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在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
《知识学习在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学习在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去年12月10日全市改制动员大会开始,到前一阶段,历经了七、八个月,200多天,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以多年来少有的大动作、大手笔、大气魄,打了一场国企改制阵地战、整体战、攻坚战,也可以叫围歼战,并且取得了国企改制的决定性胜利。
802户应改制企业通过验收了788户,差14户;
51户需要破产的企业,已经进入法律程序的45户,进了程序之后应该说这个冰棍就不化了;
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的42户,而且没有改动的14户陆续也有7户达到了验收标准,因此,我们走出了一条“成本比较低、震动比较小、节奏比较快、标准比较高”的改制路子。
刚才,殿元同志已经做了详细的情况通报,我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回顾这段工作历程,为了保证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全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付出了超乎想象的努力。
此次攻坚战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有“五个一”:
一是有一个指挥有力、上下贯通的组织协调体系。
这次国企改制,可以说动用了我们所能动用的全部领导力量,参与面之大、参与层次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形成了上下成线、左右成网的有效推进机制。
市改制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七次例会和三次专项推进会议,对各阶段改制中的重大问题把关定向、适时指导;
改制领导小组组长办公会召开了29次,协调解决了改制难点问题XX多个,主要是殿元和同堂负责。
有责任分工的各主管市长各负其责,靠前指挥,率领改制的专题推进组开战线改制碰头会50—60余次,具体解决了3000多个实际问题。
梁桥同志负责工交口、寿鹏同志负责建设口、康志文负责商贸口,还有艳华、振春、育伟分别负责文教口、民政口和农口,总共是六大口,都是主管市长牵头。
这一段主管市长做了大量工作,真正做到了靠前指挥,亲自动手。
特别是有几个口工作量很大,难度很大,工口、商口、建设口,其他几个口量小一点,但工作也不好做,一波三折。
没有责任分工的23名市级领导,包扶了25户问题多、难度大的重点改制企业,负责改制推进工作,多数同志几次深入企业,直接过问,亲自协调,帮助解决了很多问题,在市改制办李欣主任的带领下,九个专项推进组加班加点、夜以继日,既指导又推进,既协调又验收,付出了大量艰辛努力,三个督导组深入到战线和企业排忧解难、化解矛盾,解决了很多突出的问题。
难度最大的工交战线,在原敏同志的带领下,积极协调银行化解债务,深入企业谋划方案,应改制的131户企业改了98.5%,相当不容易,原来预料工交口会仍掉一大堆,实际上真都突破了,我对工交口的主管局的领导同志印象深刻,张俊江同志、李庆山同志、李新代同志、李再新同志、武建伟同志、包括曲振国同志,商贸口齐忠彦同志、建设口黎景修同志,给我留下了很深刻印象,此外,丁汉荣、刘振国等同志,都做了大量的,别人不怎么知道的,看不到功劳的工作,不然的话,我们的改制不会到今天这个程度,各位主管市长,牵头局长,主管局长以及各主管局和牵头单位具体负责改制工作的同志,都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努力。
10个县(市)区工作量不大,但做的也不错,所属企业一次性验收全部合格。
开始时宁安让电视台曝一次光,整的不太好,中期工作量不大,还老往后拖,我们促了几次后,也都上去了。
企业改制涉及轻工、建材、信息产业、纺织、机械、石化、文化、交通、畜牧等35个企业主管局没有时间一一表扬,但我们有很多话要说。
在推进国企改制过程中,难点成堆,但亮点频现,好戏连台。
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另外,市领导这里面还有王宝良、金太云负责民营企业参与改制的,宝良同志还负责破产改制进入破产程序的,都做了大量工作。
二是有一个涵盖面广、操作性强的政策支撑。
这次国企改制工作走得通、走得实、走得快、走得规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制定了一整套务实有效、便于落实的比较直接,比较管用的相关政策。
制定政策分了三步,第一步,我们借鉴各方面经验,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拿出了“55”条,这55条是牡丹江市出台的所有政策中用的最充分的一套政策,基本上企业所有人手一份,都在研究,怎么最大限度利用政策,把这条道走通了。
第二步,55条政策罩不住了,我们又出台了一个《补充规定》和一系列配套措施,解决了罩不住、盖不严、落实不了的问题。
包括《若干政策规定》、包括《关于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牡丹江市国有中小改制企业整体公开拍卖、竞价出售办法》等等,共21个文件。
第三步,就是这些有形的政策规定都盖不了的,解决不了的,采取最后一个办法就是“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对一些只能做不能说,台面上指定走不通的,方方面面找根据都不行的,只好采取特殊的办法,超常规,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就是研究怎么能走通的问题。
可以说,我们是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政策效应。
对于一些没有明确规定、甚至有相应限制制约的问题,如税务、法律程序、财政、劳动、土地、房产、工商、金融等各个方面,我们的相关部门真正做到了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跨越雷池,努力为改制提供方便,力争减少政策“盲区”,扩大政策支撑。
应该说这是政策,落实最好的一次,政策第一够用,第二管用。
据改制办测算,这次国企改制所背负的110.6亿元债务包袱,基本上都是通过活化政策,创造政策卸掉的。
过去有人说:
跑钱跑物不如跑项目,跑项目不如跑政策,争取政策不如研究政策,不如创造政策。
我们这次主要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创造政策,变通政策。
我们仅银行通过破产、不良债务回购,就卸掉债务44.7亿元。
据我所知,牡丹江市在享受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市的几年时间里,所争取到的优惠政策也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
