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Word格式.docx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
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
《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经过对广大的调查研究,经过专家的论证,提出了将原《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整合成一门综合课――《品德与社会》的设想。
综合后的《品德与社会》课能体现原两门课的优势,使品德教育有个载体,使社会知识有了灵魂,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小学教育。
2.综合课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这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弊端,设置综合课程。
课程综合化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各国逐渐流行起来的。
因为,许多影响全球的问题(如环境,人口等)需要依靠学科联合起来综合解决,况且课程综合化符
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实际的社会生活是综合的,人的知,情,意,行发展也是整体的。
有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人际关系的丰富性,才能
使人格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
也就是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发展完善的人格或品性。
设置《品德与社会》综合课正是为了改变过去的分科教学,彼此割裂地“铸造”学生人格而无效的局面,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程性质分析
课程标准提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他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
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中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科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
同时,还有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类型看,具有综合性。
课程标准在这部分第二段进一步说明了本课程的特性:
综合性。
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
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别于过去分科课程的特性。
经验性。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等。
这里阐明了学生是在活动中,在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的,是主动参与式的学习,它不再是灌输式的,被动式接受的教和学
基础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的都是基本的,初步的知识能力,只是为了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础性应是区别于初中的《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课的特性。
设计理念诠释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研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理念之一: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这就是积极引导儿童发展,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根本目标(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而且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作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理念之二: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因为,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而且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设计思路说明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具体来说:
一条主线。
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是儿童的社会生活。
因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苏伊,这门课程的内容应紧紧围绕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的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内容标准”的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如“我的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
而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以德目构成课程标准的框架,那是以社会需要为主线来设计的,形成学科化的概念体系。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课程体系。
点面结合。
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
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
。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线路图”就是儿童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要点;
“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儿童与社会活动的交互作用,等等;
以社会生活领域为方面而设立的主体,如“我与家庭”,“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也都是反映了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关系。
每个面上都会涉及到各种社会要素。
当然,不是每个领域所设计的要素都相等,但是大体上都有,我们按“面”选择小学生学习的“点”,即在每个主题下面分裂了数量不等的若干要点,构成了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
3.综合交叉。
本课程的综合性除了在课程目标上表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
这在内容上是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的融合外,在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上则是将社会生活各要素综合.在现实生活中,各
社会要素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如社会环境是工业城市,则工厂劳动成为主要的
社会活动,严格的劳动纪律和团队合作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儿童在某个社会生活领域中设计的社会要素也不是单一的,只是由于研究需要才把它分为不同的要素.所以在安排内容要点时,不明显的按社会要素归类,只是把要素综合隐含在内容里面。
如"我是中国人"部分第8条(课标14页)“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
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
”在这一内容里综合包括了几个社会要素,它既有社会环境的知识,又有社会活动的情况,还有人们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规范。
交叉也是综合性的反应,它表现为各主题所含内容之间的交叉和不同生活领域之间的交叉。
如“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现属于“我与学校”领域,但学校的发展变化既可以是当地,本校的情况,也可以是中国或世界学校发展变化的情况。
这样,就出现了“学校”,“祖国”“世界”三个领域的交叉。
“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是“我是中国人”部分的内容,但遇到灾害时的互助是跨国界的,国际红十字会的作用就在于此,这样它与“走进世界”部分的有关内容就交叉了。
这就是本课程综合性特点的明显表现。
它打破了原来《思想品德》,《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等分科教学的界限,将相关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成为一门全新的的综合课程。
螺旋上升。
这是关于教材编写时各部分内容分布的设计思路。
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是按照由近及远的规律展开,但又不是绝对的。
如个人生活虽然离得很近,但对自己深层次的认识却并不容易;
相反,世界虽然离学生较远,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对国外现象的了解反而变得容易起来。
所以,我们认为“内容标准”虽然是按主题组织的,教材的编写却不应该机械地按照“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的顺序一一安排,而应根据各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内容重新组织。
如“走进世界”的第4条“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看上去谈世界经济是很深奥的,但在学习社区的商业网点时,发现美国的“麦当劳”法国的“家乐福”开到了中国;
购物时看看商品的产地,就知道有的大米产自泰国,有的电视机产自日本;
学习家乡的特产时发展家乡的大蒜竟畅销国外等等,也都能体会到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这些内容放在中年级学习也是可以的。
所以“内容标准”的同一内容可以在不同年级(或年段)重复出现,但要求应该有所区别,逐步提高。
当然,不同的年级可以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
例如三四年级侧重家庭,学校和家乡(社区)的内容,兼顾祖国和世界;
五六年级侧重以祖国与世界,兼顾其他;
涉及个人成长的内容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散在各
年级进行。
这六个主题可以是分年级出现四次循环;
也可以分年段出现两次循环。
可以从实际出发自主选择。
这样就给教材编写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有利于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五.“内容标准”解读
(一)“内容标准”框架的特点。
根据本课程的基本性质和构建思路,“内容标准”由六个主题构成,即:
我在成长;
我与家庭;
我与学校;
我的家乡(社区);
我是中国人;
走近世界。
这个内容框架的构建,遵循了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开展学习的设计思路,体现了综合课程设计的特点。
学习内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