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货物运输知识点整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5152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上货物运输知识点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上货物运输知识点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上货物运输知识点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上货物运输知识点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上货物运输知识点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上货物运输知识点整理文档格式.docx

《海上货物运输知识点整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上货物运输知识点整理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上货物运输知识点整理文档格式.docx

为便于辨别,可将这些货物归纳为以下几类,然后确认哪些货物与其不能混装。

1)易引起化学反应的货物

主要包括金属制品、棉皮制品、文具纸张、化肥、水泥、茶叶等,它们与酸、碱、盐等有腐蚀性和潮解性的货物混装时,会使货物因腐蚀、中和等作用而降低或丧失使用价值。

2)食品类货物

食品类货物如谷物、茶叶、蜂蜜、调味品、果菜、食糖等,不能与气味货、有毒物质混装,对此,应慎重配装。

应该注意的是,因货物成分不同,气味货对食品类货物的影响也不同。

强烈气味货如骨粉、鱼粉等本身气味极强,对食品影响较大;

一般气味货如化妆品、香精、生皮类、毛发等,危害较强气味货小些;

食品类气味货如烟叶、辣椒干、调料等具有忌装和感味双重性。

3)忌杂质的货物

粮食、纸浆、耐火材料、金属矿石、滑石粉、焦炭等均忌混入杂质,它们除在装载前彻底清扫货舱外,尚应注意与扬尘污染货等隔离装载。

4)忌油污或污染的货物

棉麻及制品、橡胶及制品均为忌油污货物;

清洁货物如丝绸、纸张、滑石粉及食品类均忌污染,配装时应分别与桶装油类、油脂等和水泥、炭黑等扬尘污染货隔离。

5)忌潮湿的货物

玻璃、棉花、工艺品、烟叶、茶叶、糖类等均为忌潮湿货物,它们均不能与散发水分的货物(如谷物、果菜、矿石、木材等)混装,应尽可能隔离装载。

根据货物互抵程度,可分成以下3种隔离等级:

1)不同舱

性质互抵的货物不能装载在同一货舱,而必须分装在不同的货舱内。

2)不同室

即互抵货不能装载在同一舱室,它们可分别装在同一货舱的二层舱和底舱。

3)不相邻

即在性质互抵的货物之间用非互抵货隔离,从而使互抵货物不直接相接触。

1.忌异味货与气味货物的忌装

(不可同舱)

2.忌潮湿货物与散发水分货物的忌装

(不可同室)

3.忌杂质货物与扬尘污染货物的忌装

4.忌油污货物与油污货物的忌装

(不能相邻配置,更不允许将忌油污货配于油污货物之下。

常见互抵杂货间隔离要求如表6-5所示。

二、危险货物与食品的隔离

为保证食品运输质量,当食品与某些类别的危险货物一起装运时,国际危规规定应满足如下隔离要求:

1)第2.3类(有毒气体)应与食品“隔离”,但它们分别装在不同的封闭运输组件内时除外;

2)第6.1类(毒害品)中包装I、II类与食品的隔离要求同第2.3类(隔离),包装Ⅲ类应与食品“远离”;

3)第6.2类(感染性物质)应与食品“用一整个舱室或货舱隔离”;

(与生活居住处所相同)

4)第7类(放射性物质)应与食品“隔离”;

(非“远离”)

(未冲洗的胶卷、胶片和邮件应与第七类“隔离”)

5)第8类(腐蚀品)应与食品“远离”。

三、货物装卸对配装的要求

1.中途港货物的合理积载

应保证中途港货物顺利卸出及在中途港货物装卸后的船舶性能。

1)保证中途港货物顺利卸出

为确保各中途港货能在目的港顺利卸出而不发生翻舱倒载情况,货物配装的舱位应满足后卸货先装,先卸货后装。

通常,为安全开关舱盖及防止倒垛,在二层舱中底舱舱口四周1m范围内不应配置后卸货。

为了便于检查底舱舱盖能否顺利打开,现设定:

