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中日寒暄语文档资料Word格式.docx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中日寒暄语文档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中日寒暄语文档资料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段,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
在日本,不同的社会场景,不同的
人际关系中,会用到各种各样与其匹配的寒暄语。
这和同处在汉
字文化圈的中国有着很大的区别,和其他国家的语言相比,日语
寒暄语的发达程度和复杂程度都是屈指可数的[1]。
例如:
日本人用餐前说“(那就不客气啦)”,用餐后会说“^、
/承蒙款待)”,即使是一个
人用餐也会很认真的说完再动筷。
又如,日本人在出门时,通常会对家人说“行oT^sr(我走了)”,家人会回答“行^疋
/行oT5ob^VS^(你去吧/您走好)”。
外出
人回来时会说“尢^vS(我回来了)”,在家的人会回答达
力说©
/你回来啦/您回来啦)”。
这种寒暄不仅出现在家庭成员之间,还会出现在同一单位或组织的成员之间。
再者,日本人对于有“恩”于自己的人,会多次致谢。
反之,如果自己的行为给对方造成了不便或带来了麻烦,便会多次道歉。
所以在日本,类似于“昨日tt^efe”“先日”等不绝于耳。
在这里“^efe”通常是“^efe^^S(非常
抱歉)”或“力让e疋这I(非常感谢)”的省略。
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特定的语言行为体现着该民族的文化特质,寒暄语便是其中之一[2]。
寒暄语是日语学习中最早导入的内容之一,但是学习者往往按照汉语的习惯使
用寒暄语。
这与不了解寒暄语背后的日本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
、文献综述
关于日语寒暄语,我国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以日语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寒暄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日语寒暄语的文化特征。
指出
日语寒暄语体现了日本人强烈的“团体归属心理”以及“和谐)的心理”。
另外,规范化、程式化的日语寒暄语反映了日本人严谨的性格[4-5]。
在日本,有关日语寒暄语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很盛行。
近年来其研究主要分为3类。
第一类为某一具体情境
下的寒暄语。
如:
见面时的寒暄语,离别时的寒暄语等;
第二类为某一具体寒暄语表达。
^口:
^9^、疋、苦?
旱龋坏谌?
类为寒暄
语的比较。
如:
中日、日韩。
但是第三类的研究屈指可数。
其中,曲志分别调查了日本人和中国人对日常寒暄语的意识、实际使用情况以及大人和儿童间见面时的对话,分析探讨了寒暄场面日本人和中国人在语言行为上的差异。
指出日语寒暄语更注重“场合”,有适合于各种场合的规范的寒暄语。
而汉语寒暄语则更注重“人”,没有规范的寒暄语时需要说话人随机应变[6-7]。
曲&
林通过分析日本学生和中国留学生对日常寒暄语的看法以及感
想,指出相对来说日本人更注重“礼仪规范”,而中国人则更注
在先行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日语母语者以及汉语母语者使用寒暄语的实际情况,分析探讨中日寒暄语在语言上的
表达特点以及在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
为此,本研究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对日语教材中出现的日常寒暄语与日语母语者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日语寒暄语的一致性进行了调
查了解。
其次,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探讨同一语境下中日
15种
首先,以日本G大学34名大学生(均为日语母语者)为对象,进行了有关日语寒暄语的问卷调查。
问卷设置了如下场景。
1.外出?
r、家族on可七言出力M
力、?
2.今日友?
O?
Q生日何七言V^r^?
3.?
r、s^尢tt何七言力、?
4.?
r、s^尢tt何七言v^r力、?
5.?
总食前尢tt何七言v^r力、?
6.芒?
总食S尢tt何七言v^r力、?
7.明日Y力友?
n、s^尢tt何七言v^r力、?
8.s^^tt?
力•痛<
疋、家n^^v^r。
先生n何七?
护
a蓼工?
?
9.友?
力•病?
荬恰12.窑^^roS^^tt何七言v^r力、?
10.友?
©
本^^<
bTbSvSb^oS^^tt何七言v
sr力、?
11.?
W校力、^家n沁?
r尢tt家族n何七言vsr
12.夜、寝s前尢tt家族n何七言vsr力、?
13.?
ivrvr、帽子力*?
LT?
w尢。
拾o
T<
n^人n、s^尢tt何七言vsr力、?
14.S^^tt店?
TTrofe客^^力^、800?
窑挝铯蛸Ieo
匚1000?
页訾筏蓼筏俊Y饯?
r何七言^疋受。
扌取
力、。
15.入社1年目©
会社?
T宴会^盛^上^0尢状?
r^、歌总披露b^V?
r、何七言V^r^?
