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疏浚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6889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道疏浚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道疏浚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道疏浚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道疏浚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道疏浚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道疏浚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

《河道疏浚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疏浚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道疏浚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

底宽10m;

河坡均为1:

沈家漕河道平均宽度16米,河道内淤泥平均宽度为14米,深度为1.5米。

底宽7m;

结字盘港河道平均宽度16米,河道内淤泥平均宽度为14米,深度为1.3米。

底宽7.4m;

观音港姚长沟河道平均宽度14米,河道内淤泥平均宽度为12米,深度为1.3米。

底宽6m;

沈家宅沟虹桥港河道平均宽度16米,河道内淤泥平均宽度为12米,深度为1.5米。

(二)、施工准备工作

2.1技术准备

熟悉设计文件、了解现场地形变化情况,掌握当地的水文和相关的各项技术资料。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文件技术要求,施工现场的踏勘与调查结果,认真仔细地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并要求每个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掌握本工程施工中的难点,与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明确安全施工,质量控制,文明施工规范制度,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施工进度控制、廉政勤政制度建设,工地环境卫生,并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

2.2组织准备

在公司经理室的领导下,组织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挑选组织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引进改革竞争机制,优化劳动组合,配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工人,制定完备的岗位责任制和技术、质量、生产、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网络,建立各项责任制的检查,台帐登记制度。

2.3施工现场准备

认真踏勘现场,熟悉工程范围内的环境、了解掌握工程地点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掌握地基的土壤的变化及其物理特征,施工范围内的给排水情况,地下管线埋设及当地的文物情况。

专访施工区域的村民和相关单位,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宣传本工程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争取得到有关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特别是治安保卫,安全工作方面的支持、配合和谅解。

专业测量人员进场后,根据国家水准点或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

建立坐标控制点,引接水准点,确定河道线施工范围,做好河道线的定位工作,测量与绘制施工断面图,正确计算工程量。

根据设计平面图及施工平面图布置,架设一临时低压线路,平整好场地,落实临时设施的搭设和通电工作,本工程施工用水主要是水力冲挖土方用水,利用当地原有河道中的河水和泥浆沉淀后的河水并引入原河道,可重复使用。

及时完成临时便道的修筑,排泥场地的布置,落实施工队伍,特别是土方施工队伍进场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施工通信由当地电讯网接入、并配置、手机两部,便于内外与施工现场的通信畅通。

(三)、主要工艺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方法

3.1施工工艺流程图

3.2施工测量

3.2.1开工前应根据施工图纸指定的国家水准点,将高程准确引接至施工现场,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段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引接闭合差不得超过±

12√Lmm。

(式中L中为水准引接距离,单位:

公里)

3.2.2工程导线采用J6型经纬仪,按设计提供的坐标控制点进行计算放样,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尽量符合设计要求,但需选择优良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达到经济实用、美观的效果。

3.2.3测量组应熟知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在放样定线过程中,要执行三检制。

3.2.4测量组对内业资料计算必须一算二核,工序到位,要按规范要求绘制纵横断面图,外出作业严守操作规程,用测量簿记录、复核。

3.2.5测量组的工作与工程技术质量密不可分,由施工技术负责人,直接主持领导本工程的测量工作。

3.2.6施工测量人员,应把主要测量标志统一编号,并绘制在施工总布面图上,注明各有关标志间的距离,高程及角度等相关参数,以免使用时发生差错,对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经常校核,并作好记录,以保证整个工程的测量精度。

3.2.7测量仪器与设备

J6苏光经纬仪壹台

工程水准仪贰台,水准尺拾贰支

50米钢卷尺贰盘,花杆拾支

3.3河道工程

概况:

创新河为南北走向河道,北起金桥,南至川杨河,本次实施段自金桥向北至川杨河4300米。

河道平均宽度20米,河道内淤泥平均宽度为18米,深度为2.2米。

三灶浜河道东西走向,东接曹家沟,西至横沔港,河道中心长度约为3262米。

河道平均宽度24米,河道内淤泥平均宽度为22米,深度为1.2米。

沈家漕河道东西走向,东接新沪机电厂,西至横沔港,河道中心长度约为2995米。

河道平均宽度16米,河道内淤泥平均宽度为14米,深度为1.5米。

为确保对泥驳船的有效管理及运行安全,制定了泥驳船行进方案如下:

泥驳船具体行进路线为:

装满淤泥后,分别由八条河道进入川杨河,再沿川杨河由西向东。

主要航行路线从施工现场→川杨河→浦东运河→六灶港,至土方卸堆置点汤店村,总行程约26KG。

3.4.1施工质量标准

3.4.1.1河道中心线允许偏差±

200毫米。

河底设计标准高程为0.0米,允许偏差不大于+50毫米,平均值不得高于设计高程,河道设计底宽为10米,允许偏差±

200毫米,平均值不得小于设计底宽。

河道边坡设计值为1:

2,允许偏差1:

0.05,整体坡比不陡于设计值。

河道平台设计高程为4.0米,允许偏差±

50毫米,平均值不得小于设计高。

3.4.1.2对拦河坝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并加强观测和日常管理养护,防止倒坝坍坡。