舱口四周lm以外可供配装后卸货物的二层舱最大货舱容积为防堵舱容,而后卸货体积应不大于货舱防堵舱容。

另外,远洋杂货船有时装运一些选港货和转船货。

由于数量不大,可安排在二层舱舱口四周或底舱上部舱口下方附近。

同一卸货港的转船货一般数量也不大,应尽量集中配置,以便于在转船港集中卸出保管或过船。

2)保证各中途港卸载或加载后船舶性能符合要求

船舶在各中途港卸载或加载或两者均有的情况下,作为整个航次的继续,显然仍应保证船舶具有适度稳性和吃水以及足够的强度。

2.快速装卸对配装的要求

l)便于装卸和安全操作的货位安排

从便于装卸和安全操作的角度考虑,货物在舱位安排时应注意以下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单件重量较大的货物,可配置在舱口附近,以利装卸和安全操作,尤其是对于重大件货更应如此。

(2)舱内最上一层货物应在甲板下具有足够的空间高度,以便工人直立操作。

若最上层货物数量较少,可扎位装载。

(3)小批量货物应尽量集中扎位装载,不宜整舱平铺。

2)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

(1)合理选配货物,平衡各舱装卸时间

在货物配置时,应考虑尽量使各舱装卸时间接近平衡,这样才可以避免因个别舱装卸时间过长而使船舶延迟离港。

通常,将船舶各货舱中所需装卸时间最长的货舱称为重点舱。

显然,船舶在港装卸时间主要取决于重点舱所需装卸时间的长短。

为此,应将那些装卸效率较高的货物配在重点舱,而将那些装卸效率较低的货物配于非重点舱,从而达到缩短重点舱装卸时间的目的。

(2)合理选择货位,货物正确堆装

在货舱高度较大的舱位配装批量较大的货物时,应尽可能平铺,以扩大作业场地且便于工人堆垛,既能加速作业,又有利于安全操作。

即使在扎位装载时,也应尽量扩大作业范围。

例如,某二层舱装载4种货物,如图6-4所示,采用扎位装载,显然,图6-4(a)更有利于快速装卸。

四、配载图编制的基本步骤

杂货船配载图一般可按以下步骤编制:

1.核对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载货能力是否相适应

1)计算本船航次净载重量、查取船舶货舱总容积;

2)审核装货清单上所列货物的重量、体积、件数、尺码以及它们的总和是否正确;

3)比较货物总重量和包括亏舱的总体积与航次净载重量和货舱总容积;

4)核对船舶条件是否满足货物的特殊性

有时即使船舶的净载重量和货舱总容积分别大于货物总重量和总体积,但由于航次货载中互抵性货物过多、危险货物品种过多或有特殊装卸要求的货物过多,而船舶条件无法全部满足,也需要调换或退掉部分货载。

2.确定各舱应配货重

一般情况下,可由各舱舱容比与航次货运量的乘积求得。

如前所述,在货物配舱时应同时考虑货物性质、轻重、包装、装运要求、船舶到港顺序、装卸作业条件等因素,根据货舱设备条件,合理安排。

具体配装时可按如下方法进行:

l)按货物到港和货物特性对所运货物予以归类;

2)根据各目的港货物数量及港序,大体确定各港货物的舱位;

3)特殊货物应首先配装;

在对货物归类的基础上,首先安排特殊货物的舱位,如危险货物、贵重品、扬尘污染货、气味货等均应根据其特性和装运要求安排合理的舱位,同时应注意它们间的合理搭配和适当隔离。

不同港口的特殊货,也应遵循先末港后初港的原则配装,以确保卸货港序。

4)普通杂货则最后配装

一般情况下,船舶每个航次的货载中,特殊货物所占比例不会太大,大部分为普通杂货。

在特殊货物配装完毕后,可按港序先将批量大的货物确定好舱位,然后根据所剩舱容及与各舱分配货重的差值选择适当货物逐舱配置。

此外,船舶在满载条件下,应在首、尾货舱留出一定的机动货载,以便于对吃水差进行调整。

所留调整量视船舶大小而异,对于万吨级货船,一般应留100一200t为宜

4.全面检查初配方案

1)对照装货清单,核查所有货物是否全部装舱,有无漏配和重配,各票货物配装重量和体积是否与装货清单一致。

2)各舱所配重量是否与分配货重相符。

3)保证货物所占舱容不大于货舱容积。

4)中途港货物能否顺利卸出,有否被

堵现象。

5)各货舱所配货物舱位是否满足隔离要求。

6)各层甲板局部强度是否满足要求,特别是二层甲板有重件货扎位装载情况时,需对其局部强度予以校核。

7)对快速装卸的考虑是否得当

5.校核船舶稳性、强度和吃水

校核一般应包括以下状态:

