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610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拆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拆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拆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拆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拆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拆改施工方案.docx

《拆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拆改施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拆改施工方案.docx

拆改施工方案

 

一、拆改概况

1.1拆改概述

武汉天河机场近期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远期规划目标年为2040年。

三期建设中需拆除现有T1航站楼、塔台小区及工作区大部分建筑,于T2航站楼北侧及东侧新建T3航站楼、交通中心及新飞行区,并在临时国际候机楼南侧、能源动力区北侧修建东、西飞行区联络道(南联络道)。

新建塔台小区位于新建T3航站楼北侧飞行区内,需考虑其先于新航站楼建成投入使用。

在三期建设初期,现有塔台小区在新塔台小区建成前必须保证正常使用。

新建飞行区北侧围界外的扩建指挥中心等现有工作区建筑将保留使用至远期建设前。

在三期建设期间,现状南侧能源动力区、T2航站楼、临时国际候机楼、现有飞行区、现状北侧油库及货运站均需保证正常运行。

为了保证不停航施工,机场室外管线在三期建设期间需要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拆改,保证使用安全。

1.2拆改内容

本次管线拆改内容包括场内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室外通信管线、10KV供电管线以及2#开闭所改建。

1.3拆改依据

①《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三期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2010年8月;

②机场指挥部提供的现状室外供水、排水、电力、电信、供热(制冷)、燃气管网资料图;

③已获批准的武汉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④设计遵循的国家规范、标准及规程: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

《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5X101-2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二、施工部署

根据地下管线的布置特点,其必然是随着道路而埋设,始终布置于地面道路下,因此管线拆改必须要和天河机场集团地下管线的各个负责部门沟通、协商。

在施工过程中确保管线拆改的准确,通过紧密筹划,所有管线做到一次拆改到位。

2.1施工准备

①本工程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施工工艺,分段施工时每段道路均需封闭及保证施工及人员安全,由于施工所处范围为拆除前主干路,施工时应避免人流高峰期及车流量较大时间段。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考虑夜间施工,以减少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②施工前做好各项的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组织各工种及各班组人员进行班前教育。

施工前培训;组织大型机具进场,并进行检修及试用,确保无故障后方可投入施工。

③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现场维护、道路等拆除→人工物探→沟槽开挖→基础施工→管道安装→管道护管→检查井施工→闭水或压力试验→回填土

2.2施工内容

机场排水、污水、电力系统均布置在贯穿机场南北区的1号路面下,因三期建设,新建T3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及飞行区横跨东、西方向,截断了现状机场1号路及扩建工程指挥部西侧道路,将从北至南排放的现状雨水、污水干管、给水管线、通信管线及10KV供电管网截断。

为保证保留建筑的正常使用,并考虑三期建设的可实施性。

根据施工图纸及指挥部要求现将沿现有机场1号路、扩建工程指挥部西侧道路等部位敷设的雨水干管、污水干管以、给水管线、通信管线等进行拆改保护。

2.2.1电力及通信管线改迁

1、室外通信管线拆改

通信管线拆改平面布置图

现因T3航站楼施工,独立电话站需拆迁,需另选址设置北区通信节点,使其在拆迁期间,保障周围不拆迁、晚拆迁的建筑物,空管等重要部门及北货运区的通信正常;保障机场范围内的导航监控及无线对讲信号24小时正常工作。

在北信息中心交付使用后,北通信节点可作为北区数据链路、有线电话局部汇集点长期保留。

同时城铁地铁的施工,会对南工作区的市政通信光缆进线造成影响,可能导致T2航站楼电话站在施工期间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需在城铁地铁施工到市政光缆进线区域前,南信息中心先交付使用,并且连通南信息中心与T2航站楼之间的管线,作为应急备份线路,保证T2航站楼的通信正常。

具体拆改方案为;

1)在北通信节点和T2航站楼之间新增一根144芯光缆和一根100对大对数铜缆作为通信应急联络线路,该线路沿环场路新建管网铺设,北通信节点向空管塔台提供信息专线约16根光缆,该专线为重要线路,确保24小时畅通,同时向空管塔台提供固话、网络线路.

