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简答题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87830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docWord文件下载.docx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简答题doc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docWord文件下载.docx

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包括:

①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③公司税前利润,④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⑤资本折旧。

GDP工

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3.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R为

什么?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都不计入GDP因为政

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而人们购买普通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间接税为什么要计入GDP

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

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也应视为成本,

所以间接税要计入GDP

5.简述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有何不同?

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的.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向的.当税收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是税收增加量的倍数.反之

则相反.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

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量的变化,这个倍

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和总支出•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量是与总支出同方向的.这两个变量之间有

一定的倍数关系,但倍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

6.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

有影响。

举例说:

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

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2

万美元;

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

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

美元;

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

相反,乙地区出售

给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

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

由于,甲乙两地是一个国家,因此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而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

美元,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看,计入GDP的价值都

是18万美元。

7.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其关系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根据上述五个总量的定义,可以将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

国民生产总值(GNP-资本折旧=国民生产净值

(NNP,

国民生产净值(NNP-(间接税-津贴)=国民收入

(NI),或:

国民收入(NI)=工资+利息+利润+地租,国民收入(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股息+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红利收入=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PI)-个人纳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消费+个人储蓄。

8.储蓄一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

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

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

这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

需求(C+I)的恒等关系。

只要遵守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既是否均衡。

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企业想要有的投资。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

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

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

9.什么是名义GDP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名义GDP是指以现行市场价格计算的既定时期国内

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总和。

实际GDP是指在相同的价格或货币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不同时期所生产的全部产出的实际值。

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总水平

10.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在资源大量闲置并进行短期分析且价格具有粘性的前提下,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这在西方经济学中又是被称为凯恩斯定律。

11.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的?

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关系。

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时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与收入变动量的关系,及边际消费倾向;

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与该收入量的关系,即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0而小于1。

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丝毫不增加消费,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

但是,平均消费倾向不一定总是大于0而小于

1的。

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这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

12.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的关系

(1)总量的互补:

C+S=Y

(2)趋势的互补:

若APC和MPC都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但APC>

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vMPS(3)平均倾向和和边际倾

向互补:

APS+APC=1MPS+MPC=1

13.如何理解节约悖论

(1)个人储蓄的增加带动全社会储蓄的增加,从而带动了边际储蓄倾向的增加,导致投资乘数递减,国民收入成倍减少。

(2)个人消费的增加带动全社会消费的增加,从而带动了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加,导致投资乘数递增,国民收入成倍减

少。

14.什么是投资乘数?

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

化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k=1/(1-MPC=1/(1-B)=1/MPS

决定因素: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大

15.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r越敏感,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答: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d

的大小。

因为i=e-dr,d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进而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16.为什么货币需求对利率r越敏感,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h

的大小,因为L=ky-hr,如果这一系数越大,说明货币需求的变动所引起利率的变动会很越小,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少,因而对投资的挤占也越少,进而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17.财政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效果分别与LMIS曲线斜率有

什么关系?

(1)财政政策效果:

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

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反之IS曲线越平坦,

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大即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反之LM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18.简述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

水平线,此时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一方面,LM为水平线,说明此时的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已成为无限大,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

这样,如果国家货币当局想用增加货币供给来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

是不可能有效果的。

水平的LM即为“凯恩斯陷阱”。

这时

候政府用增加支出或减税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则效果十分大,因为政府实行这类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向私人部门借钱(出售公债),并不会是利率上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

(图b)另一方面,IS为垂线,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即不管利率如何变动,投资都不会变动。

(图a)如果LM是水平的,IS是垂直的,则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图c)

19.简述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

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IS曲线是水平的,LM曲线是垂直的。

此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如下图所示)一方面,LM垂直,说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就是说,利率已咼到如此地步,一方面使人们持有货币的成本或者说损失极大;

另一方面又使人们看到债券价格低到了只会上涨不会下跌的程度,人们不愿为投机而持有货币。

此时政府支出的任何增加都将伴随着私人投资的等量减少,显然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是完全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没有是收入产生任何变化。

另一方面,IS呈水平状,说明投

资需求的利率系数达到无限大,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投资大幅度变动。

因此实行财政政策时。

利率只要稍有变动,就会使私人投资大大减少,产生完全挤出效应。

而此时实行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效果就会很大。

IS呈水平状,则说明投资对利率极为敏感,因此,当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稍有下降,就会使投资极大地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有很大增加。

20.货币政策局限性。

(1)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显著。

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

厂商悲观,即使央行放松银根,投资者也不愿增加贷款,银行不肯轻易借贷。

尤其是遇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效果很有

限。

(2)增减货币供给要影响到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通胀时,尽快消费,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衰退时,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3)外部时滞。

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扩大生产需要时间。

(4)资金在国际上的流动。

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利率提高,国外资金进入,若汇率浮动则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国总需求下降;

若汇率固定,央行为保证本币不升值,必然抛出本币,按照固定利率收购外币,于是本国货币供给增加。

21.在什么情况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应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为什么?

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使用扩张性的财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