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群众观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5(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7182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群众观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5(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群众观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5(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群众观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5(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用群众观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5(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用群众观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5(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群众观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5(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Word文件下载.doc

《用群众观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5(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群众观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5(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Word文件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群众观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5(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Word文件下载.doc

一、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把尊重群众意愿和智慧放在首位,调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群众的民主自治意识日益增强,对政治生活、社会管理等越来越关心。

大量事实表明,当前社会建设方面存在的较多问题,与盲目决策、工作方法简单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首要的是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的意见作为决策的前提,以科学的、民主的和法治的方式推进社会关系的整合与创新。

一是围绕群众所思所盼所想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都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近年来,台州市持续开展定期下访、蹲点调研等多种形式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健全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和领导联系重大事项制度,从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治安、生态环保、征地拆迁、公共服务等问题入手,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度体系。

如在今年全市开展的“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活动(以下简称“双服务”活动)中,各单位找准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责任承诺公开活动,主动把承诺亮给群众,把工作推进过程展示给群众,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二是依靠群众自身的智慧与力量创新社会管理。

把群众的意见作为决策的前提,扎实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从制度上保障落实人民群众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台州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尊重群众的创造经验,大力总结和推行“民主恳谈”、“村级民主议事五步法”等制度,加强以“四化一核心”为重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切实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水平与群众自我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这些举措和办法都来自于群众的智慧,得益于群众的创造,同时也确保社会管理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是完善群众监督评价社会管理工作机制。

社会管理创新涉及到群众工作的方方面面,实际成效如何,必须由群众来评价。

台州市委、市政府从2005年开始,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万人评议机关活动,并大幅增加社会管理的考核内容和群众满意度指标,把评判权交给群众,进一步强化了公众导向的绩效评估,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增强了政府公信力。

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把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利益作为根本,着力构建社会利益整合保障体系。

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必须切实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方面群众具体利益的切入点,以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让发展带来的利益增量为广大群众所共享。

一是健全群众利益诉求和协调机制。

越是贴近群众,社会就越和谐。

我市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行领导与群众面对面的“恳谈日”活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和“双服务”活动,真诚听民声、真情办实事、真心谋发展,得到了群众的欢迎。

尤其是在今年的“双服务”活动中,各单位通过组团式、主题式、结对式等方式,搭建集广泛征询服务内容、快速对接服务项目、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三位一体的服务平台,帮助基层群众、企业、村居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节点难点问题。

全市共有3205名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送服务,服务村(社区、企业)11642次,破解难题3462个,落实帮扶资金19529.12万元。

二是着力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

完善群众基本利益保障机制,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根本。

近年来,我市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主要社会民生目标,出台一系列关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文件,深化卫生医药体制改革,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保障群众的发展权益。

2009年和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市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76%,切实保障了群众的民生需求。

三是加强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和关爱帮扶。

面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如何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等重点群体的服务管理,已成为新时期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我市积极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办法,深化“人房关联,以房管人”的管理模式,加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推行流动人口社会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应的政策待遇保障。

针对贫困群体和低收入群众,我们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层层联系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制度和“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实施“心灵关怀”计划,使弱势群体重塑生活信心。

三、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把化解群众矛盾作为关键,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动态协调化解机制。

当前,随着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多元、多变,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新的深层次问题与老矛盾、老问题互相纠结,特别在企业改制、城镇拆迁、农村征地等过程中群众矛盾尤为突出。

为此,必须构建社会矛盾动态协调和化解机制,以使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得到及时化解和向好的方面转化,使社会处于动态平衡、动态优化、井然有序、健康运行的状态。

一是及时掌控社会动态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这是有效预防社会问题、群众矛盾积累和激化、促进社会运行动态优化的重要措施。

我市按照“见微知著、抢得先机、争取主动、防止激化”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落实县、市、区每月一次和乡镇(街道)每周一次的社会矛盾形势分析制度和定期排查制度,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工程、特殊群体、敏感时期的监控和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建立台账,分级负责,归口管理,逐一落实措施、责任和人员,限期予以化解。

二是建立和完善群众矛盾调解机制。

群众矛盾调解是当前有序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我市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调解工作网络,规范和提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和联动调解中心,积极推进和谐社区(村)和民主法治社区(村)建设,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类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矛盾不上交,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支撑,也是化解群众矛盾的重要保障。

我市坚持“传统+科技、民警+群众、执法+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推进街区防控网、社区防控网、虚拟社会防控网组成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网格化”治安巡防模式,建设公安派出所警务指挥中心,深入推进“技防入户”工作和农村“治安小区化”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此外,还建立健全社会应急服务联动机制,推广建立社会应急求助处置中心经验,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

四、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把夯实群众基础作为保障,加强社会协同管理体系建设。

传统体制下的社会管理依靠政府的权威实行社会控制,现代社会管理是一种规范的公共治理结构下的公民参与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要适应现代社会管理公共治理的基本趋势,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核心组织的基础上,调动全社会的参与积极性,进一步夯实群众工作基础,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以城乡社区(村)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

基层是社会协同管理的基础。

应着力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强化城乡社区的区域性社会管理职能,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搭建社会管理服务的新平台。

近年来,我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百千工程”和“城中村”改造,深入开展“社区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进“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组织开展农村社区化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积极推动社区建设向城镇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较快的农村延伸,着力推动群众自我服务与发展。

二是促进社会组织的规范和提升。

坚持鼓励发展和监管引导并重的方针,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发展壮大,让公民有更多机会利用这些载体实现自我管理和参与社会管理。

我们通过大力发展各类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规范服务行为和收费行为,加快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步伐,加强社会工作者组织和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党建双增工程”,推进新社会组织的“诚信服务先锋”活动,扩大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覆盖面,逐步实现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推动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好社会组织在群众中的桥梁纽带、服务平台作用。

三是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能力建设。

推进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在今年的“双服务”活动中,各基层单位以“机关提能增效”为基础,积极开展“六查六看”活动,加强明察暗访,加大治懒治庸治奢力度。

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机制,大力推广并联审批和多证联办等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责任等制度,提高审批和办事效率,尽力为群众提供各种方便,推动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各项工作创新开展。

刊登于2010年第12期《政策瞭望》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