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及元素检测4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5625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及元素检测4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及元素检测4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及元素检测4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及元素检测4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及元素检测4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及元素检测4Word格式.docx

《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及元素检测4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及元素检测4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及元素检测4Word格式.docx

电子天平、锥形瓶、10ml量筒、电热炉、研钵、20ml量筒、冰浴装置、温度计、水浴加热恒温锅、抽滤装置、小烧杯、表面皿,玻璃棒

2.实验试剂:

NH4Cl(s)、CoCl2·

6H2O(s)、活性炭、浓氨水、5%H2O2、浓HCl、乙醇、自来水、去离子水

【实验步骤】

1.取4gNH4Cl于锥形瓶中用8.4ml水溶解,加热至沸腾;

2.加入6g研细的CoCl2·

6H2O晶体,溶解后加入0.4g活性炭,摇动锥形瓶至混合均匀;

3.流水冷却后加入13.5ml浓氨水,在冷却至283K以下,缓慢加入13.5ml5%H2O2;

4.水浴恒温加热至323-333K,保持20mins,并不断旋摇锥形瓶;

5.冰浴冷却至273K左右,然后抽滤并直接把沉淀溶于50ml沸水中,并加入1.7ml浓HCl;

6.趁热抽滤后加入6.7ml浓HCl于滤液中,并冰浴冷却后在抽滤;

7.晶体以冷的2mol·

L-1HCl洗涤,用少许乙醇洗涤,吸干;

8.晶体在水浴上干燥、称量并计算产率。

【实验数据】

得到的样品质量m

5.28g

【数据处理】

本实验所得产品m0=5.28g

设反应生成的[Co(NH3)6]Cl3质量为mg

237.93267.43

6m

【误差分析】

1.活性炭研磨不充分,导致催化活性不高,不能富集足够的Co2+;

2.减压抽滤时,由于洗涤抽滤瓶不充分,导致产品损失;

3.趁热抽滤时,溶液在抽滤过程中冷却,使部分产品损失。

【注意事项】

1.三氯化六氨合钴溶于水,所以最后抽滤时不可用水洗;

2.所用活性炭必须是粉末状的。

【思考题】

1.活性炭起催化作用;

过氧化氢起氧化剂作用;

氯化铵参与反应;

2.[Co(NH3)6]3+比[Co(NH3)6]2+稳定,因为[Co(NH3)6]2+中心原子采用sp3d2杂化,即外轨成键,而[Co(NH3)6]3+中心原子采用d2sp3杂化方式,即内轨成键,根据配合物价键理论,形成体与配位数相同的配合物,内轨型比外轨型稳定。

【任务分配】

称取试剂:

量取溶液:

溶解反应:

水浴加热:

抽滤、洗涤、干燥等:

 

氨的测定

1.了解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方法;

2.熟悉并掌握滴定的正确操作。

沸腾状态下,三氯化六氨合钴在NaOH溶液作用分解并蒸出氨气。

蒸出的氨气用过量的2%的硼酸溶液吸收,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标准HCl滴定生成的硼酸氨。

[Co(NH3)6]Cl3+3NaOHCo(OH)3+6NH3+3NaCl

NH3受热挥发,被硼酸吸收:

NH3+H3BO3NH4H2BO3(蓝绿色)

用盐酸溶液标定吸收氨气的硼酸溶液:

NH4H2BO3+HClH3BO3+NH4Cl

1.实验仪器:

分析天平、50ml容量瓶、KDY-9810型凯氏定氮仪、250ml锥形瓶、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

[Co(NH3)6]Cl3(s)、去离子水、2%H3BO3溶液、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标准HCl溶液、甲基橙指示剂

1.准确称取0.2g左右的样品,加入30ml水溶解后转移到石英长管中,并固定在凯氏定氮仪上;

2.在锥形瓶中加入50ml2%的H3BO3,并滴加5滴甲基红溴甲酚绿的混合指示剂,然后放在仪器吸收处;

3.打开凯氏定氮仪,然后按加碱按钮三次,待锥形瓶中液体体积为原来的2倍时停止反应;

取下石英长管,将液体倒入废液缸;

然后洗净石英管。

4.取下锥形瓶,然后用标准HCl滴定该溶液至蓝色变为浅红色时达到滴定终点,记录此刻标准HCl体积V;

5.计算氨的含量。

盐酸溶液的标定:

用移液管移取25ml已知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滴甲基橙指示剂作为指示剂,用酸式滴定管娶HCl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且不消失时即为滴定终点,记录所消耗的HCl体积V,平行滴定3组,求的平均值,然后计算得到c(HCl)。

样品质量

VHCl

C(HCl)

标准c(HCl)=VHCl=

m([Co(NH3)6]Cl3)=

NH3+H3BO3=NH4H2BO3NH4H2BO3+HCl=H3BO3+NH4Cl

由方程式知:

nNH3:

nHCl=1:

1

则nNH3:

nHCl=CHClVHCl

1.滴定过程中,对终点颜色判断不准确,导致标准HCl体积增大;

2.NH3吸收不完全,导致NH3含量偏低。

称量试剂:

量取溶液:

凯氏定氮仪、滴定:

钴的测定

了解和掌握钴的测定方法

[Co(NH3)6]Cl3+3NaOHCo(OH)3+6NH3+3NaCl

2Co(OH)3+6HCl+KICoCl2+I2+2KCl+6H2O

I2+Na2S2O32NaI+Na2S4O6

1.实验仪器

分析天平、烧杯、碘量瓶、滴定管、铁架台、PH试纸

2.实验试剂

10%NaOH溶液、KI试剂(s)、5mol/LHCl溶液、3%淀粉溶液、0.02302mol/LNa2S2O3标准溶液

1.准确称取0.2g左右的样品,放在烧杯中,加入10ml的水,再加入15ml的10%NaOH溶液。

2.放在电热炉上加热,用试纸检测直至无氨气放出,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3.把样品转移到碘量瓶中,加10ml水,加1gKI,加15ml

6%HCl,放在暗处10min.

4.用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样品出现浅黄色,加0.5%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出现浅粉红色停止。

记录消耗的体积V.

V(Na2S2O3)

C(Na2S2O3)

1.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

2.称取药品不准确

3.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确

称量、量取:

王石磊

加热、移液:

张纪顺

滴定溶液:

倪大鹏

氯的测定

了解并掌握三氯化六氨合钴中氯的测定方法

以K2CrO4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由于AgCl沉淀的溶解度比Ag2CrO4大,溶液首先析出AgCl沉淀,待滴定到化学计量点附近,由于Ag+浓度增加,出现砖红色Ag2CrO4沉淀,指示达终点。

Ag++Cl-=AgCl↓Ag++CrO42-=Ag2CrO4↓

分析天平、量筒、25ml移液管、锥形瓶、碱式滴定管、容量瓶(100ml)、玻璃杯

5%K2CrO4溶液、0.024mol/LAgNO3溶液、去离子水

1.准确称取0.2g左右的样品放在烧杯中,加入100ml水。

2.用移液管移取25ml样品于锥形瓶中,滴入5滴5%K2CrO4溶液。

3.用0.024mol/LAgNO3溶液滴定至出现砖红色停止滴加。

4.由滴定数据,计算氯的含量。

CAg+

VAg+

1.指示剂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2.滴定终点确定不准确

称取试剂:

移取液体:

【样品实验式】

【实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