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专项检查手册以此为准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7877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2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专项检查手册以此为准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专项检查手册以此为准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专项检查手册以此为准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专项检查手册以此为准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专项检查手册以此为准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专项检查手册以此为准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

《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专项检查手册以此为准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专项检查手册以此为准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专项检查手册以此为准_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

3.检查工具

被检台站应提前准备以下检查所需工具:

笔记本电脑、串口连接线、万用表、指北针、水平尺、手持GPS、相机、雨量校准仪、卷尺、起子等,必要时还应提供全站仪(经纬仪)、激光测距仪等测量工具。

串口调试助手、ISOS和OSSMO2004最新版本软件等,作为检查工具的必要补充。

4.报告书填写要求

4.1填写说明

报告书由台站自查或上级业务管理部门检查时填写。

⑴“封面”:

“省(区、市)”和“台站类别”通过下拉列表选择;

“地(市、州、盟)”和“台站名称”需人工输入,根据单元格提示填写。

“检查人员”,必须填写,不允许空白。

检查日期填写检查的具体日期。

⑵“表一”:

为汇总表,表中“检查得分”项均自动统计,“检查小结”由检查人员填写。

由于各台站的业务内容不同,为方便比较,设定了四种分数:

“总分”:

各项目应得分数,与台站实际业务情况有关,分值不统一;

“检查得分”:

各项目检查实际得分;

“检查评分”:

检查评分=检查得分/总分×

100,保留两位小数。

如某站“自动仪器(现用)”的“总分”为90,“检查得分”为85,则其“检查评分”为85/90×

100=94.44;

“权重评分”:

不同项目“检查得分”乘以权重系数后的最终分数,保留两位小数;

“权重评分”各项系数:

“制度实施及应急保障”项,占25%;

“场室标准化建设”项,占25%;

“探测环境”项,占10%;

“业务系统”项,占10%;

其他各项合计占30%。

⑶“表二”由台站填写,本表不统计得分。

“基本情况”里“区站号”需人工录入,“艰苦台站类别”、“是否双套站运行”、“岗位设置情况”均为下拉列表选择,其他内容均自动调取。

“艰苦台站类别”以上级发文为准。

“是否双套站运行”中的“双套站”是指有一套自动气象站业务运行,另一套自动气象站热备方式运行;

“单套站”是指一套自动气象站业务运行,人工观测仪器为备份。

长期保留人工观测的八个基准站,选择“单套站”。

“岗位设置情况”中“综合业务岗”是指从事观测、预报、人影、服务等综合业务,“综合观测岗”是指从事地面、高空、农气等综合观测业务,“地面单独岗”是指仅从事地面业务。

业务人员兼任的行政工作不属于综合业务岗。

同时有多种岗位设置的台站,按综合业务、综合观测、地面单独岗的顺序选择。

“其他观测任务”中的酸雨和辐射观测类别均为下拉列表选择,其中辐射类别中同时有辐射一级和基准辐射观测任务的站选择“基准辐射站”,本省(区、直辖市)自建的辐射站,选择“省站”。

⑷“表三”至“表十”根据本手册中的“检查方法”通过下拉列表填写,选择后自动评分。

⑸“表五”:

运行双套自动站(含便携式备份)的台站填写“现用自动站”和“备份自动站”两部分内容,单套站的台站只填写“现用自动站”部分;

台站没有的观测设备,空白不填。

⑹“表六”:

单套自动站运行和长期保留人工观测的八个基准站填写此表。

台站没有的观测仪器,空白不填。

⑺“表八”:

单套自动站运行的台站不填写本表的“备用自动站”(长期保留人工观测的八个基准站除外)。

⑻“表九”:

由承担酸雨观测任务的台站填写。

⑼“表十”:

由承担辐射观测任务的台站填写,辐射站观测类别选择为省站的不填写该表。

4.2上报要求

报告书以站为单位填报,每站一份。

根据本站观测业务,逐项进行检查、填报;

没有的观测业务,相应栏目空白。

为保证文件格式统一,电子版的报告书需用EXCEL2007(含)以上的版本填写,上报时文件名命名格式为:

“站类代码+站号+省(区、市)名+台站名称+地面气象观测专项业务检查报告书.xlsx”。

站类代码:

0——基准站,1——基本站,2——一般站。

例如:

山东省莒县国家基准气候站:

0+54936+山东+莒县+地面气象观测专项业务检查报告书.xlsx

北京市北京国家基本气象站:

1+54511+北京+北京+地面气象观测专项业务检查报告书.xlsx

河南省新密国家一般气象站:

2+57085+河南+新密+地面气象观测专项业务检查报告书.xlsx

省(区、市)名按以下名称填写: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浙江。

报告书由省级业务管理审查,认真分析、统计,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形成全省自查报告,于9月25日前上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二、检查方法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检查人员应对台站业务制度实施及应急保障情况、观测场和值班室标准化建设情况、各类观测业务工作开展及设备状况、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各类业务软件和业务平台运行情况等进行逐项检查,可根据需要进行现场跟班检查。

