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7969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Word文件下载.docx

《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Word文件下载.docx

B.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C.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

D.饮水过多,水分滞留在组织液

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4.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

5.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

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为

A.25%B.50%C.32%D.64%

6.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

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6%、8%B.92%、8%

C.78%、92%D.8%、92%

7.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

C.如果某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则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8.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9.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10.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肌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

B.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较少

C.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

D.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进行利用需要经过6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11.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D.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12.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13.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测定数据。

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成分

(相对含量)

Na+

K+

Cl—

HCO3—

蛋白质

142.00

5.00

103.00

27.00

16.00

147.00

4.00

114.00

30.00

1.00

10.00

143.00

25.00

11.00

47.00

A.①是血浆,其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

B.②与③的成分差异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C.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可判断是细胞内液

D.①②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3—含量较多

1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食物中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1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一定会释放出来

B.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16.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17.获2018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

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18.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表所示,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AA(%)

Aa(%)

aa(%)

第一年

30

40

第二年

25

50

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化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19.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20.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1.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

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

22.下图是由甲、乙、丙3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

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神经元兴奋时,乙、丙神经元同时兴奋

B.乙酰胆碱和5-羟色氨酸都与突触后膜相同的受体结合

C.若神经性蛇毒与乙酰胆碱受体发生不可逆的结合,则对乙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D.若用某种药物抑制乙神经元上的Ca2+通道,则甲、丙两个神经元都无膜电位变化

23.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C.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24.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25.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C.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5小题,除注明外,每空一分,共50分。

26.(每空1分,共7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

X、Y、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

图2表示这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____________,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27.(每空2分,共12分)下图为特异性免疫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特异性的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细胞代号)

(2)试列举一例图中的物质Y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F在⑩处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D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E或F。

(4)若麻风杆菌侵入机体组织细胞时,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序号表示)的途径得以消灭。

(5)物质X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每空1分,共12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