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9352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

Abstract

Thereisainseparablerelationshipbetweenrealinterestratesandeconomicgrowth,andwehavetofaceandsolvetheproblemsofthatwhateffectcouldrealinterestrateschangesbring,andhowcouldwetakeadvantageoftheeffectivemeasurestoadjustandcontroltheeconomicdevelopmenttrendanddirection.Theresultofourstudyshowsthattherealinterestrateshaveimportantinfluenceoneconomicgrowth.Wewilldiscusstherelationshipbetweenrealinterestratesandeconomicgrowthinthisarticle,offerabriefanalysisof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whichispopularhereandnow,andputforwardsomerelevantpolicysuggestions.

Keywords:

Realinterestrates,Economicgrowth,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

一、引言

利率,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国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货币政策在实际实施中的主要措施之一,中国人民银行适时地根据货币政策实际实施中的具体需要灵活运用其利率工具,对当时的利率水平和结构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从而对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进行作用并产生相关影响,最终达到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所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是对当前一定货物比对未来同样的货物多支付的百分比溢价。

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减去同期通货膨胀率,因而关注实际利率的变动,就离不开对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在不同时期、不同状况下,根据实际发展的状况与目标,对存贷款利率进行适当调整,我国的利率水平变动较为频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1978年至1989年,存款利率逐连续上调,使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达到11.34%的最高水平;

1990年至1995年,利率在短时间内的多次调整,使存贷款利率间的差距拉大;

1996年至2003年,是利率的下调阶段,经过连续的多次下调使利率水平最终达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低至1.98%;

2004年至2007年,是利率的又一上调阶段,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回升至4.14%;

2008年至今,我国的存款利率经历多次小幅度的上调或下调,使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本保持在3.0%左右。

我国的利率变动十分频繁,利率的频繁变动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探究与了解。

本文所要探究的,是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利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确切的说,是抛开通货膨胀率干扰后的实际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关的分析,这对我们实现通过适当的方式调节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的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是在阅读与分析大量对实际利率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的有关文献后进行的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相关数据的选取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对我国相关政策的分析,第五部分是针对我国现状所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实际利率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一直以来,经济学家们对利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热情从未消减,而作为经济与金融的重要核心变量,利率到底在以怎样的力度、怎样的作用机制对现实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造成着重要影响,至今都无法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我们认为其主要分为两大观点。

主流经济学派以凯恩斯学派为主要代表,他们认为利率与实际经济的增长存在着背向变动的关系:

利率越低,投资的需求就越增加,而增加的投资经过投资乘数的作用,最终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实现增长。

凯恩斯(1936)认为,在这种需求不足、经济萧条的特殊背景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使采取降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成为必然选择。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市场参与者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即使一段时间内利率降到很低的水平,他们对利率调整也不再作出反应,致使货币政策的失效)的心理作用因素,决定了政府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必须以降低利率为主,才能够使扩大需求、增加产出的政策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凯恩斯的论断,实际上包含了市场机制完善、公司或企业的资本运营很有效率这样的一些先决条件,因而得出了利率越低越能刺激经济发展的论点。

但是,把凯恩斯的理论运用到发展中国家,实践得出的结果却往往与凯恩斯论断不完全一致。

金融深化学派以罗纳德·

麦金农和爱德华·

肖为主要代表,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的问题,经济呈现着严重分割的局面,且存在着利率管制,在不同的资金市场执行着不同的利率水平。

利率管制使得实际利率低于资金供求均衡所决定的利率,低水平的利率使投资效率降低,抑制了储蓄,因此主张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来消除金融压抑、提高实际利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麦金农和肖(1973)认为,市场利率由于金融抑制的影响而被严重低估的现象在经济短缺的背景下似乎顺理成章,面对这种状况,想要增加客户的储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除了提高利率水平外几乎别无选择。

两大流派的观点显然都符合经济学规律,但却又针锋相对,通过对其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他们的主要差异和分歧所在:

