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7028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主题图和第

(1)题

学生读题后,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问:

怎样列式计算?

(独立解题)

814+1142=1956

提问:

(1)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指名回答后师归纳)

要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度,就要把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合并起来,所以加法计算。

(2)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在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后,师概括说明并板书: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3)相加的两个数叫什么数?

加得的数叫什么?

生回答,师在算式下板书:

814+1142=1956

|||

加数加数和

2、教学减法的意义

出示例1第

(2)、(3)题。

(1)学生读题后提问:

与第

(1)题相比,第

(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

怎样算?

(指名回答,列式后,师归纳)

(2)通过以上分析、比较,根据第

(2)、(3)题的算式和第

(1)题算式的联系,谁能说一说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师概括说明并板书: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减法和加法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师在减法算式下板书名称:

被减数、减数、差。

 

(使学生明确:

“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也就是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时相反的,在加法中已知的量,在减法中就变成了未知的,而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则变成了已知的,因此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总结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回忆一下我们以往所学的加、减法的只是,以及这三道算式,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生回答后,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的两个方框里的关系式。

引导学生读、记关系式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回答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题。

小组内交流,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再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练习一第2—5题。

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使学生明确求加、减法的验算等都是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决的。

然后学生独立完成第2—5题,小组内交流检查,全班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总结并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推理、概括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问题。

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我们已经知道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那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1.教学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2插图和第

(1)题。

(1)学生看图读题,提问:

指名回答。

板书:

用加法算:

3+3+3+3=12

用乘法算:

3X4=12

(2)那种方法简便?

(3)从上面的算式看,谁能说一说:

乘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呢?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3X4=12

|||

因数因数积

2.教学除法的意义。

出示例2第

(2)、(3)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

(1)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口答,师分别板书:

12÷

3=412÷

4=3

(2)与第

(1)题相比,第

(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为什么?

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后,师重复说明:

(2)、(3)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3)由此看来,除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呢?

除法算式各分部的名称是什么?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汇报,师归纳并板书: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12÷

3=4

4=3

被除数除数商

(4)观察比较第

(1)、

(2)、(3)题的条件、问题和算式,说一说除法和乘法有什么关系?

指名回答后,师归纳: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教学乘、除法各分部间的关系。

(1)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师投影出示教材第6页关系式。

(2)想一想: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交流。

(3)我们的学习、计算中,运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指名回答,师归纳:

乘、除法的验算,填乘、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等都是用到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决。

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2、3、4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选择两、三个不同类型的算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练习二第1、5、6题。

第1题: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和理由,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第5、6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和结果。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有关0的运算

1、归纳总结有关0的运算的特性,熟练掌握有关0的运算。

2、借助故事让学生体会到0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归纳总结有关0的运算。

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一、创意情境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则有关0的小故事。

(师讲故事或播放视频)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后,师归纳:

是啊,0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有关0的运算(板书课题)。

二、自助探

1.你知道有关0的那些运算?

具体描述一下这些运算。

(1)小组合作进行讨论,交流,小组长做记录。

(2)小组代表汇报,师板书:

一个数加上0,还是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是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3)你能举例说明吗?

2、再出发里规定除以非0的数是什么意思?

(0不能做除数)如果0做除数,结果会怎样呢?

师举例,5÷

0和0÷

0,让学生想一想。

(引导学生从除法的意义和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

使学生明确:

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同意0作除数没有意义,所以0不能作除数。

三、数学游戏

教材第6页下面的数学游戏。

要求:

1.观察这些数的排列规律。

2.看清游戏要求。

3分小组进行游戏,看哪个找得又快又多,并记录下来。

四、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二第7题。

直接写出得数,看谁又对又快。

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8题。

引导学生要先计算出宇宙飞船的速度。

3、完成教材练习二第9题。

引导学生根据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判断。

4、完成教材练习二第10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每组式子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

写成综合算式是怎样的?

5、完成教材练习二思考题。

要破译密码,先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先计算圆圈和方框里的数,在组成密码。

括号

1.在学生已有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总结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2.认识中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掌握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掌握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的计算。

正确的计算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45-15+30=20÷

2=

8+5×

4=70-36÷

9=(指名口答运算顺序和理由,并口算出结果)

2.计算96÷

12+4×

2,指名板演,并说一说运算的顺序。

3.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下面我们来总结并继续学习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板书课题:

括号)

二、教学新知

1.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刚才96÷

2同学们都能按顺序计算出结果,如果加上小括号,变成

96÷

(12+4)×

2,运算顺序是怎样呢?

指名回答: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认识中括号

从这两道算式我们可以看出,添上小括号就改变了运算顺序。

因此列式时为了改变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

(板书:

[])

说明:

像这样的括号,叫做中括号。

(说明中括号的写法)。

中括号是加在小括号外面的第二重括号。

3.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

(1)那么,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又该怎么计算呢?

请看教材例4中小精灵说的一句话,然后告诉大家。

(2)现在在96÷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

[(12+4)×

2],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你会计算吗?

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扮演。

再指几名学生说运算顺序。

4.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结合这三个算式:

296÷

2]

我们来总结一下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2)只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3)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师强调

三、小知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下面的“你知道吗”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指名先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在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3题。

观察比较第二组算式:

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运算顺序相同吗?

各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检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