3.4.1.3中心线、河道高程、宽度和边坡符合设计要求,河道边坡要平整稳定,河口线、坡脚线整齐顺直,河底平整,无明显起伏。

3.4.2排水口标准

3.4.2.1排水口位置要根据吹填区地形、排水管流量等因素确定,应设在有利于加长泥浆流程、有利于泥沙沉淀且远离排泥管出口及相邻沟河位置。

其结构可采用埋管式(用旧排泥管或PVC管),排水管断面可按堆土区排泥管断面积1-2倍取值。

排水口出口处要用袋装土、薄膜进行简易保护,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排水管要伸出围堰两侧各2米,防止水流对围堰冲刷。

3.4.2.2吹填时应不断变换排泥管位置,确保吹填区平整、围堰要有专人值班进行维修养护,防止倒堰污染环境。

3.4.3河道疏浚

3.4.3.1水上疏浚工程首先按照施工图纸,对已改变的地形地貌进行复测,并校正断面桩号位置,施工前复核该段区域已有水准点,并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水尺,便于挖泥船施工中的挖泥控制。

挖泥船施工采用单侧施工方式,施工时,挖泥船抛锚采用前后锚。

疏浚工程采用顺水纵挖法,先挖边缘水域,后挖中部水域。

施工中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做好施工台账,每天定时观察水位,并记录。

指派专人在挖泥船施工时打水深,控制抓斗的挖入深度,在完成一个疏浚断面后及时进行自检。

在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

疏浚工程施工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无事故。

挖泥船施工时在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的前提条件下将特别重视安全保障措施:

挖泥船的定位采用定位桩进行定位和利用船艏左右两根锚缆进行横移。

挖泥船的锚位严格按规定布设。

锚浮随同施工用锚一起抛设,锚浮涂红色反光油漆。

挖泥船施工时严格在限定的单侧施工区域内疏浚,采用由近到远、分条分层开挖。

3.4.4河道开挖的定线放样,检查。

3.4.4.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定河道中心线。

3.4.4.2测绘好纵横断面图,并绘制好断面图后再放河口线。

3.4.4.3开挖严格按照河口线,坡比、深度及河底高程,河底底角线等各项标准要求施工。

并使河道边坡平整稳定,河口线坡脚线整齐顺直,河底平整,无明显起伏。

3.4.4.4河道两侧平台,按设计标高要求整平,高程宽度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3.4.5排泥场的位置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设置,各种施工设备应处于最优效率工作状态,排距、排高所折算的总扬程也应在泥浆泵的设计总扬程以内。

泄水区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为了减少流失量,泄水口应设在填泥区泥浆不易流到的死角外,并要远离排泥管出口。

这样泥浆就有足够的时间沉淀,以减少土方量的流失。

吹填区的平整度与吹填的土质和排泥管口的动态布置密切相关,粒径较大的粗粒土极易堆积于管口附近,施工时根据工程要求,采用变换排泥管的位置来达到预定平整度。

3.5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3.5.1现场修筑好临时排水系统,并安装一定的排水设备,保证流水畅通,防止因积水无法排出而造成土体受淹形成无法施工。

排泥场地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泥浆在雨季溢出,造成对周围农田及村民由于淤塞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3.5.2在上层土开挖时,雨后应及时排除工作区内的积水,使地下水位迅速降低,从而降低土体的含水量,便于土方开挖。

3.5.3注意天气预报,风潮的预测,恰当安排施工。

二、施工进度计划

(一)、施工日历天

本工程计划施工日历为154天。

(二)、按期完工保证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能如期完成,特制订如下保证措施:

2.1合理按相关分项工程同时进行,各施工队之间可单独分开同时作业,互不干扰,互不影响,严格按照施工实施则进行,如有相关的工序延误,下道工序必须加班加点,再增加一定的机械设备,将工期抢回来,并加强施工现场的跟踪管理,紧密联系好各工序的衔接工作。

2.2科学管理,统筹安排,合理有效地协调组织好各施工队之间施工生产,强化项目部对各作业段的责任制的有效管理,严格落实各土方施工作业队的内部管理,组织起一个能服从大局,能接受统一指挥调度的群体,在“抢”字下功夫。

认真落实好分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2.3保证足够的各种施工机具设备和劳动力,随时经常性地做好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2.4实行内部定额人工管理、推行“施工任务单”的签发制度。

保证施工人员的明确施工项目任务责任、要求等方面有目标。

2.5开展劳动竞赛,实行奖惩制度,调动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2.6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力求早日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坚持晴天大干,小雨不停工的连续作战的宗旨。

三、质量组织体系质量保证措施技术措施

(一)、全面质量管理

本工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1.1强化质量管理,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坚持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首先要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明确效益、进度、个人利益服从质量的观点,坚持“质量第一”的经营思想,以提高工程质量。

1.2严格贯彻质量管理责任制,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各级技术系统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证,按照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项目经理和施工人员、质量员对工程质量负责,每个操作者对操作部分的工程质量负责,供料部门对提供的物资、设备的质量负责,参与本工程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形成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工程质量。

1.3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认真做好每个工序的检查,分部分项工程,自检合格率必须达到100%,质量员复检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对班组实行优良有奖,不合格者返工重罚。

1.4建立强有力的施工管理网络,定岗定员,保证施工质量。

(二)、质量管理网络

(三)、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1首先确立系统的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在全体施工人员心中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