可以这么说,在这次改制过程中,政策的挖掘,政策的利用,政策的释放,政策的执行,政策的变通,我们取得的成功都是前所未有的。
三是有一个同心同德、左右协调的环境保障,也可以说服务保障体系。
这次真正做到了九牛爬坡各尽其力,“上下同欲则胜”。
这次改制的成功,这是最大的诀窍。
特别是我们的涉环部门顾全大局,协同作战,为这次改制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国土局在土地评估上提前介入,提出困难企业改制“土地零费用”,筹集土地出让金8.9亿元,企业用地成了改制成本的主要。
劳动局突破政策界限,在职工安置、“两保”费用问题上积极为企业想办法、解难题,提供社会保证支持2.4亿元。
财政局对企业不同时期,不同原因形成的财产损失,制定了具体认定办法,直接深入到改制企业帮助进行不良资产核定,前期有点被动,让我点过几次,后来确实不错,我走的几个企业都说有财政局的人现场办公。
房产局也筹集改制成本很大一块,,公企房参与筹资1.1亿元,提前对拟参与改制的公企房进行集中评估,及时为改制企业提供房产评估报告,工作做的相当不错。
工商局前期比较轻松、后期改制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变更登记等工作中主动服务,超前运作,简化程序,保证了扫尾工作顺利进行。
四大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协调调度下,积极在降低债务受偿比例等关键环节上主动配合,想办法、找政策、开绿灯,并主动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没有银行的支持,改制根本进行不下去。
市法院主动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已有45户企业进入破产程序,相当不容易,听说去年一年全省法院才受理破产案件十几户。
有关职能单位包括群团组织,不当局外人,不坐壁上观,主动参与改制、支持改制、服务改制。
非国有经济管理局和工商联十多次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对接活动,有42户民企成功收购国企,盘活资产3.8亿元,安置职工8400人。
市招商办设立了改制企业办理有关手续一站式服务中心,集中13个部门实行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受理,所有手续3日内办结,共为企业办理各类改制手续7000多件(宗)。
市信访办做好改制企业上访职工的疏导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好职工的切身问题,同时还建立了预警预案机制,强化了排查调处功能。
市监察、工会、司法等部门在优化环境、职工维权、公证服务等方面,积极为改制企业献计出力、排忧解难,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改制企业自觉增强责任意识、主体意识、机遇意识,千方百计寻找改制的最佳实现形式。
市热电总公司结合公益性企业的特点,注重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使企业改制实现了平稳过渡,成为第一个改制后挂牌运营的企业。
建工集团开始很被动,难度大,冗员多,债务沉,想尽各种办法破解难题,如期完成了改制任务。
4月初我们走了100多户企业的时候,有很大一块没怎么动,有一些当时看根本动不了,我所接触的企业负责人都想改,积极改,这么大一块事,我们能屠戮下来,真哈下腰干活的,就4到7月,三个半月时间,前期抓的有松懈,后期遗留工作量大了些。
四是有一个紧扣中心、宣传有力的舆论引导和疏导体系。
宣传和舆论部门在这次国企改制中找准了位置,发挥了职能,凸现了作用。
前段时间他们有个调查,我在上面批了一段话,“我们这次国企改制宣传单位媒体部门居功至伟”,从去年7月份宣传工业立市,到9月份学浙闽,解放思想,到12月份宣传市委全会精神,一整套发展思路,提前奔小康,到12月宣传国企改革,整个国企改革的宣传工作,新闻单位比较主动,疏导和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宣传的力度大,密度大,内容多,真正是鸣锣开道、站脚助威、答疑解惑、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疏导作用。
特别是,媒体通过刊登一名
普通党员的一封信,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引导方方面面不同意见,碰撞了摩擦,促进全市上下认识统一,思想的解放,我们新闻单位做了大量工作,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使改制工作成为阳光工程。
五是有一种大胆探索,勇于开拓的制度和机制创新体系。
这次国企改制的成功,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是前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保障,勇于突破、开拓创新是关键。
我们国企改制工作中一切难题的破解,无不体现出全市上下少有的创新意识,体现出敢于突破、敢担风险的精神和勇气。
面对基本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我们硬是闯出一条路,面对财政收入水平低、支撑力弱,缺少改制成本的情况,我们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产、适量补充市政府可支配财政性资产,适度辅以政策性资产,多渠道筹集改制成本,闯出了一条八方筹资的资金筹措机制,我们基本是空手套白狼,井底无水四下淘,闯过一个大难关。
面对企业负债率高、缺少优良资产、银行贷款包袱沉重的困难,我们没有悲观气馁,而是探索出了一条整体出售、股权转让、经济补偿、兼并消号、依法破产、零价出售“六路突围”的改制模式,在探索国有资本退出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上闯出了新的路子。
面对冗员多、安置难的局面,我们没有消极等靠,而是走出了一条重新上岗、买断退出、提前退休、内部退养“四招并举”转换职工身份的有效途径。
我们这次最成功的就是转换职工身份,这是牡丹江多年没有解开的一个死结,一个大难题。
因此,打破常规是一种本事,勇于创新是一种境界。
有句广告词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拿来套用我们的工作,非常适用。
国企改制这场攻坚战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得益于上面的五个一,在胜利的时候更要保持清醒头脑。
回顾和反思这次改制的历程,确实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比如说,在改制初始阶段,我们对改制困难估计不够足,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所以,改制企业越改越多,底没摸明白,原来400多,改到中间600多户,最后改到800多户,所以,我们制定的政策不够用,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揉,才走到最