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障的有效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全保障的有效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保障的有效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厂长到工人的生产系统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
各车间、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
(3)生产现场应通过监察部门的安全生产资质审查,并得到认可。
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的人员、依照其从事的生产内容,分别通过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审查,取得安全操作认可证,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除经企业的安全审查,还需按规定参加安全操作考核;
取得监察部核发的《安全操作合格证》,坚持"
持证上岗"
。
施工现场出现特种作业无证操作现象时,施工项目必须承担管理责任。
(4)生产人员负责生产现场中物的状态审验与认可,承担物的状态漏验、失控等的管理责任。
(5)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签定安全协议,向安全生产做出安全保证。
(6)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应认真、详细的记录,做为分配、补偿的原始资料之一。
二、安全教育与训练
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的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
安全教育、训练就是进行人的行为控制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因此,进行安全教育、训练要适时、宜人,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
组织安全教育、训练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1)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应具有基本条件与较高的心理素质
1)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
临时性人员须正式签定劳动合同,接受入场教育后,才可进入生产现场与劳动岗位。
2)没有痴呆、健忘、精神失常、颠痫、脑外伤后遗症、心血管疾病、晕眩、以及不适于从事操作的疾病。
3)没有感官缺陷,感性良好。
有良好的接受、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
4)具有适于不同层次操作所必须的文化,基本的安全操作素质
(2)安全教育、训练的目的与方式。
安全教育、训练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个阶段的教育。
进行安全教育、训练,不仅要使操作者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而且能正确、认真的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安全的行为。
安全知识教育。
使操作者了解、掌握生产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安全技能训练。
使操作者逐渐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获得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减少操作中的失误现象。
安全意识教育。
在于激励操作者自觉坚持实行安全技能。
1)对学徒工、实习生的进行安全教育,重点偏重一般安全知识,生产组织原则,生产环境,生产纪律等。
强调操作的非独立性。
二个月内安全技能不能达到热练的,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废止劳动资
2)结合生产现场的变化、适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一般每一个月组织一次安全教育。
3)结合生产组织安全技能训练,干什么训练什么,反复训练、分步验收。
以达到出现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划为一个训练阶段。
4)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不易确定,应随安全生产的形势变化,确定阶段教育内容。
结合发生的事故,进行增强安全意识,坚定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的信心,接受事故教训教育。
5)受季节、自然变化影响时,针对由于这种变化而出现生产环境、作业条件的变化进行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增强安全意识,控制人的行为,尽快地适应变化,减少人失误。
6)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推行新工艺之前,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的全面安全教育,激励操作者实行安全技能的自觉性
三、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就是发现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
就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安全检查的形式有普遍检查,专业检查与季节性检查。
(1)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就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1)生产现场安全检查以自检形式为主,对厂长至操作员,生产全部过程、各个方位的全面安全状况的检查。
检查的重点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以及生产人员的行为为主。
发现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时,必须果断的消除。
2)各车间生产组织者,应在全面安全检查中,透过作业环境状态与隐患,对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检查对安全生产认识的差距。
3)对安全管理的检查,主要就是:
安全生产就是否提到议事日程上,各级安全责任人就是否坚持“五个同时”。
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
专职安全人员就是否在位、在岗。
安全教育就是否落实,教育就是否到位。
工程技术、安全技术就是否结合为统一体。
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
安全控制措施就是否有力,控制就是否到位,有哪些消除管理差距的措施。
事故处理就是否符合规则,就是否坚持
"
三不放过"
的原则。
(2)安全检查的组织
1)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按制度要求的规模、时间、原则、处理、报偿全面落实。
2)成立由第一责任人为首,各车间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
3)安全检查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
