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三大平衡常数”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9443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三大平衡常数”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三大平衡常数”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三大平衡常数”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三大平衡常数”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三大平衡常数”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三大平衡常数”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

《高中化学“三大平衡常数”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三大平衡常数”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三大平衡常数”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

2=1mol/L,故①式生成c(HI)=c(HI)平衡+c(HI)分解=4mol·

L-1+1mol/L=5mol·

L-1,c(NH3)平衡=c(HI)①=5mol·

L-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公式K=c(NH3)平衡×

c(HI)平衡=5mol/L×

4mol·

L-1,故答案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公式求算化学平衡常数。

学生易错选D,原因是将①式生成的c(HI)=5mol/L代入了公式中进行了求算,而未带入平衡时HI的浓度(4mol·

L-1)。

因此,在求算化学平衡常数时,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进行。

方法规律:

①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mA(g)+nB(g)pC(g)+qD(g),其中m、n、p、q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公式可以表示为:

各物质的浓度一定是平衡时的浓度,而不是其他时刻的.

②在进行K值的计算时,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1”。

例如:

Fe3O4(s)+4H2(g)3Fe(s)+4H2O(g),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

③利用K值可判断某状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例如,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平衡常数为K。

若某时刻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如下:

,则有以下结论:

K/=K,V(正)=V(逆),可逆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K/<K,V(正)>V(逆),可逆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K/>K,V(正)<V(逆),可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④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当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数增倍或减倍时,化学平衡常数也相应的发生变化。

针对性训练:

1.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如下:

FeO(s)+CO(g)Fe(s)+CO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已知1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263。

若在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c(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______(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答:

由于此时K/=c(CO2)/c(CO)=(0.025mol·

L-1)/(0.1mol·

L-1)=0.25≠K=0.263,所以反应不处于平衡状态,又因为0.25<0.263,则v正>v逆,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典例2.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

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2SO3(g)。

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_K(B)(填“>”、“<”或“=”)。

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增大了压强(由0.10MPa→0.50MPa),故SO2的平衡转化率(a)变大;

由于平衡常数K不受压强、浓度的影响,只受温度的影响,而体系的的温度不变,所以平衡常数K值不变。

(1)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本题已指明是“在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说明温度不变,改变的只有物质的浓度,故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学生易错的主要原因是不能结合题目信息解读图象所致,观察分析图象的能力欠缺。

化学平衡常数是描述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重要参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无关,当然也不会随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即与压强无关。

针对性训练2.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

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通过浮选、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锌和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373-1573K,使锌蒸馏出来。

主要反应为:

焙烧炉中:

2ZnS+3O2=2ZnO+2SO2①

鼓风炉中:

2C+O2=2CO②

ZnO(s)+CO(g)Zn(g)+CO2(g)③

⑴请写出反应③的平衡常数表达式,若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在鼓风炉中增大CO的浓度,平衡将向移动,此时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⑴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进行书写:

K=c(Zn).c(CO2)/c(CO),增大反应物CO的浓度,虽然化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

二、电离平衡常数

典例3.(2008山东卷)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H2CO3)=1.5×

10-5mol·

L-1。

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HCO3-+H+的平衡常数K1=。

(已知:

10-5.60=2.5×

10-6)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公式可知:

K1=c(H+)c(HCO3-)/c(H2CO3)=10-5.60×

10-5.60/l.5×

10-5=4.2×

10-7mol.L-1。

此题可直接运用电离平衡常数的公式进行计算,只要准确的代入数值计算,不难得出答案。

本题易错的主要原因是对电离平衡常数的遗忘和计算不准确造成的。

典例4.下列有关电离平衡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电离平衡常数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越弱

B.电离平衡常数与温度无关

C.在CH3COOH的稀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当再加入量冰醋酸时,(K)值增大

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

K表征的是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它越大,表示弱电解质越易电离,反之,就越难,故A正确;

电离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一样,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B、C错误;

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的相互关系应为K1>K2>K3

电离平衡常数是表示弱电解质相对强弱的一个物理量,可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K值越大,即表示该电解质的能力越强。

另外,很多学生搞不清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因素是温度而不是浓度,而错选了C。

①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各种离子浓度之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就叫电离平衡常数。

如CH3COOHCH3COO-+H+,K=c(CH3COO-)c(H+)/c(CH3COOH).

②电离平衡常数是描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主要参数,也是弱酸、弱碱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尺。

它只受温度的影响,因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故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③对于多元弱酸来说,由于上一级电离产生的H+对下一级电离起到抑制作用,一般是K1≥K2≥K3,即第二步电离通常比第一步电离难得多,第三步电离又比第二步电离难得多,因此在计算多元素弱酸溶液的c(H+)或比较弱酸酸性相对强弱时,通常只考虑第一步电离。

1.对于弱酸,若25℃时,有,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电离平衡,K为电离平衡常数,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电离方程式

电离平衡常数K

  回答下列各问:

  

(1)若在该温度下,继续不断加入少量的冰醋酸,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值不同,则K值的大小与酸性的相对强弱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都看作是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最弱的是________.

  (4)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对于同一种多元弱酸的、、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规律,此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离平衡常数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现已经测得25℃时,Cmol/L的的电离程度为a.试表示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

答案:

(1)不变

(2)K值越大,酸性越强(3) 

 (4),上一级电离产生的对下一级电离过程有抑制作用

 (5)

三、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典例5.(2008年山东卷)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提示:

BaSO4(s)Ba2+(aq)+SO42-(aq)的平衡常数Ksp=c(Ba2+)·

c(SO42-),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当加入Na2SO4溶液时,c(SO42-)增大,沉淀溶解平衡向沉淀析出方向进行,则c(Ba2+)会减小,故A错;

蒸发溶液时,可使溶液的c(SO42-)和c(Ba2+)同时增大,而d→c显示c(SO42-)未变,故B错;

d状态点,因其在沉淀溶解平衡点c点的下方,说明未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故无BaSO4沉淀生成,C正确;

D项,因a、c两点对应的都是在相同的温度下的Ksp,故二者的Ksp相同,D错。

本题答案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沉淀的溶解和生成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影响Ksp的因素及沉淀析出的条件等,解题主要策略是应用化学平衡移动理论。

学生易错的原因主要在于对于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论掌握不到位,同时也不能正确的结合图象进行分析,从而不知所措而错选。

典例6.(2008年广东卷)已知Ag2SO4的Ksp为2.0×

10-5,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mol·

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mL0.020mol·

L-1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因Ag2SO4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2SO42Ag++SO42-,在Ag2SO4饱和溶液中,因为c(Ag+)=0.034mol/L,所以c(SO42-)=c(Ag+)/2=0.017mol/L;

当加入100ml0.020m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