通过谈话或座谈了解情况确认的要有记录。

1.业务制度实施及应急保障检查

1.1业务制度实施情况

检查项目

合格标准

值(守)班制度

交接班

当面、按时、共同交接,并签字(检查和谈话方式确认)

严格守班

严守岗位,不做与工作无关事情

观测业务流程

台站有符合规范要求的统一观测业务流程

执行观测流程

业务人员观测操作符合台站统一流程

质量考核制度

质量考核办法

执行本省质量考核细则或中国气象局质量考核办法

质量统计表

有质量统计表

设备维护与管理

清洁仪器

按规定清洁仪器并有记录,以台站值班日志为准(电子或纸质均可)

维护仪器

按规定维护仪器并有记录,以台站值班日志为准(电子或纸质均可);

注意UPS维护记录

备件情况

备件在有效期内,以检定证或合格证为准;

备件充足是指以下设备至少各有一个:

翻斗雨量传感器、高精度气温传感器、地温(草温)传感器、人工雨量筒、业务和备用自动气象站备份计算机

设备存放

有专库或专柜存放,以实物为准

设备管理

有专人(文件或会议纪要确定)管理

设备账物

账物相符,以设备实物与账本对应确认

库房管理

库房整洁有序,有安全防护措施(防火、防水、防盗等)

学习制度

集中学习次数

以站、组学习纪要或个人学习记录为准

学习计划和记录

有完整的学习计划和记录,以纸质记录为准

资料管理

管理有序,装订成册

资料及数据文件归档

数据文件每天有备份,每月有归档;

日照自记纸每月装订,妥善保存,各类气簿按时存档

技术规范、规定齐全

现用技术规范、规定齐全(电子版或纸质版均可),可随时查阅

1.2应急保障和台站业务工作状况

应急工作预案和流程

应急预案

有应急预案,以台站文件为准

应急工作流程

应急工作流程清晰,以台站文件为准

掌握预案和流程情况

业务人员知道应急预案和流程,了解具体内容(现场谈话或问答方式确认)

应急备份系统

备份电源

有备份供电电源,以实物为准

备份电源运行

备份电源正常运行,以实际运行为准

备份通信运行

备份通信设施自动切换,以实际运行为准

业务工作状况

重视业务工作情况

如果备件不充足、站内业务人员无技术交流或培训记录、无参加各类竞赛记录、经费不满足业务需求等情况,有一项不满足视为较重视,两项不满足视为一般,均不符合要求视为不重视业务工作

疑难问题解决及时性

以台站记录、业务平台日志或和台站业务人员谈话了解情况确认

技术交流

有参会交流技术总结、报告或论文,或有上级技术交流会议文件

技术培训

有业务人员参加培训记录,如业务人员参加培训笔记或上级培训文件

业务经费

业务所需设备、备件或耗材满足需求,不能满足需求的视为经费不足

2.观测场、值班室标准化建设检查

地面观测场和值班室标准化建设情况检查,主要是针对地面观测场和值班室的建设以及相关设备布设的规范性进行检查。

通过检查促进观测场、值班室标准化建设,但也适当考虑台站历史沿革。

对于观测场面积,2009年1月1日以前建设的16m×

20m的观测场视为基本符合要求;

对于观测场仪器布设和值班室,2014年5月份之前建设完成的台站检查主要依据为《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地面气象观测场值班室建设规范》(气发〔2008〕491号);

2014年5月份以后新建或改造的台站检查依据为《地面气象观测场规范化建设图册》(以下简称图册)。

参照图2所示。

图2地面观测场仪器布设参考平面图

地面观测场一般要求选取的周边探测环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代表一定范围内探测环境的一个平均状况,探测环境需要尽量保持原有生态,避免人为环境的影响。

场地保持自然的下垫面,且平坦整洁。

观测场

场地状况

观测场方位正南正北(偏差≤10°

,视为正南正北)

观测场面积符合要求(无辐射站≥25m×

25m,有辐射站≥25m×

35m,高山站、海岛站不受限制)

2009年1月1日前建设的16m×

20m的观测场视为基本符合要求

观测场形状为正方形(无辐射)或长方形(有辐射)

观测场垫高高度≤0.5m,视为未垫高

观测场地平整

草高≤20cm(不长草的地区除外)

有积雪专用观测地段,符合规范要求(南方自建站以来无降雪记录的台站不检查此项)

观测场外四周2m范围内与观测场内下垫面一致

防雷

观测场防雷系统接地电阻≤4Ω,处在高山、海岛等岩石地面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

m的气象台(站),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可适当放宽(以防雷机构出具的检测证书为准)

有当年防雷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书

照明

场内照明灯符合要求(冷光源,功率不超过25W)

仪器布局

总体布局符合“北高南低”的原则(北回归线以南的台站以及辐射、日照项目除外)

安装位置不符合《图册》要求的仪器件数,以2014年5月下发版本为准

电线积冰架安装在观测场外

观测场内与地面观测无关的仪器(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基准辐射站各类辐射表除外)

日照观测仪器不应受障碍物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