2)北通信节点在电话站拆迁启动前,完成向晚迁或不迁建筑物重新放线,线路采用直埋或沿管敷设方式,拆迁区内建筑物按每栋16芯/24芯光缆放线,可采用架空敷设。

3)对南信息到南航向台、北通信节点到北航向台之间主干线分别敷设96芯光缆和200对大对数电缆。

4)北通信节点和南信息中心内分别建无线对讲基站,并在北通信节点附近和南信息楼顶分别建无线铁塔。

无线对讲系统需按南北组网建设,沿环场路新建管网敷设20对大对数、12芯光缆,对两个无线对讲基站进行连接。

5)现空管部门与雷达站、气象台、全像信标、短波台之间在电话站内的空管机房分别有专线连接,线路需迁改;a,ALEIA雷达站内的雷达信号和甚高频引出一根12芯光缆,架空线敷设至北通信节点;b,气象楼内的甚高频的一根12芯光缆和气象雷达一根24芯光缆,沿既有通信管道敷设至至北通信节点;c,飞行区西侧的全向信标台(DVOR/DME)和跑道南北两侧的气象自动观测(RVR)分别为三根12芯光缆线,在全向信标台汇聚后,沿环场新建管网敷设至北通信节点;d,距离北大门以外约1KM处的短波台(内含移动雷达)一根24芯的光缆,直埋进入北区大门再进入既有环场管网进入北通信节点;e,由T2航站楼内电话站和北通信节点分别引一根64芯的光缆,采用架空和沿既有通信管道至现空管楼主机房,实现双回路干线。

6)因地铁施工可能会导致T2航站楼的市政光缆进线损坏,需在南信息中心与T2之间建立一条通信管道路由,以便在南信息中心投入使用后,对T2航站楼建立应急通信线路。

线路容量约为10根96芯光缆,管道路由为:

南综合保障楼附近的综合管廊----国际楼停车场的已有通信管道---立交桥下新建管道---T2前停车场花池引出桥架,引下至地下室车库进入T2电话站。

2、10KV供电管线拆改

10KV供电管线拆改前平面布置图

10KV供电管线拆改平面布置图

2#10KV开闭所拆改平面布置图

场区施工期间,临时10KV供电电缆沿航空加油站西侧道路路边敷设,从T3航站楼西侧两个指廊的结构基础下敷设,然后引至南区,沿T2航站楼地下室车道入口处引入地下室,在地下室穿封闭式电缆线槽敷设,再沿T2航站楼地下室车道入口处引出地下室,给T2航站楼,#1开闭所,空调站,塔台供电。

该临时敷设线路待南工作区新110KV变电站建好后拆除。

由于现有塔台需等新的塔台完全建好后才能拆除,现有塔台及新塔台均由2#10KV开闭所(改建)供电,供电线路尽量利用原有管线,新敷设的10KV电缆穿排管敷设.因2#开闭所在最先拆除建筑物范围内,由2#开闭所供电回路中部分建筑物仍保留需继续供电,故需先在原机场建设指挥部东面的空地新建一个10KV开闭所,并通电运行后,由该新建2#10KV开闭所新敷设10KV电缆至所需保证供电的建筑物,待新线路敷设好后,再拆除原来的2#开闭所及相应管线.

