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规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2492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规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规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规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规划Word格式.docx

《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规划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规划Word格式.docx

削减量(吨/年)

削减率

2005

691.63

484.14

70%

9.81

6.87

2006

757.33

568.00

75%

10.75

8.06

2007

829.28

663.42

80%

11.77

9.42

2012

1264.28

1074.64

85%

17.94

15.25

2020

2482.42

2234.18

90%

35.23

31.71

第3款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对策和规划方案

1.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正确选择和培育主导行业是区域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从瑞安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温瑞塘河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瑞安的未来主导行业应具有:

较强的吸收新技术的能力,竞争能力较强(区位商高),对物资和能源的消耗不高,污染排放强度较低,能提高加工程度,提高附加价值等特点。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生态保护原则,选取①工业生产率(增加值,万元/人•年);

②区位商;

③产值增长速度(%);

污水排放强度(吨/万元);

能耗强度(吨标准煤/万元);

废气排放强度(万m3/万元)等指标,对瑞安市12大行业进行评价,通过与全国对应行业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排序后评分,从而判断各行业今后的调整方向(见表617),供决策参考。

需要提出的是,由于数据和资料有限,本规划仅提出了工业分类大类的调整方向,未对每一个行业大类之中不同行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细化。

表617瑞安主导工业的综合评价结果

行业

平均值

发展类型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00

优先

塑料制品业

84.5

重点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82.8

普通机械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81.6

纺织业

79.9

鼓励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78.2

化学纤维制造业

75.3

造纸及纸制品业

67.8

金属制品业

65.5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50.0

限制

食品制造业

48.3

注:

各相关指标的权重不一样,其中,工业生产率权重为0.2,工业增加值率权重为0.15,污水排放强度权重为0.1,能耗强度权重为0.2,废气排放强度权重为0.1,区位商权重为0.25。

结合前述主导工业分析结果,可见,瑞安的产业优势在于化学原料、冶金、机械等重工业以及塑料、汽摩配等轻工业行业,调整产业结构需要综合考虑各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按照《瑞安生态市建设规划》,作大加强化工、机械、汽摩配、塑料、制鞋等主导行业的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并提升改造瑞安特色产业,如金属制品、食品等。

在主导行业发展中,化学工业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可优先发展,也尚需作好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工作。

重点发展聚氨酯、氨纶、有机颜料、涂料,助剂系列,打造瑞安精细化工基地。

塑料制品、汽摩配业、有色金属冶炼、机械等行业是发展的重点,也是建设综合轻工业基地的发展方向,而且塑料和汽摩配业等行业相对环境污染负荷不重,在塑料制品业方面发展塑料编制袋、压延薄膜、BOPP、箱包制品、塑革制品等;

在汽摩配制造业方面,重点扶持汽摩配高档零部件生产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

机械行业方面主要发展印刷机械、塑料机械、制药机械、食品机械、建筑机械、缝纫机械、农业机械、交通机械、紧固件、泵、阀门、铸锻件、电机换向器等产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纺织、电气机械、化学纤维的目前发展的有一定规模,可保持其优势继续发展,但要注意其环境影响,纺织业重点发展高档汽车装饰面料,精编织品和产业用布,以纺织面料为突破扣,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在电器机械业上加强光电一体化、电子信息设备等重点行业的培育。

金属制品业是地方特色行业,但环境影响较大,应当适当鼓励发展,重点发展不锈钢制品、工具、刀具、锁具等重点产品,采用先进工艺,引进先进设备,杜绝“小电镀”在流域的发展;

造纸行业的环境影响较大,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应当考虑适当限制发展

食品行业相对而言,已经不是瑞安塘河流域的优势产业,应有所针对地发展,并适当限制发展,积极开发乳制品、饼干、水产品、罐头系列产品,提高加工水平,发展保健食品、天然食品、特色饮料生产。

服装行业更需要提高档次,以创品牌为主攻方向,提高西服、羊毛衫、衬衫、内衣裤等产品档次,适应市场个性化、时装化、高档化的需求,限制劣质服装行业的发展。

按照温州产业布局规划,瑞安温瑞塘河流域为温州的综合轻工基地,着重发展汽摩配、机械及其金属制品业(塘下—鲍田以北沿海地区),扶持发展文具、塑料制品,水暖器材,民用电器,水产品加工等(莘塍以南—飞云江口沿海地区),在塘下西北、塘下东北和安阳东面布局轻型加工业,形成综合轻工基地。

2.合理规划布局

在塘河流域,要加快推进分散企业聚集,以瑞安经济开发区、塘下北工业功能区和东工业功能区为重点,进一步高质量规范建设工业聚集区和功能区,加快工业区块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态型工业示范区,建立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体制。

