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10课《沙雕》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5618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10课《沙雕》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10课《沙雕》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10课《沙雕》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10课《沙雕》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10课《沙雕》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10课《沙雕》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

《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10课《沙雕》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10课《沙雕》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10课《沙雕》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

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

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吧!

(播放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课件。

二、课堂新授

1、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2、交流观察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

3、昆虫有哪几部分组成:

头、胸、腹、六只脚等。

4、观察放大镜下的树叶有哪些部分组成?

应该怎样绘画?

5、观察放大镜下的蚂蚁有哪些部分组成?

6、观察放大镜下的其他物品,有哪些部分组成?

三、创作作品

1、寻找生活中的小昆虫,用放大镜观察,把观察到的最有趣的形象画出来。

2、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展示

学生互评、自评。

教师提炼,鼓励学生多讲述自己的制作心得与创作感受。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身边的常见事物,再从局部和整体去观察美,去感受美,进而探究美的因素。

《我家的猫》教学设计

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相关知识。

2、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描绘猫,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思想感情。

组织画面,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意。

收集有关的视频、图片,课件。

1、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大胆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当学生听到猫的叫声“喵、喵、”而猜出猫时,教师随即揭题。

1、回忆:

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猫?

听到过哪些有关猫的故事?

给你印象最深的猫是怎样的?

2、学生分小组交流后,选派代表汇报?

3、分小组抽签讨论以下问题并汇报:

(1)猫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课件播放猫的头部、躯干、四肢、尾巴等。

(2)猫的头部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课件随机播放猫头的特写镜头。

(3)你见到过的猫的毛色是怎样的?

(课件播放猫的毛色图片。

(4)猫的坐、卧、行、走等动作有什么变化规律?

(课件播放相关画面)

4、欣赏感悟。

(1)播放《猫和老鼠》等有趣的动画片片段或图片,体会猫的各种不同动态造型和夸张造型,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

(2)展示潘天寿、黄胄等画家画猫的作品,欣赏体会生动的瞬间猫的神态。

(3)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创造性的表现。

1、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猫。

2、教师巡视辅导:

从构图饱满、主题突出、情节生动、色彩鲜艳等方面予以指导。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描绘猫,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动物,发现身边的人和动物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采用绘画或不同材料、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人和动物相处时有趣的情景。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让学生在欣赏、讨论、游戏、表演、绘画、制作的有关活动中,更好地体验动物给我们人类的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感受人和动物之间的友情,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动物、对生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3、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爱护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

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认识、了解、体验人和动物相处时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研究、捕捉人和动物相处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从而掌握表现、绘画人和动物的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画出或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的人和动物相处时有趣的情景。

多媒体课件、图片、油泥、色卡纸、剪刀、胶带、范作若干。

绘画工具、油泥、色卡纸、胶棒等。

1、让学生观看欣赏多媒体课件《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

一个落入凡间的小精灵一一法国小女孩蒂皮,用她那些匪夷所思的经历,把我们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

她从小跟拍摄野生动物的父母在广袤的非洲野生丛林长大,与野象为伴,同鸵鸟共舞,变色龙、牛蛙、豹子、狮子、狒狒……—个个动物给她带来奇趣、欢乐、惊险、幻想,最终都成为她最好的朋友。

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捕捉人和动物相处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

老师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类和动物相处的趣味图片,引导学生观看,根据现有的图片进行联想,拓宽学生的思路。

2、学生分组活动接龙,开小火车讲述大自然界中的食物链。

有的动物是朋友,有的动物是敌人。

(草--兔子--狼--狮子--大象……)激发学生对本课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活动的延伸可促进学生感情交流,为后面的创作奠定基础。

二、课堂发展

1、模仿人和动物亲昵的动作、表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模仿动物的习惯性动作,讲述动物的有关习性,体验动物给人类带来的乐趣。

加深学生的主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

2、讨论探究动物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

可以讲解一些动物的逸闻趣事,讲述自己和动物交往的经历中最深刻的事情。

学生欣赏有关图片,讨论如何绘画表现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人和动物的场景。

3、欣赏交流:

欣赏的主要是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人和动物的构图,抓住人和动物相处中最具有表现力的情节。

人物和动物动态及活动场景的整体表现。

交流主要是绘画和制作的交流,看了前面的图片,受到启发后学生根据现。

有的材料进行联想,分组研究讨论怎样利用自己的材料制作,用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方法制作。

(剪、贴、折、撕、粘、挖……)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鼓励在方法与材料选择上有创意的学生。