(3)安全检查的准备
1)思想准备。
发动全员开展自检,自检与制度检查结合,形成自检自改,边检边改的局面。
使全员在发现危险因素方面得到提高,在消除危险因素中受到教育,从安全检查中受到锻练。
2)业务准备。
确定安全检查目的、步骤、方法。
成立检查组,安排检查日程。
分析事故资料,确定检查重点,把精力侧重于事故多发部位与工种的检查。
规范检查记录用表,使安全检查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4)安全检查方法。
1)定期安全检查。
列入安全管理活动计划,有较一致时间间隔的安全检查。
定期全面安全检查的周期,控制在30天内。
班组必须坚持日检。
2)突击性安全检查。
指无固定检查周期,对特别部门、特殊设备、小区域的安全检查,进行突击性安全检查。
3)特殊检查。
对预料中可能会带来新的危险因素的新安装的设备、新采用的工艺、新建或改建的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前,以"
发现"
危险因素为专题的安全检查。
特殊安全检查还包括,对有特殊安全要求的电气、照明设备,通风设备,有毒有害物的储运设备进行的安全检查。
(5)做好危险因素的消除。
安全检查的目的就是发现、处理、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伤害,实现安全生产。
消除危险因素,认真的整改,真正的、确确实实的把危险因素消除。
对于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一时不能消除的危险因素,逐项分析,寻求解决办法,安排整改计划,尽快予以消除。
安全检查后的整改,必须坚持"
三定"
与"
不推不拖"
不使危险因素长期存在而危及人的安全。
指的就是对检查后发现的危险因素的消除态度。
三定即定具体整改责任人;
定解决与改正的具体措施,限定消除危险因素的整改时间。
在解决具体的危险因素时,凡借用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的,不推拖、不等不靠,坚决的组织整改。
自己解决有困难时,应积极主动寻找解决的办法,争取各部门支援以尽快整改。
不把整改的责任推给上级,也不拖延整改时间,以尽量快的速度,把危险因素消除。
四、作业标准化
在操作者产生的不安全行为中,由于不知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了干的快些而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坚持自己的操作习惯等原因所占比例很大。
要及时纠正,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
(1)制定作业标准,保障实施作业标准化的首要条件
1)采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者三结合的方式,根据操作的具体条件制定作业标准。
坚持反复实践、反复修订后加以确定。
2)作业标准要明确规定操作程序、步骤。
怎样操作、操作质量标准、操作的阶段目的、完成操作后物的状态等,都要做出具体规定。
3)尽量使操作简单化、专业化,使作业标准尽量减轻操作者的精神负担,
4)作业标准必须符合生产与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不能把作业标准通用化。
不同作业条件的作业标准应有所区别。
(2)反复训练
1)训练要讲求方法与程序,宜以讲解示范为先,符合重点突出、交待透彻的要求。
2)边训练边作业,巡检纠正偏向。
五、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
生产技术工作就是通过完善生产工艺过程、完备生产设备、规范工艺操作,发挥技术的作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
包含了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全部职能与作用。
两者的实施目标虽各有侧重,但工作目的完全统一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的基点上。
生产技术、安全技术统一,体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具体的落实"
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的管理原则。
具体表现在:
(1)生产进行之前,考虑产品的特点、规模、质量,生产环境,自然条件等。
摸清生产人员流动规律,能源供给状况,机械设备的配置条件,需要的临时设施规模,以及物料供应、储放、运输等条件。
完成生产因素的合理匹配与现场布置。
(2)在生产进行之前,针对具体情况与生产因素的特点,提供具体的作业或操作规范。
为使操作人员充分理解方案的全部内容,减少实际操作中的失误,避免操作时的事故伤害。
要把方案的设计思想、内容与要求,向作业人员进行充分的交底。
(3)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预防伤害事故,保证生产工艺过程顺利实施,生产技术工作中应纳入如下的安全管理职责:
1)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规范人的行为,使操作者获得完善的、自动化的操作行为,减少操作中的人失误。
2)参加安全检查与事故调查,从中充分了解生产过程中;
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的环节与部位、发生与发展、危害性质与程度。
摸索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规律与方法。
提高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能力。
3)严把设备、设施用前验收关,没有危险状态的设备、设施盲目投入运行发生的伤害事故。
六、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事故就是违背人们意愿,且又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一旦发生事故,不能以违背人们意愿为理由,予以否定。
关键在于对事故的发生要有正确认识,并用严肃、认真、科学、积极的态度,处理好已发生的事故,尽量减少损失。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1)发生事故后,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事故、实事求就是的按照规定、要求报告。
不隐瞒、不虚报,不避重就轻就是对待事故科学、严肃态度的表现。
(2)积极抢救负伤人员的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利于调查清楚事故原因,从事故中找到生产因素控制的差距。
(3)分析事故,弄清发生过程,找出造成事故的,人、物、环境状态方面的原因。
分清造成事故的安全责任,总结生产因素管理方面的教训。
(4)以事故为例、召开事故分析会进行安全教育。
便所有生产部位、过程中的操作人员,从事故中瞧到危害,激励她们的安全生产动机。
从而在操作中自觉的实行安全行为,主动的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5)采取预防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彻底的整改;
使采取的预防措施,完全落实。
经过验收,证明危险因素已完全消除时;
再恢复施工作业。
(6)未造成伤害的事故,习惯的称为未遂事故。
未遂事故就就是已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只就是未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济损失。
然而其危险后果就是隐藏在人们心理上的严重创伤,其影响作用时间更长久。
未遂事故同样暴露安全管理的缺陷、生产因素状态控制的薄弱。
因此,未遂事故要如同已经发生的事故一样对待,调查、分析、处理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