瑞安市的工业布局,应以污染防治为基础,通过建设重点工业区块和推进市域分散企业集聚,实现产业集聚和布局优化。

根据瑞安市紧邻东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自然环境特点,按照“东拓、南垮、西延、北联、中控”的原则,未来瑞安的工业布局应主要在瑞安市的东、中部展开,引导企业逐步集聚,在东、中部建设各具功能特色的现代化工业集聚区,形成层次分明、功能明确、配套完善、结构合理、符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工业布局。

工业园区和工业功能区要高起点、高规划、阎规范,加强工业区块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集中供热、集中治理污染,禁止引入“十五小”企业,禁止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入区,禁止三类工业发展,逐步引导向生态型工业区发展。

严禁污染严重的工厂企业从市区转移到农村。

就地取缔、关闭、停产污染严重“十五小”企业。

应对分布在农村的工厂企业合理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可持续发展为方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清洁生产,组织绿色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对严重污染小企业综合治理的措施包括:

关、停、并、转、迁和改造治理。

对小企业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尺度,需要相关部门综合考虑,并进一步明确企业类型、产值、污染物产生量、塘河沿线范围等,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整治措施。

本规划提出关停并转的基本原则如下:

对于产值不高,单位产值污染负荷很大的小企业(尤其是年总产值低于200万元,等标污染负荷与年总产值之比大于1000m3/万元的企业),如果改造治理无望或者行业限制发展,应当关停;

如治理有望,且涉及工业园区调整,应考虑搬迁和改造;

如考虑重点行业整治,应考虑企业合并和限期综合治理。

3.重点行业治理

工业污染治理的重点行业是金属制品、纺织、造纸业。

拟采取产品和结构构调,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技术改造和末端治理,降低产品排污量,对以上各行业的工业废水,要通过推向清洁生产,工艺改造和强化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办法加快治理进度,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治理量。

以电镀行业为例,就生产工艺而言,原材料的利用率是不高。

国内已进行清洁镀装饰铬的铬酐利用率只有10%左右,没有进入产品的金属铬近90%,不仅浪费了资源,含铬污水处理还要消耗能源、资源和资金,提高了产品的成本。

只有结合技术提高和科学管理,才能推行清洁生产。

环保部门要为企业建立起清洁生产信息服务中心,用于技术补充、传播和资助,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清洁生产宣传培训;

逐步建立清洁生产示范行业和示范工厂,建设生态型工业示范区;

有计划地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审计制,特别是对污染大户要定期进行清洁生产审计,帮助其解决污染问题和提高经济效益;

在政府建立起“清洁生产基金”,以扶持进行技术改造和推行清洁生产的企业;

积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企业环保管理水平,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使工业污染防治成为企业自我约束、持续发展的自觉行为。

4.全面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

排污许可证制是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中一项重要制度。

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是以控制污染源和行业排放污染物总量为基础的。

根据规划确定的环境容量及所分配的排污总量,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排放口规范化整治、企业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发放和建立企业环保管理制度。

对于温瑞塘河流域的污染企业,近期内(2003~2005年),可以按流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结合排污申报及排污许可证制的推行,初步建立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

到远期(2006~2015年),逐步实现总量控制由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实现按污水处理厂系统的总量控制、按行业的总量控制、按工业小区系统的总量控制等多种不同方式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并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发展可交易水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

5.重点污染企业的在线监测

为了加快环境监督管理的自动化建设,要逐步推广企业安装流量、污染物浓度在线监测议(黑匣子)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转监控设备,实行计算机联网,建成污染源远程监控网络框架。

为此,在2001年试点企业的基础上,对流域内的所有重点污染企业,要全面实现在线监测。

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控。

列入重点污染企业名单的企业,要按照统一规定整治排污口,安装标志牌,年排水量在10t以上的企业要安装自动污水流量计,年排CODCr10t以上的企业要安装在线检测仪,随时掌握重点企业的排污情况。

6.提倡集中生产集中治污以及与城市污水的合并处理

根据瑞安市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点,提倡集中生产、集中治污。

在区域经济比较明显的乡镇,把同一行业分散的企业集中起来,建立生产基地,由政府或行业协会牵头,统一规划、统一集资、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

在目前建成的集中式治理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对电镀、拉丝、制革、造纸等行业实施企业化、市场化运营的污染治理道路,结合全市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促进污染企业集中控制。

二对于电镀厂、拉丝厂、制革厂、造纸厂等排放有毒有害工业废水的工厂,应在厂内单独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在经必要的预处理后把工业污水纳入市政下水管道,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均采用生物处理方法,为使生物处理构筑物中的微生物不受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毒害、抑制,使生物处理能正常运行,对进入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浓度必须作出规定。

企业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如果执行这一标准无法满足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需要时,可根据地方的实际需要制定更为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

高浓度悬浮物和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酿造、屠宰、制革、生物制品等工业废水,其BOD5和SS均很高,可达数万甚至数十万mg/L,远高于GB89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