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优秀的中国区域地理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328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常优秀的中国区域地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非常优秀的中国区域地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非常优秀的中国区域地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非常优秀的中国区域地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非常优秀的中国区域地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常优秀的中国区域地理教案.docx

《非常优秀的中国区域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常优秀的中国区域地理教案.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常优秀的中国区域地理教案.docx

非常优秀的中国区域地理教案

中国区域地理

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5、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6、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

2、使学生了解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和省会(或首府)。

3、使学生了解我国五大海域。

4、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和民族。

5、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分布、增长状况。

6、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状况。

重点和难点:

1、我国位置、面积、所濒临的海洋、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的简称。

2、我国人口分布、增长及我国的人口政策、民族状况及民族政策。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位置和面积:

1、位置:

1.相对位置:

A、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深入亚洲大陆内部,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思考:

习惯上常说:

“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什么?

2.绝对位置:

A、纬度位置:

a、南(极):

位于南海南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

b、北(极):

位于黑龙江省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俄称为阿穆尔河)主航道中心线上,约为53°N;

c、纬度位置:

我国南北跨越49°左右,相距约5500千米。

当2月南国春回大地之时,北国东北仍然是千里冰封。

d、纬度位置的优点:

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我国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位于热带,北部没有寒带。

南北气候差别很大,这既有利于人民生活,又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B、经度位置:

a、东(极):

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主航道中心线(“耶”字碑东角)上,约为135°5ˊE;

b、西(极):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约为73°40ˊE。

c、经度位置:

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2°,相距约5200千米,时差达4小时以上,横跨东5区到东9区。

当东部的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之时,西部帕米尔高原仍然是繁星满天。

C、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a、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b、南北温度带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岸线漫长,有利于从海上同世界各国交往。

d、陆疆漫长,便于从陆上同世界各国交往,古代便是“丝绸之路”,现代有著名的“欧亚大陆桥”连通欧亚两大洲。

2、面积:

1.领土幅员辽阔,约960万。

(最新数据为1045万Km2)

2.位于俄罗斯(1700万Km2)、加拿大(990万Km2)之后,居第三位,美国为930万Km2,第四位;巴西第五位。

二、疆界与邻国:

1、疆界:

1、陆疆:

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2万多Km(22800Km)

2、海疆:

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达1万8千多Km,加上岛屿海岸线共计2万多Km。

2、邻国:

1、陆上邻国:

朝、俄、蒙、哈、吉、塔、汗;巴、印、尼和不丹,还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共14个国家。

2、海上隔海相望的国家: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6个国家。

三、我国的海洋:

1、我国濒临的海洋:

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五部分。

1、渤海:

古称沧海,是我国的内海。

2、黄海:

因受黄河、长江等河流的影响,加之海水低温低盐和高含沙量的原因,常呈浅黄色,故称黄海。

3、东海:

是我国沿海岛屿最多的海,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4、南海:

是我国面积最大、深度最大的海,因处于热带,故水温高、盐度大。

5、台湾东侧太平洋海域:

2、海区的划分:

(见初中地理4册第七章“中国水产业分布图”)

1.渤海:

渤海与黄海分界线是:

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山东半岛蓬莱角一线。

2.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是:

长江口北侧的启东角-朝鲜半岛的济洲岛一线。

3.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是:

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南澳岛-广东与福建两省的交界处。

四、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体制:

1、省、县、乡三级: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

2、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2、各省市自治区的别称和省会(首府):

1、1999年以后,我国一级行政区简称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为止,划分为23个行政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一级行政区,之后数量一直稳定不变。

五、中国的人口: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人口12.95亿,约占当时全世界人口的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分布极为不均:

A、我国各省区中,人口最多的是河南、山东、广东和四川等;

B、人口最少的是西藏、新疆等。

3.人口增长过快:

A、建国以来,短短的几十年中,人口总数从建国初的5.4亿增长到12.95亿;

B、近十几年来,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每年仍净增1300万或1500万人口;

4.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A、建国后卫生医疗条件改善,使人口增长由建国前的“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为现在的“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

B、建国后卫生医疗条件改善,人口的平均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上升到现在的71岁;

C、长期落后的封建意识的影响;多子多富、养子防老;

5.解决的方法:

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我国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每平方千米内的人口数。

2.我国的人口密度:

平均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

3.我国人口密度大小分界线:

东北黑河-云南腾冲一线;

A、该线西北占我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6%,人口密度小;

B、该线东南占我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94%,人口密度大。

4.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平原、盆地人口密度大,山区、高原人口密度小;

C、农区人口密度大,牧区人口密度小。

D、城市人口密度大,农村人口密度小。

3、华侨和外籍华人:

1.华侨:

具有中国国籍,但长期侨居海外的中国人,称为华侨。

2.外籍华人:

已经定居国外并加入了居留国国籍的,称为外籍华人。

3.华裔:

华侨或外籍华人的后裔,称为华裔。

六、中国的民族:

1、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A、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汉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

B、除汉族外,我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

a、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达1500万;

b、少数民族中,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和藏族等;

c、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有珞巴族、高山族、塔塔尔族、赫哲、鄂伦春等民族。

2.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

A、维吾尔族:

手鼓舞、伊斯兰教、开斋节;

B、蒙古族:

摔跤、信奉喇嘛教、那达慕大会

C、傣族:

泼水节、孔雀舞、

D、苗族和侗族:

“芦笙节”;

3.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A、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但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B、少数民族:

分布相对分散,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我国的民族政策:

1.在我国各民族中,各民族一律平等。

2.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的政策。

例如:

建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等。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藏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蒙古族自治区五区的设置。

 

第3讲中国的地形

[学习要求]

知识:

知道:

主要地型类型及分布特点、多地震的国家、海底地形的种类和分布

记住:

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和丘陵的名称和分布、珠穆朗玛峰

理解:

海拔和相对高度、中国地形的特征及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

技能:

初步学会:

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会:

在实地和地图上识别常见的地形类型、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能力:

记忆:

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和丘陵的名称和分布、珠穆朗玛峰

观察:

在实地和地图上观察我国地形、地势环境及其要素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观察结果描述我国地形景观特征和某种地形的特点

想象:

根据地图和景观图片想象我国地形、地势的空间状况、想象我国的地形特征,并能用地理语汇加以描述。

思维:

根据地理图像和资料综合我国的地形特征

[本讲重点、难点分析]

1.我国地形特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也可通过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

地势西高东低(陆上最高处珠峰8844.43米、最低处艾丁湖面-154.31米),呈阶梯状分布从下面地形剖面图不难看出,我国的地形大势和呈阶状分布的基本状况。

(下图学生用书《三维设计》中国地形空间定位部分有北纬40、36度剖面图或考试地图册P103)

(补充1:

新中国成立后,利用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观测记录,确定了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基准面,并且在青岛观象山埋设了永久性的水准原点。

水准原点的高程是以青岛验潮站平均海平面为零点,经过精密水准测量进行连测而得。

以黄海平均海平面建立起来的高程控制系统,通称“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

中国的高程基准面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原国务院批准启用的“黄海平均海平面”。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比“黄海平均海平面”高29mm

2:

我国陆地最低点:

-154.31米 据新华社电国家测绘局08年9月28日公布了我国陆地最低点——新疆吐鲁番艾丁湖洼地高程新数据为-154.31米。

  艾丁湖洼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南,是我国内陆最低处,也是世界著名低地。

197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局采用传统光机型测绘仪器首次测定了艾丁湖洼地最低点高程数据为-155米。

29年来,由于环境及地质结构变化、地壳运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风沙淤积的影响,艾丁湖洼地最低点的位置和高程发生一定变化。

国家测绘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批准重新组织测定新疆艾丁湖洼地最低点高程。

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高原和山脉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以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岷山、邛崃山、横断山脉与地势第二阶梯分界。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

东面以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与地势第三级阶梯分界。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低山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各级海拔高度面积所占比例(%)

>3000米

2000-3000米

1000-2000米

500-1000米

<500米

25.9

7.0

25.0

16.9

25.2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水深多在1O0-2OOm,宽4OO-600m,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最东端则为冲绳海槽)和南海的一部分(南海大部为由四周向中心有坡降的海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大陆架上岛屿星罗棋布,以台湾岛和海南岛最著名。

(其实每个阶梯可以看成是一个小板块,界线附近地壳不稳定)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