2.2.2雨污水及给水管线改迁

1、施工安排

由于管线分布较广,现场实际错综复杂,既不能破坏原有管线又要保证未拆除建筑的正常使用,根据2014年10月20日指挥部组织的管线迁改现场探查会议,我部决定分为两个区域施工。

拆除区域与暂不拆除区域,现阶段以暂不拆除区域的管线敷设为主,在不影响交通及机场正常运营的情况下穿插拆除区域管线施工。

第一施工区域:

暂不拆除建筑区域

(1)施工断面划分

因现阶段施工以暂不拆除区域为主,我部根据现场实际探查及与机场三期扩建指挥部、中南设计院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在不影响机场各部门的正常办公进出及不违背拆改意图的情况下,对雨污水拆改管线实地调整。

把此区域划分为二个工作面,分阶段施工。

断面划分平面示意图

第一工作面:

机场1#路西侧辅路(公安用房至北侧现有雨水井段)

此段敷设管线主要为雨水管及污水管。

雨水管线由机场公安用房门前现有雨水井为起点沿机场1号路往北敷设至现有国内货运区北侧道路雨水干管,排至通往后湖的排洪渠。

污水由公安用房门前新建压力排污井为起点由南向北敷设。

接至新建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其出水达到国家一级A类标准后,就近排至油库前道路下的雨水管道,最后排至通往后湖的排洪渠。

由于此段障碍物较少,对交通影响不大,此段优先施工。

当施工时需对1#路西侧辅路进行封闭,南起公安用房,北至机场派出所。

新建雨、污水管道均敷设于此路面以下需同时施工,雨水管道施工时,由北向南、由低向高施工,尽量采取先建后拆的方式。

为不影响路面的正常排水,当雨水干管敷设完毕将沿途连接雨水口的支管均接入新建雨水管内。

北安检门交警宿舍位于新建雨污水管道上方,影响管道施工。

需在11月15日之前对其进行迁移。

管道施工沿线有绿化带,需指挥部与机场绿化、交通部门协调,在11月10日之前绿化带中植被迁移完成。

我部会在11月11日进行围挡搭设,路面切槽、破碎等工作。

第二工作面:

北六路(公安用房北侧道路)

此段管线为重力流污水、雨水及给水管线。

污水由变电站门前现有污水井沿北六路重力流入机场公安用房门前新建污水井。

给水在公安用房门前新建给水管线接出,沿北六路敷设至变电站门前现状给水管。

雨水以变电站门前现有雨水井为起点,沿北六路流入机场公安用房门前新建雨水井。

由于此段道路较窄,管线分布较多,施工时此区域需临时封闭,机场各单位需由其他道路绕行。

我部会在各主要路口设置人行便道,方便人员步行通过。

东航食品厂南侧移动板房及绿化位于新建给水、污水及雨水管道上方,需在11月30日前完成拆除、迁移工作。

第二施工区域:

拆除建筑区域

拆除区域管线分布示意图

由于此区域障碍物较多,不便大面积管线施工。

只能穿插零星施工。

此区域能施工部位仅为T1航站楼门前区域,其他管线待地面建筑拆除完毕时施工。

T1航站楼门前存在的拆改管线主要为雨水和给水。

其中新建雨水管横穿机场现有出租车停车场,其余管线为平行T1航站楼往北敷设至现有塔台雨水管。

给水管由T1、T2航站楼交界处接入,平行航站楼往北敷设,穿过现有机场宾馆与南航单身宿舍,接至公安用房新建给水管。

在现状塔台小区北侧至保留工作区之间修建两条压力污水管,压力污水管以现有塔台北侧污水井为起点与给水管平行。

穿过现有机场宾馆与南航单身宿舍,接至公安用房新建重力流污水井。

因机场宾馆、机场集团公司、宿舍楼属于暂不拆除建筑,因此给水管线与压力污水管线只能敷设至机场宾馆南侧。

对T1航站楼门前管线施工时,为保证出租车停车场的正常运营,需分段施工,同时需要停车场部门进行交通疏导、协调同时职工停车场内车辆应清除干净。

由于管线分布较广,新建管线基本敷设于现有路面以下,因此我部施工会对路面进行局部或全部破除,会给各单位进出场带来不便,我部保证对以破除路面抓紧施工,施工完毕立即恢复、硬化,保障道路畅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