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1、让学生在感受讨论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通过绘画、剪贴多种方法制作。

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想象,绘画制作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画面。

在绘画或制作过程中体会创作的快乐。

并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友爱精神,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

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鼓励在方法与材料选择上有创意的学生。

2、学生练习,用积累的美术知识完成动物造型。

3、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创作,完成自己作品。

(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画面新奇的可以展示一下。

1、互相评价,评选“今日之最”,学生作业展示交流,说一说自己画的小动物。

形式不拘一格,教师把良好的道德观念渗透到参评中,(学生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提问题讨论)遇到不敢讲述画面的同学,教师从其他方面进行鼓励。

2、评选“最佳造型奖”、“最佳创意奖”。

五、情感教育

让孩子们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六、课堂小结

可以让学生从文学、音乐等多个角度表现人和动物;

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发展艺术感知能力。

《泥塑头像①②》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立体雕塑头像的基本常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搓泥,用泥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求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学会用泥,并采用捏、揉、粘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作出造型新颖生动的泥头像。

同学们好,欢迎你们参加这次雕塑课的活动当中来。

请问有谁看过泥塑或亲自动手制作过泥塑头像?

生:

略(学生分为四组或五组)。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展示更多的泥塑头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眼界更开阔,兴趣更浓厚,便于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

1、师:

出示过去的泥塑作品,并提问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用泥做成的,或其它……

同学们说得真对,它们好玩吗?

你想不想也做个有趣的泥塑头像?

想!

在做之前,让我们先来考考你们,看谁最聪明?

我们先来看看:

这里有两种头像,仔细对比、观察,他们俩有什么不同?

一个是田泥做的,另一个是纸画的。

还有什么不同?

生甲:

质感不同,泥做的是立体的等。

生乙:

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纸画的是平面的,只能从一个角度观察。

同学们说的真好,雕塑分圆雕、浮雕两种,其制作材料有泥、木、石、青铜等。

 

(设计意图:

通过说一说环节锻炼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不同的泥塑制作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并且,此现象是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表现的过程,自主完成,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也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2、师:

那么用这些泥土怎样变成有趣的头像?

(出示材料,用泥,并说明制作方法)

这么复杂的过程被你几句话就说出来了。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泥塑的方法我们初中已经学过了,谁来说一说有哪些?

搓、捏、揉、粘、团、压……等(此处板书,重点)。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搓泥条比赛”,拿出一小块泥看谁搓的又长又快,而且还不断?

小组内比一比看谁搓的又长又均匀(每组选一个学生比,最后教师将这些泥条收集上来,变个小戏法,制成一个小作品)。

是让学生回忆巩固搓泥条的方法,体验搓泥条的方法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游戏比赛课堂气氛出现一个小高潮。

如此设计的目的让学生思维空间活活跃,为下一个环节用作铺垫,同时落实本课重点,化解难度。

但要做一个有趣的泥塑头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样才能让泥条像与众不同,别具特色,可爱呢?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来深入探究。

3、师:

(出示泥塑头像)从不同的角度看泥塑头像,想一想在做立体泥塑头像时应该注意什么?

或怎样制作出来。

理论部分:

(一)讲解头部的解剖、结构(正面、侧面)。

这是课的难点。

泥塑是雕塑的一种基本形式,其特点是塑造方便,石雕与木雕在塑造时只能减不能加,而泥塑则可以加又可以减。

泥塑分别有圆雕和浮雕两种。

制作主要用手,可用大拇指、食指或手掌来“推、捏、拍打”塑泥,还可用各种雕塑工具来辅助。

例如眼睛、耳朵或其他细小部分,就需要用雕塑刀辅助,雕塑刀可用黄杨木、竹片或其他坚硬的木材做。

刮刀是主要的泥塑工具之一,它可用挖、刮泥土,木柄这另一端还可用来压、填泥土,其制作方法是在竹(木)柄的一端扎上粗钢丝(可用发夹代替),然后用细的铜丝缠绕起来即可。

泥塑的材料:

一般采用含沙少、质地细、粘性强的泥土,在我省平原地区的农田底下1米左右的深处即可找到。

农村烧瓦的泥也是很好的材料。

判断泥的好坏的方法,当把泥料搓成铅笔一般粗细的泥条后,以手垂直拿起不断为佳。

另外油泥、橡皮泥也是制作泥塑的好材料。

理论部分

(二)板书部分:

了解头部的解剖、结构的画法(正面的画法、侧面的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