一是进行分析的背景不同。

凯恩斯主义观点的研究背景是经济大衰退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需求相对于产出水平而言严重不足,从而使得产品的相对过剩、企业大量停产、人民失业严重,这一系列状况又反回来导致了资金借贷市场上的过剩状态。

这种状况下的市场利率显然是高于市场出清状态下的均衡利率水平的,因此政府为了达到刺激投资、减少储蓄的目的,将利率降低无疑是不二选择。

而金融深化理论的研究背景事实上是短缺经济(经济发展中资源、产品、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一种经济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生产能力相对于旺盛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明显不足的,这样的产品市场格局无疑最终会导致的结果是资金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与此同时,存在着利率管制的国家政府出于对其金融资源的垄断考虑,毫无例外会选择压低其市场利率。

这种状况下的市场利率相对于市场出清时的均衡状态下显然是低出许多的水平,从而抑制了居民的储蓄意愿,由此可见,要想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资源,就必然要采取提高市场利率的措施,引导居民增加储蓄。

二是进行分析的对象不同。

凯恩斯经济学发际于市场机制相对较为成熟的资本主义时代,在这种环境下的常态是买方市场,而在这种市场的条件下,生产过剩而需求不足的现象是再常见不过的,但短缺现象在此时却很少出现,可见凯恩斯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宏观经济的短期失衡。

金融深化理论形成于六七十年代,其研究对象是还未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他们的主要着眼点在于经济长期的增长。

三是进行分析的手段不同。

凯恩斯学派的所运用的分析工具主要是“三大心理定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在很好地继承了新古典主义的边际分析法的同时结合运用规范和逻辑实证方法,从总量的角度研究宏观经济问题。

金融深化理论则更偏好于使用实证的手法,从企业的微观角度对现实的经济格局进行分析与研究,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方法与思路。

把眼光放到我国,九十年代初可以作为我国市场类型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我国逐渐告别卖方市场为主的状态向买方市场转变,同时在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真正由曾经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适应时代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增长方式也开始由长期以来只看增长速度单纯追求数字的粗放型增长向重视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为了研究实际利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本文将以1992年至2012年间的数据为依据,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三、实际利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变量和数据

商业银行对市场主体的存贷款利率,能够对宏观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选此作为分析数据。

我们以年利率为分析对象,对一年期存贷款利率水平按照执行时间,进行月度加权平均而得到,实际存贷款利率由年名义存贷款利率减去同期的通货膨胀率得到。

选取GDP增长率为指标,反应我国的经济增长情况。

因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中包含着服务价格,对中国物价的变化程度反应得更加全面和完整,与GDP的联系更紧密,所以我们选取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而非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作为通货膨胀率的指标,。

名义和实际存贷款利率参见表1:

表1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率

单位:

%

年份

名义存款利率

名义贷款利率

通货膨胀率

实际存款利率

实际贷款利率

GDP增长率

1992

7.56

8.64

6.4

1.16

2.24

14.2

1993

9.54

9.93

14.7

-5.16

-4.77

14

1994

10.98

24.1

-13.12

13.1

1995

11.52

17.1

-6.12

-5.58

10.9

1996

9.21

11.04

8.3

0.91

2.74

10

1997

7.17

9.84

2.8

4.37

7.04

9.3

1998

5.03

-0.8

5.83

8.36

7.8

1999

2.89

6.08

-1.4

4.29

7.48

7.6

2000

2.25

5.85

0.4

1.85

5.45

8.4

2001

0.7

1.55

5.15

2002

2.03

5.4

2.83

6.2

9.1

2003

1.98

5.31

1.2

0.78

4.11

2004

2

5.36

3.9

-1.9

1.46

10.1

2005

5.58

1.8

0.45

3.78

11.3

2006

2.34

1.5

0.84

4.35

12.7

2007

3.15

6.67

4.8

-1.65

1.87

2008

3.94

7.23

5.9

-1.96

1.33

9.6

2009

-0.7

2.95

6.01

9.2

2010

2.29

5.35

3.3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