这15种场景是根据日语初级学习者普遍学习的寒暄语的场
景进行设置的。
调查内容为针对以上15种场景,如果寒暄的话,记入所用语言。
其次,整理调查结果,并从中提取出总人数(34)90%以上
的回答与日语教材一致的场景以及其回答。
并就这些场景,调查了7名中国日语学习者所做出的回答。
7名中国日语学习者中有
4名是和日语母语者同所大学的3年级学生,1名是中国某大学的1年级学生,2名是中国某公司职员。
三、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日语母语者的回答与日语教材的内容基本上
致(90%的回答一致)的有以下5种语境。
1.学校力、^家A丁:
r、家族on可七言v^r力、?
2.芒?
总食^尢後尢tt何七言v^r力、?
3.夜、寝S前尢tt家族0□可七言v^r力、?
5.外出rs?
r、S^^tt家族on可七言出力M扌sr
以上5种场景均为家庭、公司等场所的“内部”寒暄场景。
也就是说,相比公共场所等“外部”寒暄”,家庭、公司等场所的“内部”寒暄的表达形式较少,或者说表达形式已经基本固定。
换言之,这些表达形式已经固定的寒暄语更能体现日本民族的文化特质。
针对这5种语境,日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所做出的回答分别如表1、表2所示。
四、结果分析
一)语言层面
从语言层面看,同一语境下日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的回答存在两点显著差异。
首先,以上5种日语寒暄表达都没有主语,而汉语表达中几乎都有主语“我”。
这便是日语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与汉语不同的一处。
也就是说日语有不明示动作的主体来客观表现某件事(即
丿V表?
F”)的倾向。
而汉语有时会像日语一样有不明示动作的主体,有时又会像英语一样以动作主体或经验者作为主体来表现(即丿V表?
F”)[9]。
在此次调查结果中,汉语表现出的是作为“^丿V表?
F”的特性,那便是带有主语。
其次,以上5种日语寒暄表达中有两处使用了敬语;
而汉语
r”。
日语“休^”常被翻译成中文的“休息、缺勤、缺席”等。
“休
^”加上表示对动作主体的敬意的“fe”,也就延伸为“晚安、
您歇着吧”等睡觉时用的寒暄语。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fe^r^^^v”的省略。
“^^v”是由五段活用动词
”的命令形“”变化而来,是“^^”“它^”
的尊敬语。
因此,“fe”和“^^v”都是表示敬意的。
从而
”也就成为可以表示敬意的固定形式。
除了“fe^
,常见的日常寒暄语“您回来啦)”
也是“”这种形式。
“Vsr”是“?
</戴<(v^^<)”的“sr”
形。
“?
</戴<(v^^<)”是“食(吃)”“?
^(喝)”
因此,“Vsr”就成为了开始吃饭时的寒暄语。
中文意思为“那我就不客气啦”或“那我就吃了”等。
现代汉语虽然不如现代日语以及古代汉语拥有完整的敬语表达体系,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保留了一些形式上和系统上的延续。
比如,现代汉语依然拥有丰富的敬语词汇系统。
您、请〜、贵〜、借光等等。
但是与日语在表达方式上还存在诸多差异。
如调查结果所示,在家庭等“内部”寒暄场合,现代汉语敬语的使用率较小。
二)文化层面
从文化层面看,日语寒暄语反映了日本人的“集团归属”以及“心怀感恩”的心理。
例如,家庭成员之间或者公司同事之间
经常会使用到以下两组寒暄语。
一组是“行我走了)”和“/(你去吧/
您走好)”;
另一组是“尢^VS(我回来了)”和“^^/
你回来啦/您回来啦)”。
这两组寒暄语将日本人的
集团归属”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日本人在用餐前后分
别会说“Vsr”和“以感谢做
料理的人,感谢辛勤耕种的农民,感谢用于每道料理的食材,感
以人为本,坚持正义”的心理。
比如,关于道歉中日之间就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在日本工作(包括打工)过的中国人或许
有过类似于以下这种不愉快的经历。
自己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有错,还必须要道歉呢,有些人或许会为此事气得跟上司老板大吵一场,有些人或许觉得委屈眼泪情不自禁就流出来了。
但是在日本呆了很多年以后,很多人都会发现日本人有以道歉结束当前面临的困局的倾向。
但是中国人一般更倾向于既然没错就不需要道歉。
所以会解释为何变成这种状况,否则很难释怀。
但是这种解释在日本人看来通常只是借口而已。
而这种差异,或许是由于中国是一个把“正义”看得很重的民族,所以中国人一般不会轻易道歉。
道歉的时候,如成语“负荆请罪”(V0于吉TV
S鞭总背?
oT?
x罪?
L?
'
沁?
j?
1?
P总
乞9)一般不光需要语言还经常伴随着一些行为[10]。
相比之下,
日本人则是看重感谢的民族。
任何国家,文化中都不免附带宗教的色彩,日本和中国也不例外。
日本人把感谢看得很重,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神道的自然崇拜的影响。
作为日本人的精神归宿一一神道是没有唯一的绝对的
神”这一概念的。
神道认为山有山神、海有海神,自然界中有
为何他
八百万的众神。
自然崇拜之外,神道还有一个中心轴,那便是祖先崇拜。
拜访过传统日本人家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