船舶离始发港,到、离各中途港,到终点港,航行途中船舶稳性、强度及吃水最不利情况。

如经校核发现,船舶稳性.强度或吃水不符合要求,应通过调整货载分布或打排部分压载水来使其得到改善。

经过检查、校核、调整,认为符合各项要求后,可以绘制出正式配载图。

配载图绘制应清晰、整洁、简明、易懂。

在舱位图上,标明每票货物在舱内的位置且各票货物间以虚线分隔(若非虚线,则为上下舱分割线),各票货物在图上所占面积应大致与其体积相当。

在各票货物标绘的货位处,应注明:

货名、装货单号、卸货港、重量、件数及包装形式等(P198页图)。

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出各票货物的配装位置,一般在底舱部位以侧视图标示,而在舱高不大的二层舱部位则以俯视图标示,其标示方法及含义如图6-5。

(底舱——侧视图——左右分不清——用斜线;

二层舱——俯视图——上下分不清——用斜线)

在航次中途挂靠港较多时,不同到港货物配舱位置可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

有些货物需专门衬垫或留出通风道等,应予以明显标记;

此外,在配载图下方的备注栏内应扼要注明装载时的注意事项,如衬垫、隔票、堆码及其他需提醒的问题。

第二部分各类杂货的配装要求

一、货物配装顺序

1.卸货港序不同时,先末港后初港

即按到达港口的相反顺序配装。

2.配装舱室不同时,先下后上,先大后小。

对一般杂货船来说,底舱高度可达8-10m,载货数量大,配装层次多,对货物配装的难度都较二层舱大,因此,底舱首先配装,各方面要求则较易满足。

另外,从卸货港序考虑,也应先配底舱,后配二层舱。

3.货物特性不同时,先特殊后一般

特殊货物是指性质特殊、在运输过程中需予以特别对待的杂货,如危险货物、易碎货物、气味货物、污染货物、贵重货物等。

在配装时,应首先选定特殊货物的舱位,并视其相容性尽可能合理地集中。

4.货物批量不同时,先大票后零担

为便于理货和装卸,避免货差事故,应首先将整票大宗货物相对集中配装于一个或两个货舱内,然后再将数量较少的货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舱位。

否则,若先把一些批量较小的零担货物分散于各舱中,那么,最后整票的大批量货物会因找不到合适集中的舱位而被迫分散拆票配装。

二、其他杂货

1)包装液体货

包装坚固的大桶应配装在中部货舱底部打底;

包装不太坚固的桶装货物,宜配置在二层舱舱口四周底部,避开舱口位置,同时在舱底处铺垫帆布,以防渗漏污染其他底舱货物;

当数量较少时,宜装于舱的后部,以减少破损后对其他货物的污染。

2)气味货

若多种气味货间相互不发生抵触,在可能条件下应尽量集中配装于容积较小的首、尾货舱,以缩小对其他货物的影响范围。

3)扬尘污染货

为防止或减少对其他货物的污染,扬尘污染货应尽量先装后卸,整票集中配装于首、尾部底舱或其他货物下面,装后清扫货舱并铺垫,然后装载上面的货物。

4)易碎货物

易碎货物应配装在基础平稳、不受挤压、易于装卸的舱位,如二层舱或底舱舱口下方、其他货物上面,尽量后装先卸。

5)食品类货物

配装舱位清洁、干燥、无异味、无虫害、无污染、远离热源、通风良好。

6)清洁货物

防止混人杂质及被其他货物所污染。

7)贵重货物

应尽可能配装于专用的贵重货舱;

如无专用舱室,可配置于货舱一角,并用其他货物围堵;

数量较少的极贵重物品应由船上专人保管。

8)固体散货

宜整票集中配装于容积较大的中部底舱作为打底货,以利抓卸和货物底脚清理。

另外,多票散货不宜配于同一货舱,以免混票和底脚、混杂而影响货物质量。

9)裸装钢材类货物;

一般配装于底舱作打底货。

长度较大的金属线材、型材、管材和板材应配于舱口大、舱形规则的中部舱壁,以便于装卸和堆码作业。

1)货物轻重不同时,上轻下重

2)货物污染程度不同时,上清下污,清扫和铺盖。

3)货物包装强度不同时,上弱下强

4)货物包装形式不同时,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