条,以体育彩票、体育产品经营、体育建筑业为主的本体产业链。
这四条体育产业发展链互为补充、互为依托、共同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了“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的内涵,将体育溶入到青海的旅游、文化、民族等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我省的创新产业。
二、三大国际品牌赛事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在青海三大国际品牌赛事的推动下,青海体育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方面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
1、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是亚洲顶级赛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际公路自行车比赛,也是青海最大的品牌赛事。
经国际自盟批准为亚洲顶级赛事,属2.0HC级。
“环湖赛”以“绿色、人文、和谐”为主题,以“发挥高原优势,开发体育资源;
体现文化底蕴,打造竞赛品牌;
带动群众体育,塑造开放形象,促进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充分展示青海湖、青海高原优美风光和生态环境。
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中央电视台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青海省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赛事国际化、理念现代化、组织规范化、接待标准化、宣传普及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科学化、人员专业化基本形成,组织管理与国自盟要求相适应。
赛事已成为青海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和青海对外交往的盛会,其影响已超出了体育范畴。
在第六届“环湖赛”开赛之际,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为“环湖赛”题词“办好高原国际体育盛事,提升青海形象,促进青海发展”。
这是对“环湖赛”褒奖,也是对“环湖赛”希望。
2、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是青海又一品牌赛事。
经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批准,第二届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升级为国际性赛事。
以“爱我黄河、挑战极限”为主题的“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以其“高、低、急、稀”(海拔高、水温低、水流急、氧气稀薄)四大特点而极富挑战性,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唯一的独具特色和最具挑战意义的公开水域赛。
经过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准,该项目已被列入全国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群众游泳系列活动之一,这对提高国内外广大户外游泳爱好者对该项活动的认知度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是青海省利用独特的高原自然资源,成功进行市场化运作而举办的国际性体育赛事,是一次完全脱离了依靠政府投入而进行市场化运作举办的大型赛事。
赛事拉动了地方旅游事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了地方政府和群众的观念。
2006年4月11日,我国首次举行的在体育产业营销方面的最高奖--中国体育营销星光奖各奖项在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会议厅揭晓。
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和CBA联赛、第48届世乒赛、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一道荣获本次评选的最高营销奖,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获得优秀赛事运作奖,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获奖的省份,也是全国唯一同时获得两个大奖的省份。
3、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
由国际登山攀登联合委员会主办,中国登山协会、青海省体育局等共同承办。
世界杯攀岩赛是目前世界上级别最高的攀岩赛事,以前在亚洲只有新加坡、中国上海、深圳等城市举办过这项赛事的分站赛。
本次大赛是青海省历史上举办的最高级别的体育赛事。
本赛事得到了国际攀联、中登协的高度评价。
国际攀联已同意将2007年世界杯攀岩赛亚洲站放在中国青海和日本东京举办。
随着三大赛事国际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赛事的品牌效应也更加突出。
一是通过赛事的有力拉动,将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初步形成了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体育产业品牌和体育、旅游产业市场;
二是凭借着独特的高原体育资源,创出了具有青海特色的民族文化、体育品牌、旅游品牌,促进了环湖地区体育、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和客商来我省观光、旅游。
据统计,2007年旅游收入将占到青海省GDP的5%,旅游业有望成为青海的支柱产业。
第六届“环湖赛”开赛第一天就有3万多游客来青海旅游和观看比赛。
据估计,第六届“环湖赛”期间,将有100多万的国内外游客和客商来青海。
媒体普遍认为,青海的旅游能够发展的如此之快,环湖赛等体育赛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促进了群众体育、文化、经济贸易等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农牧民群众的收入。
另外,赛事的举办也使沿途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三、以“三大赛事”为契机,不断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带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
通过我们对体育产业的大力开发,有力地带动了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青海体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大赛事”的成功举办,在青海形成了良好的体育发展氛围和环境。
利用这些赛事和影响,我们加大体育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青海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通过引资和投资建设了青海省全民健身中心。
该中心建有游泳、攀岩、羽毛球、台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等12个项目的活动场馆。
铺建了塑胶跑道并建有标准网球场、铺设20000多平方米的人造草坪,安放80多万元的全民健身器械,成为青海省最大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同时,我们不断加强群众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的开展。
2004年,我们通过贷款、体育彩票公益金等形式筹集资金300万元,为全省农牧区所有的乡镇和495个行政村赠送了篮球架等体育器材,一次性实现了乡乡都有篮球架,这在青海体育史上是空前的。
并组织体育健身小分队到基层无偿开展体育健身培训,推广适合农牧区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科学,文明有效的体育健身方法。
我们将有计划地在重点建设以“篮球之乡”、“射箭之乡”、“民族赛马盛会”,土族“轮子秋之村”等项目为主的具有高原特色的“青海省农牧区民族体育健身示范点”,使我省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得以保留、发展。
此外,我们还以市场运作方式每年平均举办40多项次全省性的群众体育赛事,省属各协会组织各类竞赛活动80多项次,参赛人数达6万多人次。
特别是连续举办两年的中国青海汽车摩托车狂欢节、横穿可可西里徒步探险、“五一”“十一”玉珠峰登山节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活动,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发展体育竞赛的新局面。
2006年,青海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大会规模空前,群众参与人数激增到7000多人,是历届省运会的两倍多。
比赛项目由20个增加到44项。
省运会大部分经费都是通过市场化运作的。
近年来,青海竞技体育发展突出青海高原训练和项目的特点,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
青海中长跑运动员苏伟和任龙云承担2008年奥运会的比赛任务,这对青海运动员来说是极好的机遇。
自行车运动员马海军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世界B级自行车锦标赛上,荣获40公里个人计时赛的冠军,这也是中国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在国际比赛的赛场上,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在第六届环湖赛中,马海军取得了亚洲最佳的好成绩。
2007年,在射击世界杯澳大利亚站男子气步枪的比赛中,我省射击小将林云勇夺该项目冠军,是我省射击史上在世界三大赛事中获得的首个世界冠军。
这些都说明,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而且还可以带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将体育产业的发展深入到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
“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是国家体育总局二十个全民健身著名景观之一。
构建“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在于以“环湖赛”为龙头,依托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基地的良好地理环境,凭借独特的高原体育资源、壮美的自然景观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资源,浓厚的民族特色资源,以“民族体育、传统体育、高原体育”为特色,积极开展具有高原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体育生活,也是我们设想构造体育、旅游、文化相结合的青海大文化,促进青海的体育、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的重要环节。
“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是以“环湖赛”为龙头,发挥青海湖流域的优势,以西宁东出口宁湖为起点、以青海湖景区、金银滩为中心,延伸到互助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循化天池水上运动项目、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格尔木玉珠峰登山基地。
寓体育于旅游、休闲、娱乐中,引导更多的群众进行体育旅游消费,不断扩大体育旅游在青海旅游收入中的贡献份额,成为体育事业的创新产业。
同时,利用环湖的各种自然、远古文化等资源开展自助游(包括徒步、骑自行车、长跑、接力跑等),射箭、赛马、赛牦牛、帆板、帆船、动力伞、滑翔、滑水、登山、攀岩、攀冰、漂流等项目,扩大青海湖体育旅游的内涵和外延。
为建设好“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打造青海体育产业的品牌,从2004年5月起,青海省体育局先后建设了青海湖景区国家级房车营地,金银滩射击射箭滑翔机基地和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基地四个相互依托又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的品牌基地。
我们通过贷款、与厂商合作等形式建设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