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年级数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5464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三年级数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案三年级数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案三年级数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案三年级数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案三年级数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三年级数学Word格式.docx

《教案三年级数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三年级数学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三年级数学Word格式.docx

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体会假设方法的优越性,形成基本的解决租船问题的解题思路。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能初步计算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个部分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和归纳的。

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而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整理。

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采用根据线段图例算式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概括加、减、乘、除得意义等手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同时,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教学要求:

1、理解加、减、乘、除得意义以及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与0有关的运算,知道一个数加0还得这个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还是0.

3、认识中括号,知道四则运算的含义,会计算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4、解答租船问题时,学会先进行假设,然后根据实际人数再进行选择和确定最佳方案。

教学建议:

1、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四则运算的意义、整理同级运算顺序、整理含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等。

教学时,要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2、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通过学生的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悟出知识的真谛,以求得其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3、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习题内容时,尽量与生活贴近,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然后从中互相提出问题,这样,不仅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互问互答的好习惯。

而且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效果。

4、运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把旧知与新知联系在一起,再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教学。

5、注意概念的归纳与概括。

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概念时,可以通过与整除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问题,并从中归纳总结出什么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

xKb1.Com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第3页的内容及第4页练习一。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现实问题,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及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会在实际中应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经历揭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有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各个部分的名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程 

教 学 设 计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西宁到拉萨的铁路情境图)

师: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西宁到拉萨要经过哪里?

(生回答)

如果我们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成一个整体,这一整体被分成了几部分?

以前我们学过加、减法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借助这一情景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一些概括性知识,这将对我们以后学习有很大帮助。

二、自主探究 

1、认识加法及加法各个部分的名称。

教师播放课件。

看图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情境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的。

学生说各自的看法。

你能试着自己在练习本上用图表示出西宁—格尔木—拉萨之间的铁路关系吗?

学生尝试画图,最后展示:

读线段图,如果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用什么方法计算?

你能写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计算吗?

生1:

生2:

814+1142=1956(km)或者1142+814=1956(km)

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上面的加法算式中,814恶化1142叫做这个算是的加数,1956叫做这个算是的和。

1142 

814 

1956

↓ 

↓ 

加数 

加数 

↑ 

↑ 

一个数同0相加结果怎样?

(还得这个数)

2、认识减法和减法各个部分的名称。

观察课件,出示一下问题:

(1)如果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你能求出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

(2)如果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你能求出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

读上面的两个数学问题,对比这两个数学问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像上面这样,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个部分求另一部分都用什么方法计算?

你会解答上面的问题吗?

解答时,根据哪些数量关系式?

(1)

1956-814=1142(km)

(2)

1956-1142=814(km) 

课件出示:

(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减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差。

1956 

1142

被减数 

减数 

3、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根据上面的问题,给出的一个加法算式,你可以得出两个减法算式吗?

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总结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

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探究结果汇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师生共同总结: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

关于这一知识,你知道了些什么?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生2: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减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差。

在加法中,加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加数

在减法中,减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生: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四、师生总结收获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有哪些新的收获?

已知两个部分求整体时,用加法计算;

已知整体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时,用减法计算。

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根据一个减法算式,可以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加、减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加、减法是互逆的运算。

在总结加、减法的意义和探究它们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时,你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有概括、归纳和总结。

数学方法有探究、分情况谈论等。

五、板书设计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材第5、第6页的内容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6题。

1、结合具体问题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明白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自己能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能根据知识的迁移,找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乘、除法的意义,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各部分间的关系。

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同学们,我们已经做过了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的练习,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今天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加以归纳,并进一步明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加以提高。

(板书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乘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出示例2

(1))

观察情境图,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吗?

你能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你会列式解答吗?

3+3+3+3=12(枝)

4=12(枝)

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一个是加法,一个是乘法)

在乘法中相同的加数和相同的加数个数,都叫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课件出示)

乘法:

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12

因数 

因数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组谈论,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必须是相同加数求和才能用乘法来简便计算。

由于解题策略的开放式设计,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加法计算,一种是用乘法计算,最后通过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计算。

学生最后通过举例谈论后的得出:

2、认识除法和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出示例2

(2)和(3)

仔细阅读上面的两题,你能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相同点:

已知12枝花。

不同点:

一个已知每3枝花插一瓶,另一个已知把这些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

所求的问题也不同,一个是求可以插几瓶?

另一个是求每个花瓶可以插几枝花?

上面的两道题,都含有哪几个量?

生回答:

花的总枝数、平均每个花瓶插几枝花和需要几个花瓶。

这些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