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电路设计规范方案华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357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6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护电路设计规范方案华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防护电路设计规范方案华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防护电路设计规范方案华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防护电路设计规范方案华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防护电路设计规范方案华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护电路设计规范方案华为.docx

《防护电路设计规范方案华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护电路设计规范方案华为.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护电路设计规范方案华为.docx

防护电路设计规范方案华为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

DKBA1268-2003.08

代替DKBA3613-2001.11

 

防护电路设计规范

 

2003-11-10发布2003-11-10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本规范的其他系列规范:

与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

规范代替或作废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

本规范代替原规范DKBA3613-2001.11《防护电路设计规范》

与其他规范或文件的关系:

本规范是DKBA3613-2001.11《防护电路设计规范》的升级

与规范前一版本相比的升级更改的内容:

对前一版的内容进行了优化,并全面增加了多种信号端口的防护电路。

本规范由EMC研究部提出。

本规范主要起草和解释部门:

EMC研究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专家:

EMC研究部:

张静(34763)

本规范主要评审专家:

整机工程部:

熊膺(8712)、罗新会(9398)、王庆海(31211)、孟繁涛(15133),张静松(5073)、唐栓礼(9469)

本规范批准部门:

整机工程部

本规范所替代的历次修订情况和修订专家为:

规范号

主要起草专家

主要评审专家

DKBA3613-2001.11

熊膺(8712)

徐贵今(7764)、谢春生(2635)、孟繁涛(15133)、唐栓礼(9469)、张静松(5073)、陈敦利(4678)、

防护电路设计规范

1范围和简介

1.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防护电路的设计原则。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通信产品各端口的防护电路设计。

1.2简介

通信产品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雷击等原因形成的过电压和过电流会对设备端口造成损害,因此应当设计相应的防护电路,各个端口根据其产品族类、网络地位、目标市场、应用环境、信号类型以及实现成本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所对应的防护电路也不同,本规范在电源口、信号口和天馈口的防护电路设计上给出了指导。

1.3关键词

防护、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TVS管、TSS管、退耦、接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序号

编号

名称

1

IEC61000-4-5

Ele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Part4:

Testingandmeasurementtechniques-Section5:

Surgeimmunitytest

2

ETS300386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andRadiospectrumMatters(ERM);Telecommunicationnetworkequipment;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requirements

3

ITU-TK.20

Resistibilityoftelecommunicationequipmentinstalledinatelecommunicationscentretoovervoltagesandovercurrents

4

YD/T5098-2001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5

ITU-TK.21

Resistibilityoftelecommunicationequipmentinstalledincustomerpremisestoovervoltagesandovercurrents

6

ITU-TK.44

Resistibilitytestsfortelecommunicationequipmentexposedtoovervoltagesandovercurrents

7

ITU-TK.45

Resistibilityofaccessnetworkequipmenttoovervoltagesandovercurrents

8

DKBA1260-2003.07

10/100BASE-TX以太网防护电路设计指导书

9

DKBA1139-2002.09

硅瞬态抑制器件可靠应用指导书

3术语和定义

防雷器:

一些标准中又称为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SPD),是可安装在设备端口用于对各种雷电电流、操作过电压等进行保护的器件。

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防雷器的残压:

雷电放电电流流过防雷器时,其端子间呈现的电压。

被保护端口自身的抗过电压水平必须高于防雷器的输出残压并有一定的裕量,防雷器才能真正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1.2/50us冲击电压:

雷击时户内走线线缆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的模拟波形,用于设备端口过电压耐受水平测试,主要测试范围:

通信设备的电源端口和建筑物内走线的信号线测试。

1.2/50us(8/20us)混合波:

是浪涌发生器输出的一种具有特定开路/短路特性的波形。

发生器输出开路时,输出波形是1.2/50us的开路电压波;发生器输出短路时,输出波形是8/20us的短路电流波。

具有这种特性的浪涌发生器主要用于设备端口过电压耐受水平测试,主要测试范围:

通信设备的电源端口和建筑物内走线的信号线测试。

10/700us冲击电压:

雷击时户外走线线缆上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的模拟波形。

用于设备端口过电压耐受水平测试时用的波形,主要测试范围:

建筑物外走线的信号线(如用户线类电缆)的测试。

8/20us冲击电流:

雷击时线缆上产生的感应过电流模拟波形,设备的雷击过电流耐受水平测试用标准波形,主要用于通信设备的电源口、信号口、天馈口。

10/350us冲击电流:

直击雷电流模拟波形。

目前通信设备端口的防雷测试较少使用。

4防雷电路中的元器件

4.1气体放电管

图4-1气体放电管的原理图符号

气体放电管是一种开关型保护器件,工作原理是气体放电。

当两极间电压足够大时,极间间隙将放电击穿,由原来的绝缘状态转化为导电状态,类似短路。

导电状态下两极间维持的电压很低,一般在20~50V,因此可以起到保护后级电路的效果。

气体放电管的主要指标有:

响应时间、直流击穿电压、冲击击穿电压、通流容量、绝缘电阻、极间电容、续流遮断时间。

气体放电管的响应时间可以达到数百ns以至数μs,在保护器件中是最慢的。

当线缆上的雷击过电压使防雷器中的气体放电管击穿短路时,初始的击穿电压基本为气体放电管的冲击击穿电压,放电管击穿导通后两极间维持电压下降到20~50V;另一方面,气体放电管的通流量比压敏电阻和TVS管要大,气体放电管与TVS等保护器件合用时应使大部分的过电流通过气体放电管泄放,因此气体放电管一般用于防护电路的最前级,其后级的防护电路由压敏电阻或TVS管组成,这两种器件的响应时间很快,对后级电路的保护效果更好。

气体放电管的绝缘电阻非常高,可以达到千兆欧姆的量级。

极间电容的值非常小,一般在5pF以下,极间漏电流非常小,为nA级。

因此气体放电管并接在线路上对线路基本不会构成什么影响。

气体放电管的续流遮断是设计电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如前所述,气体放电管在导电状态下续流维持电压一般在20~50V,在直流电源电路中应用时,如果两线间电压超过15V,不可以在两线间直接应用放电管。

在50Hz交流电源电路中使用时,虽然交流电压有过零点,可以实现气体放电管的续流遮断,但气体放电管类的器件在经过多次导电击穿后,其续流遮断能力将大大降低,长期使用后在交流电路的过零点也不能实现续流的遮断;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如果电流和电压相位不一致,也可能导致续流不能遮断。

因此在交流电源电路的相线对保护地线、相线对零线以及相线之间单独使用气体放电管都不合适,当用电设备采用单相供电且无法保证实际应用中相线和中线不存在接反的可能性时,中线对保护地线单独使用气体放电管也是不合适的,此时使用气体放电管需要和压敏电阻串联。

在交流电源电路的相线对中线的保护中基本不使用气体放电管。

防雷电路的设计中,应注重气体放电管的直流击穿电压、冲击击穿电压、通流容量等参数值的选取。

设置在普通交流线路上的放电管,要求它在线路正常运行电压及其允许的波动范围内不能动作,则它的直流放电电压应满足:

min(ufdc)≥1.8UP。

式中ufdc直流击穿电压,min(ufdc)表示直流击穿电压的最小值。

UP为线路正常运行电压的峰值。

气体放电管主要可应用在交流电源口相线、中线的对地保护;直流RTN和保护地之间的保护;信号口线对地的保护;天馈口馈线芯线对屏蔽层的保护。

气体放电管的失效模式多数情况下为开路,因电路设计原因或其它因素导致放电管长期处于短路状态而烧坏时,也可引起短路的失效模式。

气体放电管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多次冲击后性能会下降,同时其他放电管在长时间使用会有漏气失效这种自然失效的情况,因此由气体放电管构成的防雷器长时间使用后存在维护及更换的问题。

4.2压敏电阻

图4-2压敏电阻的原理图符号

压敏电阻是一种限压型保护器件。

利用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当过电压出现在压敏电阻的两极间,压敏电阻可以将电压钳位到一个相对固定的电压值,从而实现对后级电路的保护。

压敏电阻的主要参数有:

压敏电压、通流容量、结电容、响应时间等。

压敏电阻的响应时间为ns级,比空气放电管快,比TVS管稍慢一些,一般情况下用于电子电路的过电压保护其响应速度可以满足要求。

压敏电阻的结电容一般在几百到几千pF的数量级范围,很多情况下不宜直接应用在高频信号线路的保护中,应用在交流电路的保护中时,因为其结电容较大会增加漏电流,在设计防护电路时需要充分考虑。

压敏电阻的通流容量较大,但比气体放电管小。

压敏电阻的压敏电压(min(U1mA))、通流容量是电路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的。

在直流回路中,应当有:

min(U1mA)≥(1.8~2)Udc,式中Udc为回路中的直流额定工作电压。

在交流回路中,应当有:

min(U1mA)≥(2.2~2.5)Uac,式中Uac为回路中的交流工作电压的有效值。

上述取值原则主要是为了保证压敏电阻在电源电路中应用时,有适当的安全裕度。

在信号回路中时,应当有:

min(U1mA)≥(1.2~1.5)Umax,式中Umax为信号回路的峰值电压。

压敏电阻的通流容量应根据防雷电路的设计指标来定。

一般而言,压敏电阻的通流容量要大于等于防雷电路设计的通流容量。

压敏电阻主要可用于直流电源、交流电源、低频信号线路、带馈电的天馈线路。

压敏电阻的失效模式主要是短路,当通过的过电流太大时,也可能造成阀片被炸裂而开路。

压敏电阻使用寿命较短,多次冲击后性能会下降。

因此由压敏电阻构成的防雷器长时间使用后存在维护及更换的问题。

4.3电压钳位型瞬态抑制二极管(TVS)

图4-3TVS管原理图

TVS(TransientVoltageSuppression)是一种限压保护器件,作用与压敏电阻很类似。

也是利用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将过电压钳位到一个较低的电压值实现对后级电路的保护。

TVS管的主要参数有:

反向击穿电压、最大钳位电压、瞬间功率、结电容、响应时间等。

TVS的响应时间可以达到ps级,是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件中最快的。

用于电子电路的过电压保护时其响应速度都可满足要求。

TVS管的结电容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高结电容型TVS一般在几百~几千pF的数量级,低结电容型TVS的结电容一般在几pF~几十pF的数量级。

一般分立式TVS的结电容都较高,表贴式TVS管中两种类型都有。

在高频信号线路的保护中,应主要选用低结电容的TVS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